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感悟作文 >

蟬的感悟作文

蟬的感悟作文

蟬是一種昆蟲,又叫知了。因為一到夏天,它就會站在樹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下面是關於蟬的感悟作文的內容,歡迎閲讀!

蟬的感悟作文

【篇一:蟬】

夏天的一箇中午,我正在睡午覺,家裏都很安靜,但窗户外面卻很吵,不信你聽,“唯……唯……唯……”、“知了……知了……知了……”、“西……西……西……”,這是誰在叫呢?原來是不同種類的“歌唱家”——蟬。

我心中很好奇,對蟬產生了興趣,於是,我就上網查了一下關於蟬的資料。

蟬的一生可分為三個階段:卵、幼蟲、成蟲。成蟲的家都在樹上。哦,原來唱歌的那隻蟬家就在我們院子後面的那顆幾十米高的白楊樹上啊!

唱歌的蟬都是雄蟬,因為雄蟬身上都有一個發生器,可以擴大聲音,雌蟬也有,但不發出聲音。雌蟬產卵時會用尾針刺入樹的枝條中並將卵產在裏面,卵會自動孵化成小小的幼蟲,幼蟲會自動鑽入地下,吃樹的汁液,幼蟲至少在地下待2-3年,最多的待17年,經過四次蜕皮,就鑽出來變成成蟲。

蟬的幼蟲非常弱小,小螞蟻都可以毀掉它們。然而,幼蟲在地下待那麼多年,只是為了在樹上唱一個月的歌,一個多月後,蟬就死了,所以蟬的生命是短暫的。

蟬,你用生命換取了一個月的歌唱,我們也要像你一樣,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篇二:蟬】

盼着,望着,夏日終於姍姍而來,耳際又聽到了寂寞一載的天籟之音。我常常懷疑自己,究竟是哪根神經出了問題,不然怎會在內心深處常想起那小小的精靈。

她從黑暗中走來,經過一夜的歷練,終於在晨光熹微前的那一刻,完成了生命的蜕變——由蟲化為一個輕巧美麗的尤物,薄如細紗的雙翼,輕盈靈巧的觸鬚,剔透通明的眼睛,黑乎乎的盔甲,她看起來精神多了。

她試探着,小心翼翼地品嚐葉片或枝幹上的晨露,待第一縷陽光照到她時,她竟然有了近乎感動的驚訝。過慣了黑暗的日子,她還不習慣生命中第一縷陽光的來臨。倏地振翅飛翔,她才發現這陽光竟是暖暖的,柔柔的,快融化了曾冷卻的心和湧動的血管。

她明顯有了一絲感動,伏在一枝向陽的樹幹上,腹部起起伏伏,一不小心間,“知了知了”,那天籟之音便鼓腹而出……

她於是懂得了珍惜,奏起再樸實不過的曲子,唱響對生命的大徹大悟……

夜的舞台開始拉下幕布,四周重現一片黑暗。我曾在寒冷的冬天,默想那生命裏的聲音都到哪裏去了?沒有任何的喧囂,我的心中滿是焦灼和不安:那冬的彘足到底會綿延多長?

夏日的腳步終於走來。那蟬兒,精靈舞動,薄翼輕彈,歌聲如潮,多麼絕妙的生命之歌。她的眼前有舞動的陽光、煦風、湧動的流水,一絲絲新生命的氣息……何愁長夜漫漫,且不如默默醖釀那曲長幕行將拉開的生命讚歌!

每個人都從一顆受精卵孕育始,在母腹中漫漫數月,才一朝分娩,那第一聲的啼哭其實就是一曲歌,此前種種不測的可能終於化作生命的讚歌。而這全然沒有對別人給予掌聲和喝彩的苛求。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們依然還會遭受許許多多的磨難、痛楚甚至不測……但我們是沉淪還是奮起,是否會在艱難困苦中重新唱響生命之歌,再一次鼓起向上的勇氣?難道還在乎別人的掌聲和喝彩嗎?

