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臘八節作文 >

有關臘八節作文900字三篇

有關臘八節作文900字三篇

臘八節作文900字 篇1

臘八節,在民間這一天有着許多的習俗。祭祀關於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並擊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

有關臘八節作文900字三篇

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嚐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臘八粥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據説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衞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

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户户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裏,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

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裏種着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節作文900字 篇2

傳説一: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説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裏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傳説二: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衞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説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説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傳説三: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説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説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説四: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傳説五: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裏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裏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傳説六: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後人而相沿的。

臘八節作文900字 篇3

元宵節的湯圓讓人吃出喜慶的味道,端午節的粽子讓人吃出懷念的味道,中秋節的月餅和除夕的年夜飯,讓人吃出團圓的味道,而臘八節的臘八粥,則讓人吃出温暖的滋味和親情的味道。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傳統的臘八節。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又到了過臘八節的日子。温香綿軟的臘八粥,端一碗在手,香噴噴、熱乎乎、暖洋洋,一鍋濃情臘八粥,與家人團圓,品味那深情的傳統節日氣息。

小時候,我最難忘的是奶奶熬的臘八粥。看着奶奶準備各種食材,有大米、紅米、糯米、黃豆,加上芋頭,再放上紅砂糖,我就像她的“小尾巴”跟前跟後,問這問那,“奶奶這是什麼?”“我的孫兒,是黃豆啊!”奶奶一遍説着一遍用勺在鍋裏攪着。“奶奶這又是什麼?”“乖孫兒,是紅糖啊!”“哇!食物的種類可真多!”“對呀!”奶奶不緊不慢地遍攪遍説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圍着奶奶,嘴裏也一遍一遍重複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呼吸着從鍋裏飄散出的臘八粥,香軟、甜糯、綿滑,那美味是我童年時光裏最温暖的記憶。

我稍長大些時,成了媽媽為我們熬臘八粥。前一天晚上媽媽就把做粥的各種食材準備齊全,大米、糯米、玉米、蓮子、黃豆、花生米、紅棗等等,洗好放在鍋裏泡着,一早就起牀熬粥。鍋裏飄散過來的'粥香味漸漸地溢滿在家裏的各個角落,絲絲香甜,繚繚繞繞,沁人心脾,我閉着眼輕輕地吸着香氣。

看着媽媽用心熬成的粥,白色的大米粒晶瑩透亮,圓圓黃豆和玉米金黃燦爛,臘八粥散發着誘人的香味和顏色,我總是捨不得把它一氣喝完,而是一小口小一口地慢慢喝、細細品。媽媽慈愛地、笑盈盈地看着我,我童年臘八節就是在臘八粥和着媽媽厚重的愛中過來的。

在我的記憶中,每頓飯第一碗媽媽總是先給奶奶端上桌,然後就是爸爸和我。這一年的臘八節,原本爸爸説好和我們一起過的,但臨時工作有安排不能按時回家了,聽到後,媽媽先是一愣,臉色暗淡了,隨後立馬又調整自己的情緒,安頓我和奶奶吃飯、休息。我都睡了,朦朦朧朧中聞到了香甜的臘八粥味。我推開門,朝亮着燈的地方看去,餐桌旁,爸爸正端着碗一口一口喝着粥,“工作再忙也要按時吃飯啊!”“沒事,這麼晚了,你也要早點休息!辛苦你了!”是啊,我的爸爸工作很忙,很少在家,家裏的一切重擔都落在媽媽一人肩上。她上孝敬婆婆,下關愛兒女,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媽媽沉甸甸的愛在我的脊髓裏越積澱越深厚。現在媽媽有了白髮,皺紋爬上了額頭,走路也不再像從前那樣輕快。

今天,媽媽依然還在為家裏熬着臘八粥,熱氣騰騰、香氣飄繞,濃香濃香的,細細品味,慢慢回味,今天的甜蜜,明天的希望,藴藏着多少生活的温馨快樂、幸福甜美。温暖的滋味和親情的味道在房間裏四散開來,緩緩地飄向窗外,飄向遠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labazuowen/qw0rk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