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雨巷 >

雨巷意境賞析

雨巷意境賞析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接觸散文吧?散文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你有了解過散文的寫作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雨巷意境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雨巷意境賞析

抒情意境

《雨巷》創設了一個富於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裏,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裏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着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徵。然而詩人知道,這美好的理想是很難實現的。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悵,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留下來的,只有詩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現實中彷徨,和那無法實現的夢一般飄然而逝的希望!

象徵主義的方法抒情

《雨巷》在藝術上一個重要的特色是運用了象徵主義的方法抒情。象徵主義是十九世紀末法國詩歌中崛起的一個藝術流派。他們用世界末的頹廢反抗資本主義的秩序。在表現方法上,強調用暗示隱喻等手段表現內心瞬間的感情。這種藝術流派於“五·四”運動退潮時期傳入中國。第一個大量利用象徵主義方法寫詩的是李金髮。戴望舒早期的創作也明顯地就受了法國象徵派的影響。他的創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注意挖掘詩歌暗示隱喻的能力,在象徵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體現了這種藝術上的特點。詩裏那撐着油紙傘的詩人,那寂寥悠長的雨巷,那像夢一般地飄過有着丁香一般憂愁地姑娘,並非真實生活本身地具體寫照,而是充滿象徵意味地抒情形象。我們不一定能夠具體説出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內容,但我們可以體味這些形象所抒發但朦朧的詩意。那個社會現實的氣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種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寫的形象裏,是既明白又朦朧的,既確定又飄忽地展示在讀者眼前。想象創造了象徵,象徵擴大了想象。這樣以象徵方法抒情的結果,使詩人的感情心境表現得更加含蓄藴藉,也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感到詩的餘香和回味。朱自清先生説:“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徵派。他譯過這一派的詩。他也注重整齊的音節,但不是鏗鏘而是輕清的;也照一點朦朧的氣氛,但讓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處。”(《中國新文學大系· 詩集·導言》)《雨巷》朦朧而不晦澀,低沉而不頹唐,深情而不輕佻,確實把握了象徵派詩歌藝術的幽微精妙大去處。

戴望舒的詩歌創作,也接受了古典詩詞藝術營養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詩人創造了一個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徵性的抒情形象。這顯然是受古代詩詞中一些作品的啟發。用丁香結,即丁香的花蕾來象徵人們的愁心。南唐李璟更把丁香結和雨中惆悵聯繫在一起了。他的《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鈎,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這首詩裏就是用雨中丁香結作為人的愁心的象徵的,很顯然,戴望舒從這些詩詞中吸取了描寫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來構成《雨巷》的意境和想象。這種吸收和借鑑是很明顯的。但是,能不能説《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舊唐詩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和“稀釋”呢?我以為不能這麼看。在構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時,詩人既吸吮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創造。

本詩巧用象徵手法,營造了一種既實又虛,朦朧恍惚的氛圍。“我”在雨巷中獨自彷徨,似乎有滿腹的愁苦,但又不願説出。

第一,古人在詩裏以丁香結本身象徵愁心。《雨巷》則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憂愁,也有丁香一樣的美麗和芬芳。這樣就由單純的愁心的借喻,變成了含着憂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這個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滅的痛苦。

第二,詩人在《雨巷》中運用了新鮮的現代語言,來描繪這一雨中定西那個一樣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與古典詩詞套用陳詞舊典不同,也與詩人早期寫的其他充滿舊詩詞調子的作品迥異,表現了更多的新時代的氣息。“丁香空結雨中愁”,沒有“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喚起人們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時代的憂愁的領域裏,這個形象是一個難得的創造。

第三,在古代詩詞裏,雨中丁香結是以真實的生活景物來寄託詩人的感情。《雨巷》中那個在雨中飄過的丁香一樣的姑娘的形象,就帶上了更多的詩人想象的成分。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景,又是作家馳騁藝術想象的結晶,是真實與想象相結合所產生的藝術真實的形象。戴望舒説:“詩是由真實經過想象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的,也不單是想象的。”(《詩論零札》十三)我們説《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鑑於古典詩詞,又超越於古典詩詞,最主要的即因為它是詩人依據生活的經驗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創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想象的產物。

