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道德作文 >

【精華】道德作文彙總5篇

【精華】道德作文彙總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作文 篇1

現在的我們總是拿作業太多為藉口,有的把目光鎖定在別人的作業本上習以為常;現在的我們總是口口聲聲地説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對於看見別人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抄襲作業卻無動於衷。

難道這樣的我們稱得上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嗎?也許你會不屑地撇嘴反駁:“這又怎麼了?我不過只是借鑑一下,參考一下。跟道德有什麼關係啊?”

嗯,好好地捫心自問:“真的是這樣嗎?”我想問:抄襲難道不也是一種偷竊嗎?這是在偷竊別人思想與智慧的成果。一個偷竊知識成果的小偷難道也能算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嗎?

“道德”在我們的生活中頻頻出現,老師教育我們“要講道德”,家長語重心長地説“要講道德”,我們提醒自己“要講道德”。但是,我們理解它麼?道德究竟又是什麼?

我無法正面回答你,因為道德是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個講道理的談吐得體的人,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他們總是會耐心地慢慢地向你解釋“道德”。

一個舉止優雅的人,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他們總是面帶着微笑,充滿着活力,用陽光的積極行動含蓄地詮釋“道德”。

一個注意生活細節的人,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他們總是默默地做着許多看似平凡的事,他們會自然地彎下腰,去撿起地上的一點垃圾┅┅

也許我對“道德”的理解是片面的,但如果説“品位”着重反映的是內心的修養,那麼,“道德”就是我們的所作所為!年輕的我們要在規範的道德中成長,讓我們人人爭做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 篇2

古語説: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道德是做人之本,是國家興旺之根。可是德來德去,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有人因金錢而出賣愛心,有人因個人利益而丟掉善良,有人因功利而將誠信扔到一邊。我為他們丟失道德而感到惋惜,同時也時刻告誡自己: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有一次,我在公交車上發現了令人憎惡的一幕。事情是這樣的:一位大約26歲的青年翹起二郎腿坐在凳子上,一邊哼歌一邊嗑瓜子。在他旁邊站着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雙手緊握扶杆,伴隨着公交車的節奏搖搖晃晃。突然,公交車來了個急剎,這位老人不小心摔倒在了青年身上。接下來發生的一幕,令我大吃一驚。只見青年連忙推開那位老人,嘴裏還罵罵咧咧:老東西,你瞎了眼嗎?撞到誰身上不好偏偏倒在我身上,等下出了事怪我!這時,一位十四五歲的少年走到他旁邊對他説你不可以好好説話嗎?你家難道沒有老人嗎?如果是你的親人被別人這樣罵,你會怎麼樣?那位青年非常生氣地説:哪裏來的野小子,想找打嗎?説着,他揮起了他的拳頭。在場的人終於忍不住了,紛紛指責他。等公交車到站後,他灰溜溜地走了。這件事説明現在有少數人已經不懂什麼是尊老愛幼了,社會美德在他們身上慢慢消失,換來的是無理蠻橫,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像那位少年一樣捍衞道德、實踐道德。

講道德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現代社會的道德問題依然存在。在現實生活中,我發現有人發明了一種新職業碰瓷。如:一輛汽車剛剛啟動時,一個人衝上去,被車撞了,説是動不了了,而他們可能本身就已經受傷,卻説是被車撞了之後才受的傷,便向車主索要大量金錢作為補償。但那些車主苦於沒有證據證明這個不是因被撞而引起的,所以只好吃啞巴虧。又比如在路上碰到有人躺在地上,好心人幫忙扶起後卻成了施害者。所以每每遇到這種情況,許多人會考慮幫還是不幫,而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卻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在學校,不講道德的事情也有出現,有些同學在默寫前會準備一張小紙條,這樣就可以使他輕而易舉獲得成功,並且還得到了人生啟示:這樣動動手就可以全對,以後默寫都不需要記了。然而這些成功換來的是對自己的不負責。當真正的考試來臨,這些平常默寫過的基礎題目,他們只能兩眼瞪着卷子,腦海裏一片空白,最終註定失敗,因為他們扔掉了人最重要的品質誠信。

現實社會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道德問題真的不禁令人擔憂道德都去哪兒了?

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前途便是一片黑暗。我們要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衞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 篇3

“道德”——一個熟悉而又容易忽略的名詞,它似乎總是離我們很遠。

小時候,我曾幾次看到校外小店中有人在賣許多樣式古怪的筆。當時覺得這些筆真是好玩,於是在學習之餘多了一份樂趣。可後來,聽同學説明才知道,原來這筆竟然還能把答案藏在肚子中,可以考試作弊。想想真是不應該啊,想到商家為了自己的利益,卻忘記了做人的道德,而我那些同學為了一個好的分數,卻丟失了最寶貴的品格,想來真是可悲啊!

