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春節作文 >

春節見聞初中作文(通用15篇)

春節見聞初中作文(通用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見聞初中作文(通用1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見聞初中作文(通用15篇)

春節見聞作文1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令我們難忘的節日,比如:兒童節,中秋節,元宵節……但我最難忘的是春節。因為,裏面記載了我與表弟表妹一起放鞭炮、一起捉迷藏。令我非常難忘。

正月初一的傍晚,許多客人來我家拜年,可熱鬧了:許多小孩一起玩耍;大人們聊他們過去的種種美好事情;姐姐們也與我聊天……一到晚上,大家就開始吃飯了。食物有:鮑魚、螃蟹、龍蝦、等等一些海鮮。各種各樣,客人們不僅吃得津津有味,還聊得津津樂道。大家吃完飯後,又開始津津樂道地聊天了。我吃完後,趕緊寫老師佈置的作文。表妹表弟們走過來了,説:你在幹什麼呢?”“我在寫作文啊,有什麼事?”我説。“哎呀你別寫了,吃完飯後那麼無聊,要不我們來玩吧!”他高興地説。“沒看見我在寫作業嘛,要玩你們自己去玩啦。”我説。“我們可是來放煙花的哦。哈哈,要不要玩啊?”我想:“放煙花?這可是我的興趣!”煙花已經誘惑到了我。可是,那我的作文怎麼辦啊!”我心裏很矛盾。“去不去啊?姐!要去就快點啦!”表弟表妹們都在催我了。“如果我去玩了那我的作文怎麼辦啊?老師説今天的事情今天一定要做好!”“隨你便了,要去不去,反正等會兒我們都要走了,就一年一次!作文隨時都可以寫的。”我説:“好吧,那我們走吧!”

我拿着煙花棒與鞭炮跑到八樓天台去了。表弟表妹們也匆匆忙忙地跑上天台。他們邊拿着火機,邊拿着鞭炮,一點燃,鞭炮就噼裏啪啦的響了起來。他們一齊祈禱在新的一年能夠開開心心,一切事情順順利利,身體永遠健健康康!“輪到我啦!我要玩煙花棒!”我興奮地説。我拿火機點燃了煙花棒,邊跑邊拿,邊跑邊叫;“哈哈,真好玩,煙花棒真漂亮!”表弟表妹説:“別急着評論,趕緊祈禱啊。”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裏,家人平平安安,開開心心,我自己考上理想中學!步步高昇!學習進步!表弟説“我們趕緊來玩捉迷藏吧,等會兒就要回家啦!邊拿着煙花棒來玩吧!輸了的人就要受到了懲罰!”我們一齊歡呼,“好!”輪到我來捉他們了,表弟表妹真是機靈,一下子就不見了。我找到了一個,兩個,四個…當我要接近最機靈的表弟的時候,他突然放了一個大鞭炮,嚇得我一大跳,他説:“你輸啦,你輸啦!你必須受到懲罰!哈哈!”我説:“什麼懲罰?”“就是,讓我們用鞭炮來嚇你,你必須跑,別讓我們捉到你!”真是一大羣既機靈又可愛的表弟表妹們,應該有好十幾人,我被他們嚇得心臟都要跳出來了,而且被他們欺負得厲害啦……

不一會兒,他們就要走了,我依依不捨地向他們告別。

正月初一的晚上,和表弟表妹玩,真是令人難忘!

春節見聞作文2

轉眼間,一年的時光飛逝而去,2021年是每一箇中國人值得留念的一年來到新的一年,回首過去的一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也是多喜多福的一年。在春節期間,我長了不少見識,懂得了不少春節的習俗,原來春節如此奧妙,如此有趣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其中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黴氣統統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而在過年期間,大部分人都會把垃圾掃到一起,而不倒處去,因為古代人認為過年間倒垃圾時把財氣、運氣掃出去,把垃圾掃在一起則有聚財的寓意

春聯也叫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是宋代祖先發明,在明代廣為流傳,到了清代,便開始盛行。

在貼春聯的同時,人家還要在屋門上、牆壁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明智的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有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等。

春節貼年畫在城鄉都很普遍,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木板印刷術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年畫中有了《五穀豐登》、《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就點起蠟燭或油燈,等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病魔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炮竹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是同族長帶領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朋友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的食品了。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加上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表示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

春節到處都洋溢着喜悦的氣氛,人們忘記了憂傷,共同與新年一起慶祝,也希望新的一年有新的喜運。

春節見聞作文3

春節,爸爸帶我回雲南老家。我的老家在雲南大理的一個白族小城,小城的大街古色古香,大街兩側的白族民居門上、窗户上都雕了花,屋檐、牆上畫了漂亮的水墨山水、花鳥等,配上白牆青瓦,好看極了。大年初一,大街上有很多舞龍、舞獅的,有賣各種小吃的,有賣手工藝品和玩具的,到處是身着民族服飾的白族人,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極了。

