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因為愛情隨筆

因為愛情隨筆

所謂名人無隱私,的確如此。名氣大了,就會有人追捧,身前身後事也自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對於張恨水,離世了接近半個世紀,讀者在給予其文學創作認可的同時,也對他的個人生活投入極大關注。個人生活,無疑離不開愛情、婚姻、家庭。説白了,人們都愛八卦。不過,八卦之餘倒也會讓人對一些與之相關的事產生些聯想。比如,張恨水為她三個妻子改的名字。

因為愛情隨筆

先從張恨水的名字説起吧。張恨水學名張心遠。1914年,17歲的張心遠對文學的熱愛,已經超越了僅僅是欣賞名家名作的觀摩期,他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變成鉛字。可是,他喜歡寫詩文,談及風花雪月,尤愛《紅樓夢》,在當時這類文學樣式屬於茶餘飯後的消遣品,張心遠不敢也不願用父親為他起的學名投稿。於是,他開始改名了。這是他改名歷程的第一步。

張恨水早年喜歡南唐後主李煜的詞。李煜是寫傷情詞的高手,每每把家愁、離別、感傷描寫的淋漓盡致。尤其是那闕《相見觀》中“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是張心遠最喜歡的一句。許是流年逝水豈能空度日的感歎,許是對生命僅此一次的抗爭。他選用恨水作為筆名,也成了他以後的名字。從這點上看,張恨水和許多人一樣,喜歡用名字來代表一種心境或者指向。可是,張恨水和許多人不同的是,他不僅給自己改名字,還願意給妻子改名字。

説起張恨水的婚姻,其實後世是不該過多詬病的。舊社會的婚姻有時和抽紙牌一樣,抽到哪張是哪張。張恨水的原配是徐文淑,原名徐大毛,這名字的確拿不出手。包括他們的成婚經過聽起來也另人不爽。説起來,張恨水是中了調包計才娶了張大毛。當時,媒人給他看的是張大毛漂亮的妹妹,可是入洞房,掀蓋頭才發現原來是長相實在不能另他動心的姐姐。這種騙婚,讓恨水真的恨了起來,可是母親百般勸説:娶妻娶德不娶色,怎麼説也是原配啊!”就這麼,張恨水在形式上算是接受了這個妻子。想想也真無奈,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過去的社會就這麼接受了,對於人的內心關注太不人道了。

人不能換了,可是名字總得隨心點,也算稍微彌補一下內心的失衡。《詩。周男。關睢》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有善、美之意,張恨水痛定思痛,雖然娶回的妻子不是第一眼看到的美人,那起個美麗的名字也好,於是文淑這個名字便產生了----文靜、美好的女子。其實,張恨水對徐文淑根本沒有愛情。他們只是舊社會錯誤的婚姻觀所衍生的害人悲劇。好在,徐文淑不負這個名字,雖然膝下無子,卻能與世無爭,與張恨水母親以及後來的妻、子和睦相處,盡守婦道。以至於張恨水的兒子張曉水回憶當年徐文淑給予他的關懷和照顧時説:我的命是大媽救的。可見徐文淑的確是善良的。還好,張恨水是一個有責任心的男人,雖然他們之間沒有愛情,也沒有共同的兒女(幾個孩子生下後均夭折),但是經歷了風雨滄桑後,他沒忘記他的結髮妻子,始終給徐文淑生活費用,以至於她的生活無憂。

張恨水第二任妻子叫胡秋霞,認識張恨水之前就叫招弟,丫鬟出身。招弟是從小被拐賣到上海一户人家。估計自己的真名真姓早就忘記了。但是可以想象胡秋霞的父母是想要個兒子的。所以用招弟這個名字想引來母親的下一胎生個男孩子。這又是一種愚蠢的迷信與想法。

1923年的中國,也曾上演過老版的‘非誠勿擾’。話説招弟不堪做丫鬟所受的毒打,偷偷的逃了出去,在一家習藝所裏糊紙盒餬口。一日,女工頭送來幾張男人的照片讓她選一位做丈夫,招弟一眼就看上了文質彬彬的張恨水。兩人見面後,也是一見鍾情,並且還談了一年的.戀愛才成婚。後來,張恨水寫了長篇小説《落霞孤騖》來紀念那段時光。結婚以後,張恨水又想着要給妻子改名字了,的確那樣的文士怎麼能讓妻子整天頂着個乳名呢。

即然《落霞孤騖》是用來紀念他們在一起的時光,而他們的卧室裏也掛着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對句。在這樣的一幅畫面裏,落霞孤騖靈動、生機。秋水長天,寧靜自然。這種動與靜的結合正如人生的一種境界。如果可以,此女當自修成。所以也就自然而然有了胡秋霞這個名字。胡秋霞嫁給張恨水時17歲,美麗、活潑,也是學習的好時候。張恨水很願意把愛妻當學生來培養。於是,每日給妻子制訂學習計劃,手把手教她握筆姿勢。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張恨水寫出《啼笑因緣》、《金粉世家》、《春明外史》等作品時,胡秋霞首當其衝當第一個忠實粉絲。這也成了他們之間最快樂幸福的往事。

愛情是建立在共識的基礎上的。在沒有認識周淑雲之前,張恨水以為自己是愛着胡秋霞的。可是,當16歲的周淑雲在一次學生遊藝會上一展舞姿時,張恨水內心再次泛起層層漣漪,怎麼也揮之不去。周淑雲,漂亮又俏皮。他們結婚很多年後,張恨水回憶當初還幸福的説娶了位可以入畫的太太。既然要結婚,按照慣例當然要改名字。改什麼名字呢?從名字上看,張恨水是尤愛詩經的。《詩經。國風》的第一章就是《周南》。且《周南》的南字為方位之稱,周代習慣將江漢流域的一些小國稱為南國。周淑雲亭亭玉立,小巧玲瓏,而且聰慧有靈性,標準的南國女子。周淑雲婚後的名字從此就叫周南了。

周南是張恨水最後一位妻子,兩人恩愛有加,直至1959年周南病逝。張恨水一直陪伴着他。周南死後,張恨水為她寫下近百首悼亡詩,並常常去墓地,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看來,張恨水最愛的應該就是周南。

從張恨水給妻子們改的名字來看,張恨水的“蝴蝶鴛鴦派”真不是浪得虛名。他骨子裏的浪漫似乎與生俱來,而對愛情美好的嚮往也溢於其名。其實,對於別人的生活應該儘量少的品頭論足。愛情尤是。不是説嘛,婚姻像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個人追求愛情的權力也不該受到抑止與批評。無論怎樣,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是善良的,有良知的,有責任感的,就該得到後世一個公正的態度。

標籤: 愛情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dox02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