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態度作文 >

【實用】態度作文集合六篇

【實用】態度作文集合六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態度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態度作文集合六篇

態度作文 篇1

我曾應邀參加過全國中學生文學夏令營。在美麗的北戴河,我在盡情欣賞旖旎的海邊風光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當代青少年觀念的開放、思想的敏鋭以及眾多文學少年出色的寫作才華。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傾向,如有的同學顯得過於活躍,他們熱衷於簽名合影送資料,自我推銷的熱度很高,使人明顯感到他們對一舉成名的渴望……

最有意思的是來自湖北的一個小夥子,他送給我一本印有他的署名和香港某出版單位的書。我細心地翻閲了全書。應該説,作為一名中學生,如果屬實,能寫出一本書,而且能在香港出版,這肯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且書中也確實有一些不乏少年英氣的文字。但作者在封二的自我介紹中,説自己是“著名校園作家”“已發表作品數百萬字”,還説自己的“作品引起轟動效應”“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多種作品被某某圖書館收藏”云云。我對那個小夥子直言相告:“你的那些自我介紹文字很不恰當,有明顯的自我吹噓和譁眾取寵之嫌。而且,這段自我介紹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你作文不夠嚴謹――兩個錯別字,加上至少三個地方的病句。”我們當然不能對青少年提過分的要求,但這樣的作文心態如果任其發展,不但不利於青少年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會有害於他們以後的人生成長。

為什麼要把這個問題作為專門話題來談呢?因為事實上它並不單單表現在青少年身上,它實際上已成為令當今寫作界困惑的一個社會問題。

難道不是嗎?據《新聞出版報》載:北京大學兩名在校學生寫了一本書――《製造100個百萬富翁――北大方正啟示錄》。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被寫對象並不領情。北大方正認為,兩位作者從未深入過企業,也不瞭解方正的實際情況,卻説所寫的內容是採訪得來的材料;引用該企業領導人的言論,卻把原意弄反了;以浮誇的方式將企業“歌頌”到與事實有較大出入的地步:如此“吹捧”方正,實在是讓企業陷入了一個極其尷尬的境地。由於寫作態度不嚴肅,因此,全書在文字上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論點、論據前後矛盾的錯誤。報紙引用有關人士的評述説:“此書不成系統,全無章法,好幾章與內容主題毫不相干,純粹是勉強拼湊而成。”

以上兩件事都説明,無論是在校的中學生,還是在校的大學生,都有可能由於寫作態度不嚴肅而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一是直接影響社會,二是影響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青少年的可塑性最強。毫無疑問,以上所列的中學生和大學生都具備一定的才華,只要勤奮刻苦,老老實實地沿着讀書寫作的軌道走下去,是完全可以實現其人生價值的。相反,如果成天想着投機取巧,或天天做着一舉成名的美夢,那麼,即使得到了一些名利,肯定也是暫時的,將會失掉更多的東西。

將作文與人生態度作為一個專題討論,這不僅僅是個別事例引起的話題,更是因為在作文諸要素中,人生態度對作文的重要性事實上被忽視了。寫作學專家許傑教授認為,一篇文章或作品的形成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一是作者內在的主觀人格力量;二是作者所選取的題材內容;三是作者用來表現這題材的技巧和形式。這是任何作者,包括名作家和一切習作者都不能違背的準則。而在這三個要素中,最重要且起決定作用的還是第一個要素。可以説,許傑教授的觀點恰恰擊中了寫作問題的要害。近幾年,作文教學中存在着嚴重的誤區。寫作本來是一項最有創造性、最具個性化的思維活動,但具體到作文訓練中,卻用機械劃一的所謂模式去要求學生寫出符合統一要求的標準化作文來。學生每每作文就小心翼翼地去搬用套用那些模式。只要稍有寫作實踐的人都會覺得,這樣做對於寫作者來説肯定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如果把人格和道德的要求從寫作活動中剝離出來,那就意味着忽視了寫作活動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前提性因素。人格、道德和作文的關係,前人有過不少的論述,所謂“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所謂“文學即人學”等等,都是把寫作提高到“道”與“聖”的哲理高度來看待的,因此,與其説作文是單純結構文字的技巧,不如説更多的是體現人文精神的思想過程。現在,針對青少年作文訓練中少人文精神、重技巧形式的實際問題,我們覺得有必要強調作文與人生態度的關係,有必要幫助同學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人生態度對作文的重要意義:

