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名言警句 >

文化輸出的名言警句合集

文化輸出的名言警句合集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經典的名言很是熟悉吧,名言主要是指人們普遍熟悉的成語、俗語、諺語、格言、詩詞等。那什麼樣的名言才算得上是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輸出的名言警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文化輸出的名言警句合集

文化輸出的名言警句1

1)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會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 。 ——南懷瑾

2) 從語義上講,文化自覺就是對文化的自我覺悟。這個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國家的,還是階層的、地域的,乃至團體的、個人的。一般意義上——廣義的文化自覺,是屬於國家民族層面的。 ——李宗桂

3) 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林語堂

4)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談論靈魂問題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是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靈魂且靈魂相對重一些的人卻值得每個人想想。 ——崔永元

5) 文化也是有層次的。最外圍的,是物質文化;居於中間的,是制度文化;處在中心的,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格。所以,文化自覺,既包括物質文化的自覺,也包括制度文化的自覺和精神文化的自覺,這裏更重要的,是人格的自覺,人格的自覺是文化自覺的終極。 ——宋圭武

6) 文化的價值在於它對人類品性的影響。除非文化能使品性變為高尚、有力。文化的作用在於裨益人生,它的目標不是美,而是善。 ——毛 姆

7)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和傳統,可以説我們不缺‘文’了,我們當代最缺少的是‘化’。文化的繁榮發展到文化自覺,我個人心得是:關鍵在一個‘化’字上。 ——於 丹

8) 中國文化應該有一種自信和從容,沒有必要去聲嘶力竭地辯解。 ——於 丹

9) 藏族人從血液上就認為生死是一件自然的事。他們不會繞圈圈,始終站在起點上,也在那終點上。 ······ 我也一直在那個點上。不是我有了悟性,然後再找一個特別好的地方去生長。我本來就是一棵長在土地裏的樹,土地就是我的本質,我不會思考太多。 ——楊麗萍

10) 文學的衰落表明一個民族的衰落。這兩者走下坡路的時候是齊頭並進的。 ——歌 德

11)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既是中華民族的先哲通過觀察宇宙萬物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成為中國的千年傳世格言。

12) 一個新的想法是非常脆弱的,他可能被一聲恥笑或一個呵欠扼殺,可能被一句嘲諷刺中身亡,或者因某位權威人士皺一下眉便鬱鬱而終。

13) 文化是人的生存狀態以及情感、願望的反映,反過來又對人的生存、發展給予能動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説,文化即人。 ——孫家正

14) 人與文化是一種共在關係,即人是有文化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人的存在離不開文化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也離不開人的存在。 ——李金齊

15) 人類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級的階段,就是當我們認識到應當用理智控制思想時。 ——達爾文

16) 文化既不外是人類適應各種自然現象或自然環境而努力於利用這些自然現象或自然環境的結果,文化也可以説是人類適應時境以滿足其生活努力的結果。 ——陳序經

17) 文化自覺就是將“文”挪到了“化”,將我們五千年的文明遺產化入我們的道德規範。如果“文而不化”就會出現道德失範的問題。 ——於 丹

18) 硬實力——HARDPOWER是指支配性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自然資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軟實力——SOFTPOWER則分為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

19) 歷史是知識分子文化活動的結果。 ——高爾基

20) 説到底,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變、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帶上人文的性質;“化人”是反過來,再用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來培養人、裝備人、提高人,使人的發展更全面、更自由。“化人”是“人化”的一個環節和成果、層次和境界。 ——李德順

21) 西方有人認為中國到二十一世紀初葉將成為經濟大國,甚至是軍事大國,其實中國從本質上説是一個文化大國,最有可能對人類文明做出貢獻的是中國文化,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文化的世紀。 ——季羨林

22) 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 。 ——許思園

23) 文化體現人的超越性和創造性,從根本意義上決定着人的層次、地位和社會評價。 ——彭文山

24) 經典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所載為常理常道,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之經典作為源頭活水。“經典”不僅構成民族之傳統,而且提供給全人類以無限之啟發。 ——王財貴

25) 教育從根本上講應該是一個人文過程,是有關價值的事情,而不僅僅是知識或信息。 ——陸登廷

26) 所謂文化,比起文明開化往往不過是掩蔽愚昧無知的一層裱糊紙 。

文化輸出的名言警句2

1) 智慧是知識凝結的寶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異彩。——印度

2) 中國的長斯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

3) 所謂文化,比起文明開化往往不過是掩蔽矇昧無知的最後一層裱糊板。——馬洛利

4)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裏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5) 越是自覺自信,就越能胸有成竹、珍惜自身,同時越能改革開放,兼收幷蓄。——王 蒙

