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故事 >

古代助人為樂的故事(精選5篇)

古代助人為樂的故事(精選5篇)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出古代助人為樂的故事(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代助人為樂的故事(精選5篇)

古代助人為樂的故事 篇1

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天下聞名,但是他輕易不肯給人寫字。有一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見了一位貧苦的老婆婆,提着一籃竹扇在集市旁叫賣,卻沒有什麼人去買。他看到後心裏很感同情,於是就幫老婆婆在每把扇子上都題上字。

人們知道後紛紛圍攏來搶着購買,一籃子竹扇很快被搶購一空。等着買米下鍋的老婆婆非常高興,十分感謝樂於助人的大書法家。

古代助人為樂的故事 篇2

南朝梁天監年間,有位五經博士叫嚴植之,學識淵博,品格高尚。有一天,他在江邊偶然看見一個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爛,面目浮腫,詢問之後得知此人姓黃,是荊州人,因家貧外出幫工。近來身患重病,被急於趕路的船主拋在岸上。

嚴植之於是將此人接回家中,為他治病。一年之後,姓黃的病人康復了,為了感謝嚴植之,他雙膝跪地,懇切地表示,願留在嚴植之府中終身充當奴僕,以報答救命大恩。嚴植之謝絕了,並取出錢和乾糧,讓他回自己的家鄉。

古代助人為樂的故事 篇3

北朝魏齊時,有位叫李士謙的人,家庭非常富有,但人崇尚節儉,為人慷慨,常賙濟老百姓。有一年春荒,許多人家都斷了糧,李士謙就拿出一萬石糧食給鄉里的缺糧户。到了秋天又遇年成不好,莊稼欠收。借了糧的人都要求延期償還。李士謙説:我借糧給你們是為了幫大家度荒,不是為求利。既然年成不好,借的糧就不用還了。

於是他請來一些欠糧的人吃飯,在吃飯時當着大家的面燒燬了全部借據。第二年糧食豐收了,許多人挑糧來還,李士謙堅決不收,還糧的人只好又挑了回去。李士謙樂善好施30年,在隋文帝開皇八年去世。他所在的趙州一帶有1萬多人為他送葬,哭聲動地。

古代助人為樂的故事 篇4

隋朝人辛公義曾任岷州(今甘肅岷縣)刺史。當地的老百姓有一種陋習,凡是家裏有人生了病,大家都害怕染上,誰都不肯照料病人往往得不到照顧和治療而病情加重,很快死去。辛公義到任後瞭解到這相情況,就下令將病人抬到衙門裏來,自己和數百位病人住在一起,親自安排給他們看病服藥的事情。

經過細心照料,這些病人都恢復了健康。辛公義的行為不僅得到了人們的讚頌,也徹底改變了當地的陋習。

古代助人為樂的`故事 篇5

據説,宋太宗貴為帝王,卻知道創業不易,因此生活很儉樸,也很能體恤百姓。

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裏還覺得冷。他思慮道:“天氣這麼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於是,他把開封府尹召進宮,對他説道:“現在這麼冷,我們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沒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現在就帶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城裏走走,幫幫那些無衣無柴的百姓。”開封府尹聽後,立刻帶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問候那些貧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們都很感激。於是,歷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話。

標籤: 助人為樂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gushi/rql0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