一、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是非分明的愛憎觀,對國家對人民充滿着真摯的愛,是優秀作品產生的源泉

“憤怒出詩人”,詩聖杜甫生活在唐朝動盪不安的年代,他在貧病交加的生活中,目睹了統治者的兇狠貪婪,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給勞動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殘酷的現實和自身的苦難使杜甫心胸難平,於是一首首控訴封建統治者、同情勞動人民疾苦的詩篇便如無可阻擋的江水一瀉千里奔流而下:“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的這些詩句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他的詩歌之所以被譽為“詩史”,是因為杜甫心中充滿着對人民疾苦的真切關心,對國家命運的深深憂慮,以及他那愛憎分明的鮮明立場。

魯迅的雜文,大體也是這種情形,其巨大的社會影響力與其説是由於嫻熟的文字技巧,不如説是“出離憤怒”的必然結果。我們今天所處的社會當然與杜甫所處的封建社會和魯迅所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有本質的區別,但就寫作活動而言,有一點是共通的,即寫作者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要有關心人民、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寬廣胸懷。許多優秀的甚至偉大的作品都是在某個遼遠而寬廣的思想背景下產生的。比如抗洪救災,這是一個大題材,你當然可以從正面去歌頌全國軍民不屈不撓、嚴防死守、可歌可泣的壯舉,但在這同時,對一些在抗洪的關鍵時刻不負責任、貪生怕死,甚至只圖享受、擅離職守的領導幹部,難道可以聽之任之、不加揭露嗎?這就是作文者的一種內在的人格要求。已經逝去的散文大師冰心一方面是無比的純潔赤誠,另一方面又特別痛恨為虎作倀、不知羣眾疾苦、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當權者。她曾幽默地説自己“無官可罷,無職可撤”,可以真正做到“五不怕”了。其實,這正表明冰心對國家對人民高度的負責精神和博大無私的愛國情懷,這種偉大的人格力量是冰心始終保持旺盛的創作勢頭,不斷寫出情感充沛、機鋒鋭利、足以動人心魄的優秀散文的重要原因。二、個人的品質和修養直接影響到文章的品位和質量

魯迅和周作人是同胞兄弟,同為學者作家,但個人品質不同,人生修養各異,他們作品的影響和作用也大不一樣。前者有堅定的民族自尊心,充滿着“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愛國情懷;後者則喪失民族氣節,苟且偷生於日本帝國主義的庇護下。“道德文章”在魯迅周作人兄弟二人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其實,按常理也不難想象,如果你讓皇權主義者去研究民主和自由,讓大男子主義者主持編寫婦女解放運動史,讓大搞迷信活動的人寫科普文章,如此等等,其結果會是怎麼樣呢?記得我在上世紀80年代初編輯教育報刊時,一位老師寫了一篇教學體會文章,題目叫“教作文,教做人”。該文短短一千多字,但體會真切,針對性強。我記得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是中學語文專家、南京金陵中學特級教師喻旭初寫的。但遺憾的是這麼多年後,社會上作文與做人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嚴重了。如前文所列北京兩名在校大學生不負責任地拼湊成書,至少屬投機取巧的行為吧?聯想當今社會上一些所謂的文學青年,或者文章裏説的和自己的道德行為大相徑庭,或者在文章中塞滿了庸俗無聊的內容,或者東拼西湊,乾脆搞成文字的假冒偽劣,如此等等,都有悖於中國文章的傳統道德,青少年朋友應該以此為戒。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覺地把練作文和學做人結合起來。只要你抱着老實的態度,一步一步循序漸進,那麼,你的作文,連同你的人生,一定會不斷地走向進步與成功。

