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感恩節作文 >

【熱門】感恩節的作文錦集8篇

【熱門】感恩節的作文錦集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恩節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感恩節的作文錦集8篇

感恩節的作文 篇1

親愛的孩子們,當你手裏有一束花的時候?為了媽媽?還是對老師?或者解放軍叔叔?

如果有時間,我的手一束花,花我想給我的母親,因為當我生病時,媽媽不肯離開,直到我很舒服我媽媽才放心了。如果我做題做累了,媽媽會説:“亞洲別墅,休息一下,等會做的。”如果我期末考試沒考好,媽媽會説:“沒關係的下一個檢查好。”媽媽的做法讓我很感動,所以我想給媽媽花。

我要把鮮花送給學生老師,是因為老師從點滴的知識基礎教起,教我孝敬自己父母,關愛服務他人;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每天工作辛苦的培養需要我們,所以我要把鮮花送給一個老師。

我想給解放軍叔叔送花,因為是解放軍叔叔救了廢墟下的孩子,解放軍叔叔冒着生命危險去救災區的孩子。當時,當餘震發生時,一位解放軍叔叔繼續救孩子們,他的隊長喊道:“有餘震,快回來”。“不,我想救人。解放軍叔叔説着衝進了廢墟..所以我要送花給解放軍叔叔。

母親的老師。解放軍叔叔讓我學會感恩,讓我學會感恩身邊所有的人,孩子們,讓我們從小的學習生活是圍繞感恩,感恩的人。

感恩節的作文 篇2

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何時何地都能看見木頭。如桌子、梳子、紙……他們都是木頭加工後所得來的。它們出自山村。

木頭總被堆在家門前的大院中,為了不妨礙進出,它被擺在角落的一邊。木頭是爺爺從山中砍來的,還蘸着水汽,濕濕的。木頭很粗糙,上面總有一些小刺冒出,一不小心,便在手上留下一道長印子。有一段時間,爺爺會在院子劈木頭,我也喜歡站在一旁學爺爺的樣子。每當這種時候,爺爺會把我趕進屋子中,讓我自己先到一邊玩。而我呢,會偷偷地趴在窗前,看爺爺搬弄一段一段的木頭。

爺爺用腳把木頭固定穩,舉起斧頭,熟練的、迅速的、用力的把木頭從中間劈開。時不時的抬手擦一下臉上的汗珠。

趁着爺爺歇口氣的時間,我偷偷溜進院中,拿着斧頭,學着爺爺的樣子。圓圓的木頭,中間有一圈又一圈的花紋。學校的課桌上,也有這樣深淺不一的線條。不知什麼東西扎進了我的手中,我哇哇大哭起來,爺爺拿着手中沒來得及放下的水匆匆的跑出來。他輕輕地拿起我的手,嘴中唸叨這我沒有聽他的話。不停的對我的傷口吹氣,拿着創口貼小心翼翼的為我貼上。

我看着爺爺的手,皺皺巴巴的、傷痕累累。心裏因自己的行為有些內疚,再看看他的臉,他臉上不知何時已經佈滿了皺紋,那是歲月流走過的痕跡。皮膚也因長時間的在日光下勞動而暴曬,變得黝黑髮亮。即便這樣,那握着我的手卻是那樣的温暖、寬大、有力,那麼讓我感到温暖。爺爺的手也曾是像我這樣,歷經多少年的辛苦勞作才能如此。

我想到這兒,不由得佩服爺爺,他用他粗糙而有力的手撐起一個家。一樣的,那些默默無聞的樸素的勞動人民,他們像放在院子一角的木頭,他們粗糙,他們帶刺,但卻樸實、耐用。

和木頭一樣,勞動人民也遍佈世界的各個角落。與我們同在。

被勞動人民劈好的木頭,用來燒火,用來做傢俱……

每當坐在桌子前,便會慢慢撫摸着那深淺不一的流紋。就像它就是爺爺,它就是鄉村,它就是勞動人民的付出。

鄉村的木頭是爺爺的呵護。

鄉村的木頭是山裏人的樸素品行。

感恩節的作文 篇3

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從小時候起,就領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等到上學,有老師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後,又有領導、同事的關懷、幫助之恩,年紀大了之後,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輩的贍養、照顧之恩;大而言之,作為單個的社會成員,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多層次的社會大環境之中,都首先從這個大環境裏獲得了一定的生存條件和發

