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記憶作文 >

記憶中的味兒作文

記憶中的味兒作文

記憶中的味兒作文1

話説味兒,味覺自然比嗅覺更內在,也更持久。

記憶中的味兒作文

小學一段時間,父母突然説要給我補補維生素d,也就是魚肝油。我第一次看到包裝完成的魚肝油滴劑,自認為是一種藥物。我是不大喜歡讓別人見我吃藥的,但一天三次,必定一次要帶到學校裏來。所以到了中午,我自個兒到角落裏的把膠囊弄破,裏面的魚肝油就流出來了,油滴進嘴裏的感覺總是很稠,有時因為趕時間,就直接連水吞進肚子裏了。現在的魚肝油大概與以前的不一樣,現在的魚肝油膠囊是魚形的,猜也是因為更符合“魚肝油”這個名稱。

一次,同學見我在角落中摸索什麼,我試圖隱藏,但“不幸”被得知了我補維生素d的事,一下子傳遍了整個班級,所以以後我也就不再每天去角落了,我們開始了“我幫你忙,你給我一塊膠囊”,也就因為這個,所以許多人都來幫我忙。後來看他們吃得開心,也就跟着吃,跟着一起先咬破膠囊,等魚肝油漏走再嚼膠質,有冰冰的感覺。因為我的帶動,有許多同學也準備了魚肝油,所以那段時間班級中總有一股魚腥味。後來魚肝油膠囊的風波過去了,一切風平浪靜!

入學後總有讓我們學生頭痛不已的考試,每每考試前都是疲倦的。到考試前,總有一個同學每人發一塊巧克力,是提神醒腦用的。我並不討厭吃巧克力,相反我很喜歡吃,但考試前分到的那塊巧克力總覺得是苦澀的,我無法吞下,粘在口中吐不出來,也就因為這樣,所以後來我就不再品嚐巧克力了。一看到巧克力,心中的印象就是苦、粘,吃完嘴巴還髒髒的,就像一味中藥。一次吐出來時還弄髒了衣服,自此我發誓再也不碰巧克力了,巧克力的變化其實也是受了我考試心情的影響吧。

記憶裏的味道,因為帶着時光濾鏡,也變得特別起來。

記憶中的味兒作文2

傍晚,晚風輕拂,大地一片安寧又清爽。突然,幾朵煙花一起劃破晴空,綻放出五彩繽紛的花朵,他們爭先恐後地出上天,只是為了給人們展示最美的瞬間。

聲音消失了,我慌忙推開窗,煙花都不見了蹤跡。一切彷彿都沒有發生過似的,只有飄蕩在空中的白色煙霧。家家户户都張燈結綵,瀰漫着年的味道……我家,連煙花都不放,能有什麼年味兒呢?

“下來吃飯啦!”一聲呼喊打斷了思緒,我不滿地撇撇嘴,蝸牛般的“爬”下樓。“快點!”爸爸的聲音再一次刺激着耳朵,我卻像沒聽到一樣,還是慢騰騰的坐下。接過筷子,一聲不吭的低下頭,賭氣般地扒着飯。

耳邊響起嘈雜的聲音,我也不去理會,做好認真吃飯的樣子,好讓人發現我的不快。因為平時我是説的最多的那個,今天的菜似乎比平時多了些,擺滿了一大桌子。想想也是,過年了嘛,可吃那麼多有什麼用,還不如往年放煙花來得高興些!

