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清明節的作文1400字合集5篇

清明節的作文1400字合集5篇

清明節的作文1400字 篇1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這個節日,主要是祭奠祖先,追念古人而設置的一個節日。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風俗習慣,這些各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形成那各種不同的鮮明對比,讓這清明節更加充滿神祕的色彩。趁着清明節小長假,爸爸媽媽把我帶回了老家,讓我領略了一番老家的清明掃墓的活動,家鄉的清明節,讓我滿懷深情,難以忘懷。

清明節的作文1400字合集5篇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的內心都是洋溢着激動飛揚的心情,心跳總是按耐不住,猶如跳出來的兔子一樣,難以控制它跳動的頻率。在走過了很久的一段時間後,我們終於來到了家鄉。那一天,下着濛濛細雨,真是應了〞清明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前人留下來的偉大詩句。看着滿天的烏雲,我不盡感到了有一番別有的風味,彷彿覺得這毛毛細雨是為死去的烈士們而下的,這是對他們所貢獻的力量而作出的肯定。這雨感覺有點涼,盡情地揮灑到了我的身上,和我來了一次親密的接觸,再看看周圍的景物,這些景物好像活了起來一樣,竟然和人的心情變得沉重、嚴肅起來。

當我們走到屋子裏的時候,門口早已戰出來了全家的人,奶奶,爺爺,大伯,大舅,嬸嬸,阿姨,還有表哥,他們早已等待我們的歸來,一大早在這門口裏等待着我們。這樣的場面,讓我感到十分欣慰。因為,這在平時,只有那歡慶的春節,我們才可以聚在一起,才可以在一起共度美好的天倫之樂,因此,我十分珍惜這一令人難忘的一刻。

臨近中午的時候,爺爺奶奶都準備好了清明節的飯菜,這飯菜可不像春節的那麼豐盛多彩,而是像平時一樣的清淡,只見飯桌上放着一點魚,還有一些果子,還有一窩香碰碰、熱滕滕的青菜豆腐湯。用餐的時候,爸爸給我説了,這是我們家鄉里清明節時候的風俗習慣,準備清明節的祭品,就必須有清明果,還有一些魚肉,最重要的是要青菜豆腐湯,會站在我們的一帶,流傳着在清明節裏喝青菜豆腐湯便可以讓自己的一生一清二白。

吃過午飯過後,稍作休息了一會,我們便向山裏走去,來到清明節最重要的戲玉部分,也就是我們常説的清明節拜祀儀式。爸爸認真地告訴我,我們家鄉的清明節,一定要到下午才能進行,上午是不可以到山裏拜祭,一定要遵循我們當地的這一風俗習慣,因為這樣做,才能體現出我們對先輩的尊敬和愛戴。

在去山裏的路上,我們路過了綠葉葱葱的竹林,穿過了茂盛的樹林,一路上是那麼的幽靜,還時不時傳來鳥兒的鳴叫聲,好像這鳥兒也感受到了清明節的到來,紛紛趕來和我們一起拜祭先人,以表示對先人的尊敬。我們經過了一段路程之後,終於來到了拜祭的地方,這是一處十分寬暢的位置,矗立在半山腰之中,奶奶告訴我,這是要先們在半山腰中能夠觀看山裏的情況,守護着整個山頭,同時也是在保護着我們這些人。

來到之後,我們便各自忙了起來,我們忙裏忙外的,幹起活來十分有勁,完全沒有半點勞累的意思。爸爸媽在墳墓清理環境,清理着一些大大小小的雜草,讓先人們有一個好的環境,更加舒服的享受地下的生活,你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尊敬與愛戴。爺爺奶奶就十分認真地擺擺放着拜祭的東西,他們從竹籃子裏拿出來了碗和筷子,還有酒杯,這是5個碗,5雙筷子,5個酒杯。我見了,便來到爺爺奶奶身邊,蹲了下來,在認認真真地幫着他們。我把魚、肉、豆腐等各種祭品,小心翼翼地放到了碗上,還在酒杯上倒滿了酒,等這一切準備完畢之後,就等着爺爺奶奶做接下來的事情。這時,爸爸媽媽也把雜草給清理完了,我們就站在了一旁,看爺爺奶奶如何拜祭先人。我們站在一旁看着,只見爺爺和奶奶提着燈籠,向四面八方遙湃,他們嘴上還忙着唸道:神祕的祖先們齊聚共飲,祝祖先們如意自在,在這之後,爺爺奶奶就把我倒好了的酒,瀟灑地揮灑在了墳墓前邊,這是在保佑我們這些後人生活順利,日子平安。最後,爺爺還把一大瓶的酒倒了出來,這是在希望先人祝願我們的國家福安康,國家昌盛。在行酒之後,我們便燒起了錢紙,點上了香爐和油燭,一起拜祭我們偉大的新人們,以此來紀念他們。在這之後,我們就放了鞭炮,以一種轟烈的方式結束了這次的拜祭活動。

