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國慶節作文 >

【推薦】節日國慶節作文彙編七篇

【推薦】節日國慶節作文彙編七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節日國慶節作文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節日國慶節作文彙編七篇

節日國慶節作文 篇1

十一國慶節,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弟弟去開封玩。那天剛好是中秋節,我們坐着高鐵從西安北站出發。一路上,爸爸給我講了很多關於中秋節的習俗和來歷,大約兩個半小時到達開封北站。那天天氣特別冷,還下着雨,我們直接去了酒店。由於天氣原因,我們沒有安排任何活動。到了傍晚,和爸爸媽媽出去吃了開封的小吃,有灌湯包、鯉魚焙面、鍋貼、和紅薯泥。味道特別棒,我吃的肚子圓鼓鼓的。晚上回到酒店,和弟弟一起泡澡,防止自己生病,然後就進入夢香。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去了開封府並看了演出。那是包公以前辦案的地方,他為人公正,鐵面無私,經常幫助人們解決問題。在開封府我還看到了王朝馬漢,瞭解到許多知識。結束了開封府的觀光,我們又去了書店街。那裏整條街都是書店,和經常去的書店都不一樣。我找了其中一家書店,讀了八本書,媽媽誇我真棒。

下午我們又去了清明上河園,它在開封市龍亭湖西岸,仿照着畫家張擇端畫作《清明上河圖》修建的一座公園。描繪了宋朝的民俗風情,在那裏我們乘船遊覽了整個公園。

第三天我們又坐車去了少林寺,因為十一出遊的人太多,所以路上堵了很久的車,碰巧離景區近的地方有三輪車,那裏好客的人就讓我們坐三輪車進入景區,一路上十分顛簸但特別有趣。在少林寺觀看了小和尚的武術表演,我感覺他們真厲害!

這次旅行讓我對開封有了更多的瞭解,它和西安不一樣的地方是它有着大宋文化,而西安是大唐盛世。開封到處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硃紅色的圍牆金色的琉璃頂,不禁讓我對開封這個城市流連忘返。這一路上我學到了很多以前沒有了解過的知識,對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

節日國慶節作文 篇2

放假了!過節了!出去玩嘍!

這是我們上學過的第一個國慶節,爸爸也提前回到西安,和我們一起玩,一起過節,每天,媽媽都在家裏給我們做好吃的飯菜,然後陪我們下樓跳繩,做遊戲,還帶我們去了大峪水庫釣魚,爬山,最讓我開心的是我們還去了新開放的漢城湖遊覽,爬上高高的古城牆遺址,眺望藍天下的碧波和遊船,還有遠處的高樓大廈,在陽光下美麗極了!

節日國慶節作文 篇3

秋風習習,送來了金色的十月,迎來了十月一日這個偉大的日子。因為今天是祖國媽媽60週年的生日,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好不熱鬧。

我們小朋友更是高興,因為學校為了歡度國慶節放假一週。這一下我們可以跟着爸爸媽媽出去好好玩一玩,看一看啦!於是我今天就起了個大早,看完了隆重的“國慶盛典”就跟媽媽去馬鞍池公園玩。

你瞧,節日的馬鞍池公園可熱鬧、可美麗、可好玩了。進口處裝扮得特別漂亮,尤其是有花草裝點的一面大紅旗特氣派,上面寫着一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黃色大字。公園裏麪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娛樂項目豐富多彩,其中新增了特別棒的娛樂項目“冰雪樂園”。

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冰雪樂園”的樂趣吧!

入口處,每個人都要先穿上特別準備的棉大衣,套上鞋套,然後穿過“時光隧道”就可以進入“冰雪樂園之冰雕世界”。

這時,你可以看見許多神奇有趣的冰雕藝術品:如熊貓家園、海豚戲球、科技世界、冰屋、延安頌(寶塔)等等。最好玩的是冰雕小迷宮。這個冰雕小迷宮分別有兩個出入口。我偷偷地從入口進去,媽媽就找不到我了,然後我從另一出口偷偷出現,嚇媽媽一跳,更有意思的是玩“冰雪滑滑梯”,我坐在一個大輪胎(當滑板)上,媽媽從我身後輕輕一推,我就“嗖”得一下滑下去了——這樣反覆滑下爬上可有趣了!

最刺激的是玩“冰上滑車”。圍着冰雕一圈,築了一道長城狀的冰雪滑道,坐上“小車”我們就可以暢遊這美麗神奇的“冰雪樂園”一圈,彷彿真的登上了長城欣賞了那美麗的北京天安門!

多麼美麗、多麼可愛的祖國媽媽啊,我愛你!

節日國慶節作文 篇4

今天是十月一日,是國慶節,也是我的生日。

父母一早就帶我去桐鄉玩。

我們首先來到桐鄉的新世紀公園玩。開始,父親不想帶我去那裏玩。我就説:“不去那裏,我們去哪兒玩呢?”媽媽説:“今天是他生日,就讓他去玩吧!”於是,父親就去買了三張門票。

我們進了公園,先來到荷花池觀看。我看到池裏有白蓮、紅蓮……池裏還有幾隻可愛的小鴨子在戲水。

後來,我們來到溜冰場看。我看到有十多個人在那裏溜冰。有的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旁邊的人看到了就哈哈大笑。有一個笑的人,自己不小心也和別人相撞,摔了一跤。大家都笑他。我也笑了起來。

接着,我們來到了蹦蹦牀那裏玩。我爬上了蹦蹦牀。剛上蹦蹦牀,我就接摔了一跤,正好坐到了一隻小球上面。小球滾動,我就摔了一個朝天跤。我不想玩了,就從一把小梯上爬了下去。