過了一會兒,還是沒人發現我的小情緒,我輕輕跺了跺腳,可還是沒人在意。

“他們到底在聊些什麼呢!”我悄悄抬抬眼睛,慢慢伸直了腰,雖然不知道在聊什麼,但每個人都是滿臉笑意。“來!祝我們一家團圓,新年快樂!”媽媽把杯子伸向中間,杯與杯之中碰撞出了清脆的響音。“又不是一年聚一次,説的那麼隆重。”我彆扭地想。

“來來,寶寶也來!”我有些不樂意地拿起杯子,正好撞上一張張笑臉。清脆的響音再次響起,只是這次響在了我的心裏。像是心中某個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感覺…不一樣了。桌上再次充滿了歡聲笑語。不,還有別的。是什麼呢?我説不出來。

“寶貝新年快樂!”媽媽對我説。我看看爸爸和奶奶大家的笑容都是一樣的啊!平淡的……又很温暖。我找到答案了,只要一家人幸福的地過個年,放不放煙花有什麼重要的呢?“嗯!新年快樂!”我也開心地笑了。

原來空氣中瀰漫着的是我家獨特的年味啊。

記憶中的味兒作文3

記憶中的年味兒,就是小時候在紅色喜慶的街上撒歡地跑,得意洋洋的炫耀着自己的新衣服,耳邊又響起一串清脆的鞭炮聲,聞着人家窗口傳來誘人的香氣,和小夥伴們一邊玩,一邊笑。

——題記

長大了以後就不再那麼期盼着過年,大年三十獲得特權看好長時間的電視那種激動,大飽口福的歡欣雀躍,已經越來越淡了。

也只是陪着小妹在街上仰着頭看煙花,聽着她在我耳邊大喊好漂亮。我看着她天真懵懂的眼神,笑了起來,幾年前的我,也是和小妹一樣,憧憬着過年的喜慶感,穿上一身靚麗的新衣,盼望着大年初一拿到幾份紅包,開心一陣子。

現在的我,卻不如以往,那麼盼着過年了,不喜歡街上更多花裏胡哨的裝飾,記憶裏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兒,彷彿隨着時光的流逝,在我心底悄然消逝着。

記憶中的年味兒,到底是什麼呢?

似乎從臘八以後,整個城市裏充斥的年的氣息,一切都是熱鬧而喜慶的,每個人的臉上掛着笑容,拎着一包的年貨,笑意盈盈的往家裏走去。對聯貼上了,福字掛起來。年味兒,是過年前的歡欣。

以前回到老家,看着祖父家裏滿屋子的紅色的,他親手寫上的字,屋內屋外貼滿了“身體健康”“五福臨門”“迎門見喜”,我倒為了自己剛學書法來炫耀一番,執起毛筆也像模像樣的寫了幾個字。只忙着和小妹兩人手裏攥着兩把煙花,揣着打火機,去街上玩耍去了。有的人家就忙着拿出一串火紅的鞭炮來,隨着一串又一串清脆的聲音,我和小妹捂着耳朵,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煙花崩出耀眼的光芒,小妹拿着它,在原地轉起圈來。年味兒,是隨處可得的快活。

傍晚時分,來拜訪的親戚也越來越多,個個臉上洋溢着過年的喜慶感,穿上紅衣裳,祖父忙着張羅,炒菜的香味兒從廚房傳來,祖母看到我們回來,滿臉都是喜悦,把新買的糖果和炒貨都拿來給我和小妹吃,饞嘴的小妹迫不及待的拆開了包裝紙,大吃特吃起來。一家人團坐在桌前,不管是酒和飲料,也已經入杯,桌上滿滿的飯菜,散發誘人的香氣,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最為真摯的笑容,祖父拿起杯子來講一段,意旨讓大家新的一年能健健康康的,父母叔伯也都歸家過年,老人最開心的,也不過如此。年味兒,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最真實的温暖。

飯後,小妹拉着我出來看煙花。在寒風裏,我縮縮身子。我抬頭看着絢麗的煙火,瞧見遠處幾個男孩兒拿着爆竹相互嬉鬧,側耳去傾聽屋內傳來家人的交談聲,我想,他們的臉上一定都是欣喜的笑意吧。

