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中秋節作文 >

【推薦】八月十五作文彙編九篇

【推薦】八月十五作文彙編九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月十五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八月十五作文彙編九篇

八月十五作文 篇1

八月十五,即是中秋。一家人團聚一起賞月,有着説不出的情感。

皓月高懸,夜也變得透明瞭,照耀人身上,有種絲絲寒意,卻是好的。

月光下,有着許多吃完飯的人在散步着。“黃髮垂髫,怡然自得”不正形容了月下的老人小孩嗎?那攜手的情侶,其中不乏老人,羨慕他們的感情之深。

如此月色,宅男們也不甘寂寞吧?那一個個靜坐橋上的騷年們,面如笑容緊盯手中的手機,大概是他們所愛的人又發來問候的訊息吧。

抬頭望着滿天繁星,靜望它們與皓月爭輝,暗暗發笑,今天他們註定成為了配角,因為從未聽説有人中秋賞星的。此間還有人像我一樣關注着他們的嗎?大概是沒了,僅有我一人與他們默默對視。

夜是漆黑的,但因為月光的照耀,它透明瞭,再也不能為人們遮擋那些祕密。

你也抬着頭,對我説:今晚的月亮好圓,好美。餘光掃過,確實好圓,大概應為它,星光才如此暗淡吧?!凝視你的臉龐:也許沒有它,才能襯托出夜的美呢!

笑笑搖頭,起身回家。也許,沒有如此的月,才能襯托出夜的寂靜,淒涼吧。又自嘲一番,也許,也本就不是寂寥的,只是觀賞的人不同吧。

走進陰影裏,回頭看看那些坐在月光下的人們,心中念想着:回憶昨天,期待明天,不如珍惜今天。

回不到昨天,到不了明天,只擁有今夜。笑笑,轉身消失陰影中……

八月十五作文 篇2

八月十五晚,我們一家人坐在陽台上品嚐月餅,我抬頭仰望蒼穹……

人們常説:“月到中秋分外美”,可是,今晚的月亮卻似乎蒙上了一片薄雲,那層薄雲叫思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詩恰到好處地寫出了我此時的真切感受。思念之意湧上心頭——不禁想起我那遠在老家的好朋友——歡憶。

她是否記起了我呢?——小時候,我們倆形影不離,是最好的朋友!一次,父母不在家,我又忘了帶錢,心裏很着急。這時,歡憶拍了拍胸脯,自信滿滿的説:“這事簡單,我有帶錢,我給你吧!”我的困難轉眼迎刃而解。可是誰知,歡憶由於把錢給了我,那餐飯她自己只好空着肚子。後來,當我知道這事時,心裏是多麼內疚與感激啊!“歡憶,你在哪裏啊!”此時,你是否也在思念着遠在廈門的我呢?

落葉歸根,遊子終歸家。離鄉多年,心,哪刻平靜過?八月十五,哪次不曾思鄉?合上雙手,默默地向月亮祈禱:不久在家鄉會與歡憶共同嬉戲。

啊,你看,月亮似乎也傳遞來了歡憶的美好祝福:它鑽出雲層,發出淡淡的銀光。漸漸地,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又柔柔地沐浴着我,温暖了我的心。

霎時,我又浮想聯翩:“太陽過於熱烈奔放,讓人望而生畏;星星又孤寂清冷了些,使人毛骨悚然。只有這温柔恬靜的月亮,給了我最大的安慰、和諧和舒適。”

仰望夜空,中秋的月亮的確格外的美,格外的圓。我倚着陽台的欄杆,望着我親愛的爸爸、媽媽,感到十分的愜意和滿足。

此時,我正含着一口香甜的月餅,那香甜沁入我的心田。我要託嫦娥姐姐為歡憶送去我最真摯的祝福!

八月十五晚,月圓,人圓,心好甜……

八月十五作文 篇3

八月十五是全家團圓的日子,爸爸帶着我們全家去龍口植物園吃飯。

走進餐廳,就像走進了大森林,每張桌子都圍繞着好多花草樹木,還有五彩繽紛的鸚鵡

下午,我們去了靠近飯店的動物園玩,我們租了一輛小車,以前都是爸爸開着車,可現在是我開車了。我們開着車來到虎山,拿着一整袋子雞肉去喂老虎,我往裏面丟了一塊雞肉,突然一隻大老虎“嗷”的一聲衝了出來,把那塊雞肉吃掉了,只見它威風凜凜,頭上還有一個“王”字,眼睛透露着殺氣,更是讓人望而生畏。

接着我們來到了長頸鹿的樂園,它們很温順,一隻長頸鹿低下頭來,我輕輕撫摸了它一下,它伸出舌頭舔了一下我的手,表示很喜歡我。後來我們來到了大象的家,這隻大象叫樂樂,樂樂呼扇着大耳朵,很有節奏地走着。樂樂洗澡的時候先用鼻子吸一點水,然後“噗”的一下把水噴到背上,真好玩!

