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紅樓夢 >

讀《紅樓夢--黛玉葬花》有感800字

讀《紅樓夢--黛玉葬花》有感800字

引言:《黛玉葬花》是文學名著《紅樓夢》中的經典片段。林黛玉最憐惜花,覺得花落以後埋在土裏最乾淨,説明她對美有獨特的見解。她寫了葬花詞,以花比喻自己,在《紅樓夢》中是最美麗的詩歌之一。賈寶玉和林黛玉在葬花的時候有一段對話,成為《紅樓夢》中一場情人之間解除誤會的絕唱。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紅樓夢--黛玉葬花》讀後感,歡迎大家閲讀!

讀《紅樓夢--黛玉葬花》有感800字

篇一《讀紅樓夢黛玉葬花有感》800字

紅綃香斷了她的夢,誰為她捲起那閨簾?

看罷一段心酸,淚不覺為她而滴下,這樣的女子像是已看穿了般的悽婉,為誰情鍾,為誰暗灑相思淚,離開了父母,失去了親人之痛,在深宅高院中的無奈,或許在此刻就已經註定她的淒涼結局,“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知有誰知呢?

沒有了那份清高的孤傲,她躲開眾人,“手把花鋤出繡簾”而去,你道是她尖酸刻薄,卻不知她有多少淚珠兒在漆黑的夜晚落寞的流下,她的悲哀同這些落花一般,質本潔來卻要深陷污淖渠溝,這樣的女子如何能忍受,她寧願拾一抔淨土掩風流。

即使沒有人來明白她,她也依舊那樣傲然於世,並非一味哀傷悽惻,仍然有着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抒發,可惜命運卻讓她無從逃離,即便滿腹才華,即便是世外仙姝,即便是有眾人的疼愛,她到底魂歸太虛,時代的“風刀霜劍”讓她避無可避,連同她的愛情也無可避免的幻滅在骯髒的塵世。

假如要去演繹她的一生,再精湛演技也難以來真正詮釋,因為她就是她,難以讓人去模仿的真女子性情。

但是若讓我來説另一個女子,與她又是何其的相似,才情洋溢,智比天高,傲視於一切,但同樣將自己的一生葬送,葬送於不能永恆的愛情,葬送於一樣不堪的塵世,她是張愛玲,她又像是另一時代的林黛玉,一樣是滿腔的哀愁,無從化解,只剩下滿是哀傷的文字來證明她們的存在,黛玉葬的是花也是情,也許在看到黛玉葬花是她也有些同感,也許就在那時改變了她的路。

一樣花開為底遲,為底遲呢?或許我們無從解釋這些相似,卻能明白這其中的悲哀,花落,葬了伊人淚。

永遠都會有人在看完葬花後發出同情的感慨,卻沒有多少人會想去為她拂去眼角的淚,別説她是個不存在於世的女子,但她卻真真的讓你為她哭泣,讓你為她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而折服,《紅樓夢》裏有太多的悲哀,黛玉的葬花讓這份悲哀昇華,渲染着那個家族即將到來的蕭條。為黛玉葬花而哭泣,為她幻滅的愛情而哭,也為她的憤然之氣而哭。

一段葬花吟,亦是一曲離人之殤,愁斷了千古女子的悲傷淚。

篇二《讀紅樓夢黛玉葬花有感》800字

書中的《枉凝眉》唱到:“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盡!”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是《紅樓夢》諸多悲劇裏最讓人魂牽夢繞、萬般嗟歎的。

一邊是金玉姻緣,一邊又是木石前盟;一邊是封建家庭選定的標準媳婦,一邊是心靈相通的紅顏知己。賈寶玉苦苦徘徊,終究敵不過封建制度的力量。“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曹雪芹通過賈寶玉的眼睛向我們描繪出了一個柔弱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林黛玉,然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黛玉的清高個性也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

黛玉葬花的那一節最讓人記憶深刻:“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在常人看來,落英繽紛該是無比美妙的場景了,可是面對落花,黛玉想到的卻是自己死後的情景,竟然到達無法釋懷,潸然淚下的地步。在現實社會中,除了寶玉,再沒有別人能夠讀懂她的心靈。可是寶玉常常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不停地被封建禮教的追隨者拉向他們那邊。我們常常在書中讀到黛玉生氣的描寫,難免留下她小氣的印象,其實她小氣的背後卻是自己與眾不同。

瀟湘館內一路芳魂隨風飄散竹葉搖曳催人淚下

怡紅院裏燈紅酒綠新人成雙海棠依舊杜鵑滴血

她是林黛玉

他是賈寶玉

他們是同一枝條上開出的倆朵幷蹄蓮

有着生生世世的芊草結

也許你喜歡金玉良緣

可是我喜歡木石前盟

也許你喜歡豔冠牡丹

可是我喜歡清水芙蓉

也許你喜歡豪邁奔放

可是我喜歡多愁善感

也許你喜歡山中高士晶瑩雪

可是我喜歡世外仙株寂寞林

雙親早故愛情早夭

最後還要紅顏早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hongloumeng/r33wm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