三、堅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與作文的關係

東北有一位中年婦女遭遇了長期的婚姻痛苦,面對生活的殘酷,她練出了一種特殊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忍讓力。她沒有屈服於命運的壓力,即使在多次的毀名敗譽和誣陷中也沒有倒下。她在艱難困苦中,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尋找機會,把自己痛苦的經歷上升為對生命的感悟,把不公平的遭遇化為前進的動力,以驚人的毅力寫出了一批令社會矚目的文學作品。她把這特殊的經歷叫做“尋一片生命的樂土”,而在這尋找樂土的過程中終於完成了“從農家女到作家”的生命飛躍。寫作文和心理承受能力會有什麼關係呢?這似乎扯得遠了些,其實不然。前不久江蘇《少年文藝》雜誌的編輯給我看一封中學生來信,要我針對這個同學的“心靈痛苦”寫一篇文章給予開導。從信中的內容看,這名女中學生確實遭受了心靈的打擊,但她過於悲觀,把問題看得過於嚴重了,連一位從未晤面的“筆友”沒有給自己回信也成了她“看透了”這個世界的理由。由於這名女同學心理灰暗,思想消極,因此她寫給編輯部的信從頭到尾沒有一點生氣,行文斷斷續續,沒有一點文氣。我在以回信形式的文章中講述了一個12歲的小姑娘如何對待心靈創傷的真實故事。我在信中寫道:

這個叫曉雲的小姑娘遇到了幾乎和你同樣的心靈創傷和不幸生活。她雖然只有12歲,但她喜愛讀書,熱愛生活。她在讀書和學習中學會了思考和判斷;她在生活和社會中懂得了承受和等待;她更以自己的智慧、坦誠和勇敢挑起了消解家庭危機的重任。後來,曉雲小姑娘把自己的所做所想所感寫成了文章參加作文競賽,獲得了一等獎。曉雲把苦痛化作了人生的精神財富。生活和作文、奮鬥和思考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建議你向曉雲小姑娘學習,你是重點中學的高中生,應該做得比曉雲更好。一方面你應該儘快振作起來,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家庭成員,你應該勇敢地面對現實,用自己的積極參與化解家庭矛盾。如果你這樣做了,過些時間,建議你寫一篇作文,我給你的參考題目就叫做“生活選擇堅強,勇敢戰勝脆弱”。

青少年朋友,小小作文不但包容着大千世界,而且其行為本身就是一種人生的奮鬥和思考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毅的性格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不但是生活所需要的,而且往往又是產生優秀作品的直接材料和動力來源。

四、作文時的狀態與作文的關係

憤怒之中產生詩人,這是一種憂慮和激憤的狀態;美好之中產生散文,這是一種和諧與愉悦的狀態。青少年作文,立意和題材大多以正面歌頌為主,整體基調是對美好的憧憬和未來的嚮往,呈現出新時期青少年特有的朝氣和嶄新的思維。當然,我們這兒講的是一種基調,一種總的趨向,而不是針對某一篇具體的文章。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青少年的作文基調不太健康,不是“少年不識愁滋味”,而是“愁滋味”太濃厚,常規的作文題材在他們的手中很容易變成灰暗的世界。他們面對生活的困難多有哀歎而少有不屈,面對社會的問題多有感慨而少有分析,面對心靈的創傷多有痛苦而少有抗爭。如果總是帶着這樣的狀態去作文,怎麼能寫出好作文來呢?

我建議同學們作文時要保持兩種狀態:

第一,自信的狀態。對自己所要寫的題材非常自信,自信自己有內容可寫,自信自己寫出來能打動別人,自信自己能把它表達得最好。這樣每每作文,就可把自己置於一個非常激動、非常亢奮、非常急於又非常善於表達的'狀態,那麼你便能很快進入角色,在一種極佳的精神狀態下把自己的水平充分發揮出來。