臨走之時,爸爸媽媽還檢查了墳墓前的煙火情況,認認真真地把這些煙火給撲滅之後,你們才圓滿地離開了這裏,才開開心心地往家裏的方向奔去。

家鄉的清明節,真是讓我瞭解到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讓我清楚地知道了各個地方都有着不同的風俗習慣,這是一種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把這種優良傳統給蔓延下去,讓中華民族傳統一代又一代的留給我們的後人們,使之發揚光大。

清明節的作文1400字 篇2

早晨起來,和平日一樣打開窗子,濃重的濕氣撲面而來。我趕忙關上窗户,説真的寧可不透氣,我也不想讓乾燥的屋子變得濕唧唧的。居住南方的那些日子,受夠了肆虐的潮濕,那種生活經驗,會使你感恩北方的疏朗和寒冷。南方的冬天是濕冷的,夏天是濕熱的。春和秋在你還沒回過神的時候就倏忽而逝。

我知道自己是個頑固堅守的人。但是,橘生北方則為枳是誰都明白的道理。下樓走進細雨裏,院子近處綠樹和紅的白的花,全都濕重在枝頭上,稍遠的地方竟是煙雨迷濛,模糊一片。沒有鳥鳴,只有遠處不知道因為喜或悲燃放的爆竹在悶悶的響起。忽而想起還有兩天就是清明瞭。清明的雨不可能是從唐朝一直下到現在吧。

關於清明,似乎也有上墳的記憶,但那應該不是清明節的掃墓,因為記得很清楚,那是要扯哭聲的。清明節只是灑掃,不要求扯哭聲的。

那是與父親還有弟弟一起去的爺爺墳地。爺爺一直很孤單,活着的時候,一個人鑽在深溝裏給隊上放羊,一放放了好些年。死了,也是一個人被按要求埋在了遠離村莊的地方。

父親帶着我們跪在爺爺的墳前,紙點着了之後,父親就哭起來。在鄉下,哭亡者的時候,得一聲大或是一聲孃的叫着哭,女的還會絮叨點別的內容,比如:我可憐的大呀,我再也看不到你了,以後誰再管你的女呀什麼的。男的一大半就只是乾巴巴的喊大叫孃的,很少哭訴別的,標準句式是:大,我大,大喲大。也許是爺爺去世的時間已經足夠長,父親哭是哭着,眼裏卻分明沒有眼淚。爺爺的墳墓在一個稍有點傾斜的坡地上,我們跪的地方地勢低,風一吹,那火苗就向我們燎過來,燃着了周圍的枯草,父親嘴裏哭着,手撲打着,身體躲閃着,一時就聽見弟弟也跟着喊着大的哭起來。我抬起頭,父親也停止了撲打,我們看着弟弟像模像樣的大呀大呀的哭他的大。父親忍不住笑了,他對着弟弟説別嚎了,你老子我還沒有死。然後我們三個人都笑了,站起來,拍拍膝蓋上的土,墳也就上完了。弟弟告訴母親説他本來是叫着爺哭的,誰知父親的聲音太大,就把他給繞進去了。

我也應該是叫着爺哭的,不哭是不像話的。但無緣無故,毫無端倪的忽然這麼哭,似乎是哭不出來。就象父親去世之後,我的傷心是一定的,哭不哭都不怕旁人閒話。但我的公公去世之後,事情就有了變化。其實對於公公的離開,我的心裏也是非常難受的,我一直覺得那老人活得不容易,活得可憐。想起來也動不動地落淚。但是要我按時按點的哭,我還是一直不適應。我很佩服那些親戚中的女眷,她們隨時隨地就可以哭將起來。而我的不適應就不能象對父親那樣,不被人閒話,因為我終究只是個兒媳婦,會有不孝的嫌疑。然而在我給公公熬排骨湯,端洗腳水,穿衣服,洗腳剪指甲的時候,那些親眷們她們在哪裏?可我就是沒有辦法適應那種應儀式要求而進行的哭訴。在我看來,盡孝的喪事幾乎就成了一種悲傷的表演。