就在一剎,我很享受過年的感覺。

原來,記憶中的年味兒,就是家的温暖。

記憶中的味兒作文4

不知不覺,年關將近。

母親忙前忙後準備採購年貨,張羅着整理屋子,滿街紅豔豔的燈籠充滿了温馨的氣氛,外地的遊子急衝衝地趕回,噼裏啪啦的鞭炮點燃着喜慶。

濃濃的年味兒在人們忙活的身影中漸行漸遠,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不再是那個我們所熟知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與其説春節是個最快樂的時候,不如説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時間流逝之迅速、壓力為之重大的關口。輕輕推開那扇門,歲月深處漸次褪開沉重的外衣,透出那熟悉、温馨、喜慶的年味兒,我伸出手想要採擷這份久違的釋懷,卻怎知越推越遠……

兒時,臘月的那些日子,翻看削薄而陳舊的日曆,泛黃的卷角散發着淡淡的煙草味兒,像是沉淪了一個世紀,細數臨近春節的日子,只覺得心急得想衝破障礙。爸媽們收拾着雜物塵俗,每一次輕微地撣塵、擦拭,都是那麼仔細,如待珍寶。鄰舍家也燉起了年貨,煙霧氤氲着整個廚房,恰似着撲面而來的醉人年味,叫人無可阻擋。香撲撲的氣味,熱騰騰的美味,惹得玩鬧的孩子紛紛嚐鮮,滾燙的熱食吃得食火上升,口舌生瘡,也不肯放下。最終耐不住性子,叫上一羣夥伴,滿世界地瘋鬧。只見那人流如潮,水泄不通,大街小巷,均是熙熙攘攘,紅燈高掛,一派喜氣洋洋的面貌。忙忙碌碌中,似乎一整年的努力,更多的是為了這幾天。

香香的年味、臘味、節日味,全都跟着年關的腳步的來臨而開始瀰漫,充滿每個感官。直到三十除夕,吃上歡樂的團圓飯,其樂融融,一家卧在沙發上,什麼也不調換,在春節聯歡晚會的一顰一笑中守歲,度過舊的一年,迎來新的一年。

鐘聲敲響,大年初一的爆竹熱鬧了,拜年、紅包、煙花……不亦樂乎。是繁忙,是歡樂,是不捨?是厭倦,是喜慶,是依戀?十幾年來,循規蹈矩,我想是累了,但為何內心總湧起深深的不捨,若割捨了這傳統的日子,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要求相聚、祝福?這是個平凡的日子,只是要我們短短的一次團圓,我們不會累,為了這短短的一次團圓!我們抱怨年味的淡去,我們感慨時光的逝去,但是否會在一個午後,回憶那遠去的年味兒,這是一種幸福、温馨的體驗。

追溯匆匆數十年,記憶中的年味兒,是福,是樂,是我們永久的依戀。

記憶中的味兒作文5

小時候盼過年、愛過年,數着手指頭,翻着月份牌,簡直就等不到。當山野的風變得凌厲了起來、當小夥伴們的臉蛋帶着紅潤、興奮地交頭接耳着自己的花衣服時,我知道年就要來了。

過年就是鄉親們説的,吃好的。進入臘月,最先吃到的是炸糕,自己家的、親戚家的、鄰居家的,大的、小的、圓的、扁的、紅糖餡的、紅豆餡的。家家都打開門簾,白氣騰騰往外冒。炸糕的麻油香味在村裏此起彼伏、繚繞不散。然後是吃到酸湯葱花拌現壓的粉條,粉條白得瑩亮,葱花綠得爽心。大人孩子一人呼嚕一大碗。團好的粉條子攤放在案板上、竹篦子上,白花花擺滿了院子,等凍瓷實了,碼放在大缸裏。每個人都明白這以後就有管飽的酸菜豬肉燉粉條子吃了。然後是殺豬聲,嘹亮而喜慶,大人孩子都從這嘹亮裏聞到了肉香。然後是殺豬菜,按説這菜裏熬的不是上好的肉,但就是香,現在明白香的原因是鐵鍋熬菜火候到,肉是純自然的肉,山藥白菜蔓菁都是純天然的好東西,七大姑八大姨七手八腳把菜切碎了,嘩嘩推進去,燉在一口大鍋裏,架起大柴火,熬了大半天,肉有菜味,菜有肉香。就像老夫妻,就像老街坊,是時間的積累之美,是相互包容之香。老少爺們喝一通,嚷一通,歪七扭八醉幾個。然後,是臘八粥,我吃它印象不深,深的是奉了媽的命令給各家送粥,東家一碗,西家一碗,近處一碗,遠處一碗,哎呀,沒完沒了,小孩子走路邊走邊玩,收工回來,滿襖襟滿褲子的粥。但是媽是不罵的`,因為過年了。

