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哲理 >

從容面對得與失人生哲理

從容面對得與失人生哲理

我喜歡在城市裏騎行,邂逅不同的人,發現不同的事。

即便是在最傷感的時候,只要從綠道上穿梭而過,任何不良情緒都能輕鬆平復。

街道上的護路樹,被修去一些樹枝是常有的事,甚至有些小區裏的護路樹的樹幹被完全鋸掉了,只留下主幹孤零零地立在那裏。

樹木的生命力是頑強的,人也如此,不會輕易地去尋死。

我看到了許多護路樹都是渾身疤痕累累,當它們剛被移栽到那裏時,它們的樹枝是被剪掉的',以後每年都還要被園丁們再剪上一次,每次看見這番景象,我都會心疼萬分。

假若樹木有知的話,會反過來同情那些在街頭上一邊小跑一邊泣不成聲的女生,會憐憫那些在工廠裏被老闆訓斥而面色如灰的工人,也會因為其他正遭遇生活困境的人們而心有不安。

植物的生命力,之所以頑強得讓我們震驚不已,是因為它們可以忍受有苦難言的孤零,是因為它們願意將傷痛以疤痕的方式隱藏,是因為它們能夠榮辱不驚地從容處世。

植物不會説話,不會流淚,沒有貪婪之心。這是一種崇高的品質。

我們因為想要從別人那裏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失去了曾有過的做為人該有的尊嚴。喜歡應酬、追名逐利的人,雖然可能會功成名就,但內心卻仍舊一無所有。這是一個交易性質的社會,你若想某人能夠為你做些什麼,你必定要給予他一些別的什麼東西作為回報。有的人稱之為雙贏,但大多數情況下,贏家只有一個。

狼曾為了得到人類手中的一塊肉,而向人類搖尾乞憐,於是便成了狗。

前不久,我問過一個小孩,如果必須在做狗與做狼之間作出選擇,她願意是做狗還是做狼,她説願意做狗。我又接着問,如果只有做奴隸與做野人兩種選擇,她願意做奴隸還是做野人,她的回答是做奴隸。

我呢,不願做一條文明社會的狗,而願意做一隻未開化的狼,不願做名利的奴隸,而願意像野人那樣自然而然地粗俗灑脱。

Z路邊的一棵大樹N,它十年前的傷痕尚未完全癒合,新的傷痕在幾天之前又被園丁鋸出,它的樹葉每年都會凋零一次,然後在新的一年裏,又無怨無悔地從頭開始。它仍然風平浪靜、若無其事地活着,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似的。不像我們人類,口腹之慾太多,想與別人比的太多,想巴結的人的太多,想燒香拜佛的太多,因此我們才會創造出眼淚,才會製造出悲劇,才會犯下罪惡與醜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zheli/2voog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