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臘八節作文 >

【實用】臘八作文彙總9篇

【實用】臘八作文彙總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臘八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臘八作文彙總9篇

臘八作文 篇1

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吧?沒錯,今天是1月27日,臘月初八,簡稱臘八節。在這天裏,大家都要喝臘八粥,泡臘八蒜,食用臘八面、臘八豆腐等食品,這些普普通通的食品,正因為在這一天內熬製,而成為了人們的傳統習俗。今天,我有幸隨富陽日報視頻哥、奶茶姐姐來到延壽院瞭解臘八節,品嚐臘八粥。

經過短暫的車程,我們便來到了延壽院,黃牆黑瓦,頗有一番風味。走進齋房,這裏好不熱鬧,十幾位奶奶阿姨忙着製作臘八粥、分臘八粥。趁着這個機會,我們小記者把一位奶奶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採訪起來。

經過一番“爭奪”,我終於搶到了話筒,急忙問道:“奶奶,請問您的臘八粥為什麼熬製的那麼好喝,有沒有什麼祕訣可以向我們傳授一下嗎?”奶奶思索了一番,告訴我們熬臘八粥時要先放米,煮爛了之後再放大的蓮子啊之類的,然後加適量的白糖,最後放紅豆小的那種,要不停的攪拌。

之後,其它小記者們又提出了各種五花八門的問題,奶奶也和藹可親,笑着一一做了解答:

“請問奶奶臘八節的為什麼要吃臘八粥呢?”

“具體這個我也不知道,反正是祖宗傳下來的習俗,臘八節喝臘八粥。給你們小朋友每人喝一碗,祝你們都平平安安,健康成長。”

“請問奶奶你為什麼要來這裏給大家熬粥啊?”

“我們來做我們喜歡做的事情,這樣心裏也會快樂很多。”

“請問……”

最後,奶奶為我們每人都盛上了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臘八粥,喝進嘴裏,原本凍僵了的身體瞬間湧上了一股暖流,這正是奶奶們的一片心意,她們一百多個人在三天三夜之內輪流不停地辛苦工作,在五口大鍋內熬製臘八粥。

臘八作文 篇2

草草地吃過早飯,匆匆地上市場買菜。有人告訴我説,今天是臘八節。我一個人都過糊塗了,聽後,才有了點離年傍近的感覺。 回到家裏,樓室空空。一股懷舊的情思便縈繞心頭。

記得小的時侯,一進臘月,便期盼新年的到來。我們幾個孩子幾乎一有時間就翻看日曆,將春節那天的紅頁摺疊,一遍遍倒記時數。一天,兩天,三天……恨不得春節即刻來臨。我們的母親見我們渴盼的樣子,便笑着説起了童謠: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小年過大年。聽着母親那慈愛的吟誦,便感覺春節真的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 臘月初七晚上,家裏開始熱鬧起來。爸爸將黃米、糯米、紅棗、和紅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鍋在火爐上煮板栗。

爸爸説,做臘八粥得要用五種材料,預示着來年五穀豐登。我們哥幾個圍在爸爸身邊,象幾隻沒扎翅的小鳥,等鳥媽媽餵食。栗子煮好,爸爸用乾裂的手剝開褐色的硬殼,將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顆顆輪流送進我們的嘴裏,可他一顆也捨不得嘗。這時,母親盤腿坐在炕頭,在明亮的罩子燈下,為她的這幾個兒女趕製新年的衣裳。橘紅色的罩子燈光柱直映用白紙糊的頂棚,頂棚便出現一輪圓圓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一家。臘八節的早晨雞還不叫,爸爸就起牀了,他頂着星星抱進柴草。輕輕的開門、關門聲,他咕噠,咕噠的拉風匣聲,現在好象還響在我的耳畔。我們也都醒來,捲縮在温暖的被窩裏聽着風匣發出的有節拍的響聲,象在聆聽馬頭琴上優美昂揚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爸爸呼喚着我們起牀,笑着説:“快吃!快吃!誰家煙囱先冒煙,誰家穀子先黃尖。咱們家早吃。”於是我的眼前又浮現了一片金黃。 臘八節年年有,而我們的爸爸、母親卻早已做古。我們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儘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種奢望。那美好的時光再也不會回來了!