6)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文化不能從上向下壓,因為它應該是從下面高漲起來的。——裏德

7) 文化的進步乃是歷史的規律。——約翰·赫爾達

8) 文化的視野超越機械,文化仇恨着仇恨;文化有一個偉大的激情,追求和美與光明的激情。——馬大·安諾德

9) 文化開啟了對美的感知。——愛默生

10) 文化是,或者説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11) 文化雖然不像文明那樣具有地區的廣泛性,但是,它相應地和各個國家的每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具有更深刻的聯繫。——森谷正規

12) 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學藝術遺產。

13) 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經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垢政治和經濟。

14) 有如語言之於批評家,望遠鏡之於天文學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給精神以力量的東西。——愛獻生

15) 在這富有歷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祕密性的社會,人類的文化應是多彩多姿的。——黑塞

16) 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

17) 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 ——劉 向

18) 所謂“文化自覺”,“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換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 ——費孝通

19) 今時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誰佔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夠更好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20) 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這是人;做一切想做的事,這是神。 ——拿破崙

21)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爾基

22) 人生來本是一個蠻物,惟有文化才使他高出於禽獸。——《世俗智慧的藝術》

23) 克服民族性是文化的勝利。——愛獻生

24) 道德文化有可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認識到我們應該控制自己的思想。——Charles Darwin

25) 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

26) 不伴隨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將成為滅絕的文化。——邱吉爾

27) 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 ——龍應台

28) 文化作為人最核心的內在因素,決定了人之所以為人,此人之所以非彼人。佔有文化、支配文化、創造文化的意識和能力,彰顯着人與人的根本差別。

29)文化,是人類在其社會歷史發展中不斷創造、總結、積累下來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因此,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是歷史發展的體現。

文化輸出的名言警句3

1、 塘中偏有自潔蓮出淤泥不染,世上本無後悔藥三思而後行。

2、 犧牲我個人,只要能為人民帶來幸福,就是我個人的幸福。

3、 面對不正之風,要勇於站出來制止,不要怕自己的身心受到傷害,不要怕招到流言誹謗,因為正義永遠是站在正義的一邊的。

4、 賄賂好比高壓線,一旦接受就觸電。

5、 律己如同走鋼絲,一步一步須慎行。

6、 “有種防護叫自律,有種關愛叫監督,有種幸福叫平安,有種知足叫惜福”。願所有的幸福都追隨着你!

7、 敬業奉獻,用行動説話;精研業務,用作品説話;乾淨辦事,用人格説話;立黨為公,為人民説話。

8、 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要做到"五個不":理想信念不動搖;手中權利不濫用;親朋好友不放縱;社會監督不牴觸;警示教育不放鬆。

9、 執政當思以廉為本,為官當念以勤為先。

10、 為師一日,澤及一班,無私奉獻,不愧人師。

11、 蟻穴鼠洞可毀千里之堤,貪賄污行能葬一生前程。

12、 管好自己的腦,不該想的不想;管好自己的嘴,不該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該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腳,不該去的地方不去。

13、 上工之術,先治未病;上工之心,先治其身。

14、 為政清廉從古至今人稱頌公僕亮節繼往開來勝前賢,草騎牆頭因風勢而倒官無正氣因德殤而亡。

15、 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

16、 做人做官做事清清白白,為公為政為民勤勤懇懇。

17、 私慾不能有,否則必獻醜;私慾若太大,早晚被拿下;當官不為公,早晚現原形;生活不檢點,丟人又現眼。

18、 不準違反規定配備、購買、更換、裝飾或者使用小汽車。

19、 勤奮成就事業,廉政凝聚人心。

20、 錢財看得輕一點,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名利看得淡一點,官從民來還回民去。

