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中秋節作文 >

吃月餅中秋節作文範文(精選8篇)

吃月餅中秋節作文範文(精選8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吃月餅中秋節作文範文(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吃月餅中秋節作文範文(精選8篇)

吃月餅中秋節作文1

今天是中秋節是中國人的節日,除了賞月最好的就是我們可以吃上美味的月餅。

這天,爸爸給我買了一塊月餅,它是用塑料袋包裝的,上面有“風華雪”三個字,還有一朵紅白相間的月季花。打開包裝袋,一股香香甜甜的味道飄出來。它是大大的圓形,周圍有美麗的花邊,月餅是棕色的和金黃色的,還帶有許多花紋,中間寫着三個字哈密瓜,用刀切一半,能聞到哈密瓜的甜味,中間部分是深綠色的,全部是哈密瓜,我知道這月餅上為什麼寫着“哈密瓜”了。

先吃表皮,感覺像吃蜜一樣甜;再吃果肉,又甜又鹹,又有點粘牙,還有一點苦,我好不容易才嚥下一口。外面不時下着小雨,颳着風,我猜想今天可能看不到月亮了。可是中秋節前一夜晚,我寫完作業就到陽台上賞月,它圓圓的,像一個白色的太陽,但白色中又有黃色,還發出亮光,四周黑乎乎的,只有一顆明亮的星星和它一樣孤獨地掛在空中,我那時想“嫦娥姐姐在天宮多想念家人啊!”

吃月餅中秋節作文2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秋意漸濃。似乎不經意間,月亮缺了又圓,時間流逝的讓人來不及思索,有一箇中秋將至。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相傳遠古時候,有一位叫后羿的英雄,他娶了一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字叫嫦娥。有一天後羿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説服下一半能長生不老,全部付完,便可成仙。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打獵。心壞的蓬蒙因為想得到那包藥便裝病留了下來。后羿剛走不久,蓬蒙便去找嫦娥,逼他交出仙藥,嫦娥無奈之下只得吞下仙藥飛上月球成了仙。

夜色已降臨,我抬頭望望天空想尋找月亮,月亮在灰暗的夜色裏顯得朦朦朧朧、模模糊糊的,什麼嫦娥、玉兔、桂花樹都不見了蹤影。我看看月亮,又看看桌上放着的月餅,不由地悲哀起嫦娥的命運。

“開門,快開門”哦,原來是弟弟一家來了。我開開門,他便連蹦帶跳地跑了進來,一看到月餅他便伸出他那黑不溜秋的“貓爪”去抓月餅。我連忙叫住他,“不能吃,你洗手了麼?”弟弟聽後便不聲不響地去洗手了。開始吃月餅了,我和弟弟都搶着去切月餅,爭執不過,最後爸爸説你們兩個不用搶,你們就比背與月亮相關的詩句,誰背得多誰就切。我覺得這個方法對於我來説很有利,就趕緊回答説行。比賽開始了,弟弟在小舅的提醒下磕磕絆絆地背“牀前明月光……”而我不加思索地背“明月幾時有……”幾局下來,弟弟就什麼也不會背了,所以我理所當然地切起了月餅……

雖然今天夜裏的月亮不是很明,但是和嫦娥姐姐的孤單寂寞相比我們中秋節在一起過的非常幸福愉快,直到很晚我們的笑聲還傳得很遠很遠,多麼快樂的中秋節呀!

吃月餅中秋節作文3

今天是中秋節,傍晚,我和爸爸去買月餅,買了各種各樣的月餅,有圓的、方的、月亮形的。

拿回家後,這些月餅成了一頓很豐盛的飯後甜點,這些月餅還象徵着吉祥與團圓,並且,隨着形狀不同,味道也五花八門,有椒鹽味的,百果味的,水果味的,還有火腿味等等。

啊!多麼好吃的月餅!一口咬下去嘴裏塞塞滿了酥酥的麪餅,裏面還包括這十分好吃的餡真叫人懷念就這樣,我們一邊看中秋晚會,一邊吃月餅。

唉!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轉眼又到了睡覺的時間了,於是我在心裏暗暗地發誓,明年中秋節我一定要好好過,不浪費一分一秒。

吃月餅中秋節作文4

天是農曆的8月15日,是我期盼已久的中秋節。為什麼是我們期盼已久的中秋節呢?因為我們全家不但可以團聚,還可以吃到香噴噴的月餅。到了晚上我和姥姥、奶奶、媽媽、爸爸、哥哥坐在月亮下,邊看着月亮,邊品嚐着圓圓的月餅。

啊!我突然感覺從我嘴裏飄出了一股松仁玉米的味道,原來這是松仁+玉米味的月餅,於是,我又看了看其他月餅的口味,哇!各種各樣的口味,有燕麥葡萄乾的、碧玉絲瓜的、蛋黃蓮蓉的、五仁的……看得我直流口水,看着圓圓的月亮,吃着各種口味的月餅,我的心裏甜絲絲的,好相似蜂蜜流進了我的心裏。

回到家,我想把今天賞月的事想記下,於是,我就把那賞月的事記錄成了日誌,媽媽微笑着説:“這樣子,就永遠不會忘記這個甜蜜的中秋節了。”説着我們家裏便響起了一陣快樂地歡笑聲。

吃月餅中秋節作文5

顧名思義,農曆八月十五便是中秋佳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日子。每家都團團圓圓的,不管身在何處,都會不遠萬里回家過中秋節。八月十五的月亮也格外的圓,人們常説: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我看十五的月亮也很圓嗎!

