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冬至作文 >

【精華】冬至作文300字合集九篇

【精華】冬至作文300字合集九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至作文300字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冬至作文300字合集九篇

冬至作文300字 篇1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説。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接下來,我們講講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吧!

相傳,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辭職回家那時,正好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鄉親們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搭起醫棚,用羊肉、葱等食材做成一種藥物給百姓吃。吃過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人們稱它為“餃子。

媽媽的話:“兒子通過百度查閲,瞭解餃子的來由,這個方法不錯。”

冬至作文300字 篇2

難得冬至節還暖陽高照,無風無霾很舒服。下午和媽媽從浴室回來就開始忙活着包餃子。

媽媽拌好了餃子餡,我兩就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看《一站到底》一邊包餃子。我和媽媽協同作戰,我負責給餃子皮蘸水,媽媽來包。分工合作效率高,不到半小時,一盤餃子40只完工嘍!媽媽去燒水煮餃子了,我哪能閒着啊,我自己獨立包了幾個餃子從三歲看媽媽包餃子,四歲給媽媽打下手,五歲學擀餃子皮,六歲我自然能獨立地包餃子了。嘿嘿,看看我的手藝還不錯吧!媽媽説冬至節包餃子這項民俗需要時代傳承下去,就如同媽媽小時候跟着她的外公外婆包餃子,後來媽媽到了蘇州仍然每年都親手包餃子,在媽媽心裏不僅為了傳承民俗更為了紀念她的外公外婆。

我也要好好學習包餃子,甚至學着和麪、擀皮、剁餡、拌餡一整套手藝,將來還要教我的孩子一直傳承下去。

冬至作文300字 篇3

今天,我一睜開眼就看見窗外陽光明媚,秋高氣爽。今天是12月22日,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是我們家掃墓祭祖的時候。

吃過早飯,我興高采烈地和爸爸、姑姑、奶奶和爺爺一起去掃墓。帶着滿懷的好心情,我們乘着車,一路隨着風,去凌橋山掃墓。大約行了40多分鐘,到達了凌橋山腳下。來掃墓的人挺多的,我們在人羣中穿梭着,邊走路邊欣賞山上的花兒。哇!山上的花可真多啊!多得不計其數。她們爭奇鬥豔:紅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眼花繚亂,讓人不禁想起這麼一句詩:“黃四孃家花滿溪,千朵萬朵壓枝低。”花兒們跳着舞,迎接着我們的到來。

白駒過隙,不知不覺變便來到了山頂,很快便找到了祖輩們的墓。墓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砌成墓碑碣石已經長滿了青苔。祭祀活動開始了,爸爸先用一塊布把墓碑擦乾淨,邊擦邊念:“祖先們,您們的後代來看您們了。”壓紙錢,我的爺爺;添新土,我的姑姑;擺祭品,我的奶奶;燒紙錢,我的爸爸。而我則在墓碑上插上幾株青松,願祖先們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到了祭祀的尾聲,爸爸點燃了一絲鞭炮,待雲煙散去,我們依次向祖先跪拜,願祖先保佑我們一家富貴平安,前程似錦。

冬至作文300字 篇4

“吃圓囉,吃圓囉!”外婆一邊喊,一邊捧上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鹹炒圓。我一個箭步地衝到餐桌旁,迅速地拿起筷子就去夾碗中的圓,只見筍片、肉絲、牡蠣、番薯面等配料中嵌着一顆顆圓鼓鼓、黃澄澄的冬至圓。我迫不及待地把鼻子湊到碗邊聞了聞,一股股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連忙夾起一顆金黃的“小球兒”往嘴裏送,軟軟的,粘粘的,鮮美可口,好吃極了!

正當我狼吞虎嚥地吃着冬至圓,媽媽笑眯眯地對我説:“吃冬至圓有講究,你明年是幾歲,就得吃幾個,不能吃多也不能吃少。”我聽了抬起頭問:“媽媽,我明年是十歲就得吃十個囉?”“那當然囉!”

我又端起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不知怎麼的,媽媽驚訝地叫道:“葉梓婧,你怎麼吃了十一個?這下可糟糕了。”我愣了一下,看着媽媽故作驚訝的神情,就神祕兮兮地問:“媽媽您明年三十九歲,就得吃三十九個冬至圓,您吃的下嗎?”媽媽聳了聳肩,擔憂地説:“我還真吃不下。”我一本正經地説:“那您難道不希望我幫您吃幾個嗎?”媽媽摸了摸我的'頭説:“小饞貓,啥時學得油嘴滑舌的!”我朝媽媽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過冬至,吃冬至圓真有意思。

冬至作文300字 篇5

今天是冬至的第一天,天空飄着冷冷的細雨,我撐起一把小傘。象往常一樣放學後揹着書包往家走。

當走到八一橋時,我看到一位老爺爺踏着三輪車,在吃力的往橋上騎,車上裝滿了貨物的紙箱。因為路面濕滑和上坡的原因,車子卻爬不上去了,情形非常危險。看到了這個情形,我急忙丟下雨傘衝了上去,使出全身力氣幫忙推車。一位行人叔叔也看到了,也加入了推車的行列。在我們齊心協力下三輪車終於上了橋,危險解除了,老爺爺下了車,激動的望着我們倆,連連致謝,非常感激。我倒覺得有點兒不好意思了,摸摸頭,笑了一下。一下子,我覺得這樣陰陰的天氣也挺不錯的,雖然有點兒冷,可是讓我們的手牽得更緊了,讓我們的心連得更近了。