21、 破一次規矩,就留下一個污點。

22、 君子先擇而後交小人先效而後擇。

23、 常思貪婪之害,常懷廉潔之心。

24、 不準擅自用公款包租、佔用客房供個人使用。

25、 錢財不貪,廉政不忘;對上不瞞,對下不欺;人才不壓,庸才不用。

26、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端正黨風,人人有責。

27、 靜心超然,守一分寧靜;少私寡慾,保北辰平安。

28、 把關嚴把情,監管嚴管親;收税不收禮,通關不通利。

29、 誠實是做人的行為支撐,廉潔是從業的行為準繩。

30、 廉潔奉公心坦蕩,愛黨愛國愛東糖。

31、 廉潔如琴,演繹優美之聲;廉如如茶,品味淡雅清香;廉潔如筆,寫出靈魂傾述;廉潔如畫,描繪安康美景;廉潔如笛,吹出幸福響亮。

32、 始於納税人需求,基於納税人滿意,終於納税人遵從。

33、 夫受人錢而不與幹事,則鬼神呵責,必為犬馬報人。受人財而替人枉法,則法律森嚴,定為妻孥連累。清夜自省,不禁汗流,是不可不戒。

34、 嚴肅政治紀律,保證政令暢通。

35、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克己奉公,一絲不苟勤於政務,一身為民樂在其中。

36、 家事國事天下事,兩袖清風,為民謀利辦實事;大官小官父母官,一身正氣,為政清廉做好官。

37、 今天你不廉潔,明天你就失自由;良言不聽禍當頭,一世英明拋九洲。

38、 立公心樹公德做公僕廉潔奉公,察民情解民憂滿民意勤政為民。

39、 嚴禁接受下屬單位、個人的錢物和在社直單位非親屬中亂髮請帖。

40、 讀書是修身之道,守廉乃為官之德。

41、 官品源於人品,政績來自政德。

42、 黨心、民心、事業心,應常銘記於心。錢網、情網、關係網,不可超越法網。

43、 已為而悔,莫若早戒;患至而憂,不如預謀。

44、 立足教育,廉潔思想有保證;加強監督,規範經營築坦途。

45、 歷覽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敗由貪。

46、 一失足成千古恨,貪小便宜吃大虧。

47、 營造反腐倡廉氛圍,樹立廉潔企業形象。

48、 取人一文,我的人則一文不值。

49、 不義之財不可取,一念之差蹲牢獄,身敗名裂才知怨自己。

50、 人人是發展環境,人人是學院形象。

51、 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構建預防腐敗長效機制。

52、 為人要勤奮,為羣眾要服務,為官要廉政正派,為黨要貢獻一生。

53、 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勤者不貧,廉者不腐。

54、 為人自私私盡名衰做官貪財財多身亡。

55、 做人要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心自安;為官要清清白白清清白白樹德行。

56、 高舉反腐旗幟,弘揚時代正氣。

57、 一雙鐵肩,一顆義膽,一身正氣,任勞任怨替國肅貪;一副柔腸,一腔熱血,一片真情,全心全意為民謀利。

58、 政者,正也。子帥從正,孰能不正。

59、 行端好比鬆傲雪,貪念猶似蟻決堤。

60、 廉“海”無邊,誠心為正;潔“身”有度,奉公乃利。少爭“官子”,多思“收官”。走親民路,行親善事,一身正氣,一生平安。

61、 遵守法規時常自醒自警自律,崇尚廉潔遠離貪財貪物貪心。

62、 廉潔自律,才能永有“保護傘”;防微杜漸,才能永立“安全島”。

63、 工程建設用的是磚瓦,防腐倡廉靠的是自律。

文化輸出的名言警句4

1、 多行不義,必自斃。(《春秋·隱公元年》)

2、 聖人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子》)

3、 驕淫矜侉,將由惡終。(《尚書·畢命》)

4、 不恆其德,無所容也。(《易經·鹹傳》)

5、 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則亂也。(《禮記·表記》)

6、 見利不忘其義,見死不更其守。(《禮記·儒行》)

7、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春秋·莊公二十四年》)

8、 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禮記·哀公問》)

9、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愛》)

10、 天子為善,天能賞之;天子為暴,天能罰之。(《墨子·天志中》)

文化輸出的名言警句5

1、 拒腐蝕,永不沾。 ——毛澤東

2、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3、 一文雖微,能污清白人格,萬金價昂,難收公道人心。

4、 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政自明

5、 防微杜漸,勿使小節成大惡; 反腐倡廉,常將警鐘鳴心頭。

6、 草生峯不顯偉岸,鬆長谷底不失高節。

7、 人生惟有廉潔重,世界須憑氣骨撐。

8、 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毛澤東

9、 要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改進黨的作風。 ——鄧小平

10、 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陳雲

11、 個人名利淡如水,黨的事業重如山。 ——陳雲

12、 身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 ——江澤民

13、 有一心為公,立黨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為民,執政才能執得好。 ——胡錦濤

