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贈汪倫 >

《贈汪倫》公開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贈汪倫》公開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贈汪倫》公開課教學設計及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贈汪倫》公開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贈汪倫》公開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贈汪倫》教學設計

一、教材內容及對象分析:

我上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八冊中的古詩:《贈汪倫》。這首詩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的,主要描繪了詩人告別朋友的情景,體現了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

在這節課上,我並沒有單純地一個字一個字地講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創設的情境,抓住重點字詞的理解去理解詩的大意,新課標也明確地指出了對於閲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即可,而且,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學習古詩的一定基礎,完全可以通過突破重點字詞的理解去解讀詩的大意,所以應把重點落在想象詩歌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上。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針對上述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個教學目標,就是突破重點字詞,理解古詩的大意。第二個目標,就是領會古詩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這也是本首古詩的教學重點。古詩的學習,更應注重對詩人內心情感的體驗。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發的心靈獨白,那麼詩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幾個句子裏,所包含的情與感,更是顯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導學生去理解和體會詩人那時那刻的內心世界,是學生真正讀懂古詩的關鍵。第三個目標,是注重古詩的朗讀和積累。古詩是很具有一種韻律之美的,多讀古詩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語感和朗讀水平。小學是基礎教育,多積累古詩是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打基礎的,小學生是記憶的`最好時期,就更應該讓他們多積累古詩,讓他們通過反覆的誦讀,轉化為內在的修養。

三、教學方法及教學準備:

為了達成以上的教學目標,我在課前就預先製作了一個多媒體課件,而學生課前又蒐集了李白與汪倫的相關資料,整個教學過程就利用“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境、誦詩文”的教學方法和學習資料自學互助的。

四、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大家都學習背誦了很多古詩,那麼,你們願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嗎?(出示課件一)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在搶答比賽中複習以前背誦過的古詩,尤其是重在複習學過的李白的詩句,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二)交流資料

1、簡介李白:剛才我們吟誦了李白的詩句,通過以前的學習,你對李白有哪些瞭解呢?(由學生簡介李白的生平)

2、導入課題:李白一生當中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古詩,今天咱們就再來學習一首李白的送別詩----《贈汪倫》

3、交流資料:課前我們已經查閲了一些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那麼,誰能結合自己查閲的資料談談你對汪倫的瞭解呢?(讓學生交流有關的資料)

4、師講故事:李白與汪倫能成為好朋友的小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資源共享,相互交流資料,從而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讓他們真正地走近詩人,體驗其人、其情,併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古詩

1、回憶學法:我們以前是用什麼方法來學習古詩的呢?

(板: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境、誦詩文)

2、今天咱們就繼續用這個學法來學習這首古詩,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邊聽錄音邊想想腦子裏會出現什麼畫面?(交流)

3、自由朗讀古詩,在讀的過程當中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懂的就作個記號。(自由讀----指名讀)

4、就學生所提的問題四人小組結合資料與註釋自學。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訓練學生自學和口語表達能力,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5、檢查自學情況

(1、解釋“踏歌”並表演。

2、大家都見過這樣的送別方式嗎?大家想想,平常家裏來了客人,我們是怎樣送人的?可現在李白走了,汪倫不但把他送出家門,送出村口,送上船,而且還用這樣特殊的方式為他送行,從中你都感受到了什麼呢?

3、除了從踏歌相送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深情外,還從哪些詩句當中可以看出他們那濃濃深情?(三、四句)

4、重點指導朗讀三、四句(個人讀---範讀---齊讀)

5、其實,有個問題一直在困擾着我,你們願意幫我解決嗎?桃花潭裏的水深與汪倫送“我”的情誼到底有什麼關係?

{設計意圖}在學生有疑問卻不知如何表述,或有問題未能提出時,教師把難點問題留給學生,有助於進一步深入理解詩意,同時用幫助老師解決問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由傳統的“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營造了一個師生之間的民主氛圍,從而加強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

6、這時由師小結:哦!我明白了,這是用水深來比喻情深。

(板書:水深--情更深)

7、是呀!縱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李白的情誼深呀!那就讓我們通過讀來表達他們之間那濃濃的深情吧!(朗讀全詩)

8、重點的詞語我們都已經解決掉了,那麼,整首詩的意思是什麼呢?(找好夥伴討論)

9、指名彙報説詩意

10、待學生對古詩的大意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後,就讓他們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對這首詩的感受,例如朗讀、描圖、説詩意、表演等等。(小組練習)

[採用朗讀與説詩意的形式時可讓學生要求老師配音樂或配動畫,如果是採用畫畫的形式時就讓他們站出來展示圖畫並解説]

{設計意圖}這樣引導學生有個性化的朗讀,用自己的情感去誦讀古詩,用自己的聲音抒發自己的情感,就會使他們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同時,通過讓學生以小組表演、描畫等形式,體會古詩意境,就既解決了對古詩大意的理解,又鍛鍊了他們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四)指導背誦

剛才你們這樣指指、説説、描描、畫畫、演演,已無形當中把詩歌都背出來了,誰能背的就請站起來背背!

(五)學唱詩歌:

詩歌,它不僅是一首古詩,同時也是一首歌曲,請欣賞兒歌《贈汪倫》並學唱。

(六)擴展學習

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提供三首,供大家課外自學:《別董大》、《芙蓉樓送辛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有所發現,有所收穫,從而使學生的個性有所發展。

(七)齊唱送別歌《友誼地久天長》結束

(八)佈置作業

《贈汪倫》教學反思

一、運用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對於現代的小學生來説,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體會詩歌藴藏的情感更難。因此,創設情景,奠定情感基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本課前,我通過網絡這個特點去查閲了有關這首詩的北京資料,在可前給學生介紹。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你們知道李白嗎?又知道望論和他是什麼關係嗎?然後,老師説老師從網上知道了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師講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遊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於是就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遊覽嗎?這裏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裏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麼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裏,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説:"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並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後的幾天裏,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並帶他遊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通過資源共享,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瞭解,併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讓朗讀架起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樑。

有人認為“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多媒體的介入,由於師與機、生與機的交流,往往會削弱流動在師生之間的情感”。其實不然,假如教師能把握住“朗讀”這座橋樑,就能讓多媒體成為“情感交流”的媒介。

“不及汪淪送我情”這一詩句飽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怎樣用朗讀的加以體現?帶着這樣的思考閲讀有關詩人的資料,有關友人之間的故事,學生讀出了李白為意想不到的相送“驚喜“,為了解自己的個性“感動”及讀者對友人之間的情深“讚頌”等不同的情感,實現了師生、生生的情感交流。

三、課外延伸,拓展學習。

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教師可以調動學生的餓學習積極性,結合古詩詞誦讀的餓活動,穿插表示離情別緒的詩句讓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提供古詩學習方法和6首送別詩,學生任選一首自學:《送元二使安西》、《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別董大》,當學生遇到難點時,可以讓學生質疑,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zengwanglun/r4vkv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