大年初三的時候,大姑媽帶我們去了新華白族村玩。新華村村寨依山傍水,村邊的黑龍潭清澈見底,水中有很多星星點點、潔白如玉的海帶花。風平浪靜時,四周景物和藍天白雲倒映潭中,讓我感受到了高原水鄉獨特的風韻。噢,對了,雲南的很多天然小湖泊都叫做龍潭。爸爸説,遠古時候黑龍潭中有一條興風作浪,禍害鄉民的黑龍,最後有一位力大無比的天神下凡來到新華村,最終把黑龍制服、拴住,鄉民的生活從此安定下來。

在黑龍潭邊的一個手工藝品展覽廳,我一眼就看中了一個會發紅、藍、黃三種光的水晶老虎,因為我的屬像是老虎,就讓媽媽給我買了回來,放在了我的書桌上。你們知道水晶老虎為什麼為發光嗎?因為底座上裝了電池。

當我和媽媽沿着用青石板鋪成的小路走進新華村時,不時聽到“叮叮噹噹……”的敲打聲,尋聲而去,隨意走進一户農家,都能看到有人拿着小錘子,坐在小板凳上做手工藝品。更令人興奮的是不少人家的院裏仍有天然泉眼,在三面相圍的水塘裏,地下泉水咕嘟咕嘟地往上冒着,水裏還有魚兒游來游去。

在吃飯的間隙,我和姐姐比賽爬山,看誰得第一,最後我第一個到達了山頂,在山下往下看新華村、看龍潭,感覺好美,簡直無法用詞語來形容。下山後,媽媽還在龍潭邊教我玩“打水漂”的遊戲,就是用一塊扁平的石片緊貼水面擲出,石片會在水面上連續飛動,看誰扔得遠以及在水面上跳躍的次數多。剛開始,我沒有掌握技巧,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學會了,我好高興,開心極了,扔了一個又一個,一直到媽媽催吃飯我才戀戀不捨的走了。

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出門在茶馬古道廣場上放鞭炮、禮花,連綿不斷的鞭炮聲、禮花聲告訴我,新的一年開始了!爸爸讓我許個願,我許下了一個願望: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我們每個人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時間過得好快,爸爸的假期很快就到了,我也得回成都了,可我真的.捨不得離開,在飛機起飛的時候,我在心裏對自己説,明年還要回來。

春節見聞作文4

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小雁塔,正趕上這裏舉辦新春廟會。到小雁塔不能不去西安博物院,於是我們先去了博物院。

一走進博物院,一幅印在地板上的地圖吸引了我的眼球,這是一幅在不同時代西安城(古稱長安)的版圖。我認真地看着這幅地圖,看着不同朝代西安城所處的位置,不由得浮想聯翩。

博物院有很多展區,但有幾個展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燈具展區。這是介紹了不同時代人們使用的燈具,有玻璃燈,瓷燈、金屬燈等等。那盞瓷燈藍白相間,雪白的底上刻滿青藍色的美麗花紋,想想再配上燃燒正旺的紅紅的蠟燭,那一定美極了。還有那盞玻璃燈,透明的玻璃上刻畫着精緻的圖案,青綠色的荷葉,粉紅色的荷花,非常雅緻,有了玻璃燈罩,這盞燈就再也不用怕風把蠟燭吹滅,用起來十分方便。一盞盞集實用性與觀賞性的燈具無不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今年春節,博物院特別增加《記憶――計劃經濟時期票證展覽》,展示見證我國經濟發展歷史的各種票證,有糧票、布票、煤票、油票、肥皂票等各種生活用品的票據。一邊參觀,爸爸媽媽一邊給我介紹,這些票據都是計劃經濟時代商品短缺的見證,在那個年代人們的吃穿用度都是憑票供應,並不像現在想買什麼就可以買什麼。展廳裏的許多老人一邊參觀一邊感慨,因為這些老人都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這些票據陪他們一起度過了那些艱難歲月。

博物院最吸引我的要屬那座唐代長安城的木製小模型,這幅模型圖生動地體現了盛唐時的長安不愧為當時規模最大,最為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城市總體規劃整齊、佈局嚴整,城內街道縱橫交錯,還有東市、西市等大型工商業區和芙蓉園等人工園林……

