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通用10篇)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見聞小學作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通用10篇)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不由想起以前的各種各樣的活動,去掃掃墓啊,祭拜一下烈士啊,參觀一下紀念館啊。我現在來介紹一下那一次清明節期間我在“冀魯豫革命英雄紀念館”的見聞。

那是我在小學四年級時,學校組織給“三好學生”的獎勵,去參觀革命英雄紀念館。

那天天氣不錯,可我們的心情非常複雜,我們坐着車,一路上唱着紅歌,聊着革命烈士的故事。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一個偏僻古老的場館前,門上的牌子寫着十個大字:冀魯豫革命英雄紀念館。我們到了。老師們給我們説了注意事項後,我們迫不及待地擁進院子,這裏有一口古井,我們匆匆看完後就又往裏走了。

我們一邊走着,一邊左顧右盼着,導遊一邊講着許多當年的故事。看着這古老的院子,古老的陳設,過去的故事好像就在眼前。接着,我們來到了展示廳,那裏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架着一台大炮,我們前前後後看了好幾遍,還是看不夠。我們繼續往裏走,來到了戰士們自由活動的院子,院子裏面只有一張石桌了幾個石凳。

再往裏,就是戰士們日常訓練的地方,訓練場地旁邊的一排房子是他們休息的屋子,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沒有細看。然後導遊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小小的通道,過去一個又有一個,很長很長,走完之後,就來到了領導們研究、工作的地方了,這裏的每一間房都有名字,一眼就能讓我們知道是幹什麼的。我們又參觀了毛主席等人的住所——一樣的簡陋,又讓我們發出了許多感慨。看完這些之後,導遊、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我們又看了很多很多,看了以前他們的日常用具啊,武器啊等。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這次清明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2

今年清明節,我和舅公他們去踏青。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春風沙沙地吹着柳枝,使人蠢蠢欲睡。我和叔叔他們準備去祭奠太爺爺的地方,來給他們拜歲。到了目的地了,我們下了車,帶着新鮮的老酒、艾餃和魚還有一些畫筆和油漆上了山。馬上,我們就走到了太爺爺的墓前。首先,先拿出好酒好菜放在墓碑前,擺好以後,便端端莊莊地拜個幾下,表示我們對太爺爺的尊重。

拜完了,我看見旁邊放着的畫筆和油漆,一個大大的疑問來了,我心裏想:“我們幹嘛帶畫筆和油漆啊?難道是在墓碑上畫畫嗎?”這個問題使我百思不得其解,帶着好奇,我問舅公:“我們帶畫筆和油漆來幹嘛啊?”舅公笑了笑説:“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每過一年,墓前上的字都越來越淡了,我們帶着些東西是把字描一遍,使它更清楚,懂了嗎?”

“那為什麼帶黑色和紅色的油漆呢?我又問道。舅公回答:“紅色的油漆是寫太爺爺的名字,表示我們對死者的尊敬,而黑色是用來描其他字的。”“哦,原來是這樣”我説。很快,就到了描字的時候了,舅公很快就描完了,才過了一會兒,我們踏青就好了,雖然這次踏青時間少,但是讓我知道了許多知識,我真開心啊!

大家要注意,踏青有許多講究,大家千萬不要亂來哦。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而今年的清明節,卻沒有下一滴雨,天空格外明淨,並沒有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爸媽媽便想一起到美麗的龜山亭踏青,順便看望長眠在地下的烈士們。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清明的樹也越發精神。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龜山了,龜山的花花草草彷彿也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現在的景象,使我想起了清代詩人郭際雍贊雲“日觀冰花聚,龜山態不羣。紈粧浮霽色,玉甲帶寒雲。

煙淡遙嵐樓,晶明近郭分。東郊堪縱眺,曠與令人醺。”啊!我們一路走一路欣賞路邊的鮮花,爸爸嘖嘖“真是無限風光觀不盡,沐浴回春在龜山呀!”聽了他的話我也深有同感,但是,我們又加快了腳步因為我們的目的地是龜山烈士陵園。峯迴路轉,在無限春色的牽引下,我們到達了烈士陵園,我看着這裏的一個個墓碑,一位位躺在這裏的烈士們,神情不禁莊嚴起來。

