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我們終將與父母和解美文

我們終將與父母和解美文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無論成長有多痛,我們終將與父母“和解”。

我們終將與父母和解美文

01

3歲時,第一天上幼兒園,死死拉着爸爸的手不願鬆開,嚎啕大哭懇求爸爸不要丟下我。

不明白爸爸為什麼要把我送到一個沒有他和媽媽的地方。陌生的大人,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房間,陌生的玩具。

在爸爸下班接我回家之前,我真的一度以為,他和媽媽不要我了。

3歲的我,討厭爸爸狠心把我送進幼兒園。

6歲時,在媽媽的要求下參加了書法興趣班,教室的窗外永遠有你追我趕玩遊戲的同齡人,我只能眼巴巴地羨慕着。

不明白媽媽為什麼一定讓我學枯燥乏味的毛筆字,實在是受夠了因為鈎不夠彎、落筆不夠有力,一遍又一遍臨摹着一模一樣的字帖。

常常做夢,都在用力洗着永遠洗不乾淨的滿手墨汁。

6歲的我,討厭媽媽強迫我寫出橫平豎直的毛筆字。

13歲時,戰戰兢兢走在路上,遲遲不敢回家,因為書包裏裝着着期中考試的成績單,像是背了一個定時炸彈。

不明白為什麼偶爾一次掉出前三名就會激怒爸媽,只是少背了一句古詩,答錯了一數學道,錯了一種英語語法,有那麼大的罪過嗎?

為了贏得他們的笑臉,只有艱難地加倍努力。

13歲的我,討厭爸媽始終盯着每一份成績單。

16歲時,收到後排男生寫來的信,悄悄放在書桌的抽屜中,結果被媽媽發現,關禁閉、調座位……切斷了一切可能的聯繫,“喜歡”尚未萌芽便被扼殺了。

不明白為什麼僅僅一封信就讓爸媽如臨大敵,嚴防死守,封死了懵懂的我想要探索情感的路。

“被喜歡”是多麼愉快的小事,卻在他們的`壓制下草草了結。

16歲的我,討厭父母對初戀的橫加干涉。

19歲時,大學生活的新鮮有趣讓我着迷,五花八門的社團活動,週末相約的請客聚餐,各種假期的長短旅遊……

固定有限的生活費,漸漸支撐不起越來越多的花費。

不明白為什麼爸媽如此苛刻,對唯一的女兒絲毫沒有施展常見的“富養”政策。

想享受更豐富的生活,見識更大的世界,卻很快“死”在沒錢的困窘中。

19歲的我,討厭父母的摳門式限定消費。

那些歲的“我”,抗拒着父母設置的一切框架,有如牢籠,讓我束手束腳。

絕對不要活成父母的樣子,成了那些“我”信誓旦旦的決定。

02

22歲時,大學畢業,進入心儀的公司實習,經歷了層層篩選後,學校背景與工作能力並無顯著優勢的我竟然通過考核,成為正式員工。

很久之後從直屬領導口中得知,留下我的原因之一,居然是實習期間每次交工作總結,我都是交的手寫版,內容且不説,一篇篇漂亮的方正小楷格外矚目。

6歲時被逼着練毛筆字的委屈終於一掃而空。

25歲時,被指派獨立完成一個項目,各種事務龐雜瑣碎,各路人馬質疑不斷,壓力如泰山壓頂般讓我不時想要放棄,可最終還是成功完成並獲得了極大的嘉獎。

努力的秉性作祟,才讓我在壓力面前觸底反彈,硬着頭皮挑戰項目的高難度,擊退旁觀者的嘲諷,不願掉出前三名,甚至永遠去爭得第一名。

13歲時因為成績單而受過的責罰終於煙消雲散。

28歲時,與相戀兩年的男友籌備婚禮,為了時間地點爭吵過,也為了流程安排冷戰過,可吵鬧後總能迎來大笑,轉身後總能重新擁抱。

男友正是當年寫信的後排少年,重逢的時間正好,共同的回憶讓我們猶記愛情的甜頭,不同的經歷讓我們長成了成熟的大人,才能在彼此包容中執手成雙。

16歲時為半路夭折的初戀而生過的怨懟終於連根祛除。

30歲時,初為人母,當那聲啼哭響起,當他第一次對我展露笑顏,當他開口叫出含混不清的媽媽,當他蹣跚學步向我走來,當他離開我去上幼兒園……

終於在為人母之後更為真切地懂得,父母交付於我的是怎樣深沉而厚重的愛。

從3歲起便橫亙在我與父母之間的溝壑終於被一點點重新填滿。

他們希望我能自立於世界,又擔心我走得太遠。

他們期待我能走在他們鋪好的路上,又唯恐我一事無成。

他們欣喜於我的每一步成長,又焦慮於我的每一場叛逆。

那些年與父母的矛盾與抗爭都隨着年齡的增加而遠去了。

那些年對父母的抱怨與不滿都隨着閲歷的累積而消解了。

那些他們用我的討厭教會我的事,成全了我的快樂,趕走了我的痛苦,鑄成了我的勛章。

時間一點一點地矯正身上橫生豎長的枝丫,在不知不覺間,將我修剪成了他們的模樣。

03

我怎麼活成了父母的樣子,從不被父母理解的孩子,變成了理解父母的大人。

我居然活成了父母的樣子,從討厭父母的管制,變成了感激父母的嚴苛。

我終於活成了父母當年的樣子,從懵懂無知的少女,變成了深思熟慮的媽媽。

我慶幸活成了父母的樣子,他們曾是庇佑我的成蔭森林,如今我成了值得他們依賴的參天大樹。

我曾高估了自己的任性,更低估了他們的愛與付出。

是基因賦予我與父母相似的容貌,是愛贈予我與他們共生的靈魂。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無論成長有多痛,我們終將與父母“和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yvvkp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