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無可替代的爸爸媽媽隨筆

無可替代的爸爸媽媽隨筆

兒子最近經常問我:“媽媽,你怎麼總是不去幼兒園接我呢?”

無可替代的爸爸媽媽隨筆

我跟他説:“媽媽也很想去接你,但媽媽要上班,下班回來就來不及啦,況且媽媽還經常需要加班。”

兒子盯着我,一板一眼地説了句讓我吃驚的話:“你到下午的時候可以告訴領導,我就要去幼兒園接我的兒子!”他強調了“就要”兩個字。

我跟兒子開玩笑:“那可不行,領導會説,這樣的話你就不要來上班了。”

兒子聽了很興奮地跳了起來:“媽媽不用上班啊,那就太好了!”

我説:“可是,媽媽不可以不上班的啊。”

兒子嘟着小嘴巴失落地説:“好吧,媽媽,那你接我一次就行啦。”

接連幾個早上,兒子都早早起牀,一臉期待地追着問我:“媽媽,你晚上能早點回來陪我嗎?”我説可以。

一會兒,他又把我叫過去:“媽媽,你晚上不要加班啊,也不要開會啊!”我隨口答應了下來。

又過了一會兒,他又叫我:“媽媽,你用手機把我剛才説的話記下來了嗎?千萬不要忘記了。”我拿出手機,在他面前定了個鬧鐘提醒,但他還是不依不饒地看着我,不斷確認我到底是否能夠早點回家陪他。等我出門的時候,他還淚眼汪汪地站在門口看着我。

對於爸爸,他也有着深深的依戀。他爸爸是大學老師,時間相對自由,有幾個早上可以送他去幼兒園。但他説,他不想讓爸爸送,因為他太愛爸爸了,在路上和爸爸總是有説不完的話,分開的時候,心裏好難受。他覺得還是讓爸爸接比較好,那樣就可以一起牽着手,開開心心地回家。

這是一個多麼懂事的'孩子,對我們有着滿滿的愛、深深的依戀,真讓人覺得很温暖。

我常感慨,孩子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始終是屬於爸爸媽媽的,其他任何人都替代不了。

我能夠想象,兒子有多麼渴望爸爸媽媽陪他一起擺擺積木,聊聊幼兒園的開心事,解答他內心的十萬個為什麼。

有一天晚上,在學校操場,兒子和我一起坐在草坪上,我們仰望天空,很像一對忘年之交。我聊起了星星和太空,他聽得很興奮,問我地球是不是離月亮很遠,問我太空還有沒有其他的太陽和地球,問我宇宙飛船是怎麼飛上天的……

才4歲的孩子已經對太空、宇宙飛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甚至還能説出水星、火星、木星,説是在書上看到的。

我突然意識到眼前這個小傢伙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他內心深處藏着好多好多的問題,等着爸爸媽媽和他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探索。

在孩子心目中,爸爸媽媽任何一方都是無可替代的,尤其對於6歲之前的孩子,父母就像孩子的空氣、陽光和水,缺了父母的陪伴,會讓孩子陷入痛苦和焦慮之中,會讓他有缺失感。

我們要意識到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不多,在僅有的陪伴時間,提高陪伴質量,增加與孩子的互動,放下手機,放下身段,放下一切。畢竟,全身心陪伴比什麼都重要。

因為沒有高質量的全身心陪伴,是無法開啟孩子內心深處那扇門的。

3至6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需要得到爸爸媽媽認可的關鍵時期,是他情感發展、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他確認和建立與父母親密關係紐帶的關鍵時期,我們不能缺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e4k7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