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元宵節作文 >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通用10篇)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鬧花燈作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通用10篇)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1

今年元宵節,吃過晚飯,我們就去看花燈、焰火了。

七點剛過,我們就來到新市區看花燈,這裏人山人海,花燈會種類繁多,設計新奇,造型各異,市政府前的整個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有做生意的人早早來到擺好攤位,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蘆邊吃邊看。八點多鐘,在市委大樓旁邊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一顆顆五彩的禮花騰空而起,禮花炸開以後,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着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後是雙層的,接着變成動物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後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整個市區都沸騰了……

五彩的花燈被高高的掛在了半空中,閃着耀眼的光芒。美麗的花燈給這裏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麼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

當我們看到一半時,我驚訝地叫了一聲,因為在花燈裏,這個是我見到的最有意思是:花燈里居然還有三隻活羊,燈箱裏還有一羣小雞,據介紹,它們是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呢!真讓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膽的人甚至還過去摸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腦袋,不時地抬起頭“咩?咩?”地叫喚兩聲,然後又繼續吃它的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當我們往回走時,看到一羣人在猜燈謎,其中有一個字謎是:天下人間會七星,我和爸爸媽媽猜了許多次也沒猜中……

時間不知不覺已過去了三個多小時,但我們一點也沒覺得累。

啊!今年的元宵節之夜真美呀!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2

今天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去看花燈。

大街上的人可真多呀!人們互相擁擠着,用“人山人海”一詞來形容這場面一點也不過分!

哇!好漂亮的一隻金老鼠啊!瞧這隻老鼠,通身發黃,燈泡般的大眼睛,金鼠背上有兩個金元寶,金老鼠搖頭晃腦,好像在説:“祝大家財源滾滾,萬事如意!”兩條小鯉魚也躍出水面向人們祝賀!前面的五個小和尚在敲鑼打鼓迎新春,哈哈!好一幅“金鼠送寶”呀!

“快看哪!是嫦娥!”我大叫到。月宮仙子嫦娥在個幹嗎?原來她在追人造衞星呢!可怎麼追也追不上!旁邊有一架火箭,火箭上赫然寫着四個大字:“中國航天”隨着科技的進步,祖國的發展,飛天已不是個夢想,如今我國的航天事業在各國遙遙領先,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裏祝祖國航天事業更上一層樓!

“哇!福娃也來了!”我説。五隻奧運吉祥物——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歡聚一堂!它們站在一個旋轉的輪子上,向人們招手。輪子上刻畫的是奧運會精彩的瞬間!張怡寧奮力打乒乓球,郭晶晶奪得奧運金牌,飛人劉翔的跨欄。2008年,奧運將在首都北京舉行。讓我們期待奧運的成功吧!

“姐姐快看,是米老鼠”弟弟高興的説。六隻米老鼠正在舉行拔河比賽呢!米老鼠一前一後那個大大的春字,不正喻意着春的來臨嗎?

哇噻!好逼真的一條巨龍!巨龍騰雲駕霧,高高在上,巨龍盤旋着,兩條一搖一擺的鯉魚也看着巨龍,栩栩如生的巨龍讓人望而生畏。

這不是小鯉魚跳龍門嗎?看!一條小鯉魚破着風浪來到龍門。它告訴我們有恆心,持之以恆,才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回家路上,我還想着那些花燈給我的深刻的啟示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3

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慶典元宵節,又稱燈節。古時候,一到過年,家家户户張燈結綵,普天同慶。當時掛燈於門上,除了節日期間照明之外,多是為了增添節日氣氛。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動是和燈連在一起的,至元宵節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了2000餘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

燃燈之俗始於漢代,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創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這天要燃燈祭祀“太乙神”。此俗歷代相沿,到隋朝時,每年還要舉行盛大燈會,招待各國使節。

元宵節成為燈節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於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開宵禁,命點千盞花燈,張燈三夜,成為一時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間,放燈時間又增至五夜。起於十四,止於十八。更為興盛。故有“宋時湯圓隋時燈”之説。而且在宋代出現了燈謎,即將謎語系於燈上,使人們在賞燈之際伴以猜謎,更添情趣。“燈謎”一詞即源於此。明永樂七年,宮廷下詔“元宵節自十一日始,賜節假十日。”成為歷代最長的燈節,也形成了全民性的節日。到了清代,燈節假日改為四天,但盛況不減。從正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正燈。”

一直熱鬧到“十八落燈”整個新春佳節才算落下帷幕。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4

元宵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人山人海的時代廣場,欣賞那些精製的花燈。

我看見哈密市市中心美麗的瓜鄉少女,手捧一個大而誘人的哈密瓜站在由哈密瓜堆成的寶塔上。寶塔下,五個福娃擁抱着她,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嬉戲玩耍。

我們繼續往前走,突然一個龐然大物映入我的眼簾。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條巍然屹立的巨龍。這條巨龍足有20米長,1米寬。龍的眼睛是用明亮的電燈製成的,龍頭還可以自由擺動,真是栩栩如生。我們再往前走,望見凱旋門門前的一個花燈門真是色彩迷人,給凱旋門又添了幾分姿色。

我們穿過有兩個瓜鄉少年搭成的門就進入了福娃長廊,它前面的兩隻一粉一藍的小老鼠吸引了我,我顧不得欣賞福娃花燈和媽媽的叫喊,連忙跑過去要看個究竟。哦!原來是小老鼠在開派隊呢!而且由剛才那兩隻小老鼠來跳旋轉舞,多麼有趣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紅旗杆旁,前面一個燈籠形式的花燈更是美不勝收,而且在最後面告訴我們:哈密會永遠和諧永遠美好!

