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平凡的世界 >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心得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心得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心得1

這本書還沒有讀到一半的時候,我就已經想要寫些東西了。説來也怪這本書只記述了10的時光裏所發生的故事,而相比之下《明朝那些事》300多年的故事讀下來,我雖有諸多感想但卻從未想過要寫篇什麼讀後感,後來似乎終於有點明白,我之所以對於這本書“情有獨鍾”是因為其中部分內容與我這個青年的成長有着一些共鳴之處。呵呵,看來我真是一個自私的人,連看書都只對和自己有關的東西感興趣。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心得

其實當第一眼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這本書的主題之一便是“轉變”,因為這本書開篇第一句話便是:“1975年”很多人都知道在這一年之後的日子裏都發生了許多關於轉變的故事:社會的轉變,價值觀的轉變,人物命運的轉變,同時書中也描繪了很多我並沒有想到的轉變:人物情感的轉變,青少年由青澀向成熟的轉變等等。我想特別提一下的是那個年代的社會對於許多青少年命運轉變所起到的作用,無疑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對於那些意氣風發的人來説,這種作用是不值得讚美的,它使人們失去了太多太多。但從另一方面考慮,他卻磨練了這些孩子們的心智,強壯了他們的體格。苦難,使他們理想的翅膀不再華麗而豐滿,但卻結實而有力

關於田潤葉和孫少安的愛情,從它初露端倪的時候,我就隱隱覺得會是一個悲劇,但想到書的名字“平凡的世界”,覺得它應該是一個平凡的幸福結局,但看到後來忽然明白,我這種“平凡觀”實在是太過狹隘了,在作者筆下所發生的故事:青梅竹馬的人最終沒有走到一起,相敬如賓許久的夫妻最終分離,相愛的人必要經過重重波折才能走到一起——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完滿,但又是那麼的順理成章。太陽底下沒有新的事情發生,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平凡的,當我們孜孜不倦祈求快樂的時候,殊不知悲傷與痛苦其實也是一種無法逃避的美好。月有陰晴圓缺,如果説幸福與完滿是人道的話,那麼悲歡離合則是天道。面對紛繁的人世,我們唯一也最應該做的便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孫少安無疑是可鄙的,當他説出弟弟在外面闖蕩是不務正業,當他決定贊助兩萬元錢僅僅為了一部電視劇的片尾可以出現他的名字。相信大多數人一定覺得這是一個頭腦中充滿了小農思想的人。可是當我們仔細思考之後便會發現這個男人背後的有兩個字,那便是“犧牲”啊。幾多年以前,有那麼一個成績優秀的男人,為了給家裏減輕負擔,為了親人能夠追求夢想過上好的生活,毅然決定放棄學業,擔起家中主要勞動力的大旗。那個男人便是孫少安,雖然有幾分是生活所迫,但相信他做當初那個決定的時候,想得更多的是為了家裏人。正是因為有了他的犧牲,他的父母最終可以過一分安詳的生活,弟弟和妹妹可以不受羈絆的追求理想與愛情——,反觀他則失去了太多太多:一份美好的前程,一個青梅竹馬的戀人,更讓人心痛的是當他做出本段最開始描寫的那兩件事時,某種程度上他也失去了一個人最寶貴東西之一的思想——因為人的無限可能性,他失去的實在太多太多。《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瞿恩説過一句話,其大概意思是:我和理想的關係有兩種:一種,我實現了我的理想;一種,理想通過我得以實現。前者自不必説,是值得讚美的,但後者在我看來則更顯偉大,它不再是以“我”而是以“理想”為主體,為了大家的理想能夠實現,而甘願犧牲自我。可能當那個理想實現的時候,“我”卻已犧牲無法從中得到任何好處,但正是因為有了無數這樣的人,我們的夢想才能夠得以實現啊。可能對於自己所做的一切有多麼偉大,連孫少安自己都沒有察覺,人們對於那個至今仍躬耕於土地上的小農民究竟是怎樣的可愛依然無法理解。但正如那句話所説的:“真正的善良是不計回報的,包括在理解上的回報,陽光普照山河並不需要獲得山河的理解;春風吹拂大地,也不在乎大地的表情。”