或許它們認為,道德只是虛偽向長輩問好,只是我口頭上對於道德的'崇拜,卻忘了,道德其實是生活中自律、自愛、自強,是在小事中也不輕易放棄自己的原則,他需要你時刻做出正確的抉擇,當你選擇逃避或虛假的應付時,你就離道德越來越遠。

“道德”,每個人都無比熟悉,它就像一個伴侶,時時刻刻陪伴在我們身邊。記得孟子曾説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一個人道德的真是體現,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應該好好孝敬家中的長輩,尤其是自己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撫養長大,我們應該要做出一些回報。有時候父母難免會有些嘮叨,但一想這不也是為我們好。所以我們應該聽取他們的教導,不頂嘴,不隨意打斷父母的問話。在他們疲勞時主動問候,一聲“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是對她們最好的慰藉,這些都是我們作為子女應該要做的。

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是什麼?是一種修養,是一種文明的標誌,也是人們應該遵守的共同規範。一個明禮的人,一定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孟子云“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只要尊敬別人的人怎麼不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呢?要得到別人的尊敬,就要有道德,一旦有了道德,就有了人性,有了人性,就會得到別人的愛戴;反之則是厭惡,一種發自心底的排斥。

其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也不難,只要對自己:自尊、自愛、自律、自強。對別人:有愛心、寬容、幫助,那麼你就會比變成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 篇4

想必各位都經歷過類似的場景:一個乞丐向你乞討,你給他一塊錢,他卻抱怨你吝嗇;你的車成了熊孩子的畫板,你去找家長索賠,對方卻鄙視你跟小孩一般見識;你辛苦了一天,好不容易在公交車上找到一個座位,卻被逼你讓座的大爺大媽指責為不尊敬老人。

“我這麼窮,你忍心給這麼點兒?”“大人不該讓着孩子嗎?”“年輕人不該敬老嗎?”這些以道德為名義的詰難便是道德綁架。這些要求看似合情合理,其實無理取鬧,戴震説:“酷吏以法殺人,後儒以理殺人。”道德綁架便是以道德殺人,當為人提倡的道德變成了束縛人的繩索,它便也成了引線,只需一個火花就能將這個社會引爆,那麼面對道德綁架,我們應該做什麼呢?

各位義憤填膺的朋友,請先放下拳頭,閉上眼睛想一下,你是不是也是道德綁架的一份子呢?你有沒有在微博上逼馬雲、馬化騰為災區捐款呢?你有沒有以要懂事為藉口,將你孩子的玩具換做人情呢?如果有的話,希望你在下一次要這樣做時遲疑一下,將心比心地想想,如果你是對方呢?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無論理由多麼高尚,也是一種不尊重他人的行為,道德應是人們對自己進行約束,從而在社會層面上達成一種默契。道德應使人與人之間更加温暖,而不應成為束縛人的枷鎖,使社會充滿火藥味兒,要知道再好的山珍海味也不用被人強灌下去,金子做的鐐銬也終究是鐐銬,卓別林在詩中寫道:“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知道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人是多麼的無禮。”

或許有的朋友可以拍着胸脯説,我沒有道德綁架過任何人,而且我痛恨這種行為,那麼也請你想一下,你是否將“讓座是高尚,不讓座是自由”奉為圭臬呢?你是否將對綁架方的厭惡遷怒於道德本身了呢?當我們痛斥某些事物時,很容易不知不覺走向極端,道德綁架固然不可取,偏激的反道德綁架也不正確。“老人不體諒我們,不配被讓座”“貪婪的乞丐不應被施捨”“熊孩子就得揍”,嗯,這就是你不做好事的理由。淮南子有言:“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無人知曉,而繼續做好事,是值得尊敬的,但更可貴的是在被攻擊“綁架”後仍不失其本心,希望大家可以理性對待道德綁架,不要讓它阻礙你行善的腳步。

我有一個夢想,我夢想有一天在濟南公交車上,青年能夠體諒老人的腿腳不便,老人能夠理解青年的辛苦;我夢想,有一天在成都的商業街上乞丐能夠對一角錢的饋贈心存感激;我夢想有一天在上海的地鐵站裏,女孩兒不會因為蹲着等地鐵而被路人拍照指責。

只要我們將心比心,對自己的行為加以約束,對別人的善意心存感激,我們就能避免道德綁架的衝突,我的夢想也不再遙遠。

道德作文 篇5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蔚藍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孕育着無數純潔的心靈;道德是一雙帶我們飛向藍天的翅膀。有人認為,做一個道德的人很難。而我卻認為做一個道德的人很容易。只要你每做一件事都仔細地想一想,你多為他人着想,道德就會伴隨在你身邊。 春天來臨,文明之花笑臉相迎。秋天收穫,文明之果掛滿枝頭。如果人人都具有良好的行為,那麼必能讓城市穿上一件乾淨整潔的衣裳。做為人民播種者的我們應該和着時代的節拍,用火一樣的熱情,花兒一樣的姿態,草一樣頑強,去追尋我們金色的理想。 記得有一次,我上了公共汽車,便找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這時,一位老奶奶顫顫巍巍地上了車。車上已經沒有了位置,我心想到底讓不讓位呢?假如讓位了,我就得站一段好長的路程。説不定,別人還會説我搶他的風頭。要是不讓位,等下老奶奶摔倒了怎麼辦?我看了看胸前的紅領巾,想到自己是少先隊員,就鼓起勇氣,對老奶奶説:“老奶奶,您坐吧。”她聽了,便感激地説:

“太謝謝你了,小朋友。”我高興地笑了笑,説:“不用謝,”車上的人都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 我們應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小手牽大手,為社會和諧出一份力。

標籤: 彙總 精華 道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daodezuowen/egyym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