走出博物院,我彷彿從歷史回到了現實,節日的小雁塔到處張燈結綵,年味十足,人們攜家帶口,喜氣洋洋。薦福花燈區那豐收的兔子是由金黃的玉米一個個串起來的,非常可愛。而那條巨龍就更加讓人驚喜不已。整個龍是由青花瓷的盤子、碟子、碗、小茶杯組成,十分生動。民間工藝展區和演出區的户縣農民畫、風翔泥塑、剪紙、織布、洋縣皮影和木偶劇不但使人感受到獨特的文化內涵,還可以現場學藝,親手製作。這裏不僅讓我們看個夠,還能吃個飽,各地特色的精品小吃,讓人一飽口福。新春廟會這極具歷史文化傳承意義的年節活動,讓西安人的春節過得更加傳統,也更有味道。

遊走在歷史與現實之間,不由的感慨萬分,美麗的古城西安,正煥發出勃勃生機,重現大唐的風采。

春節見聞作文5

今年我在我老家度過美好的春節。

要説我的見聞,那真是有趣極了。早晨,媽媽推開房間的門前,大聲地喊道:“起牀了,起牀了!”我和姐姐同時踢開被子,我揉了揉我朦朧的眼睛,打了一個哈欠。剛要重新入睡時,媽媽就對我們倆説:“今天可是春節,早起有好吃的哦!”聽到這句話,我迫不及待地穿上衣服,衝出房間門。一縷耀眼的陽光直射在我的臉上。

果然有好吃的,一盤盤誘人的美食饞得我直流口水。我拿起筷子迅速地夾來夾去,只見一盤菜被我吃得只剩下半盤了。媽媽看到了跟我説:“彆着急慢慢吃,又沒人跟你搶。”我邊嚼邊説:“誰説沒人跟我搶,姐姐吃得多快呀。”媽媽聽了哈哈大笑。就這樣愉快的早餐時間就結束了。

上午,我的表哥帶着一盒一盒的鞭炮來到我家門口,大喊:“靖宇,來,咱倆下來放鞭炮。”媽媽本來把我關在家裏寫作業的,聽見表哥的聲音,我坐不住了,立刻跑下樓去放鞭炮。放着放着,三盒炮就沒有了。突然,我對錶哥説:“要不咱倆去後面放炮嚇唬那條‘惡狗’吧。”表哥微微地點點頭説:“可以啊。”於是我們倆就興沖沖的跑到了‘惡狗’的老巢。我先開戰,我用香點燃了炮,扔了出去。冒着煙的炮,在空中劃過一條灰色的弧線向‘惡狗’飛去。‘惡狗’聽到了動靜立刻一閃,誰知剛落地就爆炸了。這可把‘惡狗’嚇得半死。逗得我倆哈哈大笑。

中午,表哥在我家吃飯。飯菜還是非常誘人,我吃撐了才罷休。

下午實在想不出玩什麼,表哥説:“咱倆來玩殭屍吧!”我疑惑的問到:“怎麼玩啊?”表哥伸出一根手指頭對我説:“一個人來扮演殭屍,來抓人,抓到誰,誰就來當殭屍。”我恍然大悟的點點頭説:“知道了。”遊戲開始前我説道:“就倆人沒意思。”表哥就對我説:“加上你姐唄。”我也覺得這個主意好,就找來了我姐。

“石頭剪子布,石頭剪子布。”結果由我姐來扮演殭屍。我像個受害者一樣躲在桌子下,一聲也不敢出,而表哥卻躲在櫃子裏。開始了,殭屍覺醒,一步一步地向桌子走來。我的心跳加快了,害怕被發現。結果姐姐竟然沒有發現我,而向櫃子走去。姐姐打開櫃子,表哥聽見了聲音立刻也扮起鬼來。姐姐打開了櫃子,看見了鬼臉,嚇得坐在了地上。而表哥看到一張殭屍臉,也被嚇得生不如死。這場景逗得我哈哈大笑。

晚上,一朵朵煙花不停的綻放,美麗極了。在這煙花中春節到了。

春節見聞作文6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大家猜猜是什麼大日子?恭喜你!答對了!今天就是春節,每年春節,家家户户都是張燈結綵,我婆婆家也不例外,更是熱鬧非凡,而且呀,我婆婆家的春節和別人家的春節可不一樣。不信?不信我就帶你去看看!