對於田潤葉和徐向前的婚姻,相信書中描述的眾多人一定會覺得徐向前是多麼的深情與痛苦,而田潤葉又是多麼的不解人意啊。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這背後田潤葉的苦衷與煎熬呢。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想到的,可能並不是真正的真相。另外書中的很多知識作者都做了細緻的描述,就連對於青少年內心世界的描寫,也是十分的貼切。而我這個“當事人”卻寫不到那種地步。想説的不過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我們所知道的真的.太少太少。很多時候不瞭解便沒有發言權,即便有所瞭解,也不一定有發言權。年輕人難免年少輕狂,當我們誇誇奇談,大論特論的時侯,其實那不是對自己的證明,反而是某種程度上的抹殺(但這也是年輕人的必經之路,沒有錯誤的成長之路是可怕的,也是不可能的)曾經看到一位學長描繪的完美的大學四重境界:大一的時候,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的時候,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的時候,知道自己知道。而我這一生,如果能長久的保持在第二種境界,便是極大的滿足了。

也許只有這句話最適合作為這段文字的結尾:我唯一知道的,便是我一無所知。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心得2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有着唯一的經歷,唯一的人生,沒有人可以模仿,更沒有人可以取代,在平凡的世界裏過着平凡的生活,可是我們卻應該有屬於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並非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作者筆下一連串的生動的人物形象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的人,具有典型的時代人物代表性,可是,我們卻從他們身上看到那麼多隱形的光芒,是從心靈最深處輕喚出來的感動和共鳴,無需太多的修飾和表白,在細細的品讀和慢慢的體會中,一種強勁的力量在心中慢慢積蓄起來,你我都是平凡的人,可是若能闖出自己心不平凡的定義,那就是不平凡,換言之,那就是一種偉大。

少平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人物形象,在他身上無時無刻不在體現着苦難和奮鬥,平凡與偉大,他的路是他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走出來的,沒有得到上天的特別眷顧,沒有得到機遇的特別青睞,而這也正是生活本身的特點。一步登天的機遇在現實生活中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數人的生活在別人眼中總是歸於平淡,更或者是幸福的,可是個中的酸甜苦辣卻僅為冷暖自知。

幸福總在山的那一邊,在這樣的生活中,我們要面對的艱辛與挑戰又何嘗不是自己去面對?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心中的那份堅持,只要心中有所想,行動就不會遲緩,積極的去努力去拼搏,沒有目的的生活是可怕的,沒有理想的目的的生活更是索然無味的,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就在於一種堅持,在於一種不苟同宿命的安排,是對生活的一種抗爭。

少平選擇的道路我們也許不會真正的走過,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又有多少條與之類似的路啊,面對着它們,我們惶恐,我們束手無策,甚至覺得邁不開第一步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沒有甘於平凡的勇氣和在平凡中創造不平凡的決心與信心!而少平卻做到了,在面臨命運的抉擇時,他並沒有好高騖遠,他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來,但卻是實實在在,一步步用雙手編織着自己美好的夢。

少平的未來是否真如我們所預想的那樣美好,作者沒有講,我們也無從知曉,可是有一點卻是不容置疑的,少平的奮鬥與努力自會將他帶到一個高度,讓我們仰望着他,崇拜着他。而我們也應該循着少平選擇的那條路,堅定不移的走好我們自己腳下的路,不要怕平凡,不要怕卑微,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更要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這就是少平,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更是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求學少年,有人説農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如果真的可以這樣説,少平,讓我們看到生活中充滿無奈而艱險挑戰的同時,更讓我們看到農村孩子面對生活的上進態度和麪對人生尋求可貴的尊嚴的拼搏!

