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1

又逢端午節,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的前一天,爺爺奶奶就包好了粽子。那一個個粽子可謂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三角體,長方體。聽奶奶説,這些粽子的餡有許多種:白糖餡、黑芝麻餡、蜜棗餡、菜餡。聽了奶奶的一番介紹,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忙讓奶奶煮粽子。

等呀等呀,大概過了幾個小時,粽子終於煮好了,開鍋。

粽子剛盛上來,我就拿起了一個粽子,剪開了線,又解開了粽葉,把粽葉裏的糯米糰放到碗裏。拿來了一雙筷吃了起來。我手裏的那雙筷子不停地在碗與嘴中間揮舞。不一會兒,一塊粽子便進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這粽子裏有糯米的飯香;粽葉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棗的蜜甜。這些味道交織混合在一起,讓人回味無窮。

吃着吃着,我實在忍不住了,一下子在碗裏放了五個粽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一邊吃還一邊咕噥道:“好吃,真好吃。”不一會兒,五個粽子便進入了我的肚子。我的臉上也粘了不少飯。可我卻樂不亦乎。

沒想到這小小的粽子竟那麼好吃!我也知道:“這每個粽子都代表着長輩們對子女的愛呀!”將來長大了,我也要為長輩們包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2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據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20xx多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那天,家家户户門前都掛上一束菖蒲、艾草和大蒜。我們家也不例外,爺爺清早便去菜場買來菖蒲、艾草掛在家門前,聽爺爺説,這樣可以驅蚊除蟲,驅災辟邪。

粽子是每年端午節都不可缺的食品。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包好了粽子,而且這些粽子的餡多種多樣,有蜜棗的,有豬肉的,還有豆沙的。聽了媽媽的一番介紹,我垂憐欲滴。真想快點品嚐又香又好吃的粽子。終於盼來了端午節。這天中午,奶發把剛出鍋的熱粽子端上了桌,我迫不及待的伸出小手,拿了一個,捏着滾燙的粽子。我始終捨不得放下,白色的糯米展現在我的面前,還發着油光。我大口咬下去,哇,真香呀。不一會兒,一個粽子便進到了我的肚子裏。粽葉的葉香,糯米的米香,摻在一起,吃起來真是回味無窮。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吃粽子,因為它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3

今天中午媽媽下班回到家,説:“今天是端午節,待會兒吃粽子。”説着從食品袋裏掏出幾隻粽子。我迫不及待開始觀察起粽子來,它既不像方形,也不像圓形。它共有4個稜角,4條邊,4個三角形面。粽子身披翠綠的外衣,身體上纏着一條潔白的絲線。媽媽把粽子煮熟後葦葉變成了墨綠色,散發出陣陣的清香。剝開墨綠色的外衣,只見潔白如玉的米團上鑲嵌着一顆又大又黃的蜜棗。黃、白、綠三種顏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美麗。我忍不住輕輕咬上一口餡,真是甜而不膩,黏而爽口,好吃極了。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味,又是營養豐富的饋贈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

每逢過節,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僅外觀漂亮、色澤誘人、味道鮮美。而且還包含着對一位偉大詩人的懷念。

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楚懷王對屈原的愛國主張不予採納,還聽信別人對屈原的栽贓陷害,導致屈原被流放到南方。最後楚國被佔領,滿懷憂憤的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了。人們崇敬他、懷念他,紛紛將米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江中,作為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後來這一天逐漸成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啦。

媽媽説,粽子不僅是美食,還要讓我學習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4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平易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經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年齡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期,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到今天,每一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卵黃等多種餡料,此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尚,千世紀來,在中國盛行不衰,並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聽媽媽説:“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這一天要吃粽子的。”説完就去買粽子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買歸來一袋粽子。我迫不及待的去吃粽子,我看到了粽子是三角學形的,表面是用綠顏色的竹葉包着,我逐層剝開,越往內裏葉色越黃,內裏就是1個白白的、胖胖的大粽子。這類滋味真噴鼻啊,真是噴鼻氣撲鼻呀!我還沒吃到粽子就被粽子迷倒了。終於可以吃粽子了,咬一口粽子,嘴裏感覺甜甜的、粘粘的、軟綿綿的,就像是吃了草棉糖一樣,舒暢極了!內裏還有兩個大棗,棗比蜜還甜!就如許我把粽子全都消滅了。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5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填入汩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着糯米投入江裏,並且人們也要吃粽子、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