我回到家裏,媽媽突然問我什麼是文明禮儀,我自豪地回答説,我今天已做到了。因為樂於助人也是種美德。講文明,懂禮儀,就要關注身邊的小事,身體力行,一切從我做起。

冬至作文300字 篇6

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冬至家裏會出現大大的湯圓,那是我最喜歡的食品。今年的冬至我第一次在學校吃到了湯圓。

昨天,我們學校舉行了“迴歸傳統節,感受冬至日”主題活動。這個活動是為了讓我們感受一下冬至日的快樂。

昨天中午,還沒到一點三十分,教室裏已人聲鼎沸。同學們到了教室,就按捺不住激動,歡快地叫了起來。時間過得像一隻只飛鳥,一瞬間就到了寫字課。老師同學也帶着自己的工具來了。同學們先去洗一洗自己的小手,再來搓湯圓,捏小動物。每一個人都在教室門口進進出出,忙忙碌碌的。就連老師也在幫忙,她們真辛苦。同學在自己的座位上認真地捏了起來。有的同學眉開眼笑,有的同學專心致志,有的同學左顧右盼,東張西望,到處想學一學別人的經驗。

過了一會,老師叫我們燒水,因為何立豐同學沒帶鍋蓋,我們等了好久好久,水終於燒開了。我們把湯圓放進鍋裏煮,十幾雙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湯圓一上一下地跳動着。等到煮熟了,每個同學像小饞貓似的一擁而上,一隻只沾着的小手拿着碗向老師走去。我們小組一共吃了6包湯圓。

今年的冬至真是令我難忘。

冬至作文300字 篇7

今天,爺爺給我買了一本書,書名叫《冬至吃餃子》,看了這本書後我才明白為什麼每年冬至要吃餃。

書裏面介紹説東漢時期有一位名醫叫張仲景,他的醫術很高明,不管什麼病都能手到病除,人們為此稱呼他為“醫聖”。張仲景曾經在長沙做過官,那年退休回家,正值隆冬,一路上寒風刺骨,大雪紛飛,張仲景看到那些為生活奔波的窮人衣着單薄,很多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看在眼裏痛在心裏,一心想幫助那些凍爛了耳朵的窮人。

仲景回到家鄉後,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凍傷的窮人,冬至那天,他讓弟子在南陽找了一塊空地,搭好了棚子,架上鍋,生上火,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物放在一起,然後搗亂放在鍋裏煮,等煮好後把羊肉及藥物撈起來切成碎片,用麪皮包成一個個耳朵形狀的食品,然後煮熟給那些凍爛耳朵的窮人吃,這種食物叫“餃子”

人們吃後感覺全身發熱,耳朵熱得像曬了太陽似的,傷都治好了,以後,每年冬至這天,張仲景都做餃子送給大家吃,預防和治療凍傷。

過了好多年,又到了冬至那天,張仲景卻離開了人世,為了紀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包餃子吃,並説冬至吃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直到現在,有些地方還把餃子叫做餃耳呢。

冬至作文300字 篇8

冬至到,吃餃子,剛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包餃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沒有吃上餃子吧,我趕快洗洗手來幫忙。

姥姥把麪糰揉一揉,然後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又切成大小一樣的小麪糰,撒上些麪粉,因為害怕我擀的麪皮不夠圓,姥姥又幫我把這些小麪糰壓成圓圓的面片。擀餃子皮可是個技術活,用力太大,面片就會粘在擀麪杖上,還會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擀成橢圓形,再把它轉個圈,擀短的一面,如果覺得有地方厚了些,我還會再補一下,這樣圓圓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來該包餃子了,這我還不太熟練,姥姥給我做了示範,我照着姥姥的樣子,把面片平攤在手上,挖了點餃子餡放上去,對摺餃子皮,輕輕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

可我包的餃子真難看,肚子癟癟的趴在桌上。姥姥説這是因為我包的餡太少了,再包一個,多放些餡,這次的好看多了。

姥姥説冬至不吃餃子,耳朵會凍掉,我猜,一定是因為餃子的形狀像耳朵,又熱乎乎的,吃了餃子,耳朵就不冷了,再冷的天也不怕。我可不想耳朵被凍掉,所以我要多吃點,吃着自己包的餃子真香呀!

冬至作文300字 篇9

冬至吃湯圓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

去年冬至,天氣很冷,手凍得有點僵了,可當媽媽跟我説:“我們來做湯圓吧,今天是冬至節。”我一聽到要做湯圓,我可高興了,手也不覺得冷了。當媽媽把糯米糰搓好,我就趕緊洗好手,學着媽媽的樣子,做起湯圓來。我先在糯米糰裏捏出一小團糯米,搓成圓形,再把它壓扁,在中間放一小團芋泥,或者豆沙泥,或者花生醬,再把它搓成圓形,一個湯圓就做好了。

媽媽邊做邊跟我説:“用糯米粉製成的甜品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之一,在江南比較盛行。湯圓中,‘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在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在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那天,我不僅學會了做湯圓,還懂得了更多的知識,真是快樂的一天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ongzhizuowen/q038o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