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中秋節作文 >

【精品】賞月作文合集10篇

【精品】賞月作文合集1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賞月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賞月作文合集10篇

賞月作文 篇1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約好到澤州公園賞月。來到公園,我仰望月空,只見一輪大圓盤似的月亮掛在天空,照耀着大地,我們我們走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好像生怕我們迷了路似的。

月色濃濃,把夜空襯托的無比涼爽,也把整個公園映得出奇的清新和充滿詩意。我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品嚐着美味的月餅,一邊聽着媽媽講關於嫦娥奔月的故事。聽着,聽着,我不禁抬頭向天空望去,只見一片雲朵飛來,擋住了小月亮的半邊臉,好像給它蒙上了一層美麗的面紗。雲朵在飄動,月亮在上升,啊!這是一幅多麼絕妙的畫卷呀!

接着我們來到了湖畔,爸爸説:“光在岸上賞月,不如來個湖心賞月吧!”於是我們便租了一條三人船,不一會兒,我們就劃到了湖畔中心,在柔和的目光下,喧鬧了一天的湖畔安靜下來了,月兒映在湖裏,波光粼粼,一閃一閃,就像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又像潔白的玉墜兒。

我沐浴在月光下,靜靜地享受那份清醇,那份幽香,那份自在,就像在品嚐一杯清茶、一杯美酒,韻味無窮。啊!月亮,你的美讓人無法形容,你的美是那麼的獨特,你的美帶給了我無限遐想。

賞月作文 篇2

在八月十五的夜晚,一輪明月把我吸引到了西湖,讓我坐在一棵大樹下靜靜地欣賞着美麗的夜景。

湖面上漂着幾隻木船,靜靜的在我眼前劃過;對岸有幾座木頭砌成的涼亭,很有古代之美的氣息;那寶石山的燈光五彩斑斕,好似土裏真埋了許多的寶石……

不過,在今晚我看到最美的還數中秋夜晚的圓月亮:她的顏色是銀白色,是那麼的純潔

和優雅,真像一個白玉盤!烏雲隨風飄動,使月亮時隱時現,靜看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躲着不敢見人;活着像一個小胖墩在和我捉迷藏。瞧!連星星也被她吸引出來了呢!星星彷彿圍着她跳舞,為中秋節的人們助興,月亮則在星羣的包圍下,微笑地看着大地上歡歌笑語的人們……

啊!中秋之月,你為夜晚增添了光彩,使西湖更加美如西施,使我更把你追尋……

賞月作文 篇3

當夜幕降臨時,我和爸爸早已準備好了躺椅,在上面觀賞中秋圓月。

我們等了許久,終於等到了月亮,今晚的月亮並不特別圓,不過分外皎潔。圓圓的月亮照亮了高高的香山,照亮了奶奶門前的大松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池塘邊的小路和大道。

鄉下的天空很高,很純淨,像一塊墨黑的布,潔白的明月繡在黑布上,散發着銀光,像水一樣潑灑在大地上。屋前的大桂花樹被調皮的月光精靈在地上畫了一個影子,還散發着濃濃的桂花香。奶奶屋前的小溪潺潺地流着,一旁的松樹在石頭上投下自己的背影,正好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菜地裏的蟲子也開起了音樂會,唱着讚美月光的歌。

啊,月亮,你引起了我多少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住在廣寒宮裏,吳剛被罰砍那永遠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長年為她搗藥,還有阿姆斯特朗留下的腳印……

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讓我想起了遠在加拿大和匈牙利的兩位表哥,我真希望他們也能看到這麼皎潔的月亮……

賞月作文 篇4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天,人們一般都會坐在有月光的地方下賞月亮、吃月餅。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人也不例外的開始賞月亮、吃月餅了。

我們全家人圍站在陽台上,把大團圓月餅分成幾塊,分着吃。這時,我望向了遠處的月亮。現在的月亮特別明亮,圓月像一隻雪球高懸中天,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幾朵灰白色的`、輕紗似的雲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覺得太陽的温暖過於熱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這温柔恬靜的月光,才能這般地恰到好處。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掛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月光照得樹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樹的稀疏的倩影,別提有多美了。