沒有任何來由,我神經的末梢忽又勾起一絲顫動,再一次念着那盡情渲染生命的夏日精靈,還有她燦爛的歌聲……

【篇三:蟬的啟示作文】

大家都知道有一種昆蟲,叫做蟬的。

夏日裏,它們經常披着灰黑色的禮服,在樹枝上開它們的演唱會。它們總是在樹上快樂的鳴唱,無視一切。而夏天過去,它們卻消失的的無影無蹤……

你如果想,蟬兒們一夏天都在唱歌,渴了就吸食樹的汁液,累了就趴着樹葉上睡上一覺。似乎什麼也不用付出。即使秋天來了,它們也就死掉了,也是值得的。你如果那樣想,那可就大大的冤枉了蟬。

蟬最早出現在夏至。手指粗的幼蟲會從地下爬出,然後找到一棵適合它生存的植物,最後蜕皮,變成蟬。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事實上很不容易。

剛從卵裏爬出來的幼蟲十分危險。它們首先在地下打一個洞,然後這位身穿披甲的紳士便會鑽了進去。這一去修行可是時間不短,它們要四五年後才能重見天日。漫長的等待、蜕變只能換來一個月的歌唱,他們的快樂來的如此不容易!而這絲毫沒有影響它們追求歌唱的快樂!

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經過奮鬥而得來的,不要妄想不勞而獲。看似唾手可得的東西往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沒有努力的過程,即便僥倖擁有暫時的成功,也體會不到那種追求的快樂!真正的成功,不是結果,而是在過程裏!

【篇四:蟬的蜕變】

端午節,我回了姥姥家,剛進家門,我和表妹孟子鈺就發現了一隻蟬。姥姥想炸好吃了它,可我和孟子鈺意見一致:讓它蜕皮,姥姥只好答應。

我們按《昆蟲記》上寫的,讓蟬頭朝上,房間裏沒有樹,我們就以窗簾當樹,讓蟬爬上去,我們就一邊看電視,一邊等待,過了一會,蟬背部裂開了,我看見蟬出來的那一部分,正在一動一動的想把頭蜕出來。又過了一會,頭和爪子也爭先恐後的出來了,它那長長的翅膀在四分之一的狀態,正準備打開呢!最後,它的身體都掙扎出來了。

剛出來的蟬全身是淡綠色的,翅膀是嫩黃色的,嫩嫩的擠在一起,經過十幾分鍾,翅膀慢慢地打開,顏色也漸漸地變成黑色。

可惜的是我不能聽到它唱歌,因為家養的蟬是不會叫的。

《昆蟲記》上説,蟬蜕皮必須要頭朝上,後來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把另一隻蟬平放在炕上,讓它蜕皮,結果卻是和上一隻蟬一樣完成了蜕皮,也許是地點和氣候不一樣的原因造成的吧!

【篇五:蟬的鳴叫】

盛夏我來到梨園,看到滿園黃澄澄的梨,甭提心裏有多舒暢。忽然我看到一隻又大又黑的蟬歇落在梨樹的樹幹上,我的好奇心一下就上來了,我輕輕的挪動腳步,慢慢靠近站在那裏一動不動,仔細的觀察着蟬。

不一會兒的功夫,我看到這隻又大又黑的蟬,展開雙翅,他展開雙翅的樣子,向一個披着漂亮衣服的王子,隨着雙翅的展開,一陣悦耳的聲音傳進了我的耳朵,儼然是一位男高音歌唱家,歌聲的高低起伏、綿延不斷,一會兒的功夫,我看到又有幾隻蟬飛落到梨樹上,她們剛飛到時候,頓足在梨樹枝上,四處張望,再找他們的朋友,不一會兒,大合唱在我的耳邊奏起,多美樂聲,隨着歌聲不斷的響起,樹枝上又落下來幾隻蟬。這麼好的集會讓我趕上啦,作為聽眾的我,我得好好參與這場演唱會。

隨着歌聲的不斷起伏,我看到蟬不斷的抖動翅膀,像美麗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她們悠然自得、呼朋引伴,逗得我這個觀眾幾乎忘了自己的身份,多想加入她們當中,去參加這個歌伴舞的集會,我感到自己的身軀在逐步縮小,在慢慢爬上樹枝,我爬到一隻身軀小一點、長着一對漂亮翅膀、歌聲優美的蟬的身旁,我高興的跟他打招呼,您好、您的翅膀多漂亮,你的歌聲我聽到的最美的歌聲,你叫什麼名字?她回答説:“我叫美聲多娃”,多好的名字,多好的歌聲,讚歎道。她對我説,歡迎你參加夏季美聲歌舞集會。聽到這裏,我突然想到,大自然的東西原來和我們人類一樣,多姿多彩、內容頗多。我看到有的在聊着天、有的跳着舞、有的在高聲歌唱……

