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講課稿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講課稿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卻體現稼軒詞於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講課稿

一、教材: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是九年義務教育西師版小學語文教科書 第十冊29課的一首詞。詞的作者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是夏夜在黃沙嶺上所見到的美好景象,表達了詞人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生活,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二、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遵循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的教學原則。通過創設學習詞的美好的意境,引導學生融入想象,自讀自悟,勾畫畫面,相互交流,體會心境。在自讀、精讀、熟讀的基礎上,加深體驗。通過課後蒐集宋詞,吟誦宋詞的活動,拓展學習的時空,實現“大語文”教學理念。

三、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

3、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詞的意思,感受詞中描繪的意境。

教學難點:理解詞與詩的不同。

四、教學方法

教法:創設情景法、自讀自悟法、情感誦讀法、想象理解法。

學法:自讀自悟、合作探究、感情朗讀。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愛好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熱愛古詩詞的情感,激起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求知慾,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唐詩宋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相信你們也積累了不少,老師來考考大家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願意接受老師的挑戰嗎?學生會異口同聲“願意”然後我出示:留連戲蝶時時舞——,幾處早鶯爭暖樹——,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水護田將綠繞——學生很快進入了良好的學習形態。我接着説:孩子們你們知道的古詩詞還真不少,今天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了一首《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二)、讀通——與文本對話

1)、誰來讀讀題目?從這首詞的題目中,你有什麼發現?

相機介紹黃沙嶺及作者:黃沙,地名,就是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面,那兒風景柔美,農田水利條件好。本文作者,南宋最卓越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曾遭貶職,那兒多年閒居,對那一帶非常認識。

2)、出示課件,整體感知。

3)、請同學們自由地訓練朗讀這首詞,注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激勵學生讀:“課堂上,最美妙的聲音是你們朗朗的讀書聲。想不想展示你們美妙的聲音?”(生:想)

5)、為了展示你們最佳的讀書效果,老師給你們一點友情增援好嗎?請看屏幕(出示:出示這首詞,已劃好了節奏。)

(三)、讀懂——與作者對話

過渡:讀通詞是學好古詞的序幕,讀懂詞,讀出詞裏所包含的意思,這才是學習詞的正式開始。詞就像一杯濃濃的咖啡,需要細心品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品味一下吧!

【品讀上闋 】

出示: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自讀自悟,走到辛棄疾的身邊去,做他的同行者,調動起你所有的覺得器官,欣賞這漂亮的夜景。

2、交流:

A:看到的:明月、別枝、驚鵲、鳴蟬、稻子

B:聞到的:稻花香 體會豐收的景象。

C:聽到的:蟬鳴、鵲啼、蛙聲、説豐年

D:感受到的:夏夜的幽靜,安謐。

3、你的腦海裏呈現出怎麼的一幅畫面?

(學生自由描述,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鵲兒都驚醒了,撲稜稜地離開枝頭,飛起來了,引起樹枝搖曳,半夜裏,清風漸漸地吹來,讓人感到真涼爽、舒適,風兒還送來一聲聲蟬的鳴叫,好像在唱歌呢!田野裏,稻花開了,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讓人感到神清氣爽。詞人辛棄疾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路上遇到許多納涼的老農,都在説着“今年真是一個豐收年”,池塘裏,傳來一片青蛙的叫聲,似乎也在爭説豐年。)

4、指導朗讀,前一句讀出“幽”,後一句讀出“喜”。

5、多媒體煽情。

明亮的月光,驚醒的鵲兒,微微的涼風,鳴叫的蟬兒,清新的稻花香,這一切多麼的美好,讓我們一起置身於這麼美好寧靜的夜晚,感受着清風明月,輕輕地吟一吟吧——齊讀上闋。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詞人的心情怎麼?(高興、愉悦、沉浸在豐收的喜悦之中)

【二】品讀下闋

過渡:這麼佈滿詩情畫意的月夜,真讓人走進了畫卷一般,詞人走着走着,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自己讀讀下闋,在腦海中勾畫畫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假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如果討論還不能理解的,請預備質疑。

1、出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2、學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3、學生交流畫面,相機指導朗讀。

詞人完全沉浸在展望豐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渾然不覺天氣的悄然變化,他猛一抬頭,看到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麼? 引讀----“舊時茅(_jiu shi mao)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4、提出質疑:詞人疾步向前走,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過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邊,詞人為什麼找不到了呢?

引導想象:[(1)道路非常的彎曲、林木繁茂;(2)更是因為詞人沉浸在“稻花香裏説豐人,聽取哇聲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

(體會詞人可能因為天黑、心急、樹茂而沒發現,而後來路轉溪橋後突然看見的喜出望外之情。)

陸游有一句詩,寫的也是這種峯迴路轉的驚喜,你知道嗎?(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指導朗讀。

這就是生活的樂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是很難體會得到的。讓我們再一起來體會體會——齊讀下闋。

6、大家知道辛棄疾的號是什麼嗎?(稼軒)“稼”就是種植莊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農事,關心農夫憂樂,這首詞就很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讓我們再來讀全詞,體會作者夜行黃沙道中時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讀出詞獨有的韻味。

(四)、讀透——與時空對話

同學們,學詞的最高境界是讀透它。讀透就是要求我們在讀詞時,一邊讀一邊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景象,做到詞圖合一,身臨其境。 這首詞為我們展示了兩幅美好的畫面,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感受,願這美好的境界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裏——齊讀全文。

(五)拓展延伸

(六)、課堂總結,昇華情感。

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豔麗的奇葩,每一一首宋詞都像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婉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描寫的既不是出奇的名山勝水,也不是引人注目的奇蹟壯景,但是這支醉人的鄉間夜行曲卻讓我們得到了一種美的享受,喚起了我們對農村田野風光的熱愛。讓我們感受到美就在我們身邊,放開我們的歌喉歌唱美,拿出我們的畫筆描繪美,作一首小詩吟誦美------盡情的表達吧!

六、板書

板書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是對知識的高度概括。為了起到示範導學、質疑解難、活躍思維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宋 辛棄疾

看:月 鵲 夏夜清幽

聽:蟬鳴 蛙聲 熱愛大自然

聞:稻花香 關心人民生活

想:豐年 企盼豐年

拓展閲讀:辛棄疾相關介紹

主要成就

辛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的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很大影響。與辛棄疾以詞唱和的.陳亮、劉過等,或稍後的劉克莊、劉辰翁等,都與他的創作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後聲勢浩大的愛國詞派。後世每當國家、民族危急之時,不少作家從辛詞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文學成就

思想內容

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似之處:他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並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在文學創作方面,他不像陸游喜歡寫作詩歌尤其是格式嚴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詞這一更宜於表達激盪多變的情緒的體裁。

辛棄疾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於內容的擴大,題材的拓寬。他現存的六百多首詞作,寫政治,寫哲理,寫朋友之情、戀人之情,寫田園風光、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讀書感受,可以説,凡當時能寫入其他任何文學樣式的東西,他都寫入詞中,範圍比蘇詞還要廣泛得多。而隨着內容、題材的變化和感情基調的變化,辛詞的藝術風格也有各種變化。雖説他的詞主要以雄偉奔放、富有力度為長,但寫起傳統的婉媚風格的詞,卻也十分得心應手。如著名的《摸魚兒·淳熙亥己……》,上闋寫惜春,下闋寫宮怨,借一個女子的口吻,把一種落寞悵惘的心情一層層地寫得十分曲折委婉、迴腸蕩氣,用筆極為細膩。他的許多描述鄉村風光和農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樣樸素清麗、生機盎然。如《鷓鴣天》的下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yueye/4gmgp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