爸爸告訴我: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中秋那天,相傳,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那裏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廣寒宮裏的嫦娥、吳剛、玉兔和桂花樹。

看着月亮、吃着月餅、聽着爸爸講月亮的傳説,這個夜過得那麼美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之日共團圓。中秋節的晚上,我們全家人來到人工湖賞月。

終於夜幕降臨了,我看到一個明亮的月亮從山坡上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的穿過一個一個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着、升着,突然,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淺了,然後又變白了,白了!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了。圓圓的、亮亮的,它是那樣的可愛、那樣的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突然發現我身邊的人工湖和平常相比有點不同。我往湖水裏一看,裏面還有一個小而朦朧的月亮呢!它跳躍着,像一個淘氣的孩子在玩蹦牀。一陣微風吹來,水面上泛起了波紋,像一堆碎銀灑在水面上。

聽媽媽説,在西漢年間,人們每年這個時候都祭拜月神,希望月神能夠保佑他們來年能五穀豐登,過上好日子。中秋節作為節日,早在唐朝、宋代就盛行起來了。中秋節有許多美麗的傳説:《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中秋節賞月、吃月餅更是必不可少的習俗。

賞月的人們歡聲笑語從遠處不斷傳來。我都有點醉了。

吃着月餅,講談着幸福。“花好月圓人團聚,我與家人共嬋娟”。呀!我也會作詩了。

賞月作文 篇5

今天是中秋節。晚上,一輪金黃的圓月高高地掛在深藍的天空裏,星星眨着眼,多麼迷人的夜晚!

月亮又大又圓,我問爸爸:“今天的月亮為什麼那麼明亮?”爸爸告訴我,因為秋天的空氣裏灰塵少,所以顯得格外皎潔。“看,多像個雞蛋黃!”“不,像個大皮球!”我和弟弟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者。月亮,穿過幾片薄雲,高高地掛在天空,吧旁邊的雲朵照亮了。我不由想起李白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此明亮。後來,爸爸給我們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聽得津津有味,我看着那潔白的月亮,勾起了我豐富的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藥被關在寂寞的廣寒宮內;吳剛,被罰砍那根本不會斷的掛花樹;小白兔,在廣寒宮給嫦娥搗藥……我多想五看看嫦娥住的廣寒宮是如何地富麗卻冷清,多想問問吳剛苦不苦,多想逗逗可愛的小兔子。可你是那麼遙遠,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歡樂的時刻飛翔你們,大雁卻飛不了那麼高;我想在接着彩虹向你走去,可當彩虹出現時,你們卻不知道在何方?

看看圓圓的月亮,吃着圓圓的月餅,想起了遠在他鄉的異客,此時此刻你們是否在賞月?是否在吃月餅?是否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濃濃的親情牽引着無數人的心,我的家人都在身邊,我想我是幸福的。

天空清澈如鏡,爸爸關了燈,讓我和弟弟好好地觀賞月亮,雖然隔着玻璃窗,還是看地那麼真切。今天的月亮特別的圓,特別大,特別亮。銀色的月亮襯着安靜的大地,宛如一個嫻靜的女子。夜深了,弟弟很快進入夢鄉。月兒很美,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窗前。

賞月作文 篇6

“明月幾時有?”不知不覺又到十五,望着天上那輪滿月,心裏湧上了東坡先生的《水調歌頭》。“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如此美好的夜晚,怎能早早入睡?於是倒了杯茶,捧在手裏,細細品味這滿月之夜。