記憶中的味兒作文6

老家有句話:大人望種田,小娃望過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農村的生活條件依然很差。我家一年到頭吃不上幾次肉,家裏能發出聲響的就是一台“襄陽”牌黑白電視機。村子小得很,天天都是那幾張熟面孔,咵的都是那幾句家長裏短。莫説是汽車,貨郎都很少來,孩子們眼巴巴地盼着熱鬧的春節。

中國人講究“食為天”,進了臘月就開始準備各種年貨,最重要的自然是殺年豬。入了臘月,“殺豬班子”就抬出塵封一年的傢伙什兒挨家挨户宰年豬。

農人把肉用鹽抹勻,放到土瓷罈子裏壓實了醃製成臘肉。豬頭、豬下水、豬尾巴滷成涼菜。大人説,小娃子吃豬尾巴不流鼻涕,所以豬尾巴就成了孩子的專屬。其他的肉用繩子穿了一排一排吊在屋檐下。肥膘煉出潔白細滑的豬油,剩下的油渣也不浪費,抓來就可食,包“包面”時摻在餡裏更是味美。

上大學到了北方,吃了各種式樣的餃子,卻找不到家鄉的味道。後來,我才知道,差的是那一把豬油渣。

豆腐必不可少。鄉鄰把自家種的黃豆挑到豆腐坊裏打豆腐,豆漿翻煮的香氣混合着柴火的味道飄出去好幾裏地。正好遇上堰塘裏放水起魚,父母就去買兩條肥碩有勁的花鰱,和豆腐一起燉了,簡直就是人世間的極品美味。

老家還愛做黃酒。糯米蒸熟了,拌上酒麴,兑上涼開水,封在酒缸裏,等到過年打開,香氣四溢。別看度數低,多少好漢喝了三碗就東倒西歪。

偶有人開着拖拉機去鎮上辦年貨,拖箱裏載的卻是滿滿當當湊熱鬧的孩子,鎮上不足一里長的街是我們心目中最熱鬧繁華的場所。商户們把紅燈籠、紅紙、年畫挑得老高老高,就像是在比賽。賣糖果的、賣碗筷蒸籠的、賣饃饃油條的,甚至賣老鼠藥的,把街佔去了大半。小孩子擠在人羣裏,只能透過大人的腿縫貪婪地觀望攤上五顏六色的商品,還沒吃到糖,卻被拽到剃頭挑子前。剃頭是男孩心中的夢魘,煤爐旁排隊的個個哭喪着臉,鏡子前坐着的幾個也號啕不止。好在剃完頭就會得到熱乎乎的糖油餅作為安慰,這也是童年難得的美味。

年貨不外乎糖果、瓜子、油條、年畫和紅紙。那時候鮮有人買印刷的春聯,大家都買回紅紙自己寫。父親寫得一手好字,鄰居常把紅紙送來請為代勞。我和妹妹喜歡給父親打下手,用碟子盛好了墨,把紙裁成合適的規格,再把新買的農曆本翻到“春聯大全”一頁。父親看一眼,説:“九個字。”我們就忙把紙疊成九個格,再攤在桌子上讓父親寫。等我約摸九歲時,父親把毛筆交給了我,雖然寫得歪歪扭扭,卻仍能得到大人的讚揚。