雖然花燈不多,但我從精緻的花燈中感受到它象徵着哈密在奔騰飛速的發展!我相信,哈密明天將會更美好;奧運會在北京舉辦的會非常成功!今年是奧運年,所以我希望我們中國奧運金牌拿的是最多的!讓我們為奧運健兒喝彩吧!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上燈節,下午上課的時候我就開小差了,想象晚上玩燈的情景。

晚上月亮偏偏躲在灰暗的雲裏不肯露面,像戲劇裏的新娘披着大紅頭紗一樣羞羞答答的。老天爺似乎故意不成全咱們,就在咱們吃大圓子的時候,下起了稀疏的細雨,在我本來愉快的心情上蒙了一層陰影。儘管如此也不能阻止我出去玩燈的決心。

我帶着心愛的燈出去尋找小夥伴,大家不約而同地提着拉着花燈來到了村子前的水泥路上。大家拿的燈各不相同,有手拉兔燈,有豬燈,有電棒,還有戴在頭上的牛角燈……其中要數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虎燈最多了。看到這些虎燈想到今年是虎年,什麼龍騰虎躍、生龍活虎、虎虎生威、虎嘯獅吼等一些含有虎字的成語剎時機都浮在我的腦海裏。

咱們排成一隊,提着燈籠在村裏行走,每經過一家門口咱們都會大聲地笑着喊:“巡邏的哨兵來了!”引得主人紛紛出來看個究竟,咱們則鬨笑起來。

咱們來到一塊寬闊的水泥地上,把燈有序地聚在一起,遠看彷彿一盞巨大的蓮花燈。咱們又把這些燈擺成了S形、Z形、8字形……聽到咱們的歡聲笑語,那些剛會走路地小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也來加入咱們的隊伍,揮動着肉嘟嘟的小胖手來拿燈,小手力氣小,一拿燈掉了,滾得老遠,小寶寶“哇——!”一聲大哭起來,惹得圍觀的大人孩子哈哈大笑。

鬧花燈已經結束了,但那歡聲笑語,久久繚繞在咱們窗前。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6

我最喜歡元宵節了!因為元宵節可以吃到各種餡做的元宵,還可以在晚上看到各種各樣的民間花燈。

傳説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防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都通通燒死。天帝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危險,偷偷駕着七彩祥雲來到人間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説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現人間一片火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明年的元宵節,肯定應該比以往的元宵節過得好。因為隨着科學和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元宵節是我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元宵節一過,春節也算過完了,所以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熱鬧的。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7

元宵節一到,這也意味着要過完年了。而每年元宵節到吳鎮紀念館去看花燈、猜燈謎,是我們家每年的保留節目。

到了吃晚飯的時間,要吃湯圓了。這不,剛想着,爸爸就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圓圓的湯圓在碗中裝飾得十分可愛。一咬,流出的黑芝麻糊中似乎包含着濃濃的愛意。我一口氣吃了十個。

夜幕降臨了,全家人一起往吳鎮紀念館出發了。路過泗州公園門口,就聽到“砰砰”幾聲,各種顏色的煙花在公園內綻開了。有紫色的、黃色的、紅色的……路邊的行人紛紛停住腳步,眺首觀賞。我除了鼓掌,就是大聲叫好。

終於,吳鎮紀念館到了。今天人可真多呀,大門口人頭攢動。走進大門,路兩旁懸掛着各種各樣、小巧玲瓏的燈籠。大樹上也被五顏六色的彩燈裝扮得異常美麗。我的眼睛早已不夠用了,空中的、水中的、閣上的、池畔的,白的、紫的、紅的、黃的,五彩繽紛,爭相閃爍。各種類型的花燈中,我最喜歡的是金魚燈。金魚燈製作精美大方,而且尾巴、魚鰭和魚鰓都能動,更有趣的是它還不斷地吐着泡泡呢!

讓我失望的是,雖然有許多燈謎,但我一個也猜不出來,爸爸説:“明年來之前,一定要做足準備。”

回家的時候已經臨近十點了,但大街上依然是車水馬龍。我想:今晚家家肯定是不眠之夜。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8

今天,是元宵節,我們社區的元宵燈會可好玩了,有燈謎,猜中了有一個小哨子拿,有自己製作的兔子燈籠和象徵着美好的燈籠,各種各樣,還要評選出各個獎項,還有好幾個有趣的活動。

我印象最深的是猜燈謎和評選燈籠。

哇!這兒的燈謎可真不少,數一數,有五十個呢!我獨自猜了幾個謎語,一個、兩個、三個……哇,我猜了還真不少,有八個呢!

