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向死而生美文摘抄

向死而生美文摘抄

古希臘有兩個軍閥長期爭鬥,戰亂不止,最後一個軍閥通過奇襲打敗了對手。對手十分勇猛,被羈絆後,仍然大罵對手邪惡,用極其卑劣的手段達到其目的。古希臘對於戰爭歷來有傳統,在交戰前必須告訴對手自己隊伍的人數、裝備、交戰地點和時間。勝利的軍閥一遭對手辱罵,也覺得自己違背了公義,便斷了殺他的.心,當場解除枷鎖,予以釋放。

向死而生美文摘抄

故事見於《蒙田隨筆集》。蒙田還説起另外一個故事。腓尼基國王長期追殺一個士兵,士兵流竄多年終於被捕,押入王宮時,士兵也知必死無疑,不免瑟瑟發抖。到了庭前,士兵忽覺以這樣的面目見國王,會被恥笑,便氣定神閒的入內。見了國王,他反而高聲挑戰,要求與國王進行決鬥。國王聽罷,不敢應聲,繼而佩服其勇氣,下令赦免他全部罪行。

蒙田説,當遭遇非難時,我們只有兩種方法:一是低聲下氣的求饒。另一種就是不屈以顯自己的勇敢。只要對手的心靈沒有陷入邪惡的深淵,一般都會欣賞勇敢、氣度和正直。這是人性光輝相兼容之處。

動物界也有向死而生的勇氣,山羊遭狼羣獵殺時,走投無路之下,會突然返身,主動進攻惡狼。野馬在獵豹的追趕下無法脱身時,也會集體返身,進攻獵豹。從本質意義上説,動物的向死而生也有英雄主義色彩,是血性的一次噴發。但弱小動物的命運最後以慘敗被食告終,因為動物之間遵循的是弱肉強食的法則,強者不會欣賞弱者精神層次上的強大。所以蒙田傷感的説,弱者示強的前提是,對手心中必須無邪惡。

標籤: 摘抄 而生 美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plxom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