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感悟作文 >

優秀作文:感悟清明節

優秀作文:感悟清明節

  導語:對於清明節,世人或許都認為他是悲傷的代名詞,但是,我對他有着不一樣的感受。小編整理關於感悟清明節的作文,歡迎閲讀

 

優秀作文:感悟清明節

第一篇:感悟清明節

風在耳邊呼呼的咆哮,眯起眼睛抬頭望向眼前的大山,絲毫瞧不見土地的顏色,鬱鬱葱葱的草木統治了這座山。雖然視野所及之處便是樹木蒼翠的葉子,沒有絲縷清明的悲涼氣氛,反而帶着更多的生機與活力。但我知道,走進了這座山,才會發現這都是表象。

及腰深的雜草。風貼着耳根呼嘯而過,逃竄在草與草之間,閃避在人與人之間,推搡着我們邁開了腳步。碧綠的山林不走進還真不會知道還有這樣一片枯黃的翻滾着的海洋,就像老人枯黃的生命。不走進這片海洋還真不會知道還有那樣三排肅靜的石墓。它們寂靜的挺立在雜草叢間,給人一種錯覺似乎它們開天闢地時就站在那兒了,幾百年從未倒下。

觸摸着粗糙的石面,感受着微小的石粒在指尖滾動。墓穴里老人的臉,估計也如同這般的粗糙,刀割般的皺紋深深地嵌入了眼角,鬆弛的皮膚像是輕輕一拉扯就會脱落一大塊。如果有生命那還不算糟,可惜沉重的石塊隔絕了一切陽光的進入,長眠於無盡的黑暗中。

拿過三炷香,卻染得一手通紅,指腹輕輕摩挲着掌心,灑落一些紅色粉末,伴隨着飄落的煙灰,在蠟燭明亮的火光旁被新一層的蠟油所覆蓋。“啊公,又是一年清明……”我張着嘴想要説些什麼,卻又良久無言。無意中把掌心的粉末吸入肺中,猛地咳嗽了幾聲,還是緊緊的閉上了嘴,不再言語。像是有什麼東西堵在了喉嚨口,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

紙做的衣服被扔進火裏,火舌一點一點捲上衣服的邊緣,一寸一寸吞噬了這件樸素的外衣,只留下一層薄薄的紙灰隨風飄舞。“別站在風口!”忽如其來的叫喚打破了一片寂靜,但還是沒能打斷我呆呆的出神。直到好像有什麼東西飄進了眼眶,伴隨着撲鼻而來的青草灼燒後的焦味。眼眶一陣陣的發癢,只好伸手不停地搓揉,不知是什麼原因,竟感覺到冰涼的觸感。猛地一抹眼角,我跑離風口,抱住妹妹微微顫抖的腦袋,安慰着:“沒事,灰吹進眼睛了。哭什麼呀……”她哭得那麼突然,眼淚抹了一臉,一時讓所有人都不知所措。風魯莽地撞進了耳朵,我又想起來母親在來時路上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清明節都只是一個形式,掃墓祭拜也都是一個表象,人死了又不是祭拜一下就能活過來,主要還是照顧好當前還活生生站在你面前的人。”也是這麼莽撞的風,一下子撞進了耳朵,一時嗡嗡作響。

看着墓碑上外孫女一欄中自己熟悉的名字,迷迷糊糊好像明白了什麼。世上活着的人那麼多,死去的人又有那麼多,可死去之後就沒人知道他了,所以,我們也只是為了證明他們曾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

懷着這麼悲傷的心情,不光是對逝去親人的思念,還有希望他們知道,世上還有人知道他曾來過,也有人會在他離開後依然記着他,念着他。

第二篇:感悟清明節

對於清明節,世人或許都認為他是悲傷的代名詞,但是,我對他有着不一樣的感受。

的確,清明節充滿着悲傷的氛圍,想起了太多早已粉塵的記憶,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記憶,視乎這一切都只能用眼淚來宣泄。或許也因此,類成了人們眼中清明的最深的記憶。

但淚往往有着不同的解釋,可往往人們認為清明誒是由無名的悲傷和蕭瑟灌注而成的。也許他們是對的,清明之類是悲傷的。但室,回憶過往的痛苦記憶對於現在的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為什麼而存在,好好想想對未來的勾畫。

清 明不應是對王室的追憶而是對未來的展望。試想如果人們一味的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悔,無奈,自責,哪麼世上又有幾人能抓住現在的事光,展望美好的未來。那麼世 界將會變成一片哀傷之地。如果清明只是一個工人宣泄的機會,那麼我便是贊同。清明節的祭祖我看慣了一大對人大哭一場,可又有幾人是有感而發那?

