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七月喚起往事雜文隨筆

七月喚起往事雜文隨筆

走過農業中的六月,轉眼之間,又到秋收之際,金色的陽光,高高地肆無忌憚地掛在桂樹枝頭。

七月喚起往事雜文隨筆

曬壩場,麻雀嘰嘰喳喳的聲音與婦女們的嬉笑怒罵依稀着舊曆的畫面,暮然回首,往事如風,如煙,如畫,輕悄悄地,疊影着七月的朝露晚霞,疊影着田莊那一片青黃相間的谷蕙……

那年,那月,我們一羣帶着紅領巾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挎着籃子,揹着揹簍,或分成小組,去每村每户,幫助收割。

而總是有一羣不懂規矩的孩子,逢到田邊土腳有果樹的地方,幫忖收穫那隻不過是打幌子的事。相對來説,帶去的籃子亦或揹簍,裏面裝的東西那就是狸貓換太子……

誰交出的糧食多,老師都會給予鼓勵,亦或在集合的時間,給予表揚,而我,總是頑皮地從家中將糧食放進書包裏,多多少少交個差。其實也不止我一人這樣做,多數同學都如此……

時過境遷,那年,那月,那事,都隨流雲而去,記得的不記得的,都會重疊在腦海中,猶如七月八月中的麻雀,猶如,一邊織毛衣,一邊打鞋底,一邊曬着太陽的婦女們。都會疊印成銀幕中的故事,在記憶中梳理。

七八月裏,糧站的院壩經常性的,鋪滿金色的穀子,玉米,亦或黃豆,而有一種聲音,清清脆脆,那是哈鼓耙(專曬糧食的工具)在太陽下來來回回的聲音,彷彿有音樂的節奏在為豐谷奏曲。同時那羣嘰嘰喳喳來覓食的麻雀,此時,安靜地,曬着太陽,遠遠的看着,不敢造次。

而,小孩學着大人們的樣子,肆意地搖着木質的風播(專用的工具),嘰咕嘰咕的'聲音,常常招來大人們的吆喝與責罵。而責罵的聲音總是帶着一臉的笑。

院壩有時很擁擠,通常天沒亮,就被別人佔用了,遇到和氣的人家,他會讓出一快空地,遇到不講理的人家,只有等待別人曬乾了在曬。

這不,就在曬場中,鬧出了笑話。常言道“人有旦夕禍福,月有月缺月圓”。天,連下幾天綿綿雨,而這家人,害怕沒地方曬穀子,就順便扯起油布給它蓋上,由於天氣,時雨時晴。也懶得去理會,就那樣捂着,一個曬壩都佔據完了。

而沒地方曬的,都收拾好放在比較通風的地方,晾着,等待他家曬乾了在去曬。天了!等到太陽出來,油布下面的穀子,長出伢子來了……

後來,不知是哪家開始,在自己的院子裏開始用水泥坎地,乾乾淨淨,亮亮堂堂,有錢的沒錢的,都效仿着,根本不用再去擁擠,當然,也很難見到大娘大嬸們搓麻繩的姿態,她們會露出白白淨淨腿,將粗糙的麻,拎捻成細小均勻的線,用在千層底的鞋墊上,那個手藝啊,現在無人能比。

遠了,一切都成記憶中的畫面,糧站的壩子依然空着,七八月的田園卻沒有了當初生氣,當然,壩子再也找不出麻雀嘰喳影子,更別説聽到它嘰喳的聲音。

◎族譜的內涵

傳承文明,追蹤先輩的足跡,也在追蹤幾千年的優秀歷史

當悠悠清風徐來,我們懷揣着對先輩的尊重,對先輩懷念,懷揣對族人血濃於水的情感,我們有幸在茫茫人海,將一條友愛的繩索連接成一股力量。

織錦成一個快樂的家園,織補羊腸小路,織編荒山野嶺的荒蕪,讓山嶺清秀,讓道路寬敞,讓我們的祖宗荒蕪的墓地得以修復。

一種情愫,湧泉心間,湧泉眼簾,那就是,將古老的文明,傳承一代又一代,將先輩們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承轉於我們的後背,傳承祖先的優良傳統,將祖先的遺訓銘記於心。

通過網絡,通過親情的血脈,通過五指連心的情感,將五湖四海的安氏族親,聚集一起,匯聚成一個整體,就像日月星辰,圍繞地球,展現出一個集體的壯觀,一個大家園的和諧。

修建祖墓,祭拜祖宗,不單單是為了祖宗廕庇子孫,福佑後人,他的亮點,是借鑑先人的優良傳統,善待再生父母,善待親人,當然也善待自己。

以勤儉持家的理念,以艱苦樸素的精神面貌,在祖先的遺風中得以昇華,墨箋章篇,刻以碑文,篆書寄語,主觀臆斷,就是弘揚老一輩的精神,傳承老一輩的風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lxry9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