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用一顆平常心對待“問題學生”小學班主任教育隨筆

用一顆平常心對待“問題學生”小學班主任教育隨筆

和同行們交流時,話題最多而且近於無奈的就是“問題學生”的教育。似乎這個羣體成為學校教育中“頑症”,大有回天乏術之遺憾。“問題學生”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特殊的受教育羣體,他們人數不多,但在班級管理乃至整個學校教育中所造成的後果和產生的影響卻是很突出的。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教師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然而往往感到事半功倍,有時還會事與願違。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教師就產生了“只要不鬧亂子就行”的想法而放棄對他們的教育與引導,儘管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同時也放棄了教師自己的責任。“問題學生”的產生有諸多方面的原因,因為其特殊,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及關心教育工作的人士的關注和探究,也因為其特殊,我們往往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潛在心理,在潛意識中對“問題學生”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成見,因而對他們一絲一毫的不好的變化過於敏感,相反地對他們一絲一毫的進步卻顯得有點遲鈍,甚至還有點瞧不上眼,這是造成“問題學生”對教師產生牴觸情緒的原因之一。應當説,作為一名教師,在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上更要有一顆平常心。

用一顆平常心對待“問題學生”小學班主任教育隨筆

記得在一次“發現他的閃光點”主題班會上,我讓學生談談生活在自己周圍的平常人身上的閃光點,其中有一位學生講了這樣一件事:他們那兒有一名初中生,有偷偷摸摸的毛病,只要看到同學中誰有“好東西”,他總要想辦法偷到手,老師們討厭他,同學們都防着他,父母姐妹也覺得很丟人。有一次,一位小學生不慎掉進了河裏,被路過的他發現了,水流很急,他不會游泳,情急之中他折斷一顆小樹,邊順着河沿跑邊想辦法往外拉小學生,終於把他從河中拉了出來,事後他沒有告訴任何人,直到小學生的家長找到學校,老師們都還不相信他能這樣做。發言的學生認為,儘管他身上有不好的毛病,但他懂得在危急時刻想辦法救人,這就是他的閃光點,説明他還是一個不錯的初中生。這件事在全班同學中引起了很強的反響,更引起了我的深思。“小偷身上也有閃光點”,這是人們很少關注到的問題。在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上,我們是不是過分地強調了他們的學習或品行方面的問題,而忽視了他們身上表現出閃光點呢?我們是不是過分地自信於“窺一斑而見全豹”反而變成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呢?我試着換一個角度來重新觀察班上的幾個調皮的學生,慢慢地我發現他們還真有一些出眾的地方,他們中有的組織能力比較強,有的口才比較好,還有一個對班集體的事特別熱心。有了這些發現,我便用其所長,讓他們中的兩個當班幹部,另外的兩個,一個成為班裏的文藝骨幹,另一個就成了我的小助手,經常向我提一些班級管理中的問題和建議。儘管這樣做引起了一些任課老師的不理解,班幹部中也有反對意見,我仍然堅持實行。一學期後,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任課老師的認可。當然這中間也有過反覆,關鍵在於班主任要做好協調、引導和幫助。

孟子説:“人恆過,然後能改。”我認為,對待好學生也好,對待“問題學生”也好,教師都要有一顆平常心,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為他們的進步而驕傲,為他們的成長而自豪,對他們的過失,公平地去對待、化解和消除,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逐步糾正。“無限風光在險峯”,也得人們一步一步地去攀登,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嚴格要求與悉心呵護並不矛盾,紀律要求是必要的,但可以降低一定的'標準,讓他們通過適當的努力就能夠達到,這樣會逐漸引起他們的興趣,這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引導他們逐步步入正常的學習生活是有益的。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象真正的朋友一樣去細心地發現他們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哪怕是很小的一點,微如螢火,也要細心地呵護,並能引導他們逐步將之發揚。絕不能把“問題學生”當成時時刻刻都想“犯錯誤”的人嚴加看管,或者揪住他們身上的一些毛病不撒手,“好心”地經常“提醒”,使他們動輒得咎,無所適從,這樣做只會讓他們遠離集體、遠離友情、遠離學校,最終產生厭學情緒,埋下棄學的隱患。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無論是社會還是教育界都在呼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標準應當是讓每一個孩子都平等地能接受良好的而不帶歧視性的教育,那麼對待“問題學生”就更要公平教育,因為他們也是國家的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qkgo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