文中還有一個人也深深感染了我,她就是少平的女朋友,田曉霞。

曉霞是一個陽光般的女孩,讓人感受到她的熱情與活力,她的出現給少平的生活增添了更加豐富的內容。上學時,少平便與她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她給少平提供了很多書籍,幫助少平關注着外部的世界,給少平源源不斷的鼓勵和信心。後來少平到煤礦工作以後,她又用她的愛支撐着少平,是少平最有力的精神支柱。少平的生活中不能沒有她,她就是少平艱難的生活中最燦爛的陽光。她的善良和她的熱情就這樣温暖着少平,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

然而曉霞卻只是少平的一個夢,一個那麼甜蜜美好的夢,她的犧牲讓我心痛,讓我惋惜,我憤命運為何如此的不公,為什麼要給她這樣的安排,讓一個如花般身邊處處洋溢着熱情的女孩就這樣凋謝。這樣的生活未免太不仁義。儘管她的大義之舉讓我感動,讓我看到一個女孩對於生命更高的認識和追求,可是這樣的結局也未免太殘酷,讓人無法接受,我為少平感到心痛,她的命運的安排讓我對這樣的生活感到不滿,儘管這只是一本小説,只是一個虛擬的故事,可是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會這樣不圓滿,我們的生活是註定要充滿了悲劇的嗎?然而,還是有另外一個聲音細細的對我説,不為什麼,因為這就是生活。生活給所給予的一切是沒有為什麼的,你只能無條件的接受,去面對它,去適應它。我們所有的抗爭都只是一種相對的抗爭,是在命運給了我們一種狀態之下的抗爭,面對生活,我們別無選擇,除了接受。

當然這本書給我的啟發還有很多,讓我真正瞭解到農村七八十年代人的生活,也是我們的父輩們最最真實的生活寫照,字裏行間流露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農民,對土地,對親情、友情、愛情的深厚的愛,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每一個奮鬥的人都讓我們感動,都值得我們敬畏。

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是偉大的,我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也要保持一顆平凡的心,因為超越自我的平凡,那就是一種偉大。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心得3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著名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鉅著;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説;全書共三部;作者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以下是一篇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輝煌的一生不是如波濤翻滾,而是平凡如河水般地淌流不息……

——題記

這是對我來説很有意義的一部小説,因為第一次讀它的時候是在讀高三的時候,當時正面臨着考學的壓力,是它給我帶來了動力,並讓我對文學有了另一種釋意-----樸實無華便是真,善,美。多年過去,再次拿起這本厚厚的書,再次讓我聞到了那黃土高坡的氣息。

“平凡的世界”裏有一羣不平凡的人,是這羣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讀完這本書後人的靈魂也許得以淨化,也許還會改變你現在的很多想法。

據説這部小説在正統文學史上沒什麼地位。部分原因可能是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一向在文藝界居於主流地位的“現實主義”寫作手法開始受到嚴峻挑戰。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一方苦難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路遙生於此,長於此。是這塊貧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遙的求索奮鬥、不畏艱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揮不去的生活經歷使得路遙那麼地熱愛生命,使得他立志要在40歲之前要完成一部鉅著:為了紀念那片貧瘠的土地,為了紀念那個輝煌的年代,更為了紀念那裏樸實無華生生奮鬥的人民。

路遙該是文壇中少有的英雄,他不僅把寫作當成了一種責任,更當成了一種無比神聖的使命。路遙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他在創作手記中曾這樣寫道:“在這裏,我才清楚地認識到我將要進行的是一次命運的‘賭博’,而du注則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儘管不會讓世俗的觀念最後操縱我的意志,但如果説我在其間沒有作出任何世俗的考慮,那就是謊言。無疑,這部作品將耗時多年,如果將來作品有某種程度的收穫,這還多少對拋灑的青春熱血有個慰藉。如果整個地失敗,那將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敗。這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華,它的流失應該換取最豐碩的果實——可是怎麼可能保證這一點呢!你別無選擇——這就是命運的題目所在。”最終路遙賭贏了這場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了他的願望,只是代價異乎尋常地慘重,他輸掉地是生命!