“砰”,隨着一聲炮響,我婆婆家的特殊春節也拉開了它的序幕,而就在這同時,也上演了一幕幕搞笑的篇章。

到了屋裏,我馬上就拉着我的哥哥、姐姐和我的小外甥一起去排練節目,到了卧室,我警惕性的關上門,將門鎖上,然後打開我姐姐的筆記本電腦,把我的節目視頻打開,然後播放,我便練起了舞蹈,而我的哥哥、姐姐、外甥、都看得目瞪口呆。不過,他們一會兒就回過了神,馬上排練起自己的節目來。

過了一會兒,我們都連累了,便躺在牀上歇了一會兒,正當我準備起來的時候,只聽見“嗷”的一聲慘叫,我忙回頭一看,原來是哥哥在叫,我問哥哥怎麼回事,哥哥説:“我剛才剛剛躺到被子裏,誰知淘淘(也就是我的外甥)一下子坐到了我的身上,把我當馬騎。”

一聽這話,我馬上問淘淘:“有沒有這回事?”“有。”淘淘回答。可當他的話音剛落,就又説:“舅舅是個大壞蛋,我再也不跟你玩兒了!哼!”説完,我們就都笑了起來,外甥一看,我們在笑,就乾脆把臉扭過去不理我們了,這下子,我們笑得更厲害了,我甚至笑的翻來覆去,一直喊着“疼,疼。”這時,外甥又發話了:“今天本少爺心情好,就暫時不跟你們計較,但如果日後你們再犯同樣的錯誤u,就休怪本少爺拳下不留情了!”可他哪知道,他這樣一説,非但沒有嚇住我們,反倒讓我們笑得比前幾次還要厲害了,他一看到我們還在笑,便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時間過得飛快,馬上聯歡會就要開始了,我的心“咚、咚”地跳着。終於,到我了,我緊張的上了場,跳了起來,隨着舞蹈的進度,我的心情慢慢的由緊張變為了平靜,大家都微笑着看我的表演。結束了,大家都熱烈的鼓起掌,我也開心的笑了起來。

俗話説的好,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既然我表演的這麼精彩,肯定會有獎勵了!你們猜一猜,是什麼獎勵?恭喜,答對了!是壓歲錢,再給你們透露一個小祕密,我的壓歲錢有五千!

怎麼樣?看懂哪兒不一樣了吧?如果你還沒有搞懂的話,那就在2013年時自己去體驗一次吧!拜拜!

春節見聞作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熱鬧的節日,更是團聚的節日,紹興人對春節也有濃厚的感情,過春節也別有一番風味。

臘月二十三,春節拉開了帷幕,這天,家裏要大掃除,大人小孩都一起上陣,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見不到一絲灰塵,地板也亮得發光,“塵”諧音“陳”這代表了新的一年推陳出新的嚮往。接着,還要請“灶王爺”上天,每家每户都點上香燭,再放上香甜的糯米食物,希望用這些食物黏住灶神的牙齒,使他拜見玉皇大帝的時候不説人們的過失,而多多進獻一些甜言蜜語,使來年平平安安,和和美美。

臘月二十四到臘月二十九這幾天,街頭上的年味兒愈來愈濃,大紅燈籠高高掛,家家準備着年貨,一張張臉上都洋溢着笑容,對來年有着殷切的期盼。

終於,到了日盼夜盼的除夕夜,春節的最高潮也來臨了。這一天,家家户户貼春聯、剪窗花、倒貼福,這些年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之情。除夕的禮儀還有很多,在紹興,首先要給祖宗“分歲”,就是祭祖。請祖宗要慢,祭的時間要長,準備的酒食要豐富,酒要斟三次,最後在桌帷前火化給祖宗的紙錢。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刻,這也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享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團圓飯有着很多講究,每道菜都有不同的寓意:火鍋熱氣騰騰,代表着“紅紅火火”;“魚”諧音“餘”代表着“年年有餘”、“吉慶有餘”;菜頭也可以理解為“彩頭”,人們以此祝願新的一年討個“好彩頭”……這些菜,不但美味,而且都寓意美好,寄託着人們的美好祝願。

吃完年夜飯後,大人們熱切地攀談着家常,孩子們歡快地玩耍、嬉戲。大年三十還要守歲,舊時,這一夜往往要守歲至天明,接“灶神”,貼春聯,點蠟,掛祖先遺像。最好每間屋都有燈光,取明亮興旺之意。大家一邊看着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吃着瓜果,等待着新年的到來。

正月初一就是新年了,俗話説“三十食,初一衣”,這一天,老老少少穿新衣,也含着除舊迎新之意。

新年直到正月十五結束,這一段時間裏,孩子們收紅包、串門、觀花燈,過得不亦樂乎,怪不得有人説,春節是小孩子的節日呢!