首先是包粽子,要把竹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在準備好綠豆、雞蛋黃、肉等材料做餡。再把長長的竹葉摺疊,圍攏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後把竹葉包着的粽子做四個角的形狀。包粽子最後一道工序是:用棉線繩包好粽子,不然粽子在煮的過程中就會鬆開。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水要漫過粽子,用猛火煮,大約一個小時後,改用文火煮三十分鐘。等粽子熟了以後,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

然後是划龍舟,千姿百態的各式彩龍在江面遊弋,有的舒展着優美的身姿,有的搖頭擺尾,有的神采奕奕。當划龍舟比賽開始時,各色各樣造型的“蛟龍”如箭裏弦,欲爭羣龍之首。此時,健兒們狠勁猛劃,奮力衝刺,兩岸滾起陣陣“加油”的聲浪。

端午節不僅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還是一種古老的傳統。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6

今天又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吃粽子。

早上,我看見媽媽在包粽子,就問:“媽媽,今天為什麼要包粽子啊?”媽媽説:“今天是端午節呀。”隨後,奶奶和爸爸也來幫媽媽包粽子。我也湊到他們跟前,幫他們添米添餡。

粽子包好了,媽媽把粽子放到鍋裏去煮。大家都在着急地盼望着粽子早點熟,好嘗一下味道。

“粽子熟啦,快來吃粽子呀——”媽媽將一串煮好的粽子拎上了桌子。

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説着,笑着,開心極了。我一邊品嚐着粽子一邊問媽媽:“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啊?”

媽媽告訴我,古時候,我國有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聽到自己的楚國快要滅亡的消息,心裏痛苦極了,就抱起石頭跳到汩羅江自盡了。人們擔心屈原在江河裏會餓死,就把食物投入江中。人們又怕江河裏的魚會搶屈原的食物,就用蘆葉把食物包起來。這樣,年復一年,就有了我們今天的端午節啦。

聽了媽媽的話,我重新撥開一個粽子。心想,今天我不僅吃了美味可口的粽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今天的收穫真不小啊!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特開心!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7

終於盼到了端午節,

一大早,一股濃濃的粽子香撲鼻而來。我一骨碌爬起來,跑到廚房一看,媽媽已經煮好了一大鍋粽子,看着那胖胖的,被捆紮的嚴嚴實實的粽子,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我趕緊擦了一把臉,拿起一隻粽子,先把捆紮的絲線扯下來,再剝開一層層的粽葉,只見棕肉白白的,香香的,就像一個熟睡的白胖娃娃,我對着它咬了一口,啊!真好吃,媽媽問:“好吃嗎?”“味道簡直妙不可言。”

我吃着粽子,媽媽在一邊給我搓“鎖兒線”,聽媽媽説,端午節這天,各種蟲子都會爬出來咬小娃娃的,如果戴上了媽媽搓的絲線,蟲子就不敢接近你的身體。爸爸也在一旁搶着説:“這天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而定的”。“那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媽媽説:“屈原被小人謀害了之後,跳了汨羅江,為了不讓魚兒咬他的身體,人們就在湖裏仍粽子,希望魚兒吃粽子而不吃屈原。”

今天我不僅吃到了香甜的粽子,還懂得了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8

今天是端午節,早上媽媽剛把我叫醒,我就吵上了:“媽媽,別忘了今天是端午節,我要吃粽子!”媽媽回答説:“小饞蟲,媽媽忘不了,早就給你準備好了,在廚房裏呢。”

我一聽就快速地起了牀,跑進廚房,看見粽子伸手就要抓,媽媽打了我的手一下説:“先洗手去!粽子還得先蒸一蒸呢。”這可把我給急壞了,迫不及待de洗完手就纏在媽媽跟前,一個勁兒問:“好了嗎?好了嗎?粽子我都忘了什麼味了,肯定很好吃吧?快點快點呀!”