想着想着,兩行熱淚便從眼角流出。

臘八作文 篇3

大凡北方人都愛喝粥,炒上三兩個菜,熬上一鍋粥,再吃些鏝頭、花捲、大餅之類的主食,這樣的一頓飯,對剛從外鄉回來的人來説,最是能找到家的感覺。

説到粥,便不能不提藥粥。春夏秋冬,季節變幻,人的身體也會隨着天氣變化而有所不適,你儘可隨着時光流轉去吃各種時令粥。

春季陽氣生髮,萬物萌生,你可以今天吃紅棗粥,明天吃首烏粥,後天吃山藥粥,再後天吃蘿蔔粳米粥,只要你不嫌麻煩;炎炎夏日,暑熱悶濕,用梨、冬瓜、絲瓜、西瓜皮、薏苡仁等做粥,自會讓你食慾大增,暑氣盡消;秋季燥邪侵襲,在煮粥時,適當加入梨、蘿蔔、粟子、芝麻等藥食,起到和胃健脾、潤肺生津、養陰清燥之功效;冬季麼,還有點遠呢,你先備下些枸杞、龍眼、胡桃便是了。

當然,吃粥還是不加帶味的中藥為妙,假如天天吃飯如吃藥,還不如等病了將罪集中起來受幾天,好在上面提到的入粥皆好吃,你儘可敞開胃吃。

鮮花也可入粥。南方多梅花,不妨將梅花花瓣與粳米同煮,保你神清氣爽;三月桃花爛漫,五月月季吐香,六月百合盛開,七月荷花亭亭,九月菊花清麗,當是入食的好時節,或曬乾研末,或切開成條,加蜂蜜或白糖與米同煮,那味道,嬉,不説了。一年吃下來,四大美女看見你也要學阿拉伯女子,拿塊布遮面了。

有專門賣粥的,名曰粥屋。簡單幹淨,種類達十多種。放着音樂,一碗粥,一份小鹹菜,經濟又爽口。

以前天天盼着臘八。上學時一到那天如果不早起,便吃不上飯。如果趕巧在家,母親會早早起來熬,那香味,讓貪睡的我會一咕嚕爬起來。現在上高三了,雖常有早上來不及吃,去外面買的舉動,但到那天,可是一定要早起吃臘八粥的。

據説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釋迦牟尼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吃了這麼多年的臘八粥,管它保佑不保佑,反正臘八吃粥的習慣是改不掉的。

昨晚睡前母親本是想着泡上豆子的,睡到早上5點半,她忽然醒來想起忘泡了,趕緊起來洗豆下鍋,又眯了會,然後洗漱,炒菜。

母親這一鍋粥,放了小米、大米、薏米、綠豆、蓮子、紅棗、麥仁、花生仁、黑豆、姜豆等十來種,還沒打開鍋,那香味已經溢滿了房間。

清晨,因了這粥香而愈發迷人了。

臘八作文 篇4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是要喝臘八粥的。

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家家户户都要製作。傳説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姥姥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穀物。光看着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姥姥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鍋,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穀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着微微的清香。姥姥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姥姥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着,我現在終於懂了姥姥用木炭的道理,木炭燃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着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

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姥姥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裏面的水幾乎消失殆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彷彿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羣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姥姥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

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着一絲滑爽,彷彿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説:“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

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臘八作文 篇5

再過幾天又到一年一度的臘八節了,每年的這天家家户户都要喝臘八粥。

在歷史上,每年的臘日天子們都要向天祈福,並且大宰牲口,舉辦臘這種祭典,以求神靈、祖先保佑,取得來年豐收。臘鼓鳴,春草生是漢代流傳的民諺,它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在臘日敲鼓驅疫,迎接新春的儀式和情景。而到了現在,過臘八馬上讓人想起來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臘八粥了。

臘八粥顧名思義,是要湊夠八樣的,紅棗、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隨心所欲。有些像平常喝的八寶粥。到了臘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婦就開始準備了,在街頭巷尾碰巧見了,不妨站一會兒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樣,我是哪八樣。總有人忽然的驚叫一聲:哦,我忘了!然後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當地大聲笑起來。臘八這天早上,家家户户飄着濃濃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學生一直討論到上課仍爭執不休到底誰家的粥更好喝。

關於喝臘八粥的由來,有很多種傳説,其中以來源於佛教的説法較多,一説傳為佛教徒仿牧女供養世尊乳糜之典故,而於臘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一説農曆十二月初八為佛誕日,諸大寺作法佛會,煮果品、五穀等物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後多饋贈信徒,以邀佛佑。其後,此風氣漸傳至民間,成為我國民間風俗之一。不過,我老家卻有一個和這毫不相干的傳説,倒也有趣。講的是很久以前,一個非常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錢就像流水。這一年到了快過年的時候了,我想就是臘月初八日吧,才忽然發現所有的家產都已經花完了,甚至連吃的也沒有了,飢餓之下只好把家裏所有的裝糧食的缸底兒給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剛好湊了八樣,就熬了一鍋粥,這鍋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難盡。最終這個人還是飢餓而死。為警示後人,所以家家到了這一天都要熬臘八粥吃,以示珍惜糧食和財富之意,也有過日子要思量之意。