紹興的春節,其樂融融,團圓美滿,別有風味,這個節日寄託了人們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春節見聞作文8

在春節放假期間,我和爸爸媽媽又回到老家過年了。

學校還沒有放假,我的心就早已飛到了老家了。出發的頭一天晚上,我興奮的睡不着覺。在火車上我卻睡着了。一覺醒來,車已經到站了。

我們先回到爸爸的“老窩子”,也就是爺爺家裏。剛有進屋,我就抓起火鉗在火塘裏玩起火來。我最喜歡在火塘裏面玩火。因為我們家裏用的是天然氣爐灶,而爺爺家裏就是這個火塘,需要往裏面不斷地添柴禾。我最喜歡往火塘裏面加柴禾了。

我和小夥伴們一塊兒玩吹氣球也挺有趣的。我們憋足一口氣,對着氣球使勁吹。不一會兒,就吹出了許許多多花花綠綠,大小不一的氣球,然後我們把氣球屁股朝天一鬆手,氣球就會發出“吱吱——”的聲音,在空中打轉,氣放完了,就掉落到地上。我們還把許多的氣球紮成幾串,掛在牆上或者天花板上,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最讓我高興的事情是大年三十晚上放煙花。我們把煙花杆安放在石頭旁邊,用打火機點燃引線後就立即跑開。過了幾秒鐘,一顆顆小小的發亮的小圓球,從裏面噴射出來,拋向夜空,就像一顆顆信號彈,又像是一顆顆流星。當那個小圓球在空中突然爆炸的時候,拋出很多亮點兒,把夜空打扮的五彩繽紛。

初一那天,我們又到媽媽的“老窩子”也就是外婆家。那裏有更多好玩的東西。

首先,到家的時候,我就和原來的那隻大黑貓玩。我拿着裝滿水的玩具水槍跟它搞惡作劇。我趁它專心吃飯時,把水槍對準它的鼻子開了一槍,噴了它一臉的水。它連忙使勁搖頭,抖掉鼻子上的水,猛叫一聲,“喵!”還伸出爪子來抓我,嚇的我撒腿就跑。

在外婆家對面的山坡上,我和小夥伴們準備在那裏修建一座小房子。我們用鐮刀砍一些木頭,再準備一些石塊,石板和一些葛藤。準備好材料後,我們就開始修房子了。首先打四根木樁作為柱子。然後用石板圍着四周砌一道高牆作為房子的牆壁,只在南面留一個門。接着,用幾小段葛藤縱橫綁在房頂上,再把許多柏樹枝蓋在房頂的空隙處,這個就是天花板。最後用石板鋪地,在屋子中間砌一個火塘。房子就算修好了。我們的這個房子漂亮,現代又時尚。我為我們的傑作而感到驕傲。我自己也好象成為了一名工程師了。

春節期間,我還和小夥伴們打乒乓球,玩蹺蹺板,還跟着爺爺到東山上去尋找木蘭花,很有意思。

我沒年回老家都有新的好玩的東西,所以我每年過年都喜歡回老家。

春節見聞作文9

除夕夜,一家人在社灣放了一夜煙花爆竹,直到1點鐘才回到家。第二天早晨,又約了出去都樂巖玩。

説是玩,可是隻不過是在裏面溜達了一圈,看了場舞獅。1個多小時,時間雖不長,可卻像度過了半個世紀。

12點準時開場,一些人早已在開場之前買好了一捆捆鞭炮在一旁等候,看到這麼一大堆爆竹,真為那些獅子的命運默哀啊!果然,在舞獅向大家拜完年後,一陣近似瘋狂的轟炸開始了。一串接着一串,拿着煙,拿着火機,點燃了立刻拋向舞獅的。有的鞭炮在空中響了,扭動着身子向前飛去;有的鞭炮被扔到了舞獅身上,幸虧舞獅人靈活三下兩下就抖掉了……舞獅緩緩前進,正準備騰空躍起咬掉高掛在竹竿上得封包時,鞭炮又來了……靈活的避開,不間斷的攻擊……一旁的觀眾看得是津津有味。可時間長了,大家就都有意見了,聲音太大了,耳膜似乎都在鼓動,而且充滿火藥味的煙霧,瀰漫着四周,大部分觀眾都悻悻地撤離了。而我還得堅持着,耳邊縈繞着的都是“乒乓”的鞭炮聲,兩隻手不僅要捂住耳朵,還要把持着相機拍照,真是艱難啊!

鞭炮從沒間斷過,從四面八方向舞獅襲擊,一直到1點多,鞭炮聲才漸漸淅瀝,但還是停不下來。

春節可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當中充滿了濃郁的傳統風氣,放爆竹也就成了一種習俗。傳説年是一隻可怕的怪獸,平時都是在山裏睡覺,一睡就是一年,年底的時候就出去找東西吃,人和家畜都不放過。人們都很害怕它,所以只好帶着家人多到別的地方,等年走了以後才回來。後來有個聰明人,叫人們利用燃燒的竹子的火光和爆炸聲把年嚇走。年果然被嚇走了。從此以後,人們每年的最後一天都會放爆竹。

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我來到一旁的水池旁。水池上亭亭玉立着一尊高貴、典雅的女神像,正如神像給人清新脱俗的感覺一般,池中的魚兒看到遊人們,擺動着紅尾巴繞過瀝青的池水,讓遊人們得以欣賞它們的姿態。這可是“出渾水而不然”的景象啊!在喧鬧的場地旁,還有如此恬靜的一方土地,讓人的心情由激動到平靜。