第二,審美的狀態。當你準備作文時,一定要讓自己的身心充分放鬆下來,盡情地想象着大自然千姿百態的美好畫面,還有生活中的種種關愛和甘甜。你微閉着雙眼嗅一嗅春天的氣息吧。和風拂柳,燕子穿梭,廣袤的田野一片葱綠。菜花兒黃了,惹得蜂蝶翩翩起舞;小河水漲了,引得魚兒潛躍翻騰……你睜開雙眼看一看秋天的圖景吧。碩果掛枝,稻穗金黃,陽光照在莊稼人的臉上,那微笑裏盪漾着收穫的喜悦。即使是秋雨綿綿中的苦澀思念,也總有一絲甜蜜……

青少年朋友,你的腦海中是否也會經常充滿這些美好的聯想呢?相信你會的。願你一切都朝好處想,往好處努力,不要動不動就愁呀急呀不能理解呀。對於生活,對於人生,對於作文,讓我們把感悟化作共勉:

勞動的汗水孕育的是豐收的果實。智慧和勤奮才能催開絢麗之花。只要每天都在努力,又何必去計較平凡還是偉大,奮鬥着就是美麗和甘甜。假如我是大樹,就竭盡全力去做一根棟樑。假如我是小草,就默默地為祖國大地添綠。我們的命運和人民緊緊相連,只要你不拒絕彼岸,心帆一定會駛向浩瀚的大海……

我相信這些共勉之語一定能夠激起同學們對美好事物的想象。當你提起筆來的時候,當你被一種美好的心情浸潤,被一種充分的自信指引,你的作文情緒一定會積極而高漲,優美的文字一定會如行雲流水般地從筆端輕鬆湧出。也許,有的同學在平時的作文中已經有過這樣的體驗。但願每個同學都能有這樣的體驗。

態度作文 篇2

兩顆小小的草種隨着涼颼颼的寒風被吹到了一片平地上,滾進了一個小小的洞孔中,沉沉地入睡了。

“啊……睡得真舒服啊!”體型稍小的種子打了個哈欠説道,稍大些的種子説:“起這麼早幹什麼?多睡會兒嘛!”小個兒沒説話,只是一翻身鑽進了土裏,幾條蚯蚓爬了過來,問道:“小種子,你在這幹嘛?”“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綻放出生命的色彩。”小草堅定地説,蚯蚓們聽了,讚賞地點點頭,細心地為小個兒鬆了鬆土,還搬來了肥料……蚯蚓走了後,小個兒便努力地吸收着蚯蚓帶來的養分,一點一點地將自己的根鬚插進鬆軟的土壤,再抱緊……終於,在一個温暖的上午,一顆嫩綠的小芽鑽出了地面,它看看四周,發現了幾顆快長出葉子的草,它們見到它,熱情地和他打招呼:“嘿,小傢伙,你可出來得晚了點,得快點長才能跟上我們的速度哩!”説着又去進行光合作用了。小個兒呆了呆,好像想起了什麼,對身旁的一個小洞大叫着:“大個兒,快起來發芽吧!”洞裏,大個兒悶聲説道:“秋天吧,秋天應該很美,我秋天出來就行了。”説着,又睡着了,小個兒呶了呶嘴還想説什麼,還是選擇了沉默。

此後,小個兒更加努力地長大,長大,居然長成了一株名副其實的“草王”,被這一帶的植物所敬佩。秋天,大個兒從土裏鑽了出來,看見了高大的“小個兒”——不,不是“小個兒”,是“草王”!它楞了楞,還沒回過神來,就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寒風給活活凍死了。

從此,所有植物都從“草王”那裏獲得了一句金句:所有的生命只有不停地長,夯實自己的基礎,才能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生存下去;停止生長,就等於終結了自己。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獨立的孩子不斷夯實自己的基礎成長着,像“草王”那樣創造一代奇蹟,“温室裏的花朵”就不一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長大後只能變成一個無能的廢物。這就是兩株草兩種態度。

態度作文 篇3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成功=樂觀+堅強+智慧

成功___達到預期的目標。獲得成功的路徑千萬條,卻沒有人能隨便成功。只有集樂觀,堅強等眾多因素於一身,才能創造新的生命奇蹟,譜寫更加輝煌的生命樂章。生命因此而光芒四射。

