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小學三年級清明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精選7篇)

小學三年級清明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精選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清明節的由來作文2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清明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精選7篇)

小學三年級清明節的由來作文200字 篇1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小學三年級清明節的由來作文200字 篇2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

小學三年級清明節的由來作文200字 篇3

清明節的到來讓我想起了一首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説到清明節的由來,我還知道一些清明節的習俗。清明節的習俗有:盪鞦韆、植樹、春遊和掃墓……其中現在人們知道最多的就是掃墓了。

每年的四月五日、六日或七日的晚上,就會有鬼魂靠近祖先的墳墓,或者會破壞墳墓,所以每年四月五日的早上,家家都要到祖先的墳墓上去檢查,並祭拜祖先。後來,就慢慢變成現在的掃墓了。

小學三年級清明節的由來作文200字 篇4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説起。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互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小學三年級清明節的'由來作文200字 篇5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大家對清明節很好奇嗎?想知道是怎麼來的嗎?它為什麼要叫清明節呢?我來給你介紹介紹。

春秋。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王留國外,中途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沒有了體力。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吃的,正在大家焦急的時候,隨身介子推悄悄的割下了一塊肉給重耳做了肉湯。重耳得知後感激不已,後來重耳回國做了國君重重封賞了當初跟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後來重耳而想給介子推獎勵,然而介子推鄙視爭功討賞,所以他打裝好行李,同母親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羞愧不已,想去找介子推,可綿山龐大,他該到哪裏找呢?有人建議用火把逼介子推逼下綿山。重耳同意了。結果介子推還是遲遲不下。重耳命人上去一看,介子推已經揹着他那年邁的老母親死於柳樹下。重耳悔恨不已,寫下了血書,掛在了柳樹下。

清明節是一個使人悲痛的節日。又名寒食節,清明節是晉文公重耳對隨臣介子推卜悼念之情而造的節日。

小學三年級清明節的由來作文200字 篇6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着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小學三年級清明節的由來作文200字 篇7

你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嗎?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最開始 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節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節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的農諺。

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冷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即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掃墓。今年清明節前後,我們學校組織了春遊,就是去革命英雄紀念碑。我們帶着太陽帽,拿着小白花,浩浩蕩蕩地拉到了革命英雄紀念碑,在那裏,有許多高大的石碑,石碑上有很多烈士的名字在上面的,我們低着頭,來到長清樹面前,把我們的小白花寄在長清樹上,默默地看着長清樹上的小白花……依依不捨在離開了革命英雄紀念碑……

這是我們紀念已故先人的節日,也是我們中國非常傳統的節日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od94l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