心想:為了人類的解放,為了創造今天的美好生活,他們也不會再這裏長眠;如果不是這些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英勇戰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啊!隨後我又給他們中的一位無名烈士上了香、燒了紙,就離開了。就在這時,天空狂風大作,下起了小雨,我們沐浴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向家的方向走去……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4

現在,當我看見青餅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次做青餅。至今還讓我難以忘懷。

那天是清明節的前一天,媽媽把我從夢中叫醒,説:“亦丹,今天我們去做青餅。”我迫不及待地起牀了,高興得好像一隻兔子一蹦三尺高,穿好衣服好像獵豹似的跑下樓去。看見外婆正在洗青,外婆叫我們去看會兒電視。終於到了下午,我們把糯米、青放進舅舅的後車廂,外婆還放了報紙和布。我們來到了做青餅的地方,舅舅拿出糯米和青,外婆把糯米和青混合在一起,放了一點點水。我們足足等了兩個小時,終於輪到我們了。在這兩個小時裏,我看得一清二楚,先把混合起來的糯米、青在蒸籠裏蒸一下,再用機器把蒸熟的糯米變成青團,最後用印頭按結實就行了。

開始做了,我們蒸了一下糯米和青,蒸熟了拿出來倒在機器裏,然後一個老婆婆開了機器的開關,用木棍使勁地弄着糯米和青,機器的下面出現了一條盤着的“青蛇”,然後我們把青團切開了,變成了一段一段。我和妹妹先在印頭裏放了些松花,接着把青團放好按結實,一個個青餅在我們手下誕生了。青餅的花紋各種各樣,栩栩如生,有害羞似的玫瑰、有彎彎曲曲的龍、有富麗華貴的牡丹……幸好我和妹妹眼疾手快,比舅舅跺做了一點,我們非常高興,由於第一次吃到自己親手做的東西。

等青餅涼了,我們把它搬到車上,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5

每當清明節,家家户户幾乎都要包艾餃。於是,在清明節前一天,外婆打電話給我們讓我們去她家包艾餃。由於我從來沒包過艾餃,所以感覺很興奮。

到了外婆家,我發覺外婆已經把艾草整理好了,並把它們裝在一個籮筐裏,洗乾淨,燒熟,切成小段。然後,我就上去幫忙把艾草放進糯米粉裏,糯米和艾草混在一起,夾雜着一股淡淡的幽香,讓我感到心曠神怡。外婆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加上水,再用手反覆壓着,揉成了一個綠色的麪糰。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就把它們掐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我手忙腳亂地捏起來,先把它搓成一個圓,然後再用手壓扁。外婆準備了兩種餡,一種是芝麻白糖,另一種是豆沙。

我放了一勺芝麻白糖在上面,兩邊用手指頭沾點兒水,合起來粘在一起,第一隻艾餃就做好了!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紙上,可是和外婆做的一比,簡直慘不忍睹,好像一艘弱不禁風的船,被風一吹,就翻了。外婆看見了,笑着説:“你擰的粉團太小了,當然做不大,而且芝麻白糖要放在中間,否則餡會漏出來的。”

我聽了外婆的話,一隻又一隻的接着包,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在我手裏的艾餃也變得有模有樣了,好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

艾餃包好後,就上蒸了,二十分種後,吃着自己包的艾餃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當然,通過包艾餃這件事,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都要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相信大家對這首詩並不陌生,我也一樣。每到4月的時候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這首詩,因為清明對於我來説不僅是祭祀祖先那麼簡單,他也是我與家人短暫相處的時候。

