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三年級作文關於端午節

三年級作文關於端午節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作文關於端午節,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作文關於端午節

三年級作文關於端午節1

早晨起牀,似乎有些涼意。拉開窗簾,外面是陰雨濛濛。

今天,是端午啊!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啊。

透過窗户,可以看到窗外的陰雨綿綿,雨絲密密的斜織着,地上濕漉漉的,就似我心中也是濕漉漉的一般,莫名的抹上了一層傷感的色調。

心似乎被雨絲牽引一般,將我帶到幾百年前的汨羅江江邊。也是,五月初五,也是這樣的陰雨天,迷迷濛濛,看不清楚。卻似乎能看到赫然立着一位一襲素衣的翩翩公子,他便是屈原。晃得,我似乎看到他臉頰上閃爍的淚光,心微微一顫,我似乎能感受他心底的那份痛苦與無奈,連周圍的空氣都帶上了憂傷與悲愁,嘗一嘗,一定是酸的。而我,就在那不遠處,幾步之遙,卻始終無法靠近,我好想拉住他,告訴他:“你這樣是沒用的,你的那位君主並不會為你的死而改變什麼,你的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怎可以白白斷送於此?”但他卻彷彿置身與另一個世界,與我完全不同的世界,完全看不到我,聽不到我。心底又泛起陣陣的辛酸,就算聽得到,恐怕也不能理解我的話吧,就算他能理解我,他一定也還會堅持,因為這是他性格所致,他骨子裏的那份堅貞,使他必然要接受這樣的結局。所以,我只是,也只能,默默地看着他,看着他,這位為後世所永遠懷念的偉大詩人,看着他,看着他的視線一點點地收縮,最後只剩下一江的汨羅水,看着他,看着他用盡全力,縱身一躍,在濕漉漉的空氣中,畫出一道完美的.弧線,像一架橫跨古今的彩虹。而我仍呆呆的站在原地,一切都寧靜如初,眼前只有密密的銀簾,不停的落下,彷彿剛才只是我的幻覺,只不過是鏡花水月,空中樓閣,虛無縹緲,不曾出現,也不曾停留。

“菲菲,來吃粽子,誒,你在幹嘛呀?來吃粽子了,菲菲,誒,你到底要不要過來啦。”身後傳來媽媽的喊聲,顯然有些生了,我趕緊跑過去,“哎,叫你吃個粽子,叫了你半天都叫不應,拉個窗簾拉了十分鐘,站在那邊,不知道在想什麼,是不是昨天沒睡好啊?”説着就拿筷子插起一個已經剝好的粽子遞給我,咬一口,嘴裏滿是粽子黏稠的感覺,從小就喜歡粽子比喜歡飯多一點。“媽媽……教我包粽子吧。”“怎麼啦,又想包粽子啦?”“恩,好吃。”我似有若無的回答着,突然想起來,還有那個,“媽媽,也給我房門上掛上艾葉吧。”“呦,你不是説掛着難看死了,還説我沒事幹買個那個幹什麼嘛,送給你都不要的。”“我現在要了嘛。”“哎。”媽媽無奈了,但還是點點頭。

我想,或許,學會包粽子,呼吸着艾葉的清香,我就能離那個屈原更近些吧!就能離那個時空更進些吧!忽然覺得,端午節的真正含義,並不是我們所關心的放不放假,而是它的本質,這是人們懷念屈原的一種方式,是人們對美好正義永恆的追求和嚮往。屈原的死已無法挽回,那麼就只有守住他的那份堅貞的品格,永遠珍藏於心。在每每端午節時,想起屈原,懷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向後輩或老外自豪的講述他的故事,我想,這才是端午節自古流傳下來,成為我國傳統節日的真正意義。卻有越來越多的人,不知從何時,開始遺忘。