新的一年,耳朵經受了鞭炮聲的洗禮,心情喜慶多了;魚兒慢慢擺動,盪漾開波紋的悠閒,心靈被陶醉了。不管是陌路人還是相識的老友,逢人就道一聲,“新年快樂”。讓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不少,也讓周圍增加了不少過節的氣氛。

在此,在新的一年中,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春節見聞作文10

今年,我在菇城外婆家過春節,耳聞目睹了菇城的部分春節習俗。

臘月初十,菇城黃粿加工廠開機做黃粿,前來加工黃粿的市民絡繹不絕。外婆家在第一時間做了100多斤黃粿。年味初露端倪,拉開了過節的序幕。黃粿的原料是粳米,做法並不複雜。先把粳米用特定的柴灰汁浸泡一天一夜後入籠蒸熟,再入機器碾壓、擠壓成形,一條條圓柱形、金黃色的黃粿就新鮮出爐了。黃粿韌性足,有嚼頭,清香爽口,是菇城的美味小吃,是媽媽饋贈朋友的不二選擇。

臘月廿六,外婆開始做肉丸、蒸肉糕。肉丸的配料有糯米飯、肉丁、香菇丁、黑木耳丁和胡蘿蔔丁等。外婆把這些食材攪拌均勻後,捏成一個個小圓球,上籠屜蒸熟,就變成色彩豐富、香氣四溢的肉丸了。肉糕是用糯米粉、肉丁、芝麻等上籠蒸熟做成的。從這天開始,外婆天天忙忙碌碌,殺雞宰鴨為過年準備很多好吃的。

大年三十,外婆、外公一大早就忙開了。外公約上大舅在大門口和廚房便門口貼上大紅的對聯,又在很多門上貼上燙金的“福”字。外公張燈結綵把房子裝扮一新,年味滿滿四處橫溢。我們中華民族最看重團圓,在外謀生的人們,春節千里迢迢、風雨無阻都要回家與親人團聚。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是春節的重頭戲,外婆把準備了幾天的好吃的一股腦兒全搬上桌。一家人邊吃邊聊,其樂融融。除夕守歲的習俗現在不常見了,一般看完《春晚》電視節目也就趕緊去守熱被窩了。除夕0時前後大放鞭炮,可能各地都少不了。菇城百姓人家除夕年夜飯動筷前,得先放一掛鞭炮,似乎是在宣示“我家過年大宴開席啦!”正月初一到初三,每天早晨打開大門,要先放一掛鞭炮,討個開門紅的好彩頭。

正月初一上午,舅舅、姨媽拉家帶口來給外公外婆拜年。這一天人們見面時要説祝福、吉祥的話。一般是後輩給長輩拜年。拜年要帶一些禮品。走親戚拜年要連續幾天。大人要給前來拜年的小孩子分發壓歲錢,這幾天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

春節習俗菇城和縉雲相比有一些不同點。菇城人家在年夜飯和正月待客的餐桌上,最大特點是吃火鍋,菜品以蒸、煮、燉為主,醃製、油炸的食品很少見,飲食習慣比較健康;縉雲過春節除了在家門口貼對聯和“福”字外,家家户户都掛紅燈籠,比較喜氣。而菇城春節掛紅燈籠不多見;縉雲民間過年過節有“做庚飯”的習俗,即節日一桌好菜上桌後,要先焚香燃燭請故人前來吃喝,以示節日不忘先人之意。而在菇城,年節與故人無關。

今年春節除了收穫壓歲錢外,還了解了菇城的一些習俗,得益匪淺。

春節見聞作文11

今年春節,我和親戚朋友們一起去了麗江玩。想好好聚一聚,可是因為疫情的影響,所以我們只能呆在客棧裏。

我們這次出行不算圓滿。本來應該有7個小孩,可是兩個男生太不給力,關鍵時刻掉鏈子——不來了,害得這次出行只有女生。

雖然人少了,清靜了,但是我們也沒有為此而感到不愉快——幾個女生也可以玩得很有趣。唯一讓我感覺有點煩的是:我又是最大的!又要管妹妹們!本來順順哥哥可以和我一起管他們的……嗚嗚嗚。老大可“苦”了呢!連我表妹小聰也説她不想當最大的,可煩、可累了呢!我太難了!