夏季的月兒總是銀黃色的,月光似水般温柔地傾灑在大地上。而秋季地月光則是金黃色地,如這杯中之茶一樣纏綿、朦朧,令人回味無窮。它少了分清澈、皎潔,多了些喜悦。不知是不是那頑皮地月兔不小心打翻了嫦娥的杯中的茶,一不小心把夏姑娘那五彩繽紛的衣裳染成了金黃色的?不然這一切怎麼都變成黃色的呢?“我欲乘風歸去”多想走近那廣寒宮,聽聽嫦娥責罵月兔的聲音,可惜“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不知不覺中,茶品完了,卻不願在倒一杯,妙玉説過“茶者,一杯為品,若再續,那便是解渴的俗物了。”忽然輕颸夾帶着一陣香氣掠過臉面。沿着一縷幽香走去,香氣便愈加濃烈。走着走着就來到院中。此刻似乎全身被香氣包裹住了。低頭一看,四朵披着月光的白色的夜來香正盛開着。曇花一現,多麼美妙的瞬間!清高脱俗的曇花,雖然擁有美麗的外表,可以與牡丹相媲美,卻不願在陽光下盡情地炫耀,寧可以短暫的生命為代價,也要在月光下綻放。呵,真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得覓一懂月得知音,值!雖久聞“月下美人”的盛名,卻從未仔細欣賞過,在如茶又似水的月光下婆娑多姿,分外妖嬈,美!

此情此景,那蟲兒也情不自禁地撫起琴,幾位不知名的田園音樂家也伴奏起來。忽而,草垛裏,牆角里,都聽得見那娓娓動聽的曲聲。時起時伏,時而獨唱,時而合奏,儼然一副音樂家的模樣。沒想到,這蟲兒也懂月!今夜,又覓一知音!清風朗月,真想伴隨着蟲兒的歌聲“起舞弄清影”,那種感覺,“何似在人間”!

多美的月夜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月作文 篇7

夜晚是安靜的,中秋節的月亮是美麗的,月亮從東方升起,一些美麗可愛的鳥兒從月光下飛過,讓我想到:“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樓下的樹林中賞月,月亮高高掛在天空上,圓圓的像一個巨大的月餅,代表着圓滿美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不就是描述這時的景色嗎?忽然飄來一陣陣香氣,哦!是奶奶端着月餅小樓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個月餅,咬一口一股甜甜的香味從我的舌尖滑進肚子裏,啊!使我喜愛的果仁味。我邊吃月餅邊和爸爸媽媽賞着月亮聽爸爸媽媽説着月亮的傳説……

月亮的光明亮極了,又是那樣的柔和,月亮旁邊小星星好像在眨着眼睛,一閃一閃的,彷彿在對我們微笑,我想:月亮上會有玉兔在奔跑嗎?銀色的月光照在樹葉上,樹葉隨風搖擺,好像月光在與樹葉跳舞。

夜晚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星星發着璀璨的光,啊!這是多麼美麗的一箇中秋節啊!

賞月作文 篇8

又是中秋。

還是那一輪皎皎的圓月掛在夜空。

月餅的香氣,又一次沁人心脾。好香啊!唯有聞到這月餅的香氣,才能感覺到團圓的味道。

外面的月光,從窗户斜射進來,幽靜極了。我禁不住這美麗的誘惑,起身外出,決定在温馨的小院獨自賞月。

踏着一條幽徑,來到了這賞月的好地方。天邊的月亮,好似一個大圓盤掛在空中,讓人不禁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情景。月亮依舊照着,照着萬物也照着我。淡黃色的月光如瀑布般傾瀉下來,貫穿我的視線,穿透我的心靈。我閉上眼盡情地沐浴在這如秋水一般的月光下。

晚照晴兒萬里無雲,到有了幾分可惜。像傲立在天地之間的花,雖多了幾分憂傷,卻有些孤芳自賞的味道。天上的月,永遠的孤獨着。在這寂靜的夜空中,唯有它自己獨自守候。那輪新月,成長到滿月,又衰退到弦月,終將是孤獨的。正如人們,在這本該月圓之夜,又有多少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他們只能“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月是孤獨的,人也是孤獨的。

夜深了,我戀戀不捨地向家中走去,在這美好的月圓之夜,我多想,“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亮依舊掛在空中,永遠地照着……