晚上,我們全家聚在一起,吃着豐盛的團圓飯,欣賞着十五的明月,各自訴説着工作與學習的收穫和愉悦,分享着親情的温暖。

八月十五作文 篇4

中秋節由此而來。

還記得兒時,每逢中秋,我就會異常興奮。到了中秋的晚上,院子裏的小夥伴們就拿了自家的月餅、水果、餅乾等等,一邊哼着歌一邊跑出家門,聚在操場上舉辦篝火晚會。女孩是從來不敢碰火這玩意兒的,燒火這件事就由男孩們來做。等到草堆裏燃起了火苗,我們就把桌布鋪在草坪上,拿出自己的食物,就開始圍着篝火蹦啊跑啊跳啊唱啊,好不熱鬧。記得我們唱過《小毛驢》,詞兒只依稀記得幾句:“我有一頭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還有《捉泥鰍》、《小紅帽》……現在想想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

有一年,萍萍的爸爸帶來一盒牛肉月餅。因為那時我們只吃過豆沙、水果或是別的甜味月餅,都吃膩了。對於這鹹的牛肉月餅,當然是倍感稀罕。萍萍拿了一塊牛肉月餅給我們吃,並囑咐我們每人就輕輕地咬一小口,要不然就不夠吃了。我接過月餅,咬了一口,牛肉汁兒立即充滿我的`嘴,美味極了。於是我又將嘴湊過去,想再吃一口,坐在我右邊的小默就等不及了,他急忙搶了去,我立即給他幾個白眼。然後大家就哈哈大笑。

現在,我扳扳指頭算算當年的小夥伴還剩下幾個,算着算着心情突然變得沉重。有的因為父母調動工作離開了,有的因為疾病悄然而去,還有的因為學習去了外地。就連我,都離開了。

在去年中秋節的前幾日,就有大盒小盒的月餅送上門來。或是親自送來,或是郵寄。我望着滿櫃的月餅發呆。沒有人同我一起分享這些月餅,再好吃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把月餅一盒一盒地拆開,驚喜地發現其中有一盒牛肉月餅。我急忙拿出來,像從前那樣輕輕咬了一口。“啊——苦的!”我大叫道。媽媽慌張地跑過來,説:“八成是過期了,我丟掉吧。”説完她嚐了一口:“咦?不苦啊!”我歇斯底里地喊着:“是苦的!拿去丟了吧!”

垃圾桶裏躺着一盒牛肉月餅。既而我的心裏一陣失落……

八月十五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來臨了。豐盛的晚餐過後,我們全家來到了陽台上賞月。啊,圓圓的月亮高掛在天空,皎潔的月光照耀着大地,給大地披上了一件神祕的銀紗。陽台的桌上祭拜“月亮公公”的供品很多:菱、藕、芋頭、花生、月餅、水果等等。祭拜完畢,我抓起桌上的月餅,咬了一口,感到味道不佳,便隨手丟在了桌上。媽媽見了對爸爸説:“哎,現在的小孩真不懂珍惜,這麼好的月餅都挑嘴。哪像我們小時候,能吃到個月餅都當寶了。”爸爸聽了,把我叫到面前坐下,對我説:“我給你講段關於月餅的故事吧。”

原來,爸爸他們小的時候月餅可是個稀罕物,難得吃上一個可以回味幾個月。有一年,中秋節快到了,爺爺在揚州城跑了好幾遍,才憑“華僑券”買到了幾個月餅。可是,那時的月餅不像現在的月餅包裝精美甚至奢華,僅用一層油紙包着,奶奶怕放在外面受潮會壞掉,就把它放在一個裝過雪花膏的大玻璃瓶裏。奶奶那時有點重男輕女,她最疼愛爸爸。中秋節那天,奶奶悄悄把一個月餅塞給爸爸,而爸爸的姐姐們每人只分到半個。爸爸拿到月餅,高興地就差跳起來,迫不及待地塞進嘴裏,狼吞虎嚥,三口兩口就將這個月餅徹底解決了。當天夜裏,爸爸突然上吐下瀉,肚子疼極了,吐出來的東西還散發出一種奇怪的香味。爺爺奶奶嚇壞了,慌慌張張地急忙把爸爸送到醫院急診室。經醫生檢查後,診斷結果讓爺爺奶奶大吃一驚:原來,月餅本身沒有問題,而那個裝月餅的瓶子裏還有殘留的雪花膏,而且正好粘在了月餅上,吃下去肚子當然出問題啦。那吐出來的東西散發出的異香就是雪花膏的芳香味。奶奶對此悔恨不已,而爸爸的姐姐們則因為月餅還沒捨得吃而僥倖逃過一“劫”。爸爸還説,就是因為此事,他好多年沒敢再吃月餅。

爸爸講完這個故事,現場一片沉默,媽媽的眼睛濕潤了,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是的,現在社會進步了,生活條件也好了,但這並不能成為我們浪費的理由,好的傳統什麼時候也不能丟,好生活不會從天而降,要懂得珍惜,在生活中要常懷感恩之心。

慚愧之餘,我慶幸能在中秋這個傳統佳節之夜找回我們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美德——感恩。

八月十五作文 篇6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

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也被人們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説,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不要忘了,讓真情賀卡給遠方的親人朋友一個問候祝福團圓之夜,明月高懸.