牢騷發完了,也該講講有趣的事兒了。雖然外面有病毒,可是年夜飯不能少啊,該聚的還是得聚,只不過小心一點就好了,所以我們幾家還是出去了。

這次的年夜飯比前兩年豐盛多了——主要是味道不同。有犛牛腳、雞湯、餃子、窩窩頭、銀耳羹……放了滿滿一桌子。一整個大家庭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過新年,“勉強”團圓了一次。我們最期待的小妹妹幼熙竟然遲到了!這讓我們大家都錯過了一部分的春晚。只不過她一來,就成了我們的“團寵”——可受歡迎了呢。又有人餵飯(她還小),又收穫了一個被禮物包圍的世界,她一晚上下來,嘴巴都沒合攏過。我們大家都很開心!

在回客棧的路上,幼熙可能因為太高興,一個勁兒地要老爸抱(可能老爸人緣好吧),可是老爹用力過猛,再加上幼熙第一次來高原,不太適應,又做了一天的飛機,太累,結果幼熙把晚飯一下子吐了出來——有點高原反應。大家都嚇壞了,急急忙忙地把她送回客棧,送水的送水,拿氧氣瓶的拿氧氣瓶,一下子大家都亂套了,場面一度地混亂。過了一會兒,幼熙漸漸地好了,我們大家心頭的石頭才落了地——放心了,各自睡覺去了。

因為後面兩天大家都沒得出去,宅在客棧裏,沒啥好乾的,就不詳細説了。

這就是我的春節見聞,這次的春節可真特別,希望可以過一次更特別的春節!

春節見聞作文12

“當、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家家户户的門上早已貼上了或火紅或金黃的對聯,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樂得合不攏嘴。興奮的孩子們有的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品嚐着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有的急着給自己的長輩拜年,發短信,打電話,所有新年的祝福話語彷彿怎麼也説不完;調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輩們“討要”壓歲錢;屋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炸開了鍋,五彩的煙花更是把這個特殊的夜晚點綴得絢麗多姿。

正月初一,農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們的喜悦祥和而來。我這個平時最賴牀的懶漢,今天卻起了個大早,因為我極想穿上我那美麗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我們小孩子走在拜年隊伍的前面,見到長輩們拜個年,説幾句吉利話,就可以收穫一大把的壓歲錢,然後拿到街上去買自己喜愛的東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長好像變了個人似的,對我們的放縱是那麼的寬容,一切都有了!這就是過年的感覺。

“放鞭炮嘍!”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小孩子們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響聲震天,四處飛濺,彷彿要把一個個美好的願望送到千家萬户。一陣陣炮竹聲接連不斷,熱鬧非凡。

到了吃飯的時候,望着滿桌子平時最愛吃的菜餚,我們小孩子卻一點兒也不覺得餓。大人們在推杯換盞之間,談論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從餐桌上最能説明問題,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過年!

奔波在走親訪友的路途上,我見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間大地,一條條新修的高速公路縮短了我們的行程,通往鄉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蓋,城市高樓大廈像雨後春筍,一年一個變化……

春節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説,那就是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是新的!

春節見聞作文13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例如春節、清明節、中元節等等。其中,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在春節我可以吃粽子、放鞭炮、討紅包,做很多有趣的事。

今天是正月初一,一大早我和曉曉弟弟就討得了很多紅包。這時伯父和我爸爸已經煮好了一大桌的好菜,我們全家十多個人就圍成一大桌大吃大喝起來。我吃了很多的雞肉、鴨肉,還吃了一大碗的粽子。此時,遠處、近處,不時傳來鞭炮的響聲,我和曉曉弟弟的心就有些癢癢了。

這時,我盯着曉曉弟弟眨巴了幾下眼,曉曉弟弟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我倆幾乎同時放下碗筷,跟老爸他們説了一聲“大家慢慢吃”,就一溜煙似地跑到裏屋抱出一大堆鞭炮。這些鞭炮,有“年年有餘”禮花,有像小燈塔似的塔炮,還有火柴盒外殼繪有孫悟空的火柴擦炮。我先拿出一隻“年年有餘”禮花,這個“年年有餘”的禮花很大,我看了有些害怕,但我還是小心翼翼地點燃了它。“年年有餘”被點着了,它發出“呼哧”一聲悶響,我還是被嚇了一大跳。我看到“年年有餘”禮花先是噴出一團火,接着發出一道耀眼的光芒,像無數的星星在閃爍,又如顆顆珍珠,不斷從天而降。曉曉弟弟拿出火柴炮在火柴盒上一擦一扔,也在我旁邊點起炮來。火柴炮太容易放了,我改變主意,也放起火柴炮來。我們倆你一擦我一擦,你一扔我一扔,把火柴炮到處亂扔。這時,我一不小心,把一個火柴炮扔到了曉曉弟弟面前。