三十兒清早,母親起來準備團年飯,我們也早早起來貼春聯。從廚房端來熬好的米湯,再拿一把高粱尖鍋刷,我和堂弟一個往牆上刷米湯,一個踮着腳站在凳子上貼春聯,沿着院子從堂屋貼到大門,糧倉裏的“五穀豐登”,豬圈裏的“六畜興旺”,也要仔仔細細地鋪貼平整。再撐起紅燈籠掛到屋檐下,濃濃的中國紅就這樣把年味兒鋪了出來。

家鄉盛行中午團年,我們四世同堂,熱熱鬧鬧地圍坐一起,桌上擺放着各色菜餚,火鍋裏熱氣騰騰,孩子們端起酒杯笑嘻嘻地向大人祝酒。

這就是我家的年味兒,也是家鄉的年味兒。

記憶中的味兒作文7

我的老家在山東壽光北部的大平原上。記憶中,年的味道,是從忙中散發出來的。

我發現,古人所創造的“臘”字,真是太奇妙了,一個日、一個月,日月相伴,寓意深遠,意味着日日忙,一直忙到日出日落,月明月暗,這一切忙碌完之後,就忙到了臘月底,也就到了新年了。

記憶中,進入了冬季之後,父母親就進行着忙年的各項準備了,因為離年還有一段時間,所以此時的忙,就有些不緊不慢。而真正的忙,則是進了年關的臘月。

隨着年的日益臨近,趕完年集的父親又在家中忙碌了起來,首先忙碌着除舊,父親握着一把新買來的大掃帚,打掃院子,清理房屋,把屋子裏的灰塵,角角落落裏的蜘蛛網,打掃得乾乾淨淨。又用瓶子打來幾斤油漆,把門、窗、桌椅都漆刷一新,特別是那院子大門,油的黑亮,就在那一刻,油漆味兒瀰漫在院子裏感覺十分好聞,讓人自然感覺出一股子新年的氣味兒。這種氣味兒,還讓我想起了新媳婦婚房裏的味道,農村有人娶媳婦時,就用油漆到處刷一遍,新媳婦還沒有過門就因了油漆瀰漫着濃濃的喜慶味了。那時,我就認為,新媳婦就是這種味道兒。

而母親則日夜忙碌着趕製全家人的過年衣服和棉鞋,虔誠地準備祭神祭祖用的物品。而最忙的當數碾糕米了,由於村裏人多石碾少,為了不耽誤蒸年糕,姐姐領着我常常是起早貪黑去排隊等候,有時一等就是半夜,等到半夜也得打着燈籠碾,因為後邊還有人在等着,於是那一架架石碾,總是吱吱悠悠日日夜夜轉個不停,夜夜日日飄着米香。

對於蒸年糕,鄉親們對此看得很重。年糕又稱“年年糕”,因與“年年高”諧音,寓意着人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象徵着年年富貴、年年升高,蒸得是吉利,蒸得是興旺,年糕一般都是用大黃米和小棗做成,有的則買不起糯米就用高梁米做,當一鍋熱氣騰騰、點綴着紅彤彤的金黃色的年糕出籠時,那香甜的氣息會立即沁入人的心脾,不等母親往簸籮裏拾,我就饞得用筷子串起一個吃起來,邊吃邊燙得舌頭直呼啦。出鍋的年糕,除了自家吃外,有來走親、訪友的,就給他們擱上幾對,象徵着帶來好運氣。熱吃時,特別粘,香味特別,半涼時吃,又黏又有嚼頭,涼吃時,更是香甜入口。

蒸了年糕,母親接着忙着發麪、蒸年饃,當白白胖胖的年饃,從冒着熱騰騰蒸氣的鍋裏出來的時候,像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黃橙橙裏小棗兒裂着紅嘴兒笑,粉白白上點綴着“瑪瑙”、“翡翠”,還有“鯉魚”、“虎”等造型,一鍋鍋年饃,寄託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憧憬着來年的生活,像白白胖胖的饃饃一樣發財、發福、發旺。那時,由於粗糧多、細糧少,年饃蒸得也少,除了過年吃幾天以外,大多用來招待來串門的親戚,因為吃得少,所以那時每吃一次年饃,感覺特別香甜、特別有饃饃味兒。