過了一會兒,元宵燈會正式開始了。主持人―――王玲阿姨宣佈開始猜燈謎,同學們和家長緊緊地簇在王玲阿姨的四周,生怕搶不到謎語。我在人羣中穿來穿去,舉了好幾次手,王玲阿姨都不叫我,我放棄了,哎,真遺憾啊!

下面,我們要評選燈籠了。一進閲覽室,映入眼簾的是多彩多樣的燈籠,有可愛的兔子燈籠,有紅彤彤的五角星燈籠,有小巧的桔子燈籠,還有美麗的花燈……

我做得兔子燈籠可好看了。底是由廢舊圓盒做的,外面包了一層厚厚的紅色縐紙,裏面放了一個玫瑰花蠟燭,外面是用一層紅色的縐紙圍起來的,裏面用了一個十字圓鐵絲固定,在燈籠的四壁,有四隻活蹦亂跳的小兔子,每隻都代表不同的祝福,最後在燈頂上安了一根鐵絲,用雙層的彩紙做出的小棒來當提手,我做的燈籠出世了!

經過同學們和家長的指定,我的燈籠被評為了二等獎,好高興啊!

明年,我還要來參加做燈籠、猜燈謎的`活動!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9

正月十五到了,我那天常常看着窗外,等待着夜幕的降臨。終於,在我最後一次等待的時候,天黑了,藴藏着工人叔叔們的血汗的美麗花燈,亮起來了。

人們高興地放炮,一家老小,挽着手,説説笑笑地看燈。老人們眉開眼笑,一時間,他們的皺紋淺多了,好像年輕了十幾歲;青年們回到了當初的家,見到了久別重逢的爸爸媽媽;小孩們驕傲地向夥伴們炫耀自己的新衣服,又蹦又跳,好像總也閒不住似的;處處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慶氣氛。

今年的燈有大型的燈,有宮燈,又比較分散,所以人們照樣看燈,成夥的人又不易分散,街上並不擁擠,我們高高興興地嬉鬧,文化宮廣場上有數不清的大型燈。看,那三座高大的金字塔,四邊點綴的霓虹燈,讓金字塔金碧輝煌,它象徵着埃及古老的歷史呀!再加上面的逼真圖畫,更讓人驚歎不已。旁邊的大紅鯉魚,在波濤上不停翻滾,搖頭擺尾,好像在説:“過來,看看我呀!”再看A區16號樓邊,一個由花和燈串組成的亭子建成了,它的柱子由一條條霓虹燈組成,亭子上就是花朵和串燈,下面還是花,我的眼睛都看花了。邊上的小販使勁叫賣,這時學校裏放花了,只見一顆顆火星飛上天空,變成一朵朵花,紫色的、紅色的、黃色的,有的像花朵,有的是光環,變化萬千,我簡直看呆了。

正月十五鬧花燈,我願大家都過個快樂的新年!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10

中國的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當屬春節,可要評一評最有意思,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無疑是元宵節了。

元宵節有兩大看點:一、看煙火二、看花燈。人們在觀賞瞬息絢爛的禮花後,便會沉浸在燈海中,這燈不是一般的燈,我們大可以叫它們團圓燈,仙女一般的姿態,明星一般的奪目,她們使整個城市變成了不夜城,裝點了城市,也充實了節日的氣氛,更能讓人品味一下年味兒。

在不覺中,我們的國家漸漸強大,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花燈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很小的時候,花燈大多都用蠟燭來照亮,小孩們能提上一個紙燈籠都神氣十足慢慢地我長大了,發現燈籠多數改用電燈來照亮,少了那根小蠟燭,燈籠的材料也由單純的紙改為紙和塑料等材料搭配,色彩確實明豔了許多。

今年元宵節那天晚上,我走在街上,人流如海潮般一波一波湧在大街上,有時甚至擠得站都站不住,人們臉上無不掛着喜悦得神情,燈真是多啊,令人目不暇接,今年的燈更注重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有的燈在海中,有的卻飛到天上,更有的會動,像活的一樣,讓人看了既驚又喜,隨着品位的提高,人們學會使用音樂作襯托,就連小孩提的花燈也有音樂。

縱觀大街小巷羊味十足,許多花燈上有羊,有的羊還會叫,再加上那些動作,真像活的一樣,怎麼評價呢用奶奶的一句話説,就是現在的人真聰明!有的燈高2.3米,有的甚至更高,人們現金能投入那麼多資金去進行精神文明建設,不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祖國經濟的發展嗎?我們的生活水平越高,花燈的檔次也就越高。

元宵節的花燈啊,你是團圓的象徵,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象徵。

標籤: 花燈 元宵節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yuanxiaozuowen/33gk0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