現在想來,父親也應該是一樣的。父親不可能對爺爺沒有感情,只是那會哭不出來而已。或許當他疲憊的時候,當他端起碗來的時候,當他睡不着覺的時候,還應該有許許多多能勾起他對爺爺回憶的時候,他都會黯然傷神的。一個人,非要等到足夠年齡的時候,才可能去了解到別人。鑑於此,面對玩性正足説話不知輕重的兒子,我常常安慰自己,沒有必要去煩悶傷感,會有他了解我的那麼一天的。那會不管我是活着還是已經死了,都不重要。

父親離開我已經十多個清明瞭,可我一直還是沒有去給他掃過一次墓,不在家鄉只是個藉口而已。骨子裏是一直以來,老是覺着懷念並不需要如此表達。但今年,我卻非常的想回家去給他老人家掃墓,這個想法很是強烈,然而面對臨近高三的兒子,我遲疑了。清明節還有許多次,而兒子的高三生涯只有一次,我給自己找了一個非常有力的藉口,實質是離開的人爭不過活着的人。這樣想過之後,我對別人説,等我兒子上了大學,我一定要在清明節回家給父親掃墓。説真的,我很清楚的知道這只是我現在的想法,不知道,兒子考完之後,我的想法會不會變,我沒有信心,因為心是最難把握的東西。可人這一輩子辜負了的,只有父母,這應該是世人累世的悲涼。

清明將臨的此刻,當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只希望我的父親,那躺在故土上的老父親,陪着那曾經讓他耗完心血,已經將要荒蕪的家園,不要感到孤單和淒涼,你的女兒,她,不論走到海角天涯,她的心將永遠是你久居的家,這是我一定可以保證的。

清明節的作文1400字 篇3

又到清明,我的思念越來越像一方重石壓在我的心頭,尤其是當兩位年輕同志在相隔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裏,分別問我:清明不是4月5日嗎,怎麼是4月4日?我在每與她們解釋清明的來歷、中國曆法的時候,心彷彿被一次次地揪結,疼痛加重,我一直就覺得,在父親去世後,似乎清明就是為父親而有,提前了一天,就好像父親對我們的思念,迫不及待地要與我們這些兒女相見。

政府管理現在真是越來越人性化,清明竟法定放假3天。在我解釋清明的同時,慈父的音容笑貌一次次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裏,離開我們12年的慈父啊,他坦誠、慈祥、豁達、堅毅和熱愛生活的一幕幕,像電影畫面閃現在我的記憶深處,令我難解思念情懷。

父親在七十歲那年是不辭而別,他一直身體健康,從不吃藥,一輩子沒有打過針,從沒有病的老爸突然腦出血,離我們而去,令我們悲傷無限,兒女們陷入悲傷不能自拔,因為我們還覺得爸爸正年輕,我們還是他的孩子啊!所以,我思念的淚禁不住流淌,今天清明,我更想用我自己特有的方式:用我的筆我的心敲出紀念的文字來祭奠我的父親,以此釋放我積聚已久的緬懷。

父親是個十分傳統的人,要求兒女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飯絕不可以把筷子插在飯碗裏,否則一定挨?!爸爸是一家之主,大事爸爸做主,家裏爸爸和媽媽絕對是典型的夫唱婦隨。我至今還依然記得,爸爸從不洗衣服,甚至連一個小手絹也沒有洗過!在父親的意識裏就是男人要在外面掙錢的,要養家餬口!女人則主內相夫教子持家、洗衣做飯帶孩子。因此,在父親的勤勞、努力下,我們七口之家生活雖然比較清貧,但我們還能夠吃飽穿暖,甚至很奢侈地像模像樣的過年。過年時,家裏不但吃餃子、豬肉燉粉條、大米白飯,而且每個孩子都能夠穿上新衣;女孩子有新頭繩、男孩子有新帽子;手套、手絹襪子是必須有的;過年還能夠吃上水果,比如蘋果、白梨、凍大柿子、凍梨。