蒸了年糕、蒸年饃之後,緊接着就是忙碌着炸雞、炸魚、炸肉了,這是最誘人的年香味了。那香味一直瀰漫到大街上,老遠就能撲鼻入肺、令人流口水,那香味引得我一路往家跑。那時候,農村還比較窮,雞、魚、肉等對於鄉親們而言,是一年到頭嚮往的奢侈品,正因為是奢侈品,所以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買回來,條件好一點的人家最多也就是買上七、八斤的魚、肉,雞大多是自己家裏喂的,宰殺個一、二隻就已經不錯了。所以過年,能吃上一頓炸雞、炸魚,炸肉,已經是非常非常幸福的了。炸雞、炸魚、炸肉的事,都是我父親來辦,娘只是打下手往鍋底下續柴火。因為父親有一手好手藝,會配料又掌握火候,所以炸出來的雞魚肉味道格外香,因此,村裏有辦婚席之類的就讓父親去操辦。隨着雞、魚、肉在鍋裏吱啦吱啦的聲響,那誘人的炸魚、炸肉香,從鍋裏一起飄到屋外,而我一直嗅着這香味,像小饞貓一樣不離孃的身邊,娘會拿起炸好的一塊肉,丟在我的嘴裏,我嚼着肉香拎起炮仗往大街上跑去。

當這一切忙碌完以後,就到了年三十了,這時的忙,已經把人們對明年美好生活的希望與祝福,把人們對新年的快樂與吉祥推上了高潮。父親趁着響午頭兒,趕緊招呼我一起貼對聯、貼年畫、貼過門錢、掛紅燈。娘熬了一鍋子漿糊,父親端着鍋子,拿着一把新條帚,我在一旁打下手,先從院子外的道門貼起,父親貼的挺認真,只見父親用條帚醮上漿糊往木門上細細地抹上一層,然後讓我遞上聯和下聯,上下對齊後,再用條帚從上到下掃平整,對聯貼好後,再貼“過門錢”、掛紅燈。普普通通的院門,因了紅紅的對聯、燈籠和花花綠綠的過門錢,立即光彩照人起來,遠遠眺望衚衕口,簡直變成了一溜溜的綵帶,煞是亮眼、美麗,此時的忙碌可算作是畫龍點睛之入筆了,因為缺少了這些風俗,就缺少了年味。貼了外門,貼里門,甚至連小推車、鹹菜甕、糧囤、櫃子、風箱、灶台等等都貼上了“福”字、過門錢。在粘粘貼貼中,年味一下子就被烘托起來了。

此後一家人就忙忙碌碌下餃子、炒菜、燙酒,當這一切準備好之後,就圍座在一起快快樂樂地吃團圓飯了,此時,隨着除夕夜的到來,整個村莊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鞭炮聲聲,此起彼伏,震天動地,辭舊迎新,成了不眠之夜。

到了四更、五更時辰,隨着鞭炮聲的再一次密集響起,拜年的時刻就到了,吃過熱騰騰的餃子,忙着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戴上新帽子,跟着大人們去拜年,直拜得糖果從口袋裏往外流,雖然腮頭兒凍得通紅,但總是感覺大年初一過得快。大年初二開始,又忙着走戚串友……。真是有一種過不夠、拜不夠的感覺,心想,接着再來個忙新年該有多好啊!

忙碌,就像春天裏萌芽的小草,讓人心生憧憬與希望,忙碌着才幸福着,忙碌着才快樂着,忙碌着才温馨着,忙碌着才憧憬着,忙碌着也才一年年走向四季的交替與人生的輪迴。

其實,人的一生就是忙碌的過程,因為忙碌着才有想頭,有活頭,有精神頭,有奔頭,所以,忙碌着,才叫年,忙碌着,才有年的味道兒。

標籤: 記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jiyizuowen/my2qe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