展機會,也就是説,社會這個大環境是有恩於我們每個人的。感恩,説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有着正確的認識;報恩,則是在這種正確認識之下產生的一種責任感。沒有社會成員的感恩和報恩,很難想象一個社會能夠正常發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對許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正視錯誤,互相幫助;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將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

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敗。在危困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雙手,解除生活的困頓;有人為你指點迷津,讓你明確前進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軀把你擎起來,讓你攀上人生的高峯……你最終戰勝了苦難,揚帆遠航,駛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麼,你能不心存感激嗎?你能不思回報嗎?感恩的關鍵在於回報意識。回報,就是對哺育、培養、教導、指引、幫助、支持乃至救護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並通過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實際行動予以報答。

“感恩”是個舶來詞,“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的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感恩”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對我們有恩情!

“感恩”是一種認同。這種認同應該是從我們的心靈裏的一種認同。我們生活在大自然裏,大自然給與我們的恩賜太多。沒有大自然誰也活不下去,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對太陽的“感恩”,那是對温暖的領悟,對藍天的“感恩”,那是我們對藍得一無所有的純淨的一種認可。對草原的“感恩”那是我們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歎服。對大海的“感恩”,那是我們對兼收幷蓄的一種傾聽。

“感恩”是一種回報。我們從母親的子宮裏走出,而後母親用乳汁將我們哺育。而更偉大的是母親從不希望她得到什麼。就像太陽每天都會把她的温暖給予我們,從不要求回報,但是我們必須明白“感恩”。

“感恩”是一種欽佩。這種欽佩應該是從我們血管裏噴湧出的一種欽佩。

“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

“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的看待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着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歷,只要你胸中常常懷着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湧動着諸如温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處處動人的風景。

“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譬如感恩於為我們的成長付出畢生心血的父母雙親。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內心所有積怨,感恩可以滌盪世間一切塵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説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只知有自己,不知愛別人。所以,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着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的生活。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一個人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擁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隨時都會產生令人動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説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給予的點點滴滴的關心與幫助,都值得我們用心去記恩,銘記那無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圖回報的惠助之恩。感恩不僅僅是為了報恩,因為有些恩澤是我們無法回報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報就能一筆還清的,惟有用純真的心靈去感動去銘刻去永記,才能真正對得起給你恩惠的人。

“感恩”是尊重的基礎。在道德價值的座標體系中,座標的原點是“我”,我與他人,我與社會,我與自然,一切的關係都是由主體“我”而發射。尊重是以自尊為起點,尊重他人、社會、自然、知識,在自己與他人、社會相互尊重以及對自然和諧共處中追求生命的意義,展現、發展自己獨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學會做人的支點;感恩讓世界這樣多彩,感恩讓我們如此美麗!

“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幫助他的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讓孩子知道感謝愛自己、幫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個內容。

感恩節的作文 篇4

打開記憶的天窗,我想起了上個學期的一天,想起了那感動人心的一幕…… 那天,我們學校請來了一個外地的教授,給我們講了一堂生動的感恩教育課。他在台上生動地講了許多關於感恩的事例,使同學們都深有感觸。隨後,他叫同學們上台去訴説埋在心底已久的肺腑之言。我以為不會有人上去的,可是結果卻使我始料未及。同學們都紛紛上了台。他們,想一股洪流,莊嚴而又無法阻擋地,走上了台。幾乎每個同學的眼眶都是濕潤的。他們在台上和自己的家人進行着心與心的對話,承認自己的過錯與表示以後要好好學習好好報答家人的決心……

也許是被這種氣氛感染了吧,我心頭微微一震,只覺得有一股洪流,從心底湧來,衝出了我的眼眶,我哭了。可是我沒有將淚水擦去,任它打濕我的臉龐,打醒我那顆不知感恩的心。

是啊!我怎麼能不知感恩呢?從我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哪樣不是家人的功勞啊!外婆,媽媽,是你們,陪我走過不知多少個春夏秋冬。是你們,陪我走過道道坎坷,次次挫折。是你們,陪着我走出歧途,走向光明。在我受委屈的時候,是你們,丟下手中的工作,跑到我身邊安慰我,勸導我。在我作業沒完成,卻早已被疲憊催去睡覺的時候,是你們,陪伴着我寫完作業,知道夜深人靜。其實你們比我更累啊!在我病倒的時候,是你們,守在我的牀邊無微不至地關懷着我,給我倒水喝,給我送來好吃的東西。在天氣忽然變冷的時候,是誰?又千里迢迢地給我送來衣服和手套?