大年三十,一定是要守歲的,有時候困了先打個盹,半夜鐘聲敲響的時候,一定要吃餃子,餃子裏放兩三個零錢和兩三塊糖,大家多吃,一定要吃到糖和或者是錢,標誌着一年吉祥甜蜜又財富有福氣。至今我家依然繼承這一傳統。這邊餃子盛上,那邊爸爸領着孩子放炮仗,一定是鞭炮炸響,感到最吉祥最完美,而我們孩子也最快樂最高興。

爸爸把“二踢腳”遞給我:“姑娘,放一個”,我不敢,趕緊藏在他身後。吃完餃子,大家圍坐在一起吃水果,我從小就最愛吃凍梨,尤其是凍梨的水汁。小時不懂事,自以為聰明,先偷偷地把緩好的`凍梨皮弄破,把甜汁擠出來,我把3個梨水擠一個杯裏,小半杯,比茶葉水顏色要深,趕緊喝掉,當做什麼壞事也沒幹,真爽口啊,沁人心脾。心裏真甜啊!幹了壞事心裏打鼓,擠出來的梨別人再吃實際是吃的緩的冷水,梨子的滋味實在難吃。如果媽媽知道一定捱罵,爸爸吃出來,卻對我眨眼睛:意思是我知道,是你乾的,但我不説。我心裏美啊,感謝爸爸,卻躲閃着媽媽爸爸的眼睛,真怕東窗事發,趕緊睡覺。

今天,物質條件好了,再不會幹孩子時的“壞”事了,但現在吃起來凍梨,可以取很多的水汁,卻無論如何沒有了原來的甜美。偶爾想起過去,步入中年的我,自己都忍不住偷笑,既羞愧又自豪,還有一絲的甜美,這裏飽含着多少爸爸的寵愛、珍藏着多少童年的甜蜜啊!我擁有了艱苦生活積累的巨大的精神財富,而最大的財富就是爸爸的慈愛。

爸爸豁達、開朗,興趣廣泛,我記得爸爸能夠在那樣的年代裏有閒情逸致和朋友打獵,為了過節給孩子們吃得更好,到很遠的農村去買豬肉和農家笨雞、雞蛋。爸爸教哥哥養鴿子放鴿子,還給鴿子做哨子,鴿子在藍天上飛翔,一同唱出哨子歌,十分悦耳。爸爸教我認識草藥,蒲公英、車前子、苦菜花、野菊花等,令我至今受益。還有爸爸帶我郊遊,用自行車帶着我,到農村抓魚,給我捉蝴蝶和蜻蜓。

我有時想,自己的開朗向上、勤奮不屈、坦誠豁達、熱愛生活的好多性格志趣,大概都是繼承了父親的基因,我多想爸爸的好的品質在我身上體現並且發揚光大啊。

今天是清明節,天氣清朗,春風暖人,我們全家都去了父親的目的,祭奠父親,我寫下這段文字,表達我對父親的思念和愛。我真誠地期望遠在天國的父親一切安好。

清明節的作文1400字 篇4

我的頭髮濕了,渾身沾滿了泥漿,傳統清明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際無聲飄落在荒涼的山野,我踩着泥濘艱難地走着,尋找着,任憑雨水灑在頭上、臉上、身上。

找到了,找到了!“媽媽,媽媽!”我的心在顫抖,“媽媽,原來,原來您在這裏!”我流着淚撫摸這孤獨的墓碑。“媽媽,您孤獨呀!我來看您了,您笑吧!”我的手在抖,一切都模糊了,模糊了……

往事閃電一樣掠過心頭,我出生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作為“牛鬼蛇神第二代子孫”,我被剝奪了生活在父母身邊的權利。是她,據説是外婆的遠房侄女一個生活在偏僻山溝的獨身農村女人,不顧一切地收養了我。她那麼愛我,為了我,她不惜一切,甚至生命。因為她説:“波兒,你是我唯一的親人!”我叫她“媽媽”,應該叫她媽媽!

媽媽,你總是那身打扮:上身穿着帶白點的紫色罩衣,下面是一條肥大的黑色褲子,腳下是一雙洗得發白的黑布鞋,頭髮剪得短短的,僅齊到耳根,臉上總是帶着微笑,笑得那麼真摯,那麼慈祥,媽媽,那種笑只有您才有,真的!