小時候每年喝臘八粥母親都會講這個故事,然後説:其實也就是快過年了,讓人家兒都把缸底兒的剩糧食清清,打掃乾淨,利利索索的過個年。母親對什麼事的分析總是一針見血的,我想也許真的是這個意思吧。那就讓我們別忘了清清自己的糧食缸,乾乾淨淨利利索索的過個年吧。

一個人坐在窗前發呆,所以就寫下了這篇臘八閒談。

臘八作文 篇6

臘八節本應快快樂樂的,而我的臘八節卻是迷迷糊糊。

臘八節是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據説,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節一般要吃臘八粥。臘八粥的主要原料為穀類,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具有補中益氣、養脾胃、和五臟、除煩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氣的作用,適於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對於虛寒泄利、虛煩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中醫認為薏米具有健脾、補肺、清熱、滲濕的功能,經常食用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纖維的薏米有預防高血脂、高血壓、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我的臘八節,什麼也沒做,相反我卻是複習複習再複習。迷迷糊糊的過了一天。沒辦法,在我父母的眼裏,學習第一,節日第二。唉……

臘八作文 篇7

今天是臘月八號臘八節,媽媽天不明就起牀來為我熬製臘八粥。

喝着香甜的臘八粥,我問媽媽今天為什麼要喝臘八粥呢媽媽便給我講臘八節的由來,原來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1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朝,每逢臘八這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

媽媽煮的臘八粥實在是太好喝了,裏面有大米、小米、蓮子、大棗、葡萄乾、豇豆、花生米、桂圓八種材料,經過媽媽用小火慢熬味道更好了!

我愛喝臘八粥,我更愛過臘八節。

臘八作文 篇8

臘八來到永泉風景度假區,我就被香甜的臘八粥所吸引。粥很濃,上面漂浮着兩顆紅棗,通體是紅色的。打粥的阿姨説,粥裏除了顯而易見的紅棗,還有黑米、桂圓、糯米、玉米、紅豆、花生米和冰糖,甜甜的,香香的,我一下便愛上了臘八粥,一連喝了三碗。

抬起頭來,才發現這裏全是徽派建築,十分古典。圓形的拱門、傾斜的屋脊、青色的磚瓦和木製的牌匾,無不彰顯着這座山莊的韻味。放眼望去,水波粼粼的湖面映入我的眼簾,淺灘的石頭長滿青苔。

水十分清澈,隱約看見魚兒在裏面遊動。湖中央的亭子更加美麗,亭頂是尖的,四個角落微微翹起。遊客坐在亭中,一邊欣賞美景,一邊感受微風,充滿詩情畫意!

這裏的小吃也應有盡有,其中最好吃的要算是粑粑。只見營業員攤開一塊麪餅,將農家土菜塞進餅中,放入油鍋,炸至兩面金黃。捧在手心,暖手,咬一口,暖心,有種説不出的滿足感,餅中有一朵小花裝飾。一口咬下去,又酥又脆,裏面的菜香甜可口,可真有年的味道。

隨後我又嚐了另一種粑粑,這種餅是紅豆味的,上面也有一種花,只不過很軟,咬上去黏牙,但是那股甜味和年味更濃郁,令我回味無窮。

走出小店,來到廣場,我回頭望去,鮮紅的燈籠掛在樑上,店裏不時冒出陣陣熱氣和香甜的氣味。下次再來吧,我懷着戀戀不捨的心情離開了這年味十足的農家山莊。

臘八作文 篇9

今天是臘八節,而在郊區開會的媽媽在不停地忙。

晚上,媽媽給爸爸發了條短信,內容是“今天晚上我回去看你們,給我做點兒好吃的。”

但是,由於爸爸不認真,讀成了“今天晚上我回家看你們,我給你們做點好吃的。”看完後,爸爸很奇怪,一般都是爸爸做飯,媽媽怎麼想起來做了呢?

因此,我和爸爸一直等,等到九點多的時候,媽媽回來了,媽媽問爸爸:“晚上做什麼好吃的啦?”

爸爸説:“等你做呢。”

媽媽説:“我不是讓你做嘛?”

爸爸把短信調出來,仔細讀了一遍,説:“哎呦,我給讀反了。”

最後,我們每人吃一袋方便麪,我説:“咱們吃的是臘八面!”

標籤: 彙總 臘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labazuowen/okzv4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