外婆,媽媽,你們給我的愛,是多麼的偉大呀!如甘霖,似雨露,滋潤着我。它如同陽光,永恆而温暖;又似春雨,温柔而細膩。它會穿透層層屏障,灑落到每一個有我的地方,每一個有我的日子;它會擁抱我的哭泣,我的歡笑;它會為我撐起一把傘,鋪成一條路,填平一切坎坷。

外婆,媽媽,你們給我的愛,是多麼的無私呀!可我卻不知道感恩。從此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學會感恩,好好報答你們的!

滴水之恩必將湧泉相報。可是你們給我的,是整個海洋啊!

感恩節的作文 篇5

如果讓每個人歌頌母親,我相信誰都能説出一大堆的讚美的話,但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人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感受母愛呢?

哈月淺,哈燈深,有誰在月下為你變成桂樹?無法逃脱夜的思念,沒錯--就是母親。

如果讓每個人歌頌母親,我相信誰都能説出一大堆的讚美的話,但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人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感受母愛呢?

你細心凝視過母親嗎?你注意到她臉上那深深的皺紋了嗎?還有你上個月吃麥當勞的時候,她捨不得吃,讓你吃,你吃的時候想過母親沒?

曾幾何時,我目睹過這樣一件事:在電信局繳費窗口,一位老太太探了探身子,對着營業員脱口而出了一個電話號碼,營業員在鍵盤上敲了幾下,問到:這是XX的嗎?老太太忙擺擺手:不是,這是我兒子家的電話號碼。想了一會又説了一個號碼。

是XX的嗎?

不,這個是我女兒家的。

您家電話號碼到底是多少啊?營業員有些不耐煩的問道。

老太太想了半天,低着頭半自言自語半道歉的説:人老了,自家電話號碼都記不清楚了,倒是把兒女們的電話給記着了。

老太太轉過身去,忽然又回過頭問:那他們的電話繳費了嗎?

沒有繳。

那我替他們繳了吧!省的讓他們再跑一趟。

我聽着愣了一下,過了一會我想起了一首歌:你在那他鄉中有人在牽掛/你露出笑容時有人樂開花/這個人就是娘/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了我一個家/不管你走多遠/不論你在幹啥/不管你多富/不管你官有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離開咱的媽/

生活中隨時隨處都有母親給予的扶助,可你曾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感受母愛嗎?

它是充滿温馨的永恆美景。

感恩節的作文 篇6

所有的這些,都令我深深感激。在感恩感恩節即將來臨的時刻,在我的'一生中,我想真誠地對身邊的人説:謝謝你們!我已經長大,在自己的人生路中,有你們的陪伴,我很幸福,也願你們都幸福!

thanksgivingday即是西方的感恩感恩節,定在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的星期四,是一個非常正式的、隆重的宗教儀式。那一天,他們會好好慶祝一下,做一些傳統的美食,如烤火雞,南瓜派,水果塔等等。而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好好感激曾有恩於自己的人的節日。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生命,把我撫養成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一切。難忘媽媽的“嘮叨”,尤其是在這異鄉求學,更是深深體會到媽媽的無微不至 的關懷。懷念媽做的可口的飯菜和家鄉的各種小吃。在我的印象中,媽媽是那麼的勤勞善良:每天早出晚歸,為了這個家而堅強地支撐着;當我撒脾氣時,媽總是遷 就我,對我的牢騷,媽媽選擇的是和言善語。當我有什麼不滿而跟媽媽大聲頂撞時,媽選擇的是沉默,讓我感到深深的內疚:我寧願媽媽打我罵我,那樣我會好受 些。

