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流螢之美美文

流螢之美美文

讀茅盾先生的散文《風景談》,感觸最深的便是: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風景無處不有,無時不在。吾雖天生駑鈍,卻對大千世界充滿好奇之心,因此視之所及皆賞心悦目,譬如流星會吸引我不眨眼睛,譬如流螢會誘惑我步履輕盈。

流螢之美美文

不眨眼睛,專注的自然是星空的神祕;步履輕盈,貫注的則是那忽明忽閃的靈動身影。當然,這背景的選擇肯定是在孩提時代夏秋時節的夜晚。那時鄉村的物質生活相當貧困,文化生活極其貧瘠,晚飯之後最大的樂趣便是到曬場上納涼,要麼聽些狐仙鬼怪的故事,要麼玩些味同嚼蠟的遊戲。頑皮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曬場四周那黑魆魆的田野,便是他們盡情嬉戲的樂園,其中饒有興趣的,當屬手提玻璃做的罐頭瓶,躡手躡腳地走到草叢中,去尋找那閃着白光的螢火蟲。在同伴們的眼中,螢火蟲是沒有心機的,基本不會偽裝自己,故而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使那玻璃瓶變得閃爍起來,然後樂此不疲地把玩半天,直至夜深人靜帶回家中,掛在蚊帳裏面任其自閃自滅。

我那時覺得自己儼然就是一位頗有造詣的畫家,黝黑深邃的夜幕就是我的畫板,廢舊蚊帳做成的網兜就是我的畫筆,顏料呢,始終只有一種色彩,肯定是螢火蟲尾部發出的銀光。平視,只見“畫筆”一點一點地滑動,連點成線,彷彿一條流動的溪水,雖無聲,卻優美;仰望,驚歎如此之多的“流螢”在星空向你眨巴着眼睛,誘惑你想象“嫦娥奔月”與“吳剛伐桂”的神話傳説,別提多舒坦愜意了;低頭,平靜的池塘裏波光粼粼,倒有點“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況味,因為你根本分不清哪是星星,哪是流螢……每天置身於如此美輪美奐的意境,小小的畫家儘管難以潑灑出氣吞山河的鴻篇鉅製,倒也可以勾勒些恬淡隨意的山水小品。

視覺的快慰並不能滿足童年的慾望,因為想當畫家的夢想只是你個體的行為,如果你不融入到集體之中去,要麼離羣寡居,要麼保守自閉,完全體驗不到彼此之間嬉鬧玩樂的莫大情趣。其時還有一件美事至今令人回味無窮:比唱有關螢火蟲的兒歌。比賽的場地依然是在納涼的曬場上,比賽的選手則男女不限,由各家推選一名孩子參與;這時真正較量的並不是懵懂的孩子,而是孩子身後的“教練”與“高參”——母親與祖母。“螢火蟲,夜夜紅,提着太陽當燈籠,公公挑擔賣胡葱,婆婆養蠶搖絲筒,男兒讀書做郎中,女兒織布當裁縫。”“螢火蟲,慢慢飛,夏夜裏,風輕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這些膾炙人口的謠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質樸無華,意藴深遠,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詩歌啟蒙的種子,為我後來愛上文學開啟了一扇智慧的“天窗”。

其實,螢火蟲並不僅僅是一種動物,而是一方熱土環境優美的代言,甚至形成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昆蟲文化。《詩經·東山》中就有“町疃鹿場,熠耀宵行”的詩句,這“宵行”指的就是螢火蟲;李白、杜甫、韋應物、虞世南等都為之留下了佳構妙制,尤其是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一句,傳神得叫人浮想聯翩;而最為形象的當屬南朝蕭繹的詩句:“本將秋草並,今與夕風輕。騰空類星隕,拂樹若生花。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此詩通過“類星隕”“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一連四個比喻,把螢火蟲的異常光彩鮮明地表現出來,並以此託物寓意,採用擬人手法,表示只要遇到知音,便要不惜一切,奉獻出微薄的力量。

“老翁也學痴兒女,撲得流螢露濕衣。”在這樣的夜晚,我依然痴迷於點點流螢在空中,無憂無鬱地跳着舞,寵辱不驚地漫着步。那絢麗的舞蹈,那優美的曲線,使我在瞬間突然頓悟:自己也應該像螢火蟲那樣,提着生命的燈籠,努力照耀着自身能夠看見的世界!

標籤: 流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nvqed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