人們都説清明總是下雨,可我每次回家的時候天氣都特別好,太陽也不大,又不下雨。這都成為了一種慣性。也許是老天特別照顧,又或許是祖上積德吧。

我喜歡回到家被親人包圍的感覺,也喜歡用心去感受親人們的關心。每次接近清明的時候我總是興奮不已,也總是想起家人淳樸的笑臉,那時的我總是期待着快點回家。

雖然路有點難走,但美麗的風景讓我忘記了疲倦。一路上都有農民種的桑樹,桑樹的根部都會有桑葚,農民知道會有貪吃的小孩偷摘桑葚,所以在清明的前後都不會噴灑農藥,這倒給我帶來了一些飯後水果。田野邊還有一種野果,家裏都叫那種野果為“清明果”因為他總是在清明的時候成熟。果實成熟的時候是黑色的,吃起來很甜,還未成熟的是青色的,吃起來又酸又澀,但很好吃。

田野裏還有農民在種田,雖然祭祀祖先是大事,但也不能誤了農活,就算下雨也要繼續幹活。我被他們的勤勞所感動,為他們照下一張張勞動的見證。

有人説清明的時候是最累的,我不這麼認為。清明是對親人的懷念,是感謝祖先創造出美好的生活,是珍惜與親人短暫相聚,更是放鬆身心,給自己放假的時候。所以,不要抱怨,要感謝!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7

“清明時節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可不像以往充滿了濕潤的雨珠,雨已經停了兩天了,空氣清新,正是踏青的好日子。

早上九點,天空中帶着一縷陽光,我們一家三口帶着好心情出發了,登上了踏青掃墓的路上。

磯山是我的先輩們墓所在地,我和奶奶等一些家裏人在那裏會和,一起去掃墓。

快到磯山了,大老遠就望見了我的奶奶在路口等我們一家,我不由自主的向她招手,就算是見面禮吧。下了車,就和奶奶走向了山上,地上的泥土還很柔軟,走起來“腳感”很好;周圍的池塘發綠,都被污染了,由於周圍好像有什麼個工廠;空氣也不怎麼清新,那個工廠所散發廢氣直衝入鼻。終於走出了工廠所在的那座小山,隔着一座小山,來到了一個很美的田野,到處都是油菜花,充滿了濃濃的春意。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磯山上,可能是由於被花的美所迷住了吧。山上鞭炮聲震耳欲聾,由於這一代墳墓很多。這是。我六伯伯來打了這裏,一起來祭祀先輩拿出了紙錢,草紙在那裏燒,燒了紙錢後,我的身上就像被煮熟了一般,被那紙錢所燃燒的火給薰的。馬上就放鞭炮,我趕忙跑到一邊,去躲避鞭炮聲,我怕嘛。就這樣祭祀了幾個先輩後,就去別人家吃飯去了。

吃完午飯後,玩了一會了就回家了,總之,今天一天非常累,一回家就像軟蛇一般坐在了沙發上,休息了一陣。

清明節是那麼的“欲斷魂”,無數人帶着懷念先輩的心情去祭祀他們,祝願先輩保佑自己:平平安安,具有濃厚的祭祀意義。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這天的夜晚果然下起了濛濛細雨,雨後的空氣是清新的,花草上的塵土都被沖洗乾淨,能聞得見草的香味兒和花的香味兒,我發覺樓下的大樹,在雨後也努力地長出小葉。

清明節是一個懷念逝去的親人的日子,許多人都以自己的不同的方式思念他們,懷念他們。我們學校也組織了同學們去烈士陵園掃墓,是讓我們都能記住那些為解放而犧牲的烈士們。

清明節不單單是祭祀,還可以踏青,郊遊,放風箏……小長假的第一天,我和幾個同學相約去了水上公園。公園裏遊人如織,杏花開了,雪白雪白的;桃花也開了,粉粉的,紅紅的;草地泛出綠色;樹上的葉子也都長出了嫩芽;最漂亮的就是湖邊的柳樹,隨風搖擺,婀娜多姿。我們幾個在綠草上跑一跑,跑累了,就坐在湖邊的草地上,聊聊天,談談心,這是多麼美好愜意的事情啊!

