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孩子的愛,小事不小,您是怎麼做的呢的雜文隨筆

孩子的愛,小事不小,您是怎麼做的呢的雜文隨筆

早晨,匆忙地起牀,匆忙地做早餐。貝子向來的早起,給我造成了壓力。稍有不慎,粗催聲四起。這個小不點,在同齡孩子還在被窩裏掙扎着賴牀時,他清醒萬分地等待着他新的一天。

孩子的愛,小事不小,您是怎麼做的呢的雜文隨筆

打開冰箱,雞蛋,牛奶,蘋果,生菜,還缺一點主食。對了,還有兩個蛋奶饅頭,他的最愛。匆忙收拾上桌。他已經靜候在桌邊。

媽媽,這個饅頭真好吃。”

“嗯嗯,好吃就趕緊吃吧,只剩下這兩個了。”

他有點狼吞虎嚥地吃下第一個,正準備去拿第二個時,他的手突然停止在半空中,他抬頭看了一眼我,然後又縮回去,拿起水果開始吃起來。

“媽媽,你也吃啊!”

”哦,你吃!你不夠吃吧,喜歡你就吃了它吧!“

“你吃吧,不管我夠不夠吃,你也要吃啊!”

突然被小不點的話愣住了,對啊,我們常常所做的行為不就是:好吃的,都給孩子吃,不夠吃的,先就着孩子吃,我們將就一下就可以了。我們不總是以這樣的方式去“愛着”我們的孩子嗎?

當我們為人母時,才想起小時候媽媽“愛吃魚頭”的故事。每一個媽媽都是那個只愛吃魚頭的媽媽,他們總是小心翼翼地把魚身上最好的那一塊夾到孩子的碗裏,滿足地看着孩子一口一口地享受着,而自己只是把剩下的魚頭或者魚尾夾到自己碗裏,吮着那一堆魚的空架子上僅有的湯汁,這就是最美的事情了。而且每次都美其名曰“媽媽喜歡吃魚頭,魚頭的營養很豐富。”兒時的我們,信以為真了。常常會好奇那魚頭裏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因為媽媽的臉上總是洋溢着幸福滿足的樣子。

若干年後,長大的我們,讀了書,有了工作,開始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當有一天,與媽媽同桌吃飯時,會不會“孝順”地把飯桌上那個“美味”的魚頭夾到媽媽的碗裏呢?也會美其名曰“小時候,我就知道媽媽最喜歡吃魚頭了。”孩子給與媽媽的這樣的“愛”,媽媽也無以言表。

在日漸寬裕的生活裏,我們現在基本上不會出現買不起一條魚,吃不起一頓肉的狀況,但這小小的舉動同樣存在我們的身邊。有時,跟金錢沒有關係,只是我們表達愛的一種方式,然而這樣的方式,對於孩子來説,他們有沒有接收到呢?還是像我們小時候的那樣,對魚頭故事的信以為真,以至於出現“媽媽永遠愛吃魚頭”的結論?

工作後,很久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我知道母親都會為我們的幾天匆忙行程忙碌好久,給我們曬被子,收拾住的屋子,給我們提前準備老家裏的各種好吃的,只是幾天的時間,生怕待我們不周。回家似乎成了一種做客。常常有些自責。

每次吃飯時,當一大堆菜都擠滿餐桌時,母親總是還在油煙機哄哄的廚房裏,忙個不停,一會兒喊着,“你們先吃吧,我不餓,最後一個菜了,馬上來!”

大家都酒過半巡了,她姍姍遲來,端來最後一道大菜,然後還帶着一份小碟鹹菜,她把大菜擠放在桌子中央,然後把那碟鹹菜放在自己面前,“我最喜歡吃這些鹹菜了!”

當我吃完飯準備捲起衣袖去收拾碗筷時,媽媽總是奪過我手裏的,不由分説,“水涼,我來,我不怕冷。”

媽媽的“我喜歡吃魚頭”,媽媽的“我不餓”,媽媽的'“我不冷”,媽媽的“我喜歡吃鹹菜”。。。常常在記憶裏搖曳着,讓我無以回報。。。

常常我在想,除了金錢方面的,我們還能給與母親點什麼呢?

我的一個小小制熱水龍頭,一隻護手霜,就讓母親感動地跟我直嘮叨好用,每次眼裏都是滿滿的幸福,就像當年看着我吃那條魚的滿足。

當貝子喊着我説“媽媽,你吃吧,不管我夠不夠吃,你也要吃啊!”我就這樣毫無徵兆地被感動了,在這個忙碌急躁而有點小悶熱的早晨,它像一陣涼爽的風拂過臉龐,帶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嗯,好的,我也很喜歡吃。謝謝寶貝兒!”我拿起那隻散發着濃郁香味的蛋奶饅頭,一口一口,品嚐起這人間美味,感受着孩子暖心的愛。真的,從來都沒有這麼好吃過,每一口都是無法言喻的美好!

貝子甜甜地看着,眼睛裏閃着自豪的目光。

我們常常會説,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我們給孩子的愛怎麼讓孩子體會到?

然而,我們有沒有體會到孩子給與我們的愛,當孩子給與我們一些小小的愛的舉動時,我們有沒有好好珍惜?

記得幾年前的一天,我揹着大包小包去趕地鐵,好不容易擠上地鐵,有點氣喘吁吁的樣子,當我剛放下行李,對面的座位上,一個七八歲模樣的小男孩,像現在的貝子差不多的年齡,他立刻站起身來説,“阿姨,您坐這裏吧!”我也是被這突如其來的場景有點驚喜到,稍有點不知所措,但我卻本能地反應“謝謝你,小朋友,阿姨沒事兒,你坐吧!”他已經站起身來,卻在我的一再推辭下,又回到座位上,我想着,我雖然累點,但不至於讓一個小孩子給我讓座吧,其實,在心裏我已經給小男孩的行為點了100個贊。然而,事隔多年之後,當我的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我突然意識到,當年的行為似乎有些不妥,我只考慮了我自己的想法,當時的小男孩為自己做這樣的事情一定是自豪無比,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很被別人需要,覺得自己也是小大人,可以照顧別人,可以為社會做點小貢獻。然而我的拒絕一定是讓他傷了心。也可能再碰到這樣的情況時,孩子會猶豫着“大人不需要我讓座”,他可以理所當然地坐在屬於老弱病殘的位子上。

愛是相互的,當我們認為我們的愛被孩子沒有感受到時,或者他們根本沒有體會到我們的愛時,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也常這樣拒絕過孩子給與我們的愛。

愛是一種感受,一個人在被人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一個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時,才能感受自己幼小生命的偉大,才會感悟到一種深深的愛意。孩子給與的愛,被理解,被接收,被感悟,比接受別人的愛可能更快樂

當孩子説,“媽媽,我幫你掃地吧!”“爸爸,這個我可以幫你!”您不要以一句“趕緊寫作業去!”就拒絕了他。

當孩子説,“奶奶,這個好吃,您也吃點吧!”“爺爺,你坐我這裏吧!”您也不要以一句“奶奶不吃”“爺爺不累”就推辭了。

有時,我們可以表現的弱一點,給孩子一點愛的機會,讓他做高山,我們做小草,讓我們也仰視他們吧!

標籤: 隨筆 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2kyz2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