在很多人的眼中,爸爸都是嚴厲的,即便他們在心底深深愛着我們,我的爸爸也是如此。他不會像媽那樣對我噓寒問暖的,每次回到家,爸只是 用那張雙飽經風霜的笑臉和那雙嚴厲中帶着關愛的眼睛歡迎我。難忘的是爸爸那嚴肅的表情,卻又是帶着充滿愛的眼神。記得小時候,爸爸是那麼的高大,肩膀上仿 佛扛着整個世界。歲月無情,在爸爸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回到家,看到微微佝僂,頭髮漸漸稀少變白的老爸,心中真的很不是滋味。兒時的一個記憶是爸爸經 常帶着我去看醫生。記得有一回,好強的我跟一個男生打架,下場是在倒在地上連爬起來的力氣都沒有。而上課的老師對幾乎睡在桌子底下的我視而不見,我現在回 想起來對那個老師都沒一絲好感。忘了是怎麼撐回家的,只記得迷迷糊糊中,我睡在爸爸的背上,身上蓋着爸爸的外套。在暮色中,爸爸冒着細雨走在帶我去就醫的 路上。還有一次就是冬天的深夜,爸爸用自行車載着正發發高燒的我去看醫生,立在寒風中等了近半個小時醫生才出來,爸爸還連連説很不好意思,三更半夜的把她 吵醒。現在讀大學了,爸爸還經常詢問我的學習情況,打電話回家,媽告訴我説:你老爸天天説你怎麼那麼久沒打電話回家了!在輕聲淺笑的同時,心裏熱乎乎的: 爸爸是深愛着我的!

其次我想深深地感謝我的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他們孜孜不倦的教誨,帶我遨遊書的海洋,讓我學到了做人的道理,學 到了各種知識。從小到大,教過我的老師有很多,他們都努力地向我傳授他們的人生感悟和科學知識,督促我修身立志。學無止境,在繼續聆聽老師的教誨的同時, 我應該不斷腳踏實地,自強不息。

再者就是好好感謝我身邊的那些好友、同學,是他們陪伴我度過了許多快樂和無助的時光。尤其是那些好姐妹般的好友,更是一起相互訴説心底的祕密,共同分享快樂和分擔憂傷。身邊沒有了親人的陪伴,正是好友在陪伴着,在我徘徊時,師兄師姐更是如長輩般指導我。

所有的這些,都令我深深感激。在感恩感恩節即將來臨的時刻,在我的一生中,我想真誠地對身邊的人説:謝謝你們!我已經長大,在自己的人生路中,有你們的陪伴,我很幸福,也願你們都幸福!

感恩節的作文 篇7

我走進家門,踏過一步步大的距離的瞬間,那道不大,裝飾不華麗的門卻徹底地過濾掉了我身上所有的疲憊與風塵。這道門上,常常被無意間刻滿了無數不捨與疲憊的目光……

感恩讓你的生命永不褪色

我拖着沉重的箱子走在回家的路上,用拖動時輕輕地響聲一聲聲地度量着這一段距離,這一段時光。回首天際,目光中帶走最後一瞥蒼老而悽美的夕陽,灑在地上,散落了一地的憂傷。

我走進家門,踏過一步步大的距離的瞬間,那道不大,裝飾不華麗的門卻徹底地過濾掉了我身上所有的疲憊與風塵。這道門上,常常被無意間刻滿了無數不捨與疲憊的目光。

飯後,獨坐燈前。這一刻,一切都如此安靜,如此温馨,安靜得心跳都如此清晰,温馨得連再多的燈光也不刺眼。

然而,家人的輕聲議論打破了寂靜。講的似乎是近來父母事業的不順利。聲音很輕,卻很清晰,輕輕浮動在空氣中。望着窗外,夜色越發凝重,沉重地壓在了我的肩上。

隨後,父母都回來了。我繼續寫着作業,屋外的電話聲中傳來了母親對下屬的訓斥聲:“這事情不能這麼做,你怎麼這樣……”一字字都被強烈的語氣重重拋在四周的牆上,經摺射擊中我心裏,四周的空氣在震動後躲入沉寂,平靜中似乎有什麼鋭利的東西,吸一口到心裏都感到疼痛,桌子上的一切都無語地相視。近來的不如意使母親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她不再有以前聽着音樂時的那番悠閒,而父親的琴聲日漸減少。我緩緩抬起頭,對面的玻璃上映着另一個我,明亮的燈光坦白地展露了我的愁緒,平直的光線在透明上面劃過淺淺的哀傷。合上書,書籤停止在了那沉重寂靜的一刻。

我推開門,不遠處是父母的房間,近在咫尺。這一段如此之近的距離卻充滿了無數疑惑與不解,複雜的情緒像是在心中翻騰的巨浪,攔在我的面前。會是一片沉鬱,還是會一如既往?周圍的空氣沉重得停止不前,窗外的月光不再明朗,躲入雲層中編織着不可告人的祕密。眼中是兩個緊閉的門和兩個艱難的抉擇。

