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把生活過成多選題隨筆

把生活過成多選題隨筆

1

把生活過成多選題隨筆

前兩天,偶遇一位在女子監獄工作了20年的朋友,我好奇地問她:“女人通常因為什麼原因而犯罪?”她無奈地歎口氣:“感情問題,女性犯罪十有八九和感情有關,而且,女性犯罪增長率已經連續3年超過了男性。”

我更好奇了,問她:“那男人犯罪一般和什麼有關?”她想了想:“我瞭解的男性犯罪原因比較複雜,排名靠前的有暴力、經濟、性等,但男人不太會為愛情去犯罪,性犯罪和因感情問題犯罪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説:“那女性犯罪的年齡,通常都比較低吧?年輕自控力弱,容易想不開做傻事。”她搖搖頭:“還真不是,反而在35~45歲年齡階段的女性犯罪人數最多。你想,因為情感問題而產生的苦悶,在年輕的時候往往選擇多、出路多,不會想不開就把自己逼上絕路。而中年不同,多年情感壓抑,人生只有這一個支點,結果人到中年,連這唯一的支點都沒有了,怎麼能不失去理智拼死一搏呢?最後,卻把未來的生活也毀了。”

我心裏各種感慨,問她:“現在生活這麼豐富,真有這麼多女人把自己活得那麼狹窄嗎?”她歎了口氣:“怎麼沒有?生活中,只有一個支點的女人太多了——有人把愛情當成一切,可是,大多數女性的情感需求,在男性那裏是無法被充分滿足的。這樣一來,如果女人唯一的支點是感情,那麼她們十有八九要失望。從怒沉百寶箱的杜十娘,到盛年自殺的阮玲玉,哪個不是這樣?”

2

我曾經做過一個“女人愛看什麼類型書”的調研,得到的`排序是:情感、時尚、小説、居家、育兒、人文、職場、管理等。然而,我們也對男性羣體做過同樣的調研,他們的答案卻恰恰相反,幾乎把女人關注的話題倒過來排序。情感在男人的世界裏不是排名第一的選項,男人的人生往往是多項選擇題,事業、情感、親情、友情都是支點,即便比重不同,他們也不會在一個單項上賭上一切。

很多年前,我看過一部電影《羅丹的情人》,這個19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創造了《思想者》《地獄之門》《青銅時代》的天才,卻摧毀了一個才華橫溢的女人——卡米耶·克洛岱爾,她原本有機會成為那個年代最傑出的女雕塑家。

1882年,卡米耶遇見羅丹,他已是享譽歐洲的藝術巨匠,而她還只是個剛成年的小姑娘。她漂亮而驕傲,柔美的外表下有一顆男孩子般自信勇敢的心,儘管羅丹比她年長24歲,兩人還是義無反顧地相愛了。

藝術家的靈感與愛情密不可分,兩人在一起的10年,是雙方創作的高峯期。兩人一起合作,《加萊義民》《地獄之門》等作品陸續問世。而卡米耶極美的作品《沙恭達羅》《華爾茲》也在這一期間完成。

可是,他們感情起初就不平等。羅丹功成名就,還有個陪伴他20多年,並給他生下孩子的女人羅絲;而卡米耶初出茅廬,只為羅丹投入,還因為這段感情被親人排斥,甚至10年裏多次懷孕,多次流產。她愛得太強烈,把對方當成全部,也希望對方把自己當作全部。她毫無懸念地失望了。

失望變成了絕望,卡米耶最終離開了羅丹。她帶着絕望去雕塑,後來陷入財政危機,情緒變得很暴躁,經常發瘋般地砸毀自己的作品,很快,她被送到精神病院。30年後,她死在了裏面。

一個天才女人,生活裏卻只有一個支點,最終,生活以淒涼收場。而她當初原本可以有完全不同的選擇。

3

女人的一生,所有人都是過客,只有自己才是故鄉,可很多人卻活反了,把別的人、別的事當成主打歌,自己卻活成了配樂。

愛情大多會轉變為親情,不是不夠愛,而是濃烈的愛往往不持久;親情是一場總會告別的聚會,無論是否願意,父母、子女都總會離我們而去;友情是一出情景劇,不是情義不深,而是生活場景轉換,你我心境變遷,很難做到一輩子;事業就像馬拉松,過程再長,也終有一天會跑到終點。

而真正聰明的女人,會像大多數男人一樣,把生活過成一道多項選擇題,就像4條腿的椅子,少了一條腿依舊能夠站立,挺住了給自己時間修復。而不是活成一道單選題,好像一把傘,只有一個主心骨,還得指望別人撐着,斷了便散成一攤,再也支不起來。

我和女獄警道別離開,感謝她告訴我一個不同的世界和角度。

標籤: 過成 多選題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e3vkl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