來到一處滑梯前,我看到有一架大公雞滑梯。有的小孩子,從一個紅色的東西上滑下來,從另一處走上去。我也像他們那樣走上去滑下來。後來,我又到鋼絲上蹦蹦跳跳。這時,我這個人像在天上飛一樣,我以為自己真的在天上飛呢!一不小心,我又摔了一跤。我摔得非常痛,就説:“不玩了,我們出去吧!”父親就帶我去肯德雞店吃東西。

那裏門前有一個假人,假人張開嘴好象在説歡迎光臨。走進店裏,我看到有很多桌子和椅子。它們排列整齊。有一位阿姨迎上來問我們吃什麼。我説:“來一個全家桶吧。”不一會兒,那位阿姨就端來了全家桶。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吃了起來。

吃完,我們就回家去了。

這一天,我過得非常高興、快樂。

這真是一個令我難忘的國慶節呀!

節日國慶節作文 篇5

夜深了,各家的燈火也熄了。在一片黑暗中,傳出一聲歎息:“唉!”

這是一個我們看着並不起眼的地方:垃圾堆。一隻膠底鞋鑽出來,抖掉披在頭上的襪子,向前走去。很快,十幾個垃圾中的老一輩聚在了一起。煤油燈皺起眉,咳了幾下,用沙啞的聲音説:“大家想想過去的事吧,這也許能讓我們稍微自豪一下。”説完,煤油燈的肚子上又開了一道裂痕。大家在底下説了幾句話,卻沒有人肯站在中間講。煤油燈抖了抖灰,走到中間:“那只有我先講了。以前,各家各户用的都是我們。我陪伴了一個小孩直到他成年。我倆每天都在桌邊,他總捧着一本書看,我就在旁邊發最亮的光照明書上的字。那時是多麼快樂啊!可自從有了電燈,現在誰還記得曾經和我們一起的那時候呢?”説完又咳了幾下。躺在一旁的一個白熾燈燈泡坐了起來:“如今我們也被節能燈替代了!”又躺着數起星星來。一雙膠底鞋也走到中間,揚揚鞋帶説:“以前我們也是備受人們關注的,待在商店的櫥窗裏等看別人買,有好多小孩都在外面看着我們。現在,我們也落後了,自然就沒吸引力了。”黑白電視緩緩走到中間,積滿臭水和灰塵的屏幕亮了一下:“我是很老的電視了。我剛出廠那時,人們都盼着能把我買下,能看一看也滿足了。我被賣到一家商店裏,又轉到一位富商手中,人們天天擁到那裏看看我這‘神奇’的電視,之後,我就被彩電替掉了。”屏幕又亮了一下,許多垃圾都講了自己的經歷,會議變得充滿生氣起來。最後,是一個剛報廢不久的微波爐,他正講着主人家裏那些新鮮事。“我一進去,就看到大大的客廳,雪白的牆壁,用的都是先進的東西,我跟電風扇、彩電、空調、電腦、洗衣機都打了招呼……”

這場長長的會議好不容易結束了,天已經泛白了。煤油燈又咳了幾聲説:“我們都曾經是那時先進的東西,但由於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比我們更好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就被淘汰了,我們也算是為人民的'幸福生活做了個鋪路石了。”

天亮了,街上一輛輛車飛馳着,單位中一台台先進機器運作着……伴隨我們走過六十年,為我們充當鋪路石的“垃圾們”安靜了下來

節日國慶節作文 篇6

在這秋風送爽的十月,在這喜悦收穫的季節,在這二十一世紀的第十個秋天,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盛大的節日——建國61週年國慶,中國大地普天同慶,華夏神洲歡呼雀躍。在這秋風送爽的十月,在這喜悦收穫的季節,在這二十一世紀的第十個秋天,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盛大的節日——建國61週年國慶,中國大地普天同慶,華夏神洲歡呼雀躍。回望61年,從無到有,由弱及強,共和國的成長如同新生的樹苗,雖然飽受風雨的洗禮,仍然屹立不倒;縱然歷經磨難,但卻愈見輝煌。在這61年裏,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有了先進的農業,發達的工業,我們有了世界尖端的科學技術,在世界各地的體育賽場上都可領略中國健兒金奪銀的颯爽英姿,東亞病夫的恥辱已經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世界體育大國的美稱。母親,我們為你取得的巨大成績而感到驕傲,為身在您的懷抱中而感到自豪,我們愛你那960萬平方公里的廣大,愛你那上下千年的悠久,愛你的世界奇觀萬里長城,愛你的世界屋脊珠穆琅瑪,愛你奔流不息的長江黃河,愛你直通文明的絲綢之路,愛你巍峨挺立的三山五嶽,愛你優美秀麗的園林景觀。中國是我們的家,我們愛中華!今天,站在國旗下,那如血如火的顏色,澎湃着我們的血液,那雄壯的歌聲激盪着我們的豪情。既然我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對您的愛戀,那就允許我們用行動來表現吧,我們將用智慧的雙手來描繪祖國21世紀的宏偉藍圖,去創造祖國明天的輝煌燦爛!

節日國慶節作文 篇7

10、01 雨 星期六

今天我很開心,因為我和媽媽要回老家去看外婆,特別是我的那兩個弟弟、妹妹。我早早起牀,準備好行禮就出發了。

到了火車站就已經開始檢票了,我們已提早一個星期買票,卻還是沒座的,幸發我們帶了簡便的小椅子,媽媽把行禮當椅子,我在車上竟睡着了,後來又轉了普快情況不同了,至少有一箇中鋪,我和媽媽就躺着睡。然後又轉汽車,到晚上六點半才到外婆家。好累,但我好開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guoqingzuowen/8pwy0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