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錢塘湖春行 >

錢塘湖春行改寫成遊記

錢塘湖春行改寫成遊記

錢塘湖春行》寫出了白居易對西湖的喜愛和讚歎之情。因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會有不盡人意之處,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無疑是天下最美的景緻,因為他不但善於觀察,而且更善於發現和體驗。

錢塘湖春行改寫成遊記篇一

一盤春捲下肚,就着兩隻香椿炒雞蛋,我和元縝各飲美酒一斗。乘着酒性,我們往孤山寺而去。

踏節而漫,泥泥小徑兀自滑滑的,而空氣中早已微薰的萋脆的滋味就更加地濃郁了。一抬眼,孤山寺已經近在跟前。一陣肅穆的梵樂佛音飄來,讓我心裏頓時產生幾分莊嚴的感覺。而不喜歡阿彌託佛的老元卻一把把我拉向通往賈亭的小道。

西子湖,千萬年來,一直就像個多情善詩的少女,眼光裏漾着無邊的春水。賈亭就在西子湖畔,像個多情的文人,守護着他的情侶----西子。這天,正是早春天氣,雲色低卷陰淺,一絲一卷,懶懶地在天末舒展開。而西子的波光也在極目的遠處和那低迴的垂雲一般的高、一般的色顏了。

小息在賈亭木欄,遙視亭西的株株楊樹、柳樹、杏樹,還有那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嫩黃初翠的雜樹,以及填充這樹與那樹之間空缺處的細柔豐媚的卉草,已經有點微醺的我有點陶然了。站立不住間,我一把我扶着亭子間的雕柱。這時候,幾隻早早出窩的黃鶯飛鳴着、爭鬧着,從棵棵樹木裏追逐出來,一晃就不見了蹤跡。

回顧亭子北面,那裏有一家農家院舍,幾個也許是住在那裏的燕子此時正在亭子飛檐上啁啁地叫着,嘴巴里叼着塊塊新鮮的泥土。亭子的東面更加醉人了:那裏有紛亂撲眼的鮮花,高高的花枝招展,惹得我們的眼睛都漸漸地迷亂了。一騎輕快的馬匹從花叢來,地面的青草淺淺的,剛好可以把馬蹄淹沒。

抬眼望去更遠的`綠樹掩映下的西湖,那裏的垂楊依依,白沙熠熠,真正是春天的好去處啊。面對此情此景,我心中的浩然詩興如同錢塘江的春潮,洶湧不可阻擋,一下子噴薄而出: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改寫成遊記篇二

來了,來了,終於來了。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終於邁着輕盈地腳步再次來到人間。看那孤山寺的北面,賈公亭的西側,春意盎然,無處不在。湖水驟漲,似乎與湖岸相平,好象一不小心就會蔓延開來。此刻,假如你抬頭仰望,入畫的一幕會出現在你眼前:天好藍,雲好白,光好燦,昔日那遙遠的天空此刻顯得好低好沉,好像要緊貼湖面,而我則在不覺中,融入其中。

不知從哪兒傳來清脆的叫聲,早春的黃鶯已到來。都爭着飛向那向陽的樹枝,也不知誰家的春燕已熱鬧忙碌開了:啄春泥、銜綠枝,已築起了自己的家園。散亂的花遍佈田園。但仍煥發着迷人的光彩,逼人的眼。

最愛的是湖東,好像那兒有上不盡的景,觀不完的美,微風過處,送來綠枝的清香,柳梢點撥着水面,泛起層層綠色的漣漪。這時,朝霞在陽光裏彌散,霎時,萬道金光透過樹梢給水面染上了一層胭脂紅,嫵媚的柳條似乎也別具生輝,鍍上金光,光彩奪目,隨風搖曳,點綴着白堤,一直到晚。就這樣,慢慢散去。

錢塘湖春行改寫成遊記篇三

騎着馬,望着沿途的風景,我心中的懷念與嚮往又莫名其妙衝撞着我的心---因國事日非,朝中的朋黨傾軋,屢次上書又不被理睬,正任中書舍人的我便去了杭州做刺史。正中下懷,剛好可以讓我靜觀世事,領略山水,品味人生

杭州我並不陌生。因為家鄉戰亂,我在那裏躲過幾年不免有一些魂牽夢縈的情愫。我已經不是那個“唯歌生民苦,願得天子知”的憤激青年。我的生活中多了一些恬靜、淡雅、超然與從容。這是我目前想要的。時光如梭,三十年過去了,西湖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水是否如舊?那如西施般含睇一笑的影像是否仍如往日般親切?

正值初春。站在孤山寺與賈公亭附近,遠遠俯瞰,春來水漲。剛剛上升的水面上漂浮着重重疊疊的白雲。水天一色,又是一個純潔而夢幻的世界,彷彿被世界濯洗,又將濯洗世界一般。

一會兒,幾隻鶯兒輕輕掠過天空,沒有留下痕跡,又一下子,幾個小小的暗黑的信使又霎時飛過去了。然而,他們又在幹什麼呢?那幾只早鶯爭飛向陽樹,而又不知哪家的“堂前燕”又去啄春泥築巢。“一年之計在於春”飛鳥竟也懂得時間的飛逝與重要。

春花春草也不甘示弱。小小的不知名的春花開滿錢塘湖四周。凝視着這些花漸漸地,那一陣陣陳釀的幽香,一片片清秀的花瓣,使我眼花繚亂。春草仍然沒到長勢大的時候,只是矮矮的一層,淺淺的綠草剛剛沒過馬蹄,但卻已綠草如茵。春花漸開,春草剛綠,給人一種希望。

腳步剛踏上了白沙堤,綠柳成蔭,更是美不勝收,使人久久不肯離去,便完全地陶醉在這生機勃勃的湖光山色之中了。這才是我最喜愛的地方啊!

湖面春水新生,空中春鶯爭樹堤上春燕銜泥,岸邊春花漸開,周圍春草爭綠,楊樹成羣躲在白堤,好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qiantanghu/83rzw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