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元宵節作文 >

【熱門】元宵節的作文900字6篇

【熱門】元宵節的作文900字6篇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1

過了春節,元宵節轉眼就到了。當全國大多數的地方一家人圍着桌子吃湯圓時,小城的元宵節卻有不一樣的風俗。

【熱門】元宵節的作文900字6篇

元宵節這一天下午,人們備好蠟燭、香、煙花,先到自家的祖墳點點蠟燭香,放放煙花,一是新的一年裏讓祖宗感受一下人間的香火,二是禱求祖上保佑新的一年裏平平安安,事業做的紅紅火火。

趁着家人上墳的時間,家裏的主婦們升起灶裏的火,一口二尺四寸的大鐵鍋裏,放上大半鍋的水,淘米下鍋,再放上芋頭,醃過的豬骨頭、豬腸、豆腐乾、香菇等各種佐料。灶下火正旺,鍋裏水開,白氣冒上來,骨頭的香味就乘着白氣直赴進了鼻端。這時粥還只是一個開始,要慢慢地熬,待到佐料發出的香都融合到一起,鍋裏的粥越來越稠。上墳的人回來了,一鍋香氣誘人的雜燴粥就可以出鍋了(在我們小城叫鹹酸粥)

説起小城元宵節不吃湯圓吃雜燴粥的風俗,這裏還有一個傳説。相傳很久以前,小城因地處偏遠山鄉,交通不便,算得上窮鄉僻壤了。人們過完春節,備的年貨也吃差不多了,又到扳着指頭算着糧食的時候,元宵節到了,小城的一巧婦們靈機一動,蒐羅了一下家中的剩菜剩飯和不多剩下的年貨,到在鍋裏煮了一鍋雜燴粥。一嘗之下香濃可口,鄰人爭相效仿,口口相傳,就成了小城元宵節吃雜燴粥的習俗。

埋頭“哧溜、哧溜”地吃着粥,母親總會笑着對我們説:“多吃點,十五夜可要吃十五碗呢,上墳前三碗,回來三碗,看完龍又是三碗,你們敞開了肚子吃。”引來我們的一陳笑聲。

這邊還在收拾碗筷,那邊鑼鼓聲聲響,煙花朵朵開,板龍燈會已經開始了。“鑼鼓響,腳底癢”,想起小城的這句諺語正印證了看龍人的心裏。

小城的龍是板凳龍,在一條條板凳上以竹條為骨,白紙為身,做出威嚴生動的龍頭,一節節如在飛騰的龍身。做龍是村中做龍老人的拿手活,不過一個龍頭,也得做上一兩個月,龍身由村中各家的老人負責做好保管。到了舞龍的夜晚,各家各户拿出自家的龍頭和龍身,在村中的操場上,用活木栓栓上龍頭和一節節龍身,龍頭和龍身裏再放進蠟燭,一條閃閃在夜間飛騰的游龍就出場了。而舉龍即是一個體力活也是一個技術活,要的是舉龍人相互間的默契配合,兩三百節的龍身加上一個大龍頭,龍頭的五六個人抬,一節龍身要兩個壯漢替換着舉。龍身長了,人多了,配合起來就難了。舉龍的時候,領頭人一喊起,後面的人就得舉,領頭人一説放,就得放下,如一人配合不好,該放下時沒放下,或轉彎時偏了點,兩條板凳的活栓就全打拆成剪切狀,很容易傷到就近看龍的人,有時還會拆翻了蠟燭,燒了龍身。所以每年舉龍的人都要挑身強力壯的,還要是有經驗的。

月上柳梢頭,龍遊大街小巷間,人聲沸騰,人頭湧動。舉龍的五六百人加上看龍的,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向前遊移,人中有龍,龍中有人,人與龍相親相近,和諧共存。站在高處看,一條皎龍在夜色上下飛騰,龍過街穿巷,每到一家,那家家主擺好蠟燭香火,在鑼鼓聲煙花聲中,龍為人間禱福祝願。祝願新的一年裏平安健康,幸福美滿。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2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説,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遊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南北朝時代元宵節吃伴和肉與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種叫“面繭”的麪食和焦飠追(即烤餅),到宋代有鹽豉湯和綠豆粉做的科斗羹,並出現了“圓子”,此後元宵節南北方均以吃元宵為習。