八月十五作文 篇7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聊天,可開心了,直到小夥伴説了一句話:時候不早了,都12點半了,我該回家了。於是,我們就回家了。

今天,我學到了好多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啊。

八月十五作文 篇8

我的家鄉在北方的咸陽市。我是地地道道的北方鄉下人。小時候,就聽奶奶講過八月十五很有意思。可是奶奶卻不告訴我是怎樣的有意思,她大概是想讓我去體會發現吧。漸漸的我長大了,對鄉下的風俗也瞭解了一些。

過八月十五是家鄉人最喜歡的節日。過八月十五的前一天也就是十四號,村裏要請楊陵、鳳翔燈城市的戲班子來村裏,十四號晚上就開始唱戲,還演着關於神、鬼的電影。

我們村是一個大村,人多,很熱鬧。到十五號鄉親們互相買不同的月餅又互相贈送,到十五號晚剛剛天黑,大人們便把自家準備的月餅、點心和一些水果五個或一堆三個一層地擺在桌子上,然後把桌子端上院子裏能看見月亮的地方。桌子周圍不能有垃圾,髒物。

奶奶説有了髒物就是對月神——嫦餓的不敬,這就是第一環持月餅前先敬月亮。

然後全家老少,帶着香火和月餅到廟裏敬神,敬神得從最大的玉皇大帝開始,直到最後的一位神,當然帶的月餅也是輪流敬。

有一次,我看見奶奶敬完了最後一位神,走到廟院裏拿着一根點燃的香對着天上説,各路菩薩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敬完神回到家已經10點多了,我們就開始吃月餅。

每個人拿一個,然後兩人對換,奶奶説這是因為神給予每個人的好東西不一樣,彼此交換每個人就有兩份好東西。

最後還得留三個月餅。奶奶説三個月餅中最大的代表嫦娥,其中兩個代表廣寒宮的每一位仙女,他們會保佑我們平安的。

家鄉人過八月十五把傳説中的神與節日聯繫的很緊密。吃完月餅後,全家每個人要對月亮磕三個頭以表誠意,心願。最後要留下一個人在院裏看守月餅,並等到月亮下去了以後才可進屋睡覺。

第二天清早吃完飯,每個人要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方能去廟裏看戲。戲班子從十四唱到十六號。聽説這是歡迎神仙的到來,與神仙分享八月十五,最後一天唱是為神仙送別。

家鄉的八月十五的確與眾不同,幸運的話請你也來我們家鄉過個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作文 篇9

“八月十五月兒圓呀,我和爺爺打月餅呀”一曲優美的歌曲唱出了中秋節的美好意境。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到八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買月餅,吃月餅,走親訪友送月餅。以此來表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來慶祝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坐在桌子前,吃着甜甜的月餅,奶奶笑着説:“小鈁,月亮裏的玉兔正在招手呢!它也要和我們一起吃月餅呢!”我連忙説:“玉兔在哪。”爺爺接着説:“就在圓圓的月亮裏。”還給我講了一個好聽的傳説:玉兔原本是嫦娥的化身,因為嫦娥犯了天戒,打下天宮,來到月亮裏,變成玉兔每日搗藥……講着講着,爺爺哈哈大笑起來,爸爸舉起酒杯高興的説:“舉杯邀明月,來祝全家人像明月一樣圓滿明亮,幸福開心。”全家人在圓月的夜晚舉杯同慶。紅的酒、白的酒、黃的橙汁、綠色雪碧,在燈光下交錯,在月光下輝映。

哇!我的感受美極了。那就是:吃月餅、賞明月、聽傳説、品美酒。快快樂樂中秋節。

點評:看得出小鈁語文功底很強,對於一年級的孩子語言表達的得如此流暢是難能可貴的。文章中心突出,寫出了中秋節家人團聚的歡樂場面,文章中善於運用語言描寫,寫出了爺爺、奶奶以及爸爸當時的愉快心情。每個人的語言生動又平時,體現出平平淡淡的幸福。文章結尾寫出了對中秋節的感受,昇華了文章的主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zhongqiuzuowen/zrv8o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