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豆腐飄香-美文故事

豆腐飄香-美文故事

兒時,我聽到賣豆腐的梆子聲,總是隨着梆子聲湧出口水,求娘給我瓦上一撮黃豆或黑豆去換豆腐。幹這差事,總是有意圖的,為的是能在換豆腐的路上先掰上一口解解饞。我曾因為這種自私行為遭到了哥哥妹妹的“批鬥”,當然最後為我解圍的還是娘。在與魚肉蛋無緣的日子裏,豆腐是大人孩子眼中難得的佳餚盛饌。常常以能吃上一塊豆腐為幸福,一塊豆腐就能吃出一臉的歡笑,滿心的欣喜。

豆腐飄香-美文故事

為了讓我們吃個夠,每年臘月二十左右的時候,娘就準備着做豆腐了。豆子是娘一粒一粒精挑細撿的,在前一天晚上,找上一大盆,把豆子沖洗乾淨,在水裏浸泡一晚上,黃豆膨脹的比原來大了許多。爹從我二大伯家借來了小石磨,小石磨是兩塊圓形的石盤組成的,直徑有一尺半,磨盤內有磨軸,而且上扇居中有一個孔,是送入豆子的進孔。磨盤內有磨軸,兩片磨盤之間是一圈一圈的石齒,磨盤一轉動,豆漿就從磨盤裏面流出來。還有一放磨盤的鐵圓盤,邊上留一口子,這就是磨豆腐的工具了。第二天早上,天矇矇亮,娘就早早起來了。爹把那帶口子的鐵圓盤放在兩條寬板凳上,然後把小石磨盤放在鐵盤上,在口子處放一水桶用來盛豆漿。爹轉磨,娘添豆。爹兩腳開立,站成馬步,全身的力量聚集於兩臂,隨着身子一前一後搖擺,石磨被一圈一圈的轉動起來;娘既要掌控好水和豆的比例,還須眼疾手快,否則豆子就跑到磨眼外邊了。磨豆子多年了,兩人配合的相當默契。伴隨着有節奏的“磨嘰磨嘰”聲,豆汁順着石磨沿壁汩汩而下,豆香四溢,然後順着出口流進了桶裏。

“一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磨漿、煮湯、濾渣……,哪一道工序都疏忽不得。磨好的豆漿流進箍着棉紗布袋的水桶裏,經過清水瀝清,棉紗袋子裏就剩下了豆腐渣。過濾好的豆漿倒入大鐵鍋中,在柴火的轟轟烈焰下,煮沸煎熬。接着,鮮美怡人的豆漿就出現了,來上一碗,加上白糖,品上一品絕對地道。等豆漿温度降至八九十度的時候,豆漿表層會結一層皮,用高粱挺子輕輕挑起,掛在陰涼處晾乾,一張光潔柔韌的豆腐皮就製成了。豆腐皮炒青菜,豆腐皮的柔韌和青菜的嫩脆搭配的可謂相得益彰。在去了豆腐皮的豆漿裏放入適量的.滷水,用舀飯勺子在豆漿上輕輕旋轉,順勢將滷水慢慢地灑入,稍等些許片刻,豆漿慢慢結塊下沉。“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也許説的就是這一段落吧。

接着上場的就是“撈豆腐”了。下沉的豆腐,集結成塊兒,在鍋裏咕嘟咕嘟綻開了燦爛的“豆腐花”,這時舀上一碗兒,加上醋、醬油、葱花、芫荽、蒜泥,喝上一口滿嘴溢香。

爹孃將備好的方形木盒子放在一大鋁盆上,在木盒子裏面鋪上棉紗布,將“撈豆腐”舀出倒入棉紗布中,按着木框包緊,然後在包好的豆腐包上,放上一木板,在上面壓上一石頭,擠壓出水分。過段時間打開棉紗包,整塊的豆腐就成型了。

豆腐成型後,娘還會把豆腐切成一片一片的,擺放在高

粱梃箅子上,放在院子裏,凍成豆腐乾。豆腐乾可是做大鍋菜的好菜,吃起來很是勁道。還可以用豆腐做一罐子臭豆腐,自家捂得絕對正宗香臭好吃。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小葱拌豆腐是爹的美味下酒菜。娘把豆腐切成小碎塊,然後撒上一些葱花芫荽,淋上幾滴香油。豆腐吃到嘴裏綿軟可口、回味悠長。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兄弟懂得爹獨鍾小葱拌豆腐的真正原因了。他喝酒喝到興奮頭上的時候,就讀上一首古詩“信知磨礪出精神,宵旰勤勞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屬貧人”。給我們講解古詩的內涵,豆腐清清白白的風骨、氣節,平易近人、不媚不俗,讓我們懂得做人的道理。

豆腐還是良藥,冬日感冒發燒咳嗽,用甜豆腐小白菜熬豆腐湯,喝上這麼一碗豆腐湯,暖心暖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豆腐中含有石膏成分,可以退燒,小白菜有清涼減熱的功效。

經過日子消磨的豆腐,一年四季都是百姓餐桌上鮮美的佳餚。轉眼間,年來了,娘又開始盤算着做豆腐了。此情此景,經久回味,心裏感覺就暖暖的。

標籤: 豆腐 飄香 美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779m2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