忽然,地板傳來了腳步聲,他們推開了門。緩緩打開的門將黑暗一點一點挪開,藏在門背後的光亮隨之傾瀉在地板上,鋪在地板上不再令人感到冰冷,使原本冷寂的空氣迅速温和,温暖從心臟蔓延至全身。他們的笑容依舊,依舊和藹,嘴角是歲月鏤刻的痕跡,笑容的背後是歲月的侵蝕。但是,真摯的感情依舊光亮如新。他們指了指桌上的牛奶,説道“你下週要帶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平和的語氣使得四周恢復了和諧平靜,不再靜得可怕,也不再起伏跌宕。

桌上,色彩斑斕的燈光像是紛繁的塵世和塵世中糾結在一起的複雜的情緒。但是,它們無法佔據整張桌子。桌子上,有一份簡單的愛驅趕着這一切,可以將我們在塵世中的不安平靜,將我們的疲憊消失殆盡,使交織的的情緒只剩下最初的快樂,只剩下澄淨。窗外,又有無數的燈光,將黑夜洗得澄澈,不再模糊不清。

這一刻,我明白,生活中其實充滿了美好,只是我們都體會不到,因為我們還不會感恩。它們都隱藏在我們生活中平淡無奇的細節裏,就像是隱藏在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中,只有用感恩去滋潤它,用行動澆灌它,待到它盛開之日,才能散發出生命最醉人的芳香。越是平凡,越是沉重,越是抱怨時,越應有一雙敏鋭的眼睛和一顆充滿感恩的心,才能發現這一切。感恩的同時我們才能感受到生命真諦所在,才能在枯燥繁雜,疲憊不堪的生活中找到可以讓我們心靈平靜悠閒的瞬間,才能不在重壓下變得麻木,失去了生命的樂趣和意義。

父母常陪伴在我們身邊,其實,他們的愛細膩到了我們的發稍和指尖,陪伴着我們度過日日夜夜,只是我們讓它們走得太匆匆。轉眼之間,那些熟悉的身影靜靜地在我們身邊拉長,老去;轉眼之間,那些慈祥的目光將從我們身邊默默溜走。學會感恩,才能抓住那些安靜到可以永恆的一刻,體會到永遠的真情與幸福。

我抬起頭,看着父母,他們不曾改變,笑容依舊和藹,和他們從前一帆風順時一樣。窗外風兒依舊輕輕吹,月光靜靜淌。感恩如清泉在我心中靜靜流淌,風清月明,流轉千年,以一種永恆的姿態,將我們投在水面的笑容從這一刻帶向下一刻。

感恩節的作文 篇8

儘管已經過去了那麼久,但那個感恩節宴會卻始終讓我記憶猶新,經久難忘。

那是一個美麗的夜晚,爸爸開車帶着我去一家咖啡廳參加感恩節活動

剛到咖啡廳不久,就開始做批薩了。先是一個麪糰擺到了我的面前,隨後又出來了一位年紀不大的廚師。那個廚師體形中等,一雙眼睛格外明亮。他不大愛説話,只是淡淡地説:“今天,我來教大家做批薩。”這時,現場變得更熱鬧了,數十台攝像機開始工作,像一雙雙眼睛注視着我,而且每一台攝像機會拍攝到每一個同學的行動進程。

廚師熟練地製作着,我們手忙腳亂地跟着他做,生怕出差錯,時不時地抬起頭來看看那位廚師的示範動作。麪糰做好了,廚師都拿到廚房去烤麪餅,不一會兒,烤了的麪餅拿回來該撒料和醬了。這是最難做的環節,如果做不好就會先把芝士包住,一定會鬧出天大的笑話的……前台的五彩燈打開了,還有其他組的同學來幫我們一起製作,有的同學手裏拿着彩色氣球一起喊着整齊的口號:“加油,加油!”我拿着一勺番茄醬,均勻地撒在上面,然後撒上火腿,菠蘿等各色水果,這時的麪餅好像一場精彩的水果聚會,色彩斑斕。然後,再把做好的批薩放進盤子裏,這時就可以送進烤箱了。

當主持人站在那公佈成績的時候,我聽到自己是A組第二名,而且我比爸爸做的好吃多了。回家的路上,我依然沉浸在剛才的氣氛中。這次活動讓我體會到了:什麼事情只要自己努力,嘗試去做,就會有驚喜的收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ganenzuowen/zv3my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