成功需要樂觀,生命離不開樂觀。

魯濱遜是一個人盡皆知的人。他是如此普通,又是如此不平凡。剛到荒島時,他的生活條件很差,隨時都有可能客死異鄉。如果他就此頹靡下去,一蹶不振,就不會有後來的完美人生。而他卻沒有這樣,因為在他的內心深出鐫刻着兩個字:樂觀。正是靠着這樣的精神,才使他平淡的看待生活,終於他樹立起了生活的信心,從而更好的生存下去。由此看來,樂觀與生活息息相關。

其次,便是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才能承擔起生活的打擊。它就像一塊天然巨石,矗聳如峯,然而水滴卻能夠把它穿透,靠得就是毅力。困難具有雙重影響。或給人以打擊,帶來的是損失和痛苦,或者給人教育與磨練,使人奮起而成熟。當困難來臨時,只要我們能夠沉着應對,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智慧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古之成大事者,即使沒有大智慧,也非愚笨之徒。智慧是成功的基礎,沒有智慧,成功何從談起?魯濱遜在島上能活下來,靠的也是他的智慧。面對島上的荒蕪,他運用自己的智慧種植,畜牧……一點一點的改善,取得生活的保障。

成功並不簡單,需要自己一步一步的攀登,一點點的努力,才能達到人生的頂峯,摘奪璀璨的桂冠。

態度作文 篇4

美國著名學者拿破崙·希爾説:"要麼去駕馭生命,要麼生命駕馭你,你的態度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士。

一、認同的觀點

工作是一個態度問題,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愛,一種對工作的真愛。工作需要熱情和行動,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奮,工作需要積極主動、自動自發的精神…以良好的態度對待工作,我們才可能獲得工作所給予的最高獎賞。

平凡與平庸的最大區別在於:平凡的人可以把平凡的工作做偉大,平庸的人使崇高的工作變卑下。而產生這種區別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兩種人不同的生活態度、工作態度、人生態度。成功的人生需要拼搏、奮鬥,更需要堅韌和勤勞,但這一切都源於態度。從這種意義上來説,態度,能夠改變人生,更能夠鑄就輝煌的人生。可以這樣講,面對人生,態度越主動、越積極,前途越光明、越美好,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人生、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二、聯繫實際

我們常常發現,同樣一起到一個公司工作的人,同樣的起點,但是,幾年之後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的人成為公司裏的核心員工,受到老闆的器重;有的人一直碌碌無為;有些人牢騷滿腹,總認為與眾不同,而到頭來仍一無是處…眾所周知,除了少數天才,大多數人的稟賦相差無幾。那麼,是什麼在造就我們,改變我們?是"態度"!態度是內心的一種潛在意志,是個人的能力、意願、想法、感情、價值觀等,在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外在表現。

無論在什麼地方工作,員工與員工之間在競爭智慧和能力的同時,也在競爭態度。一個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於現狀還是積極進取。態度越積極,決心越大,對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從工作中所獲得的回報也就相應地越多。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着其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往往決定着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是積極還是消極,將直接影響其工作質量。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盡心盡責,時刻充滿責任感。書中告誡我們:"接受任務的時候,隨時告訴自己--我要對這件事情的結果負責。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現場直播,永遠沒有彩排,卻會在將來的某一時刻影響到自己的人生。"

三、反思重構

毫無疑問,態度是一種力量,能夠改變整個人生。每個人都面對着複雜多變的大千世界,每個人都面對着風雨坎坷的人生征程,學生時代種種美好的願望彷彿離現實越來越遠,大家對工作和生活、對事業和世界產生了不同的態度。大家的受教育程度都差不多,工作能力也相差無幾,所從事的都是教書育人工作,然而工作的效果卻出現很大的差異,其根源就在於對工作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態度。

"一個人的所有能力都必須排在態度之後",如果説我們現在所面對的環境和條件是走向成功的階梯,那麼我們對人生和事業所持有的態度就是走向成功的助推劑和加油泵。一個人的出身無論是高貴還是低賤都已無法改變,我們所面對的環境和自身的基條件也基本成型,很難扭轉。而態度,每個人都可以去把握,都可以去改變。能否登上成功的高峯,並不取決於起點的高度,而在於你面對事業的態度。我們不難看出,即使面對的是同樣的機會、同樣的事業、同樣的條件、同樣的待遇,態度不同,人生的結果就會出現很大的差距,持有積極態度的人,永遠比消極的人走得高、走得遠、走得輝煌!