音節的優美

《雨巷》最初為人稱道,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音節的優美。葉聖陶盛讚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雖然未免有些過譽,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節的優美這一特點,不能不説是有見地的。《雨巷》全詩共七節。第一節和最後一節除“逢着”改為“飄過”之外,其他語句完全一樣。這樣起結復見,首尾呼應,同一主調在詩中重複出現,加強了全詩的音樂感,也加重了詩人彷徨和幻滅心境的表現力。整個詩每節六行,每行字數長短不一,參差不齊,而又大體在相隔不遠的行裏重複一次韻腳。每節押的兩次到三次,從頭至尾沒有換韻。全詩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還切斷了詞句的關連。而有些同樣的字在韻腳中多次出現,如 “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覆。這樣就造成了一種迴盪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讀起來,像一首輕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個寂寞而痛苦讀旋律在全曲中反覆迴響,縈繞在人的心頭。

為了強化全詩的音樂性,詩人還吸取了外國詩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節詩中讓同樣的字句更迭相見。這種語言上的重複,復沓,像交織一起的抒情樂句反覆一樣,聽起來悦耳,和諧,又加重了詩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詩和“新月派”的豆腐乾詩體盛行的時候,戴望舒送來了優美動聽的《雨巷》,開拓了音樂在新詩中表現的新天地。

觀滄海意境賞析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觀滄海》是後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行軍到海邊,途經碣石山。登山觀海,一時興起所作。

從詩的體裁來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來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縣北。滄海:大海,指渤海。這兩句是説,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大海。

這兩句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的山頂,居高臨海,視野開闊,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的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澹澹:水波動盪的樣子。竦峙:高高挺立。竦:同“聳”。這兩句是説,海水多麼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輪廓。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遠景一般的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這兩句是説,樹木和百草叢生,非常繁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蕭瑟:樹木被風吹拂所發出的聲音。這兩句是説,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湧起巨大的海浪。

前兩句具體寫聳峙的山島之景: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後兩句則是對“水何澹澹”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洪波巨瀾,“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油然而生。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的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這兩句是説,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星漢:星斗、銀河。這兩句是説,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裏產生出來的。

這幾句曹操運用想象,寫出了自己的壯志情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一樣容納萬物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幸:慶幸。至:極。詠:歌詠。這兩句是説,我很高興,就用這首歌來表達自己的志向。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

同樣是觀海,站在岸邊,坐在船頭,或者是登上山頂,我們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這時候是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當然是大海全景。所以他從大處落墨,着力渲染大海蒼茫渾然的氣勢。特別是是的末尾,詩人以豐富的想象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宏偉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前邊的描寫是寫實,這幾句是寫一個想象的境界。這寥寥十六個字,就寫出了滄海之大,寫出了一副吞吐日月、含孕羣星的氣派。天連水,水連天,浩浩蕩蕩,無邊無際,實在是壯觀極了。太陽和月亮每天從東方升起來,繞天一週,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樣;星光燦爛的銀河,斜貫在天空,它那遠遠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發源於滄海一樣。太陽、月亮和星星可算是自然界最輝煌、最偉大的形象了,可是詩人覺得他們的運行仍然離不開大海的懷抱,大海就彷彿是日月星辰的母親一樣。這樣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詩裏是不多見的。

曹操這首《觀滄海》生動地描繪了滄海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反映了滄海的形象,同時也寫出了它的性格。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力求表現滄海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觀滄海》寄託了詩人很深的感慨,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胸懷。曹操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得勝回師的途中。烏桓是當時東北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餘萬户。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至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征烏桓。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揮戈南下,以圖實現統一中國的願望。把前後的事件聯繫起來,我們就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説是一次多麼重要的戰爭了。而《觀滄海》是回師途中經過碣石山而寫的。當時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一定會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將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匯到詩裏,藉着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有一種雄深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優秀的作品。

《觀滄海》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象,更耐人尋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yuxiang/0doll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