14、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胡錦濤

15、 為政要廉,辦事要公,用人要當,作風要實。 ——吳官正

16、 鐵面無私,凡涉科場,親戚年家須諒我; 鏡心普照,但憑文字,平奇濃淡不冤渠。—— 清·朱圭在浙江做主考官時自署大門聯

17、 兩袖入清風,靜憶此生宦況; 一庭來好月,朗同吾輩心期。—— 清代貴州巡撫署齋聯

18、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在廣州查禁時自題掛於廳堂的對聯

19、 廉吏無宦樂,達人不折腰。——古格言聯

20、 人誰無過,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是亦足矣;我非愛財,來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 清·周鳳楞再題學款經理處聯

21、 仕於朝者以饋遣及門為恥, 仕於外者以苞苴人都為羞。—— 明朝某吏部自署門聯

22、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 明·袁崇煥聯

23、 廉不言貧,勤不言苦;尊其所聞,行其所知。—— 古格言聯

24、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清·紀昀聯

25、 百里才疏勤補拙;一官俸薄儉能廉。—— 清·姚步瀛撰聯

26、 為政不在多言,須息息從省身克己而出; 當官務持大體,思事事皆民生國計所關。——桂林撫署聯

27、 潔廉為心,忠信為仗;文章在冊,功德在民。—— 柳州侯祠聯

28、 不愛錢,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將名言,貪婪者跽跪;

29、 取束芻,取縷麻,定斬徇軍律,保民保國,正氣壯河山。——杭州西湖嶽墓聯

30、 口貪得餌,終將為釣者所虐;翅縛重金,永不能振翅高飛。與聲色犬馬“零距離”,難免失誤;同清正廉潔“長相守”,方可成才。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 [金]元好問《元遺山集》

31、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包拯《乞不用贓吏疏》

32、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飛

33、 世路無如貪慾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宋]朱熹

34、 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 [戰國]《荀子·正名》

35、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唐]李商隱《詠史》

36、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37、 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 [宋]蘇軾《范增論》

38、 財能使人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勢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豈在塵埃裏?—— [宋]邵雍《男子吟》

39、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唐]王勃《騰王閣序》

40、 人只一念貪私,便銷剛為柔,塞知為昏,變恩為慘,染潔為污,壞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貪為寶。

41、 陳弘謀《從政遺規》卷下《言行彙纂》

42、 公則生明,廉則生威。——清·朱舜水《伯養説》

43、 廉者士之美節,污者士之醜行。士之不廉,猶女之不潔。不潔之女,雖功容絕人,不足自贖。不廉之士,縱有他美,何足道哉!——宋·真德秀《西山政訓》《叢書集成初編》

44、 不求不爭於民,而民知遜;不求不貪於民,而民知廉。——宋·楊萬里《見執政書》

45、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清碑·官箴》

46、 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化之本也;憂君哀民,獨睹亂原,好善妒惡,賞罰嚴明,治之材也。——漢·王符《潛夫論·實貢》

47、 清靜無為,則天與之時;恭廉守節,則地與之財。君子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毀廉。知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為吏者,枉法以侵人。——東漢·馬融《忠經》

48、 廉恥事大,死生事小。——《宋史·葉夢鼎傳》

49、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論語·子路》

50、 為官長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

51、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間閻話短長。——明·于謙《入京》

52、 從政不為己,掌權不謀私。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文化輸出的名言警句6

1、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2、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4、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5、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6、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7、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8、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9、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0、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破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

11、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12、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13、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14、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

15、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文化輸出的名言警句7

1、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

2、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3、必知禮然後恭敬,恭敬然後尊讓。——《管子·五輔》

4、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5、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6、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衞靈公》

7、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8、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9、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繫辭上》

10、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1、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13、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14、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15、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16、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17、,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禮記·中庸》

18、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9、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20、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

文化輸出的名言警句8

1、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證於人。《荀子·性惡》

2、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3、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4、損,謙受益。——《尚書》

5、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6、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7、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8、乾乾,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

9、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10、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11、於勤,荒於嬉。——韓愈《進學解》

12、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13、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傳》

14、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15、無諂,富而無驕。——《論語·學而》

16、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白居易《策林》

17、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18、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19、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20、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標籤: 輸出 警句 名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xingqizhufu/872jn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