你聽,多麼好唱會、多麼好的集會!她們在為她們的舒適、美麗生活打造着和諧的音符。我輕輕地回到樹下,因為我忍心打擾她們和諧的集會,我的臉上洋溢着陶醉的樣子,忘記自己。蟬優美的音韻像月光一般映照在樹周圍,在我看來她們的音樂是世上最美的。

不知不覺間,我感到我的脊背上有一股水在流下來,我輕輕伸手一摸,哦、原來是汗水,這是我感到雙腿有一點嘛,回過神來,原來我在這裏已經呆了很長時間。儘管我感到有點累,但我還是揮動着我的小手,心裏説着再見,我的歌唱家們,下次再集。

【篇六:蟬——生命的智者】

疲了累了,就停息一刻鐘。就像蟬,唱完一曲,留個間歇。

蟬,是生命的智者。丟下的,是曾經的過往;帶走的,是真實的自己。捨棄放下與堅守自持間,舉重若輕,果敢堅毅,從不拖泥帶水。哪像蝸牛,私慾纏身,終生負累,舉步維艱,不得解脱?取捨因果,只在方寸。智者智,愚者愚。

蟬,是生命的智者。它最懂得養生調理:憋悶沉鬱時,歇斯底里地嘶喊,從不故作高雅,壓抑自己。煩躁焦慮時,大聲尖叫,發泄怨氣、撕碎邪氣、留存正氣。愉悦開心時,輕伏枝頭濃蔭,靜享藍天白雲,清風雨露、光影婆娑。閒暇安逸時,安心做夢,打發掉那一片片的輕飄飄清凌凌的時光。

蟬,是生活的智者。年幼技薄時,它把自己深埋在泥土大地,靜心孕育、積蓄成長,耐住寂寞,駐守心性,踏踏實實地度日,安安心心地操持。它不允許自己急躁冒進、急功近利,更不允許自己心高氣傲、眼高手低。它懂得,生命是厚積薄發的過程,沒有台下的十年苦功修煉,便不會有將來光影舞台上的嘹亮歌聲。

蟬,是生命的智者。它最能隨機而動。一旦機緣成熟,看,這個小傢伙,很快地破土而出。它知道,機會是稍縱即逝的,關鍵時刻不能有片刻的等待和猶豫;敏感時期,更不允許挑挑揀揀,拿不定主意。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自己説了算的。它尋找捷徑,爬到離自己最近的枯木上、藤蔓上,或者大樹上,只有到達一定的高度,才能從容地擺脱過往,鍛造嶄新的自己。之後,便是我的青春我做主。他挑選最喜歡的枝條,最飽滿的綠葉,搭建好工作平台,調理好身體氣息。一切準備停當,它開始在天地間引吭高歌,傾訴喜樂、表達哀愁。生命就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它的價值就在歌聲。

蟬,是生命的智者。它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自己,甚至還會有人污自己,抨擊自己,封殺自己,但是,他從不懷疑自己——堅守自我,方能創造奇蹟。它懂得唱自己的歌,過自己的活。生命短暫,不能被別人的喜好所左右,不能因為自己是高音,就要斂聲屏氣、哼哼唧唧。蟬,有的是拼勁和勇氣。直到生命的盡頭,蟬依然沒有停止歌唱。它不會因為生命苦短就唉聲歎氣。

蟬,是生命的智者。深秋時節,它唱完最後一首歌,領略了冷風苦雨,然後才卸粧退場,迴歸大地。墜落,是它為這過往書寫的大大的`驚歎號。僅此一次,它用行動演繹生命的高潮,也是生命的結局,最完美的結局。

蟬,是生命的智者。

【篇七:蟬的一生】

夏天,在樹底下聽見熟悉的聲音“知了——知了——知了”,你就知道這是蟬在活動了。

蟬把卵產在地下,經過孵化成長。到了夏初,如果晚飯後你到樹林裏去散步,看見地面上有一個小洞,把手指伸進這個小洞裏面,你會覺得手指癢癢的,那就是這個小東西用大前爪鈎住了你的手指。你一提,就能把蟬的幼蟲——知了龜提出來,讓它乖乖地成為你的戰利品。