過了好大一會,媽媽才把粽子端了出來:“好嘍,吃粽子嘍。”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小心de把外面的皮剝了下來,還真是燙手呢!粽子剝開了,裏面是三角形的,我用牙一咬,怎麼這麼黏糊啊?一邊吃,我還在一邊想:這是怎麼包的啊,我可不會包。嗯,真甜,真香!我一口氣吃了兩個。

媽媽問我:“你知道今天為什麼吃粽子嗎?”“知道啊,老師説過,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今天都要吃粽子。可是媽媽,我們平常不能吃粽子嗎?”媽媽笑着説:“傻孩子,平常當然也能吃啊,只要你喜歡,咱們就經常吃好不好啊?”“那當然好啊,那就天天端午節了,哈哈!”

媽媽買了十個粽子,我吃了兩個,媽媽吃了一個,爸爸還沒下班,得給爸爸留三個。10-1-2-3=4,還剩四個,我要留着到中午和晚上吃。如果爸爸吃不飽,我就再給爸爸一個,我要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9

今天,媽媽帶回來一個大箱子,我打開箱子一看,原來是十個美味的大粽子,我忍不住想吃一口,但是爸爸説:生的會吃壞肚子的,燒熟才能吃。等了一會兒,三個大粽子燒熟了,媽媽説:兒子趕快吃吧,涼了就不好吃了。

我説:我們一起吃,平時你們很辛苦,作為你們的獎賞。爸爸媽媽笑着説:兒子長大了,比以前懂事了!然後我們一家津津有味的吃起粽子。端午節過得真開心啊!吃粽子_端午節趣事300字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

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端午節又快到了,大家都要吃粽子。早上,奶奶就忙着包粽子了,我也在旁邊學着怎麼包粽子,只見奶奶拿起一張粽葉,把它捲成一個角,在把糯米和紅豆餡放進去,最後用粽子葉包住,再用線綁得緊緊的。

一個小巧可愛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得可喜歡了,也吵着要包一下,結果是越幫越忙。粽子燒好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的拎起一個粽子,打開了吃,結果燙得張不開嘴。爸爸和媽媽看着我讒言欲滴的樣子,都哈哈大笑了。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10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端午節了。在這天,祖國各地都有各自的習俗,有賽龍舟、舞龍、吃粽子等。

説起吃粽子,不得不説説它的來歷。戰國時,有位叫屈原的人,在朝廷為官。他熱愛人民,關心人民的疾苦,寫了許多描寫人民辛苦勞作、生活場景的詩歌,因此人們都很愛戴他。可是,由於奸臣的陷害,屈原最後跳江而死。人們異常悲痛。為了紀念他的功德,在五月初五這天,大家紛紛聚集在一起,包了很多粽子往江裏扔,以免魚兒傷了屈原的身體。幾千年過去了,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因此,每到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包粽子,並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當到了這一天,我們小朋友是最開心的,因為我們既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又可以看龍舟、舞龍燈了。

我們家吃粽子的時候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誰吃到包有一顆紅豆的粽子就要説個笑話。有一次,我吃到一顆紅豆就説了個笑話,笑得大家久久地合不攏嘴,真開心啊!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這真讓我激動不己,我彷彿又可以想象到了那快樂的場景了。不過每當這天,我也會想到偉大的屈原。我暗下決心,我也要像屈原一樣,不能只顧自己,要多為別人着想,做一個值得大家敬重的人。

同學們,聽了我的講解,你是不是也很想吃粽子了?我國還有很多有趣的傳統文化,有時間,讓我們一起去多多瞭解瞭解吧!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11