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3

因為元宵節是傳統節日,所以到了這一天,我家也認認真真地過起了這個節。

一大早,媽媽就開始為我們準備食物。早餐一般比較簡單,重點在午飯,其隆重程度不亞於除夕的團年飯。你看,全家都動員起來了,穿好護衣,洗淨手,個個上陣,連好吃懶做數第一的弟弟也來湊熱鬧了。媽媽和好糯米麪團,我和爸爸就捏湯圓兒。媽媽用手托起一團面,掰成大小相等的兩坨,兩手輕輕揉捏,三兩下就變成了圓圓的湯圓。爸爸搓湯圓的手藝很嫻熟,一坨面在他手裏像變魔術一樣眨眼成了圓咕咕的湯圓兒。我的手藝雖然趕不上他們,但也還是像模像樣。弟弟來了興致,湊到跟前,看爸爸把兩坨湯圓面放在手掌心滾動,他也學着合起兩手掌來回滾動,可是他那小手掌哪能一次滾兩個湯圓呢?我們一次只花費十幾秒鐘就做好了兩個湯圓兒,可弟弟手掌裏的兩坨面怎麼滾都無法成形。他着急了,乾脆直接把這兩坨奇形怪狀的湯圓面,和我們做好的成品放到一起,這兩坨癟湯圓兒放在我們做好的湯圓當中簡直就是“雞立鶴羣”。

“秋豪,你做的湯圓兒好難看!”

“你做的才難看,哼!”他雖然嘴硬,但還是覺得自己沒面子,於是就去“進攻”我們做好的成品——把我們做的湯圓兒挨個兒捏癟了。

“秋豪,等會兒你不想吃湯圓啊?自己不會做還搞破壞,弄得這麼難看,誰還吃呀?”沒想到他還哼哼唧唧的,像要哭了。爸爸只好説:“算了算了,我們就吃這癟湯圓兒。”對於弟弟的頑皮,全家人都很無奈,在這大過節的,也不好説他什麼。

捏好了湯圓,下一道程序就是煮湯圓了。媽媽用煤氣灶炒菜,我們就用大土灶煮湯圓。我負責添柴火,爸爸負責看鍋裏的湯圓。鍋裏剛冒熱氣兒,弟弟就流口水了,一會兒催我趕快加柴火,一會兒催爸爸趕快把湯圓下鍋,還跑去媽媽那兒告狀,説:“姐姐和爸爸他們好慢,存心不讓我吃湯圓。”媽媽的注意力都在炒菜上,一會兒放鹽一會兒加醋的,哪顧得上弟弟在旁邊嘮叨,就只好嗯嗯喔喔地敷衍着。

弟弟盼呀盼,終於湯圓出鍋了,媽媽的菜也炒好了。不用説菜很豐盛,雞鴨魚肉皆備,色香味形俱全。爸爸在門口放鞭炮,噼裏啪啦還沒響完,弟弟就已經迫不及待了,用勺子舀起一個湯圓兒就往嘴裏送,剛起鍋的湯圓可想而知是很燙的,燙得弟弟亂蹦亂跳,趕忙吐到地上,伸出舌頭直哼哼,還一個勁兒用手對着嘴扇風,身子轉來轉去。爸爸忍不住笑了,我們全家都笑了。

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品嚐着小年味兒,品嚐着親情。添湯圓時,我悄悄把包着一枚硬幣的湯圓盛到弟弟碗裏。弟弟吃到這枚硬幣,露出驚訝的神色,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對弟弟祝福:“新年好運,健康成長!”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4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説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説"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咊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5

春節的味道還意猶未盡,新年的鞭炮硝煙尚未散盡,元宵節便宛如俏麗娉婷的村婦,滿面春風地款款走來。

在家鄉人眼裏,鄉村最美不過元宵節,大年是春節的序幕,元宵節才是春節高潮,就像壓軸戲放在最後演一樣。鄉村小鎮元宵節雖沒有縣城陣容龐大,但也別具一格,融合了燦爛而悠久的鄉土文化精髓,踩高蹺,舞獅子,耍龍燈,劃旱船,頂花橋,傳遞着一種古老而傳統佳節的韻味。