這個假期,舅舅帶我和妹妹還有姥姥去太平河邊玩。河邊也有很多人出來郊遊,我還看見有人在地上挖野菜。在太平河公園的冀之光塔那邊,有很多賣風箏的,天空中更是飛舞着各式各樣的風箏。我和妹妹也拿着風箏,跑來跑去,特別快樂!

據説,插柳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俗話説:“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也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説法,真是挺有意思的。

清明時節,不僅神聖、莊嚴,春天的氣息還讓我們的心輕舞飛揚。我喜歡這個沉重與喜悦並存的季節。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9

今天是清明小長假的第二天,我們全家人一起去袁家村,結果去袁家村的路上非常堵車,到處都是人與車,車山車海的,所以我們立刻決定掉頭準備去三原縣。

路上我們停在路邊,我與爺爺奶奶挖了非常多的薺薺菜與麻麻菜,奶奶説明天在家做野菜餃子。我們到了三原縣城以後,就先去吃了中午飯與下午飯,因為路上太堵車,只好兩頓飯合成一頓飯一起吃,我們吃了三原大燴菜、千層鍋盔、豇豆角吵肉末,還在著名的三原老黃家吃了泡泡油糕,就是像一個大蘑菇吃起來脆脆的、疙瘩面有三種調料一種是醋碗、第二種是油潑辣子、第三種是肉哨子,先沾第一種調料再沾第二種調料然後再沾第三種調料、吃起來非常的香,金線油塔像一大堆金線堆在一起、千層油餅像一個一個麪糰油炸後是金黃色的,吃起來脆脆的特別好吃、貴妃珍珠餃像包着皮的小丸子,我吃了兩碗,真是太好吃了。

吃完飯我們準備去三原老城隍廟,結果不知在哪裏,媽媽正好碰到了一位老爺爺,哪位老爺爺説:“我用我的車把你們帶過去。”接着媽媽説:“太感謝了!”我們就坐上了爺爺的車,車是那種三輪電動拉貨的車,我們與貨物擠在一起,一路顛簸,卻非常好玩。回家時奶奶還買了好多三原蓼花糖,雖然這次出行沒有按照計劃那樣順利,但我們都覺得不虛此行呀!還要非常感謝那位幫助我們的老爺爺,老爺爺謝謝您,好人一生平安!

清明見聞小學作文10

今天是清明節,有一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雖然沒有下雨,但是天也陰沉沉的;我們一家和姑姑一家去馬蓮台踏青,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鮮空氣。

我們在中午之前到達了馬蓮台,馬蓮台的遊客很多,車輛川流不息;把車停在龍泉山莊後,我們繼續上山上走去,姑姑從袋子裏拿出了幾個小鏟子,對我們説:“走,咱們去挖野菜吧。”我們都答應了,然後向山坡走去。到達了山坡,姑姑教我怎樣挖野菜,還告訴我怎樣辨別野菜,説着挖了幾根野菜給我看了看,還指着根上的小蒜頭,説:“這是野蒜。”然後遞給我一把小鏟子,叫我挖幾根試試,我非常興奮,接過小鏟子就按照姑姑的指示挖了幾根帶小蒜頭的野菜放進袋子裏,姑姑誇我真能幹。我很高興,一連又挖了幾個野菜,這時媽媽告訴我,那邊還有苦菜哩。我拿着小鏟子過去,媽媽説,苦菜不用挖根。我心想:原來苦菜比野菜好挖呀,然後我按照媽媽的指點挖了幾個苦菜放進袋子裏;就這樣,我流連在山坡上、田野裏,忙的不亦樂乎。

媽媽告訴我,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經歷了生活困難時期。那個時候挖野菜是為了果腹,而我們挖野菜是為了享受大自然的樂趣。今天我挖了一些野菜,收穫了一兜子的喜悦和一臉的汗水;以後我一定經常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4d4xw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