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哲理 >

金錢觀不同,不必強融人生哲理

金錢觀不同,不必強融人生哲理

金錢觀能反映做人的品行

幾個朋友計劃着週末小聚,其中牽頭人問了一句,要不要叫上劉姐?空氣突然尷尬起來,接着陸續有“別叫她吧”的聲音。

大家雖沒明説,潛台詞卻是:不買單者,不受待見。

我們這些朋友剛開始都爭先恐後地搶單,後來形成默契,中午飯我買,下午茶你付,電影票她出,但這個輪流的默契一到她那,就自動跳過。

我有點納悶了,她在高新園區做軟件,薪水算高;她在我們所有人中,年紀較大;她説花幾萬辦美容卡,卻從不買單,起初還找理由巧妙避開,後來直接理所應當等別人付。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們去看賀歲電影,我買票後,劉姐説有點小餓,提議先去買魚蛋。

我們幾人談着電影誰都沒去付錢,一是她主動提議的,二是零食價格不貴,三是她離收銀台最近,可我居然瞟到她給收銀員暗暗拋了個“那邊付錢”的眼神,我帶着錯愕把單買了。

不是我計較這一二十塊錢的零食費,只是她身上那股自作聰明、愛佔便宜、不願吃虧的“精明”勁兒,讓我不爽。

説句“金錢觀會反映出一個人做人的品行”的話也不算誇張。

金錢觀濃縮着三觀和未來

女友之前拒絕了某位對她很有好感的相親男士,介紹人説男方靠譜顧家,家在本地也不需買房,工作穩定也沒啥壓力。

第一次見面吃飯時,他有些務實節儉的加分項,比如把紙巾撕成兩半一人用半張,飯後把沒吃完的菜打包帶走。

但後來女友覺得男方過分節儉了:

聊起平時晚飯怎麼解決,男方説吃點剩菜剩飯,或找家便宜館子應付一下;

聊起假期一般去哪旅行,男方説寧願宅在家裏,出門旅行就是花錢買罪受;

聊起上映中的好看電影,男方説等保護期過了,再去網上找免費片源來看。

她聽完沒再説自己定期看話劇或聽音樂會,來犒賞自己平時忙到飛起的辛苦,好奇地問男方攢錢有什麼計劃?

男方也説不上來,覺得既然不能開源就只能節流,再説將來花錢的地方還多着,萬一生大病或出意外呢?

女友認定與男方沒戲。

她想不通男方工作好且沒負擔,為什麼不捨得花點錢在物質和精神層面上?再説年紀輕輕的大好青年,憑什麼就認定生活不能開源只能節流?

要麼是內心沒有燃點和期待,安於現狀,得過且過,和他生活註定蒼白無趣;

要麼是不夠愛自己,連自己身心都照顧不好的人,應該也不會好好愛別人;

要麼是對將來沒信心,寧為明天生病或意外存錢,也不健康快樂地過當下。

在她看來,包含賺錢觀、消費觀和理財觀的金錢觀裏,濃縮着一個人的過往經歷、家庭影響、三觀形態、生活態度和未來發展。

與金錢觀完全不同的人相處,不是一般的累。

金錢觀不同的關係矛盾多

幾年前的家庭聚會上,新婚不久的堂姐告誡眾姐妹,結婚前,一定要找個跟自己金錢觀合拍的人。

我們納悶,有錢的堂姐與更有錢的姐夫,能有什麼矛盾?

堂姐説,姐夫平日裏摳門又嘮叨,堂姐買點貴的東西,姐夫都要説東西不值這個價,你看你又被騙了,廣告你還當真啊,你們女人的錢真好賺……

最愛美的堂姐説,有次買了套很貴的保養品,晚上擦臉時再次被姐夫唸叨,她按捺不住呵斥道:“老孃自己賺的錢,你管不着”,結果兩人吵翻天。

以後她每次用那套保養品,總覺得有姐夫那喋喋不休的絮聒在裏面。

婚戀中,太多爭執和冷戰都由錢折射或散射而來。

我身邊有對小夫妻互指對方敗家,女方覺得男方買昂貴遊戲設備浪費錢,男方説女方買來不穿或少穿的衣服才是浪費;

我見過夫妻兩人過年給雙方父母包紅包,兩個人都孝心與私心大爆發,給自家親生父母就多包,給對方的爸媽就少包;

我聽説阿姨怕他老公有錢就變壞,掌握了家裏全部的財政大權,每天只給叔叔很少的零花錢,整天疑神疑鬼查東查西;

我認識的一個未婚男打算在澳洲購置房產前,各種打聽相關政策,不想女友有幸分享他的婚前財產,總怕她圖他的錢。

多少因為談錢傷到的感情,是因為錢讓人看到對方的自私、猜忌、貪婪、不換位思考、怕自己吃虧。

這些最好在交友和擇偶時就擦亮眼看清楚,金錢觀不同,就不必強融。

如何磨合出合拍的金錢觀

以前我看過美國財務顧問帕爾默夫婦寫的《影響夫妻關係的5種金錢人格》。

作者把人劃分為5種金錢人格,分別是省錢王、消費狂、冒險家、求穩者和隨性者,每種金錢人格都有利有弊:

財務穩妥又安全的省錢王,可能因太節省錯過許多應季的快樂,顯得小氣;

大方慷慨顯風采的消費狂,可能月初衝動購物,月底就因月光而閉關吃土;

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冒險家,可能一夜暴富或傾家蕩產,讓人太沒有安全感;

內心住着精算師的理性者,可能每次直奔目標的消費,會錯失路上的風景;

心情任性錢亂花的`隨性者,可能缺乏規劃陷入被動,不去承擔自己的責任。

能和金錢觀合拍的朋友和愛人在一起很爽,那麼如何篩選並磨合出合拍的金錢觀呢?

第一層,朋友層面的粗篩,有2類死項:

一是對金錢不講信用,見錢眼開到毀約之前承諾的利益分配,見利忘義到只顧自己吃肉讓別人喝粥,甚至借了錢玩消失;

二是有金錢觀雙標的,認為自己賺錢辛苦,而別人掙錢像是大風颳來的,像你有錢你活該請客,我有錢因為總在蹭別人。

第二層,戀人層面的磨合,有2點參考:

一是相親的情況,儘量別找金錢觀迥異且固執的。學會有技巧地談錢,別赤裸裸問車問房,也別異想天開地問中獎一千萬怎麼花,打聽對方捨得花錢的領域和尺度更有建設性;

二是自由戀愛的話,判斷兩人偏向哪種金錢人格,尊重對方的金錢觀,洞察分析金錢觀不合的深層原因,弄清兩人是否合適,爭取做到金錢觀合拍:大方向有共識,細節可出入。

第三層,夫妻層面的溝通,有2點建議:

一是理想模式為兩人共同提升賺錢能力,一起存錢和花錢,雙方有自由花錢的空間,互相尊重,求同存異,對雙方及其家人一碗水端平;

二是有套高情商的溝通模式,收支有商量,不給對方貼摳門或敗家的標籤,談錢時注意語氣和説法,一人投資失敗另一半也要剋制情緒。

總之,好好篩選,好好磨合,好好溝通,金錢觀越合拍的人,相處起來越痛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zheli/zgg2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