在我的記憶中,演出者都是村裏愛好文藝的叔叔伯伯嬸嬸們組成的,每天酒足飯飽之後,踱到村委大院裏,邊胡吹海聊邊舞動起來。表演大都以戲劇化裝人物出現,演出的故事情節均源於當地民間傳説和歷史典故,整個表演既驚險刺激,又詼諧逗趣。於是震耳的鑼鼓聲,鞭炮聲,人們的笑聲匯聚在一起,把整個村子渲染得既喜慶又詳和。因好的文藝節目還要到鎮上去匯演,各村的叔叔伯伯嬸嬸們都暗地使勁兒,整個村莊都會因為元宵節的即將來臨而沸騰。

到了元宵節這一天,大家夥兒傾門闔户,扶老攜幼,穿紅掛綠,歡天喜地到鎮上看演出,裏三層外三層圍個水泄不通,有鎮上組織的,也有來自各村莊的,從清晨一直耍到深夜。踩高蹺的踏着高低不平的街道路面,搖晃舞步,動作驚險,圍觀的人羣中不時發出一陣陣驚呼聲。舞獅子的從街一頭舞到街另一頭,活靈活現,鑼鼓喧天。尤其是劃旱船最有情趣,漂亮的船姑娘坐在船艙,恰似一朵流動的花兒在小鎮上飄蕩,船兒擱淺了,老艄公用槳撬、肩扛、手抬,動作詼諧誇張、惟妙惟肖,引起陣陣喝彩聲。元宵節時就連平時不怎麼出門的老頭老太太也要在兒孫攙扶下顫微微地出門觀看。此時勞碌了一年的鄉親們身體放肆地扭一扭,憋屈了一年的嗓子吼一吼,喊出一年的舒心如意。因元宵節是鄉村的狂歡節,於是,嘻鬧聲、歡笑聲、鑼鼓聲,聲聲交織在一起,匯成鄉村元宵夜晚的交響曲,迴旋地飄蕩在上空。

元宵節吃元宵,也是鄉村一道靚麗風景。鄉下各家各户的主婦們都善做飲食,元宵做得最拿手,用家鄉的山楂、芝麻、核桃仁、棗泥為主,加上白糖,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吃起來齒頰留香。不知是哪家最先點燃了元宵夜,噼裏啪啦地鞭炮聲引爆了整個鄉村,不絕於耳的炮竹聲此起彼伏,飄蕩夜空,打破了鄉間的寧靜,一道道光束銀花劃破夜色,形成一支震耳欲聾的交響曲。吃罷元宵節的湯圓,小孩子們提着各式各樣的燈籠吆喝着同伴滿街巷裏鑽出鑽進。大人們乘興走出家門,聚在一起閒聊,或去小鎮上看看文藝演出。家家户户門口掛着的紅紅燈籠搖曳在夜風中忽明忽暗,每一盞燈有每一盞燈的心思,是鄉親們在裏面點燃的對這新的一年的盼望與祝福。

年年歲歲過元宵,歲歲年年俗不同。如今,每到元宵佳節,鄉村裏各家各户門頭上懸掛紅燈籠的風俗早已湮沒無聞。而是夜幕降臨,家家户户吃完元宵,打點行囊,辭別家鄉,出門打工或準備春耕。元宵節在莊稼人心中漸漸淡化而去,原本村莊元宵節的熱鬧,只能在夢裏久久地回味了。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6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今年我也是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噴噴的牛排之後,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湯圓,有黑芝麻餡的、豆沙餡的、果仁餡的,令我眼花繚亂,我隨便夾起了一個,一嚼,啊!滿口的豆沙香飄了出來,發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夾起一個又一個,吃得我滿嘴飄香。

晚飯後,我們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廣場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維持秩序,公路上連汽車都沒有,人們把公路當成了人行道,人羣緩緩的流向南湖廣場。當我們走近廣場,哇!那裏已經是人頭攢動,看樣子我們只能擠進去了。八點鐘一到,開始放焰火了,一顆顆禮花騰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開,有的像有節奏飛舞的流星,有的如閃閃發光的金環,有的像綻放着菊花,有的還像滿天的繁星……剎那間,又一聲巨響,一個禮花在天空中爆開,發出耀眼的彩光,在場的人們隨着禮花的綻放而轟動,夜空被裝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斕,廣場上沸騰了……

今年的元宵節真的讓人難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yuanxiaozuowen/lzzd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