您還記得我們在一起的歲月嗎?一定記得!……那時我才五六歲,一天,陽光燦爛,天晴朗得可愛,我和您——媽媽一起去小菜園摘菜。對了,那個小菜園就在山下,你在園子裏摘菜,我在園旁玩。突然,我看見一塊大石頭,喔,好大的一塊石頭從山上滾下來,眼看就要砸到我了,我大叫一聲:“媽——”人卻一動不動地呆在那裏,剎那間,我只覺得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推開,我掉進了土坑,石頭滾過去了,下面壓着您,不省人事,褲腿子都紅了。醫生説,要是再重點就殘廢了,我沒命地哭。媽媽,您還記得嗎?

有段時間,好像是旱災,沒有糧食,我們每天只能吃兩頓飯,而且僅是兩個紅苕。媽媽,你是那麼講面子,每當中午人家吃飯時,您也生起火來,把水煮得開開的,弄出一縷縷煙,讓別人以為我們也在吃飯。我經常鬧着肚子餓,瘦骨嶙峋的您總是把自己少得可憐的食物分給我一點。晚上,我從夢中醒來,常聽見您輕輕的抽泣聲,以後,我再不鬧了,因為這樣媽媽會傷心的。我那時認為世界上沒有讓媽媽傷心更令人難過的事啦。

那一次分離,媽媽,您一定記得的。我快7歲了,要上學

了,爺爺奶奶也平反了,有個陌生的人(爸爸)來接我,我們坐在馬車上,我隱隱記得您流着淚對我説:“波兒,好好唸書,不要忘了俺……”馬車動了,我掙扎着,想從陌生人的懷裏逃出來,我大叫着:“媽媽,快來救我!媽媽,媽媽,您不要我啦!”

後來,我到了城裏,您還不斷地捎信來,省吃儉用,託人給我帶雞蛋、布鞋等。然而,您卻不知道,您唯一的親人已背叛了您,我甚至為自己有一個農村媽媽而感到恥辱……

兩年前,你忽然來到我家,説是來城裏看病的。您微笑着看我,希望我再叫您一聲媽媽,然而,從我嘴裏脱口而出的卻是:“大姑!”我看見您的臉色變了,慘白……那些日子,我居然一直叫你大姑。

沒想到這次見面卻是永別,我把您送到火車站,您歎了一口氣,輕輕地説:“波兒,你要好好唸書,不要像我一輩子受苦受窮。”我打量着您,依然是一身紫色白點罩衣,肥大的黑褲子,發白的布鞋,齊耳根的頭髮,已有一半被歲月染白,在夕陽中輕輕地飄動。臉上是苦笑,一道道深深的皺紋像一道道崎嶇的小路,記載您經歷的多少辛酸苦辣。一種異樣的感覺湧上我心頭。當火車開動時,我大叫着:“媽——媽——,我永遠忘不——了——您——!”追逐着這吞雲吐霧的怪物,我奔跑着。您彷彿聽見了,笑了,那真摯的、慈祥的,只有您才有的微笑!您臉上似乎還掛着淚珠。

後來是爸爸告訴我,您得的是絕症,活不了多久了,我多麼痛苦啊!生怕噩耗傳來,但事實卻是那樣的無情,我竟沒有見到您最後一面。那天是4月5日,正是傳統清明節。

今天又是傳統清明節。媽媽,我來了,我來看您了。在這孤零三的山頭,只有我伴着您。媽媽,我永遠忘不了您。媽媽,您原諒我吧,原諒我吧!雨水淋濕了我,我不在乎,黑夜降臨了,我不害怕,和媽媽在一起,我什麼也不怕。我流着淚,我唱着:“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女兒有一個小小的心願,願還媽媽一個吻……”媽媽,您還孤獨嗎?去年的傳統清明節,我沒能來看望您,聽説您臨終前一直呼喚着:“波兒,波兒……”今天又是清明,我一定要陪伴您多坐一會兒,我有好多話要跟您説,媽媽您聽着……

天快黑了,中頭只有我和媽媽,雨仍在漸漸瀝瀝地下着,媽媽,今天又是傳統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d720o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