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勵志成功 >

70後新浙商毛秀允創業不以成敗論英雄勵志文章

70後新浙商毛秀允創業不以成敗論英雄勵志文章

走近毛秀允的辦公室,他正和員工喝茶聊天。看到記者便熱情地招呼,請我坐下來品嚐新到的大紅袍。他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位好相處的老闆。傾談片刻後我又發現,毛秀允其實是位挺有深度和思想的企業家。

70後新浙商毛秀允創業不以成敗論英雄勵志文章

從傳統行業起家,毛秀允這位年輕的70後老闆成功轉型IT業,並且玩得風生水起。業績面前,他卻謙遜地説,“我只不過是比較會發現機會、把握機會和努力創造機會的人,這也是一個企業家必備的能力。我們小企業只有做精、做專,才能做大、做強,只要自己目標清晰、過程努力,對結果不要太在意。”

智勇兼備,開闢企業藍海

毛秀允是位出生在福建、創業在浙江的新浙商。

1993年,他到杭州創業,主要從事收銀機用紙和辦公用紙的製造和銷售,企業年銷售額超6億元,目前已成為浙江最大的辦公用紙及印刷用紙供應商之一。

“浙商是中國最活躍的經濟力量,這是我被浙江所吸引並在此創業生活的主要原因。幾年商海打拼的經歷,讓我結識了來自金融、製造、IT、房產等各行業的朋友,他們是行業中出類拔萃的人才。”

“我曾從事傳統行業,市場對紙品的需求量很大。每年,我看到的只是企業銷售額的遞增,這樣的量變卻引不起企業的質變。企業如何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成了一段時期我心中的問號。”毛秀允説,企業轉型要慎重,“現在,我的企業能順利轉型從事金融服務行業,也得益於良師益友的指點迷津”。

當時毛秀允在杭州投資了一個IT項目,但產品缺乏方向性和針對性,導致無法清晰定位市場和客户羣體。“小企業要做‘專’。我一直把自己的企業定位在小企業上,但對於這個項目如何做到一個‘專’字,我卻沒有理出頭緒來。”

毛秀允説,“我有不少金融界的朋友。他們在聊天時時常抱怨,現在銀行的對公業務越來越難做,還是對私業務有更多的機會。我受了啟發,何不把現有的IT團隊打造成一支針對金融機構軟件服務第三方客户(機構對私業務)的創新提供幫助的力量呢?正因為有了這個想法,,切入金融領域後,我發現傳統的銀行服務型網點現在都轉型為主動營銷型網點,金融業個人理財經理對於這類實用性的IT產品的需求非常旺盛,而且這類產品在金融領域尚屬藍海市場。”

目前,毛秀允創辦的杭州百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的百旺系列產品已實現金融行業的跨越發展,為銀行、證券、保險、期貨等泛金融行業應用提供集最實用的外呼系統和語音分析系統於一體的CSM解決方案(高端客户服務管理系統)。

“現在,我的團隊已經成長為一支頗有實力的金融軟件服務提供商,百航產品被眾多金融企業採用,獲得了較高的應用價值和評價。”在從事傳統行業的背景下,毛秀允的企業順利實現了產業轉型。

突破:

整合資源,締造營銷神話

毛秀允是70後創業者。他説,“我們這一代創業者,責任心強,喜歡主動學習。因為企業的發展必須順應市場,學習才是正確的選擇。通過學習,我帶着問題思考,思路便會清晰。”

“比如當初,我運作這個致力於服務金融業的IT項目團隊時,對於如何進行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認識較淺。通過學習,我體會到現代企業管理倡導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奧妙,一家企業不應只顧眼前利益,人手夠用足矣,而是要有戰略眼光,強調人才儲備與規劃。於是,我開始有意識地在團隊內開展人才培養計劃,此舉不但卓有成效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資源由市場配置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誰爭取到更多更好的資源,誰就能獲得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毛秀允説,去年10月與朋友合作成立電子商務公司,公司產品上線至今,網絡銷售額最高達300萬元/天,預計第一年可實現2-3億元的銷售額,未來三年內希望把這個數字變成20億元。

資源整合要不拘一格、善於集成,這是一門藝術。企業是資源的集合體,企業間的競爭往往圍繞着資源的爭奪與利用展開,誰有更好的資源整合能力,誰就擁有無可爭辯的競爭力。資源整合講究策略,關鍵在於找到最佳結合點。各種彼此分離的資源,因為一個內在的紐帶被聯繫在一起,這個內在紐帶就是資源整合者的目標。

毛秀允認為,整合就是生產力。成功的企業之所以會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善於整合其內外部各種資源。實踐證明,企業只有有效整合內部資源才能真正做強,只有有效整合外部資源才能真正做大,這既是現實形勢對企業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希望。

謀略:

企業家應該先修身

“這個事情很難説,這句話是很多人的口頭禪。如果是在生意場上,大部分人也會認為説這句話的人有點兒忽悠,但我不這麼認為。對於辦企業的人來説,每天都要面臨各種問題,當你做決定時又會考慮到幾種不確定性呢?做企業不易,做企業家更是要想到別人想不到的,瞭解別人不瞭解的。”毛秀允説。

著名經濟學家樑小民有一句話:儘管好人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是一個好人。這裏所説的好人並不是“和事佬兒”,更不是沒有觀點沒有立場和左右逢源的圓滑之人,而指的是人的修養與品德。

“作為企業家,你必須要有強烈的創造慾望、超常的社會目標、敢於失敗的健康心態、追逐利潤的不懈激情、不斷優化的人脈關係、始終忘我的職業風格,並有能力承受由此帶來的生活單調與寂寞。”

“我覺得,要想學會做事,必須先學會做人。做一個普通人與做一個企業家的修養與品德要求是迥然不同的。做一個普通人,你霸道十足、剛愎自用,聽不得別人的意見,或是有點成績就忘乎所以,以至於摳門透頂等,這都沒什麼,只要別犯法,沒有人能把你怎麼樣。但做企業家,這些缺點就會導致決策失誤、企業破產,就會不思進取、不進則退,就會導致激勵不足得不到人才,沒有人願意為你創造財富。”

毛秀允認為,思想是一個人系統知識的昇華和凝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位管理者博學多才的體現。中國儒家思想裏有‘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現代企業理論又強調企業家的終身學習理念。知識經濟爆炸的時代,充電、研修成為追求個人事業成功的另外一大階梯,更是一個拓展人際關係的良好渠道,因為社會資源的優良與否和今後的就業與職業發展緊密相關,尤其是企業家們需要不斷充實個人知識才能對企業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對於企業家來説,學習就是一種常態。沒有學問的人能否成為企業家,或者有了學問就一定能夠成為企業家,這些提法都沒有足夠的依據。但企業家應該也必須要有學問。這種學問還不單純指向哪一門學科,而應該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系統知識,也就是博學多才。”

出生年月:1973-01

現任職務:董事長

從業經歷:紙業、信息技術、電子商務

座右銘:正道優術

Q&A:

1.你認為最理想的快樂是怎樣的?

答:分享

2.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答:讓別人愉悦

3.你最害怕的是什麼?

答:孤獨

4.你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最痛恨?

答:脾氣急

5.如果你能選擇的話,你希望讓什麼重現?

答:童心

6.你最奢侈的是什麼?

答:兩個兒子

7.你認為自己的哪種美德是被過高評估的?

答:守矩

8.你這一生中最愛的人或東西是什麼?

答:家人

9.你最傷痛的事是什麼?

答:被最信任的人出賣

10.你使用過的最多的詞語是什麼?

答:你覺得怎麼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lizhichenggong/l9mzk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