我很喜歡路遙對於這部小説的出發點——“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説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裏他描寫着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裏,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路遙為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恆。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

路遙在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儘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麼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後的支撐點。

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後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該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慾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儘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於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心得4

平凡的世界,故事從一九七五年開始,路遙先生帶領大家把視角轉移到一個小山村,小山村裏的那一些人身上。我的感觸一向雜亂無章,我也不想將它理好,那樣會讓我的情緒太過明瞭,若是這樣,我想我會很累,會揹負太多的精神負擔。

小説從少平開始,又從少平結束,這個故事留給我太多的壓抑。我曾為他們生活的艱辛而流過淚,我知道世上永遠有那麼幾個地方,人們總是在為自己的生計而勞苦。我們無法避免這樣的情況,我不知道我是否有資格説,把一切都看開就好。我是一個期待圓滿結局的人,我也希望人們可以從一而終。所以當我看到少安和潤葉彼此喜歡時,我在祈禱,他們最終可以在一起。我也希望,曉霞不曾逝去,少平不曾受傷,他們兩個也會幸福的走下去。

少平的一生,就如同現在的打工仔一般,一生都在奔波。他的一生受盡磨難,可以説最終也沒有苦盡甘來。他選擇了離開,拒絕了金秀,也許是在為金秀着想,只是這樣的結局對金秀來説未必如意。也許他的後半生會一直呆在大亞灣,不過我想他不會孤單,他還有礦工的那些朋友。該怎樣評價他的一生呢?或許就是努力過、爭取過、嘗試過,只是結果並不理想罷了!我祝願他的未來會有一個體貼的女人陪在他身旁,給他温暖!

另一個主要人物就是少安了,恐怕他就是這個故事裏唯一幸福的人物了,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就是苦盡甘來。他的少年時代也並不順利,幸運的是他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他用努力和拼搏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雖然在成功的道路上遭遇了許多挫折,他最終還是成功了。

聯想到自己,我的抗打擊力實在不敢恭維,當人生路上出現風浪的時候,我總覺得很揪心,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有時候會埋怨作者,為什麼不能讓他們順利一些呢?後來我明白了,那樣就不是真正的人生了。像我們常説的那般,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太過順利的人很難成大事。故有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之説。

路遙曾説: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歷史進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對此,我的理解是,人的一生,不要失去自己最寶貴的東西,那是一些類似純真樸實而又努力向上的品質。

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是幾個平凡人的一生,也許這會是我們某些人未來生活的真實寫照。只是當我們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漂泊時,請不要忘了,在對自己狠一點的同時也要對自己好一點。生活真的很不容易,只有對自己狠一點,不給自己留後路,才能不留餘地地努力,去獲取成功。要對自己好一點,生活是用來享受的,不要對自己太苛刻。

平凡的世界的讀書心得5

工作之後一直很少讀書,幾個月前狠下心,買下電子閲讀器,確實是個好東西,列了個讀書單,看書不但養成了習慣,而且綠色消費。最有感覺的是讀《平凡的世界》,早就聽過這本書,路遙的得意之作,獲獎無數,也是正因為這樣吸引着我讀它。

讀它,就像回到了60年代、70年代的鄉村生活,無不充滿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孫家為代表的一系列人,過着有喜有悲,有苦有樂,有得有失的生活的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那十年間中國農村得生活和變化。讀完後,突然覺悟,中國大地上原來曾經歷了這樣一種翻天覆地的變化。

讀它,就像享受着一瓶美酒,淳樸而青澀。但能夠打開通完心扉的精神之窗,我能感受到的是,淳樸、堅強、寬容、柔軟、寫實、奮鬥等等一些農民的優良傳統和品質。不愧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

反思現在,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無不被權力、金錢、物質的誘惑,追求者所謂的夢寐以求的生活,但是內心丟失了一種寄託,一種家的寄託、精神的寄託。每當我遇到困難或者受到委屈時,我總會想像這如果我生活在《平》的那個年代,反問自己,還苦嗎?內心豁然開朗,答案自在心中。

標籤: 平凡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pingfan/lmmnm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