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薦】端午粽葉香作文2篇

【薦】端午粽葉香作文2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粽葉香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端午粽葉香作文2篇

端午粽葉香作文1

臨近端午,肇慶的大學同學來珠海玩,順便給我帶了幾個裹蒸粽,包裝精美,真空的,大小兩種,大的一個八兩,小的一個半斤。我用清水煮熟,解開它,糯米中包着肉和蛋黃,嚐了一口,鹹的,味道還不錯,肉肥而不膩,蛋黃夾雜在糯米中,使得糯米沒那麼粘,又接着吃了幾口,總覺得少點什麼?想了想:哦,怎麼沒有粽葉的香味?我覺得奇怪,明明是用粽葉包的怎麼就沒有粽葉香呢?我拿起一片粽葉看了看,顏色很暗、很軟,聞了聞,沒有香味,我想大概不是新鮮的粽葉吧?

吃着裹蒸粽,想起小時候在家鄉過端午節的情景。家鄉的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當兵之後,已有二十多年沒在家鄉過端午節,也沒看過龍舟賽。粽子雖然年年吃,但在外吃的粽子象裹蒸粽一樣,都是有餡的,味道和內容很豐富,家鄉的粽子是沒有餡的,原滋原味。因此,再也吃不出家鄉的味道了。

小時候的端午節,家家都包粽子,不象現在從超市買現成的。粽葉是剛摘的.,泡在清水裏,糯米洗淨濾幹,再找一個木架子,纏上包紮用的麻繩,材料備齊了,就可以包了。家鄉的粽子比較小,一般是兩片葉子包一個,呈圓錐形,糯米不摻任何東西,粽子包完後吊在架子上盪來盪去,象一串串風鈴隨風搖曳,好看極了。包好的粽子一般是一次性煮好,分幾頓吃完,每頓熱一下就可以了,粽子煮熟後糯米和粽葉夾雜的香味特別濃。由於家家都包粽子、煮粽子,因此,一到端午節村子裏就到處瀰漫着濃濃的粽葉香。

剛出鍋的粽子是最好吃的。取一個粽子,解開麻繩,展開粽葉,潔白的粽肉露出來了,晶瑩剔透,象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有時粽葉的綠滲透到糯米中,很自然,看上去象一幅優美的風景畫,着實讓人喜愛。聞一聞,糯米和粽葉混合的香味沁人心脾。醮上糖,咬一口,酥軟、甜香、可口,讓人回味無窮。

賽龍舟是家鄉端午節最熱鬧的時候,全鎮大部分村子都會來,也有外地人蔘加。家鄉是水鄉,水網交錯,賽龍舟隨便找一條河就可以了。吃完粽子的人們,都要到水上比試比試,贏的吃甜瓜,輸的吃黃瓜。這時,水上一條條龍舟如離弦之箭,爭先恐後向前衝;全鎮的男女老少都出動了,兩岸人頭攢動,觀看的人們扯開嗓子為自己的龍舟加油鼓勁。

滄海桑田,山河鉅變,轉眼間二十幾個春秋過去了,家鄉寬闊的大河已變成了一條條小渠,聽鄉親們説再也不賽龍舟了。不知道家鄉少了龍舟的端午節會是什麼樣?家鄉的粽子還是不是原滋原味?家鄉的端午節還能不能聞到濃濃的粽葉香?

端午粽葉香作文2

學鋼琴至今為止,我有兩個鋼琴老師,一個是我的啟蒙老師袁老師,一個是我的現任老師樑老師,一個多才多藝,一個樂觀活潑。可我還是喜歡我的啟蒙老師——袁老師。

我和袁老師的相識是在我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袁老師是來幼兒園實習的大學生,她被分到了我們班。我一直很想學鋼琴,媽媽便四處打聽哪裏有琴行,一次偶然,院長告訴媽媽,袁老師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她會彈鋼琴,會彈、修古箏等,多才多藝。初次見面時,袁老師給我的感覺是甜美、温柔,我便喜歡了上她。到後來,我覺得她又是個會關心人的好老師。

先説説會關心人的袁老師。一次,那時是冬天,天氣很冷,去上課時,我打了幾個噴嚏,沒在意,結果到了袁老師家,開始流鼻涕,我才發覺我感冒了。袁老師見我流鼻涕了,一邊拿餐巾紙遞給我,一邊着急的問我:“希希,你怎麼了,是不是感冒了?有沒有不舒服?”説完,摸了摸我的額頭,拿了一杯熱水,衝了感冒藥,又電話給媽媽讓她來接我。那時候,我覺得身上湧出了一股暖流。學琴的第三年,袁老師當上了幼兒園園長,由於事務繁忙,不能教我了。我有些依依不捨,畢竟袁老師是我的啟蒙老師,也教了我三年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應當永遠記住我們的老師,因為他們是我們教給我們知識的人,我們要學會回報他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xwxn3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