12點的鐘聲就將敲響,這個端午,也即將過去。或許得感謝那個虛無的夢,感謝媽媽,感謝這些習俗,讓我想起端午本質,讓這個端午過的如此深刻。

三年級作文關於端午節2

窗外淋漓的小雨不停,恍惚,又到了那個粽香飄蕩的時節,又到端午節了嗎?往事似乎還很清晰,思緒飄了好遠,飄到了故鄉,故鄉的端午節……

農曆五月,青草漫遍了家鄉的山野,淺淺的清香撲鼻而來,石板橋,苔痕斑駁的青石下,墨綠的水色,緩緩流動,宛若温潤的雙眸,在那淅瀝的小雨中,端午節悄悄走來…

指甲紅

端午節淅瀝的小雨一下,鳳仙花那些桃紅的,細碎的小花朵就開得一片爛漫。每當這時,鳳仙花顫着花瓣上的露珠笑意盈盈時,穿着花布衫女孩們把花瓣細心地採下來,放進一個細白的碎碗片裏,再放上粗鹽和白礬,又操起一根圓木搗得碎碎的,碗裏的花瓣就成了粉色的糊狀。女孩們眨着明亮的眼,不時有幾綹黑髮飄到額前,她們一邊搗着,一邊輕輕唸叨着:“端午到,指甲紅,染了指甲過端午,紅紅火火過一年。”她們摘下幾片鮮嫩的梅豆葉,先把花瓣泥塗在指甲上,再用梅豆葉靈巧地把手指尖裹成一隻只綠粽子,最後纏上紅絲線,把葉子紮緊。女孩們終於甜蜜地笑起來,明天那鳳仙花的桃紅就跑到她們指甲上去了!

家鄉的端午節,在那桃紅鮮豔了女孩的指甲時,行走……

艾篙青

“哦,摘艾蒿嘍!”頑皮的孩童們坐在遙遙晃晃的自行車後座上仍不安分地大喊大叫,嘹亮的聲音響遍了清晨的山野。是的,是該摘艾篙去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密密的艾蒿顫動着晶瑩的露水爬遍了山坡,穿着短衫的小孩子們跌跌撞撞地爬上小山坡,白嫩的手輕輕撫摸着艾篙,閉上眼深深地吸一口艾篙的香氣,咯咯地笑起來,他們使勁拔下一小束艾篙,白嫩的指尖濺上點點青綠,歡笑充滿了山野。婦女們輕聲説笑着,信手摘下幾片艾葉,戴在耳邊濃密的黑髮上。成束成束青翠的艾篙被放在自行車後座上在鄉間土路上顛簸着帶回家,歡聲笑語灑落一路。

家鄉的端午節,在那艾篙遍綠了山野時,行走……

粽香飄

青翠的蘆葉在家鄉老人們的手中輕輕旋轉,光滑的蘆葉被捏成錐形,撒入一小把嫩白的糯米,填上幾個乾巴巴的大紅棗。幾轉,幾捏,粗糙的大手靈巧地轉動,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便跳蕩而出,再倒入冒着熱氣的大鍋裏煮,粽子沉沉浮浮,原有的青翠變成深綠,順着白熱的水汽,飄出甜甜的香。小巧的粽子被撈出來,冒着熱氣放在白瓷碟上,水汽順着深綠的粽皮滑下來,裊裊的熱氣讓人心裏驟然一暖,咬一口,白嫩的糯米里點綴着幾顆蜜棗,鮮香潤滑,還帶着蘆葉特有的清新,一併化在舌尖上,化成了滿嘴的清甜,滿心的温暖。瀰漫了雙眼的,不止那白熱的水汽,還有家鄉人分享着粽子,滿臉滿足的笑。

家鄉的端午節,在那粽香飄蕩時,漸行漸遠……

思緒在濕漉漉的水汽中漸漸模糊了,那粽子的清香似乎縈繞齒間。端午節,悠久的傳統,美好的風俗,人們在這年年的端午節中,虔誠,莊嚴,心中懷有的不僅是對節日的期待,更是對美好生活得祈願。

家鄉的端午節啊,我願在夢中,將你深深思念

標籤: 端午節 三年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kor8j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