賞月作文 篇9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又是一年中秋節,但今年卻不同,因為今年是我上中學後的第一個中秋。回想小時候過的中秋節,我便哭笑不得,每當月亮升起時,我總會興奮的用小手指着月亮,大人都嚇唬我説:“不可以用手指月亮,不然你的耳朵就會被割的。”那時的我信以為真,覺得月亮太神奇了,現在想想,發現小時候的我太有趣了!今天,一吃完晚飯,我便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去我家附近的市民廣場度過今年的中秋。來到了廣場,眼前人山人海,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廣場上有的男女老少在跳廣場舞,有的在放風箏,有的小孩在追逐打鬧,有的商家為了賺錢賣起了孔明燈……

我們坐在廣場的草坪上吃着月餅,很快一輪圓月在夜空中冉冉升起,看着高高升起的月亮,宛如一個圓潤亮澤的白寶石在黑夜裏站崗,非常美,令人無限的遐想。我看着朗朗的明月,不禁想起了那住在月宮的嫦娥和那桂樹下的玉兔。記得小時候,我竟以為這是真的,希望有一雙翅膀,飛到月亮上去,向嫦娥玉兔問好,在空中遨遊,還可以看到美好的夜景,觀察大大的月亮,那該多好呀!我想,這個時候家家户户都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嘮嗑,吃着月餅,看花賞月吧。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夜深了,原本熱鬧非凡的廣場上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我們也慢慢悠悠的走回了家,我抬頭望着天上一輪冷清的明月,心想:廣寒宮的嫦娥姐姐必定羨慕這人間的祥和、繁華吧……

賞月作文 篇10

懷着無比輕快的心情,我們迎來了中秋佳節。

原本打算好好賞一賞月的,我家樓頂是最好的賞月場所。可是原計劃糟到暗算,在中秋節那一天,中秋節將在家中度過,晚上邊吃月餅邊賞月。

既然如此,就要使這個中秋節過得別具一格。於是,我們便開心的“賞月計劃”。中秋節晚上,我帶了一個雙黃月餅。呵呵,着不是單我一個人吃的,是……哦,不能説,説了這個計劃就完了。

剛好六點半。我們在陽台坐下後,便把報紙連接鋪在一起,那時準備用來放月餅和吃月餅的!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們將在這裏一起吃月餅!一開始,我們看了一點電視,然後就是擠成一堆聊天。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齊抬頭望月。呵,月亮呈紅銅色,活像月食發生了。圓倒挺圓,只是……這顏色也真倒挺另類。不過,我們的計劃也很別樣,也就不計較這麼多了。紅月亮就紅月亮,月亮還不一個樣,顏色的差異或許會更具吸引力。

八點種悄悄地來臨了。這是我們吃月餅的“神聖時刻”。我全家各自拿了一個不同的月餅來吃,恰好湊成一盒多元素月餅——白蓮蓉、哈密瓜、雙黃蓉、五仁香。我們興致勃勃地切開一個又一個月餅,六七個人圍成一圈“品嚐”四種不同味道的月餅,氣氛熱熱鬧鬧,輕鬆搞笑。邊吃又邊看月亮,還在“賞月”。媽媽發話了:“我們吃得這麼開心,不妨把雙黃給爺爺吃吧。”不愧是媽媽,我們舉雙手贊成。如果爺爺也能分享我們的快樂,那豈不是“皆大歡喜”?因為“快樂也是一種傳染病”,把我們鬧翻天的快樂通過一個小小的蛋黃月餅所傳達給爺爺,希望爺爺也和我們一樣過個開開心心的中秋節。

這個中秋節十分特別,這是第一次和爺爺在一起賞月。

爺爺説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説:“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説:“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説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説,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説起中秋的來源,坊間一直流傳着多個不同的傳説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

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可是又有另一個説法是,在月宮裏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唐明皇遊月宮,話説貴為天子的唐明皇對嫦娥非常的迷戀。一天他上了月宮,在月宮裏看到了一隻玉兔和一羣能歌善舞的仙女。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間的傳説中是賴月餅作為通訊工具。朱元璋帶頭取義,把字條塞在每個月餅餡裏,呼喚眾人依時起義。

中秋節的起源,其中的一個説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老人家説,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一代來説,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zhongqiuzuowen/ypezjw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