“救命啊!快跑啊!”曉曉弟弟看見了,大叫一聲,接着一溜煙似的跑到不見影兒。

接着,我又拿出“小燈塔”點了起來,“小燈塔”一點燃,就發出“呼”的一聲,接着它的頭頂立刻冒出五顏六色的火花,紅的、紫的、藍的,一圈一圈,五彩繽紛的顏色不斷地冒出來。我和曉曉弟弟一邊看着,一邊拍着手,跺着腳,高興極了。

這一天,我們過得真快樂。

春節見聞作文14

大年初二,天氣晴空萬里,還非常暖和。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妹妹出去逛街,平時除了上學就是待在家裏,很少有時間出來逛街,也沒特別注意街道的風景。

今天一路走,一路慢慢欣賞,發現街道跟原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先印象中的小馬路變成了嶄新的柏油馬路,路上白色的車道線非常醒目,路邊上畫上了好多停車位,汽車整齊地停在那邊,跟原先的亂停亂放做對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了!路兩邊掛滿了大紅燈籠,給春節的大街增添了許多喜氣。

再看街道兩邊的商店,不管是理髮店、炒貨店、早餐店、五金水暖店……店門面上面一改以前五花八門的門面,現在都是統一的黑灰色鋁板廣告牌,各家店鋪都做上了嶄新的店鋪名,給人感覺整齊潔淨,耳目一新。好多房子刷上了白色的油漆,街道兩邊的房子與門面相映成輝,特別有古鎮的韻味。相信我們這條街弄點有特色的店面,這裏也可成為像“塘棲、烏鎮”一樣有特色的古鎮街道。

走到橋上,一眼望去,清澈見底的河水,不時有魚兒在遊動,橋邊上坐滿了人在釣魚,我走到其中一個人邊上,看到他水桶裏已經有不少魚了,就問:“叔叔,今天你釣了不少魚啊?”“是啊,現在河水清了,沒污染水,魚就多了。”回想以前,這裏渾濁的河面上,飄着塑料袋等各式垃圾,夏天還散發着臭味,我都不敢在橋上駐足,哪有魚的影子啊!現在好了,雖然是冬天,小河兩邊的綠植由銅錢草換成了我叫不出名字的,河中央相隔10多米,都有一個“泵”,不時還有小噴泉噴射出來,讓小河充滿了生機。

“空氣這麼好,我們回村裏的籃球場打籃球去。”爸爸見我意猶未盡,打斷了我。“好吧,還可以打打羽毛球……”我應和着。回去的路上,我抬頭望天,天空格外的藍。我的家鄉變化真大啊,希望我的家鄉永遠這麼整潔、美麗!

春節見聞作文15

今年的春節來得特別早,似乎有些讓人措手不及。剛過完元旦,就迎來了期末考試;期末考試剛過,居然就要過年了。對於我們學生而言,今年春節的氣氛好象不及往年那麼濃烈。因為考試的餘威尚未散去,似乎還在為考試而患得患失,便幾乎忘了以往過年的熱鬧景象。

讓我想想去年的這個時候吧。由於親戚們都要聚到我家,父母早早的就忙開了。他們倆都騎上自行車,一起到市場上去採購年貨。既要考慮到一幫小孩聚到一起又瘋又鬧地,得準備點他們愛吃愛玩的:又得想到大人們談笑風聲必備的瓜子、花生……。這樣一來,他們回來時,車簍裏必定是大包小包,裝得滿滿的。

就在大家都在忙活的環境中,我們對春節的渴望自然是格外的強烈。好不容易盼來了除夕,從下午開始,我就期待着敲門聲。開門的第一句話必然是“祝你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之類。漸漸地,人都到齊了,大人們便圍着圓桌一起聊天。平常日子裏大家由於工作繁忙而無暇互相聯繫,現在,他們都趁這個機會暢所欲言。談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訴一訴生活上的苦衷和感慨,彼此之間沒有半點隔膜,心與心之間貼得格外的近。

調皮好動的我們現在正是如魚得水。大人們有他們自己的範圍,沒空管我們,我們也就有些“為所欲為”。躲進一個房間,一起擠坐大牀上。交流交流學校裏的趣事,時不時有人會被逗得差點從牀上翻下去。搞笑的哥哥拿手節目便是用他特有的方式,來“輔導”我們幾個妹妹的英語。他的教法雖説不上深入淺出,但讓我們記憶尤為深刻。

“開飯了……”父親的一聲招呼,弟弟連忙蹦蹦跳跳跑到桌前,看着一桌好菜眼紅。大人們不約而同地説:“差點忘了這件重要的事。”我們也才反應過來壓歲錢還沒拿呢。雖説這傳統我們也經歷了不少年,可要接過紅包,不知怎麼的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一大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在桌旁同吃年夜飯,有什麼比這個還要幸福呢?這時,電視裏的春節晚會似乎也沒有了太大的吸引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chunjiezuowen/9l0dx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