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正好的哲理美文

正好的哲理美文

一次,去參加一家雜誌的筆會,包吃住。早飯時,甲文友給乙文友盛飯。突然,乙叫停:“正好了,別盛了。”甲説:“再盛點吧。”乙説:“不要了,再多就浪費了。”

正好的哲理美文

這樣的正好,不多不少,沒有貪慾,沒有浪費……有的.只是一種無言的美好。

這樣的美好,多了,世界就會變得花團錦簇、柳綠花紅,美不勝收。

一次,乘車回家。途中,有人想上車,售票員大聲對那人喊道:“滿了,不能再上了。”

在超載、超員滿天飛的時代,一句“正好”,如春風一縷,讓人耳目一新、清爽無比。

這樣的正好,是對規則的自覺堅守,更是自律。

我常上街買菜。賣菜的是個老人。幾次“交易”下來,我發現他的秤很準,從不短斤少兩。一次,買完菜後,還餘五毛錢。我説:“大爺,別找了。”老人説:“不行。正好的。這五毛,我不要。”

一句正好,透露了老人清澈的內心,竟如一塊水晶,晶瑩剔透、一塵不染。

這樣的正好,哪能藏污納垢?哪能滋生陰謀詭計?

一日讀書,看到哲學家第歐根尼説的一句話:一無所需是神的特權,所需甚少是類神人的特權。他本人就擁有這樣的特權。一個水缸和幾個物件“正好”符合他的追求,維持着他的生活。

可見,正好是一種境界。這樣的境界,如樹,不管它有着怎樣的氣象,都離不開根,而這根就是自己的人格和品德。根深才能葉茂。

標籤: 美文 哲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en89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