態度作文 篇5

我和細化一句格言“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命運。”這句話真的很好。為長者折枝,與人曰:“我不能,是不為非,非不能也。”孟子這句話也很好,他告訴我們:真“不能”與假不“能”決定着我們的命運。

態度往往決定着一件事的後果。例如:我們去訪問一些學校,幾乎大部分的學生都會説:家長讓我讀的,為了以後可以上大學讀的……只有極少數的學生會説:為社會做貢獻的,為祖國出力的。而這些人往往是成績好的。

還有啊,有一次教師出了一道奧數題。叫我們解,然後明天在講(這道題可做可不做的)。結果有一個學習不是很好的一個學生遲到了,他這是以為是今天的作業,就抄下來。第二天,教師講了,問學生誰解出來了。結果,只有他一人解出來。這就是態度決定了他與我們的差異。

正確的態度就是一種品質,他不能靠一時興起,更不能急於求成。他應該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正確的態度是成功的必備的條件,每一個成功人士都不可能有不端正的態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經歷一個重要的時期,而只有他們可以保持奮發向上的態度,醖釀在講的實力。而那些以習慣這種安逸的生活的人,早已變的混一天是一天了。

所以:態度決定一切!

態度作文 篇6

你看世界的角度決定了世界給你的温度。——題記

從心理醫生那兒得知患了輕度抑鬱症,這怎麼可能?一定又是那個醫生想騙錢,還説什麼只要配合治療就會痊癒,真是可笑,只有傻子才相信他的胡話。我正常得很,哪裏有什麼抑鬱……

肚子不合時宜地響起來,意識到現在到了午餐時間,在街邊隨意的找了一家餐廳,可不知為什麼,總會有人向我投來目光,真是沒禮貌,難道我的臉上印着抑鬱兩個字嗎?需要這樣直勾勾地盯着我嗎?真令人討厭!隨意地找了一個位置坐下,環顧四周,大家都驚人地成雙成對,而我又變成了異類,似乎有更多的目光指向了我,他們的眼中夾着鋒利的刀,一點點地將我這個異類宰割。他們彼此私語,肯定在討論着我,那零星的聲音是如此刺耳,擾得我頭痛欲裂。更有甚者,居然向我投來了嘲笑的目光,那上揚的嘴角真令人厭惡,真想撕爛他們的嘴,讓他們再也不能嘲笑我。

我必須馬上回家,這個世界充滿着心機,我那小窩才是最好的躲藏點,我要一直躲着,不再出來,告別這令人討厭的世界!

……

從心理醫生那得知自己患了輕度抑鬱症,終於明白了一直困擾自己的病症,由於發現的早,醫生説只要配合就能恢復。真好,那樣我就又可以變成正常人了,真開心,很感謝醫生的幫助。

肚子不合時宜地響起來,意識到已經到了午餐時間,我為自己精心挑選了一家餐廳,一路上,不斷有人向我投來善意的眼光,他們一定也在感受着我的快樂。找到一個位置坐下,驚人地發現在場的全是成雙成對,只剩我一個人。真是神奇,驚歎着人們的默契。我聽見了隱隱約約的談論,一定是哪對甜蜜的戀人又在説着蜜語。我注意到了別人向我投來的友好的微笑,那嘴角上揚的弧度真令人舒服,讓人倍感善意,清掃了一個人獨處的尷尬和孤獨,我知道大家都是善意的,都是有愛的。

真不明白那時的自己為什麼願意把自己關在那逼仄的小屋裏,窗外的世界是多麼美好多麼幸福,竟然不懂得欣賞,終於我要摘掉蒙在心上的黑布了,去感受這個鮮豔的世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taiduzuowen/vz03m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