嘻嘻,我當然也不會錯過這月下吃餅的好日子啦!於是我從房間裏拿出了我最愛吃的酥皮月餅。然後,我又搬出了凳子,輕輕地剝開我最愛吃的酥皮月餅。心裏美滋滋的,真想一口咬下去。突然媽媽一叫我,我便把月餅放在了凳子上,待我歸來之後:咦!月餅呢?我明明把它放在了凳子上,到底跑到哪裏去了?一看,怎麼地上有月餅末,我便一路跟着月餅末走,終於找到兇手了。竟然是你們:小帕和拔絲。

今天我非要把你們拔絲了不可,偷什麼不好,敢偷我的月餅。媽媽聽我在外面咕囔着。便問我:“小威,怎麼了,在那幹什麼?”“媽,小狗把我的月餅給叼走了,我還沒吃呢!”我氣憤的説道。於是媽媽回到房間裏,給我拿了一個月餅説道:“小狗也要過中秋節的嗎?哪有中秋節不吃月餅的?”於是我便不再追究此事,繼續我的月下吃餅了。

吃月餅中秋節作文6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又是一年中秋佳節。這十五的月亮像個金子做的圓盤,掛在深邃的天空中,給幾片浮雲鍍上了金邊。

我們全家五口坐在七層頂上,一邊吃着媽媽親手做的月餅,一邊盡情地欣賞着這皎潔的月亮。我一時興起,學着古人的樣子,搖頭晃腦地吟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媽媽自然也不例外,她走過來摟住我:“別再耍寶了,現在我宣佈一件事情,今年的月餅,其中有一個我放了點特別的佐料,誰要是吃到了就有獎。”我連忙問:“啥獎品?”“都寫在紙條上放進月餅中了。”

於是媽媽媽拿出了五個一模一樣的月餅,供我們挑選。媽媽説我最小,讓我先挑。我左看右看,拿起這個又放下那個,舉棋不定,偷偷看一下媽媽的臉,媽媽笑咪咪地,一點暗示都沒有。到底是哪一個呢?每個月餅都一個模樣,沒有特別的地方呀。我只好隨便拿了一個,心裏還在默默地祈禱,獎品就在這個月餅中。

我迫不及待地掰開月餅,嘿!裏面可什麼都沒有,真可惜,獎品與我擦肩而過,唉,誰叫我運氣不好呢。只見爸爸手舞足蹈起來,“哈哈,我中獎了!我中獎了!”爸爸的運氣實在好。

我忙問:“快看,什麼獎品?”爸爸念道:“祝中秋節快樂!請中獎者説説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如答不上來,就認罰吧。”爸爸大叫道:“這算什麼獎品,還不如説處罰呢?”看到爸爸一臉委曲“樂極生悲”的樣子,我肚子都笑疼了,慶幸自己沒有摸中“獎品”。

爸爸甩了甩頭,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説就説吧,這可難不倒我。月餅的出現始於元朝,由於元朝的殘酷統治,中原廣大人民紛紛起義,當時朝廷搜查得十分緊張,軍師劉伯温就想出了一條妙計:特製大圓餅,內暗藏字條。

字條上寫着‘八月十五起義’,再將餅運進義軍軍營,八月十五一舉攻城,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將‘月餅’作為食品賞賜羣臣。於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餅的習俗。這麼樣説得不錯吧?”説着,爸爸朝爺爺、奶奶、媽媽和我眨了眨眼。

一家人樂呵呵的嚼着香甜的月餅,觀賞着分外明亮的圓月,談論着中秋節各種美麗的傳説,享受着中秋團圓、家庭和睦的歡樂。

吃月餅中秋節作文7

一年中不知有好多好多的節日。有那熱鬧的春節,有那肅穆的清明節,有那歡快的兒童節,也有那歡慶鼓舞的國慶節而我最愛那象徵全家團圓的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處於秋天的`中間,故此名。在這一天天上的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形如玉盤一樣非常圓,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圓之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中秋節作為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農曆八月,天高氣爽,許多的莊稼都已經收穫了,中秋節也是人們慶賀豐收的節日。每當中秋之夜,人們一邊欣賞玉盤般皎潔的明月,一邊吃月餅、水果,家家户户都洋溢着豐收的喜悦。據説這月餅還有一段非凡的來歷了:

月餅有着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據説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在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的習慣,還有賞月背詩的習俗。當人們吃過晚飯,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陽台上,熱熱鬧鬧的享受天倫,欣賞着皎潔的明月,隨後背誦帶月的詩歌,一派人間聖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杜甫的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絕倫……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説,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吃月餅中秋節作文8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説完把餅分給羣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着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祖時,李靖出征突厥,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着當空的皓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羣臣食之。若此説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zhongqiuzuowen/g8n8l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