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鼓聲裏的秦人精神美文

鼓聲裏的秦人精神美文

在縣城街頭觀看富平老廟老鼓的表演,我驀然悟出兩千多年前的秦國大將軍王翦,何以將此鼓作為其軍鼓,鼓舞三軍,練兵於金粟山下了。

鼓聲裏的秦人精神美文

老廟老鼓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大氣:非但鼓大,氣勢亦大。從有關影視資料看到,有次表演賽竟縱橫擺出成百盤鼓,其“鼓陣”中央,則是鼓上鼓:碩然一大鼓上疊放一較小的鼓。隨着挺立在陣前高台上一老者的令旗揮動,周圍空氣突然劇烈顫動起來,鼓聲、鐃鈸聲連同穿梭迅跑於鼓陣中的旗手吶喊聲,匯聚為一種昂揚天地吞併八荒開闊胸襟旺茁精神的滾滾聲浪。這種大氣,亦可謂秦人的精神寫照。秦人自襄公立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掃滅六國一統天下,苦心經營或曰不懈奮鬥了500餘年。而秦人之所以能夠成就千古大業,除了秦人自強不息勇於進取的開拓精神,質樸厚重強悍尚武的性格特質,以及慨赴國難具有強烈的建功立業慾望的價值取向,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開闊胸襟或曰大國氣度,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姑且不説秦孝公重用“外來户”商鞅(衞國人)變法圖強;單説秦昭王時期的一個重大外交政策調整,即由此前奉行的“近交遠攻”,改變為“遠交近攻”,這一政策調整,對秦國最終完成帝業,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秦昭王提出這一政策調整建議的,乃是魏國人范雎。此前范雎在魏國懷才不遇,甚至捲入一場冤案險些丟掉性命。被秦國使者偷偷帶到秦國,這才風雲際會,秦昭王不僅接受了他的“遠交近攻”建議,並拜他為丞相,使其充分施展其政治才能,遂“垂功於天下”。而賴此外交和軍事政策的調整,秦國也得以以較小的代價贏得最大的戰略利益,使秦統一天下的步伐大大提速。

那天在富平街頭和老廟老鼓不期而遇時,表演尚未開始。三盤腹藏風雷靜若處子的大鼓呈三角陣形擺開,頭巾和着裝一律鮮黃的鼓手,則手執一頭纏有綵綢的.鼓槌肅立其後,蓄勢待發。忽然間遠天響起一聲悶雷,旋即傳來軍隊迅速集結似的腳步咚咚聲,將軍馳馬陣前的馬蹄噠噠聲,以及頭盔鎧甲抑或兵戈槍矛廝磨碰擊的叮噹聲……完成集結擺好陣勢的敵我雙方在經過短暫對峙後,突然山呼海嘯般一聲吶喊,兩支大軍潮湧濤滾撲奔而來,迎頭相撞,激起天崩地裂般一聲嘯吼。山河失色,死神獰笑,歷史在血雨腥風中艱難慘烈地蜕變,亦同時譜寫着英雄戰歌……而以鼓聲穿越歷史的眼前鼓手,也陷入似癲似狂若痴若醉大有“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的架勢。隨着鼓聲愈急愈密愈繁愈壯愈烈,四肢百骸或曰整個心身沉浸在鼓樂世界裏的鼓手,亦不自禁地身隨鼓舞,更準確地説,是邊鼓邊舞。一時間,但見鼓手們或頭軀後仰,舉槌朝天,作“天下英雄,捨我其誰”狀;或猛然一個鷂子翻身,眼疾手快接住虛擬空中飛來的一支箭矢,再耍一串鼓花盡現得意模樣;或連蹦帶跳,繞鼓迅跑,其飄飄身影恍如游龍盤舞。舞到酣暢淋漓處,鼓手們邊發出粗獷有力的嗨嗨叫聲,邊舞着纏有綵綢的鼓槌走馬燈樣交換位置,三面大鼓在令人眼花繚亂的鼓手變更中,依然保持一鼓作氣的氣勢,而毫無衰竭之感也。

置身於如此鼓聲中,自是對秦人生猛、粗獷、強悍、堅韌乃至豪放的尚武性格印象愈加強烈了。其實,在實力比拼無義戰的春秋戰國時代,秦人的大氣也罷,尚武也罷,都是為了自身及其國家的生存和發展。誠所謂彼一時,此一時,透過老廟老鼓喚起的歷史記憶,更多感染、激勵、振奮和鼓舞今人的,當是那種志存高遠氣象恢宏鋭意改革埋頭務實乃至慷慨激昂熱血報國的秦人精神了。

標籤: 鼓聲 美文 秦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8l08l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