如今這個社會充滿着欺騙,使我不得不懷疑。類還能表達自身的情感嗎?一幕幕電視劇,感人的情節卻再也不能讓我淚流滿面。人人清明流淚,究竟為了什麼?

現在早已沒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究竟是我太過敏感,還是人們的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賣聲依舊,遊人笑語不絕。

人們似乎麻木了,沒有感情的宣泄,沒有對過往的追回,更沒有對未來的展望了。

第三篇:感悟清明節

清明節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着傾盆大雨。我看見媽媽和爸爸的身影,興奮地嚷叫起來。因為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媽媽早晨四五點鐘就從縣裏趕過來了,為的就是掃墓。

這天早晨的六點三十分,爸爸問我要和他一起去掃墓嗎?我爽快地答應了。

在路上,我突然發覺爸爸的手裏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鞭炮。我覺得很奇怪,心想:爸爸會不會是忘了拿鞭炮了呢?於是,我用驚訝的眼光望了望爸爸。

“爸爸,您是不是忘了拿鞭炮了,以前您都會帶着鞭炮來的啊?”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然後親切地對我説:“是啊!我今天確實沒帶鞭炮。”

爸爸的話音剛落,我馬上接上了嘴。“那您為什麼明知道又不帶來呢?”

爸爸知道我是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他於是對我説:“那是因為今年這兒發生太多火災,所以不許燃放鞭炮,難道你沒有看告示嗎?聽了爸爸這段話,我腦海立即浮現出那張告示來,上面確實有不許燃放鞭炮這一條。

沒想到爸爸還挺守規的嘛!

在掃墓時,我看到了許多來掃墓的人,但他們好像沒把那張告示放在眼裏,同我爸爸比起來,他們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這裏,我想到社會中又有多少個這樣不守規的人呢?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罷了,但它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倘若人人都守規的話,那該是多麼和諧的一個社會呀!

讓我們做一位文明人,好嗎?那現在就行動起來吧,改掉以往社會中的陋習,讓一個嶄新的社會呈現在我們面前吧!

第四篇:感悟清明節

清明,我初次接觸和的時候,是在很小的時候。那年的清明節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她沒來上課,班主任在點名時説了一句,清明節到了,她去給媽媽過清明瞭,那一週前後,總有同學請假過清明。當時的我就怎麼也不理解,什麼是“清明”,怎樣過“清明節”。為什麼沒見家家包餃子,也不見誰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為什麼我家沒有過“清明”,一連串的問題裝在心裏。偶爾有一天又想起。問的同桌傷心的哭個不停,還捱了老師一頓訓,我是一頭霧水。但從同桌的淚水裏,隱隱約約感到“清明”的.感傷。“清明”就這樣存入我的記憶。

“清明”,我再次接觸的時候,我已經九歲。我們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後才能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濘的小路上,總是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有一天吹在我放學的路上,我忍不住拾了起來,拿在手上琢磨,到家後還細細地尋問了祖母,才知道清明與死亡緊緊相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發現了老祖母的憂傷。我摟着祖母天真地説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遠也不要過清明,老祖母笑了。

我第三次感悟的時候,是給祖母過的第一個清明。清明節沒到,父母就開始計劃了。當時物資非常緊缺,有孝心的母親教我們用薄薄的白紙,做成朵朵各種各樣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那個清明,要數祖母的那塊園地最鮮亮,惹眼。在做花時,想起祖母給我講清明時的語氣和流露出的哀傷,一種隱隱的痛,鹹鹹的傷堵在心裏。從那以後,每到清明前後,就有許多人到我家討要紙做的花,也讓我體悟到了清明與思念,清明與孝道,清明與感恩,清明與生命的種種聯繫。

2008年,母親突然去世,當我再次感悟“清明”時,體會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過親人在世時,那持之以恆的小小關愛。在悲痛之餘,考慮最多得是怎樣讓老父親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我們再無遺憾。每每清明,我總以老父親過的很幸福,我們過得開心,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也是母親辛勞一生的目標,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感悟到母親的微笑。

標籤: 清明節 感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ganwuzuowen/n3348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