知了龜從地底下出來後,要蜕皮,蜕皮後才是蟬。知了龜蜕皮是在晚上進行的,我把知了龜拿回家放在蚊帳上。到了半夜,知了龜的背上慢慢地裂開了一道口子,然後一個又白又嫩的蟬就費力地從皮裏爬出來。剛爬出來時蟬的身體十分虛弱,翅膀也軟軟的,飛不起來。可是過了幾分鐘,蟬的翅膀就硬了。這時候你要快點抓住它,要不,它一飛起來,你就再也抓不住它了。蟬蜕皮飛走後,蚊帳上只留下一個空空的知了龜皮,這就是蟬蜕,是一種藥材,吃了可以明目。

翅膀硬了的蟬是褐色的,它有一雙鼓着的晶瑩剔透的大眼睛;它還有一雙透明的翅膀,翅膀上有一些小條紋,兩個翅膀像一對雙胞胎,長得一模一樣。

蟬在吃東西時便成了千古罪人,因為它用口裏的一根針吮吸樹的汁液,因此它被人們視為害蟲。

夏天過去的時候,蟬把卵產在地底下,就靜靜地死去了。來年春末卵再長成知了龜。這就是蟬的一生!

【篇八:蟬的感悟】

在一個酷熱的夏夜,我沒有一點兒睡意。聽着窗外演奏家——蟬的陣陣奏鳴,我想到了許多許多……

蟬在中國古代象徵着復活和永生,因此,在周代後期至漢朝的葬禮中,人們總是把一個玉蟬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護。古人還認為蟬是喝露水為生的,所以,蟬又成為了純潔的象徵,而且蟬很樸素,它不像蝴蝶一樣擁有五彩斑斕的花衣,因而更贏得了不少文人墨客借蟬鳴來抒發自己高尚的情懷。可見,蟬在古代就已經很高貴了。

雖然我知道:古人認為蟬以喝露水為生的見解是錯誤的,但蟬的高潔是無可置疑的。因為它沒有私慾,它唯一的需求就是吮吸樹汁,然而它的需求又是多麼簡單!是啊,需求越簡單就越容易幸福,難怪蟬每天都喝得那麼開心!

大家都知道,私慾是罪惡的根源。如佛教認為“有求則苦,無欲則剛”;道教宣揚“修心煉性”;儒家思想提倡“存天理,去私慾”……可以説,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儒家學説和兩大宗教都注重的品格,蟬也具備了。

蟬被譽為昆蟲界的壽星,它的壽命很長,最多可達十七年以上,但一生幾乎都是在黑暗中度過的。有首題為《詠十七年蟬有寄》的古詩中説“煉獄修行十七年,熬成火眼見青天”。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蟬為了這一個夏天的鳴叫,是在地下苦等了很多年的。當蟬飛進房間,飛向光明併發出鳴叫的時候,我們只對蟬感到煩操,而不懂得蟬迎來這一個夏天的艱辛。我們確實應當考慮一下,蟬蟄伏地下十多年,出土後僅能歡唱一個夏天,我們是否可以容忍一些呢?

無論別人怎麼看待蟬,我都會感謝蟬,因為它教會了我人生哲理:無論生命是短暫還是長久,都要珍惜、善待屬於自己的每一天。

同時,蟬也是可憐的。蟬與飛蛾一樣,是具有趨光性的昆蟲,它們不顧一切的飛向光亮,最終卻被燙傷或燒死,命運真是悲慘呀!但讓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蟬的心靈在黑暗中埋藏了那麼多年,卻還依然不忘出生時的那縷陽光,依然保持對光明的熱愛與追求,想必它對自己的追求是百年不忘吧!

我看了看時間,將近四點鐘,再聽聽窗外,蟬還在執着的鳴叫,且越叫越歡,它是否看見了天邊那束微黃的陽光呢?

啊!蟬,你是中華民族崇高精神的象徵!你將永遠激勵我前進……

標籤: 感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ganwuzuowen/qylqv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