隨着幾聲嘹亮的雞鳴,整個家鄉醒來了。明天,姐姐將參加一場涉及前途的考試——中考,此時,全家人的心都被揪緊了,似乎連空氣中也夾者緊張的氣氛。

時間在“滴答滴答”地流逝,隨之,我的心也愈來愈沉重,我坐立不安,便下樓走走。“妹,敏敏能考上嗎?”“會的,會的。”大媽一邊包粽子,一邊喃喃地説?“咦,媽,今天又不是端午節,包粽子幹嗎?”我用疑惑不解的目光盯着媽媽手中的粽子。“真想知道嗎?好,你先告訴我關於粽子的來歷。”媽媽神祕地説。“話説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了表達對他的尊敬,特地制粽子。”“好。”媽媽一本正經地説,“你大媽希望你姐姐平步青雲,包粽包棕不就是包中嗎?也就是一定能中。這可是祖傳下來的習俗。”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這粽子為姐姐包的。“好,我也要包,我也為姐姐出一份力,讓姐姐高中。”“不用了,遙遙,你有這份心就行了。”我站在一旁,望着全神貫注包粽子的大媽,感到這小小的粽子裏卻包含了大媽無盡的期待和對兒女那無私的關愛……

雖説包棕——“包中”——是我們家鄉特有的習俗,可再這習以為常的習俗裏卻讓我看到了家鄉人那一顆顆淳樸的心靈,感受到天下最偉大的母愛。

5端午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12

聽到老師説要寫關於端午節的作文,我就有點躍躍欲試了。我猜你們也一定喜歡過端午節吧!端午節可以吃粽子,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是自己能夠親自做粽子吃,那樣才會覺得更好吃的。

做粽子:先找來三片粽葉疊在一起,然後要認真地折成漏斗型,接着,就要分三步走了。第一步,放糯米;第二步,放陷料,陷料有很多,可以自主選擇,比如:豆沙、紅棗、臘腸、剁碎的豬肉第三步,再放糯米。我們將粽子上方的粽葉折下來,把粽身用細線纏起來。這包粽子的方法,是我在仔細聽老師講解後學到的。你們先別急,粽子現在還不能吃,要放在鍋裏煮上二十分鐘左右,待煮熟後才能吃的。生的是不能吃的。

吃粽子:粽子煮好了,我們就可以吃了。剝開粽葉一看,粽子金黃金黃的,就想一個金碧輝煌的小型的金字塔,真恨不得一口就把吃掉。想着想着,我的口水都已經流出來了。我一把拿起粽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完後,我覺得滿口噴香,香得直入肺腑,真是好吃極了。

小朋友,你們也一定要記住這個端午節,這個節日可以吃粽子呀!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13

今年的端午節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説:“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於是,我按照姐姐説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粽子放下去。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14

端午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麼,端午節為何要吃粽子呢?

專家日前對此進行了解釋。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民俗專家趙之珩介紹説,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狀有稜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魏晉時期,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中,也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於水中祭弔的事。 到了唐宋時代,粽子已成為節日和民間四季出現於市場的美味食品。長安有專門製作粽子的店,而且技藝也相當高。當時粽子餡已有多種果仁,其味道比只有黍米好多了。到了宋代,就有"艾香粽子",是用艾葉浸米裹的。陸游的"盤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將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粽子"。

明弘治年間,就用蘆葉裹粽子,粽餡也多了,有蜜糖、豆沙、豬肉、松仁、棗子、胡桃等等。到了清乾隆年間,林蘭痴《邗江三首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條,這種粽子流傳至今。現代粽子以浙江嘉興最負盛名。如今,粽子與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餅一起,被稱為中國的三大節令食品。

民俗專家介紹,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不但盛行不廢,而且流傳到日本、和越南等國。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77字15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喜慶的春節、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於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盡了。

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屍體,還將食物扔進江裏,好讓江中的魚鼈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棕子、吃棕子。

每逢端午節,我家也要吃棕子,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棕子。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棕子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棕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鹹肉餡的。我最喜歡鹹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鹹鹹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鹹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節,有美味的棕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麼能不喜歡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nmjxgz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