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學習作文 >

南安農科所學習勞動之旅作文

南安農科所學習勞動之旅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南安農科所學習勞動之旅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南安農科所學習勞動之旅作文

南安農科所學習勞動之旅作文1

10月31號,天氣明媚,陽光高照,我們早早的就起牀了,因為今天我們南安二小的海都小記者們要去南安農科所參觀學習農作物的生長習性,科普一下農作物的生長知識。

9點半,我們在家長的陪同下,陸續來到了我們的集合地農科所的大院。農科所可漂亮了,有一層五樓的辦公大樓,一樓的正門頭上寫着"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區試站"閃閃發光的大字,院前面種植各種樹木,有茐茐綠綠的松柏樹,有掛滿枝頭的芒果樹,有迷人飄香的桂花樹等等,數也數不清,簡直是來到一片綠的海洋。

農科所的領導叔叔阿姨們可熱情了,給我們準備了可口的茶水,並詳細地給我們講解了農科所的歷史由來,聽洪所長講,農科所由9名工作人員組成,別看人少,但我們南安農科所可厲害了,是國家級農作物培育基地,全省只有二家,為國家培育過不少新農科物品種,為社會做出不少的貢獻!聽到這裏,我們悠然起敬,感覺到叔叔阿姨們真的太偉大了!

聽完領導的講話,我們就在海都小記者站黃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院外的農作物類試驗基地。首先我們來到的是離辦公大樓不遠的一塊田地。地裏種植着爬滿綠色葉子的植物,這是什麼呢?我們感到很好奇,農科所陳副所長給我們介紹,這種植物叫甘薯,它是一種耐乾旱的蔓藤作物,有會開花和不開花的,實驗田裏種植有紅芯的,黃芯的,紫芯的甘薯,今年天氣比較乾旱,許多葉子被蟲子吃成密密麻麻的小孔,因實驗要求,這裏的甘薯基本不打農藥,有機綠色,味道好。

參觀完甘薯種植基地,我們走向水稻種植基地,田裏種植着綠綠茐茐尖尖長長水稻葉子,走近一看水稻的果實稻穀一片片低下了頭,彎着腰,同學們好奇問陳副所長,水稻為什麼會低着頭呢,陳副所長介紹説,水稻通過生長開花後,果實在生長成發育,成熟的果子一天比一天沉重,這樣它們就會壓着低着頭。同學們又問,水稻的種植期多長時間呢?陳副所長介紹説,水稻一般種植時間需要是120天到150天。這麼長時間呢,我們感到很吃驚,他又介紹,這水稻種植可不簡單,要經過人工發芽,育苗,插秧,施肥,澆水灌溉,拔草除蟲,收割脱殼等等繁雜的工序才能成為到我們歺桌上美味可口的大米。聽到這裏同學,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耡禾》這首古詩,在黃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不由地朗誦起“耡禾日當午,汗地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

是啊,看來,糧食來的真不容易啊。

參觀完農作物種植試驗田後,我們在黃老師的帶領下回到了農科院的大院院內,陳副所長説,接下來我們教大家做一個盆景,大家高興極了,先是陳副所長自己給我們示範做了一盆吊蘭種植,拿起盆,鏟上土,放上半盆土後,放入吊蘭苗,然後繼續加滿土,一盆吊蘭就種好了。陳副所長教得很仔細,我們看的很很認真,我們一人領了一個花盆一顆吊蘭苗紛紛地種植起來,不一份兒,大家都種好了自己的盆景。黃老師交代我們帶回家,好好種植,並仔細觀察坐長。

11點半,我們在教官的安排下,我們排隊來到農科院大樓前集合,農科所的'叔叔們精心地給我們小記者頒發了獎牌,併合影留念,我們高興極了。謝謝農科所的叔叔們,讓我們學習很多知識。活動後,我們在父母的陪同下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農科所。

通過這次參加農科院的參觀學習,讓我們認識到一些農作物的基本生長習性。特別是糧食水稻的種植生產太不容易了,今後我們在生活上一定要珍惜糧食,愛惜糧食。

南安農科所學習勞動之旅作文2

天色慢慢亮起來了,沉睡海面和小山丘,都睜開了腥鬆的睡眼。起初,天空還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接着,露出一道紅霞,慢慢向外散開。一點兒,一點兒,太陽漸漸透出害羞的半邊臉。

太陽用一隻眼睛左顧右盼,並沒發現什麼,衝出海面,閃出奪目的耀眼的光芒,讓人眼睛微微發痛,但還是顯的可愛。我看這美麗的紅霞,向四面散去,先是橙色,再是紅色,再是紫色,各種顏色中還夾着一點黃色。太陽照射了小山丘,照射到了海面,照射到了沙灘,照射到了……,這有點讓人應接不暇。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着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着紅紫紅紫的彩雲。那場景真是叫人感動

到了中午,太陽普照大地,照到森林,投射不均勻的網格,這情景着實迷人。太陽用處很多,與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可是那美麗紅霞卻每天都能和你見面,冬天太陽是個火盆,給早起的人驅逐自身的寒冷;夏天,太陽是個醫生,為那些調皮的孩子殺菌;春天,太陽是個鬧鐘,喚醒沉睡已久的萬物;秋天,太陽是個畫筆,畫上植物應有的顏色。

到了晚上,勞累了一天的人們都進入夢鄉,因為他們知道,明天還是個豔陽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xuexizuowen/peo9w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