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重陽節作文 >

【必備】寫重陽節作文集錦九篇

【必備】寫重陽節作文集錦九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重陽節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寫重陽節作文集錦九篇

寫重陽節作文 篇1

每逢秋高氣爽、丹桂飄香時,便會迎來重陽節,我們都要去社區看望爺爺、奶奶,或者去敬老院陪陪那些孤獨的老人。

我們班早早就組織好了。今天一大早,我就準時到了指定地點集合,等待全班同學到齊,準備出發。我仔細一看,發現有的同學親手做了好吃的糕點,有的同學帶了新鮮的水果,有的同學製作了賀卡……

一路上,大家紛紛討論着要如何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爺爺奶奶們。車裏面充滿了歡聲笑語,窗外的小鳥嘰嘰喳喳,好像也要加入我們似的。

到了敬老院,班長向院長説明來意,院長高興地看着大家,親切地説;“好孩子們,看望老人呀,可是件好事情”。大家都積極舉手,想要趕緊去找爺爺奶奶。經過分組,我和其他兩個同學進入了房間,裏面有兩位位奶奶和一位爺爺。我們三個人趕緊上前:“爺爺奶奶,你們好,我們是燎原小學四年級三班的同學,我們是特意來看望您的。”“好,好,好,真是乖孩子!”爺爺奶奶笑眯眯地接過了我們的禮物。接着我們又表演了幾個節目,爺爺奶奶樂得合不攏嘴,眉毛彎成了一座月亮橋,連聲説:“太好聽了!”表演完節目,我們提出想幫助爺爺奶奶打掃房間,但爺爺奶奶不捨得,説:“小朋友,謝謝你們來看我們,房間我們會打掃乾淨的,你們的心意我們感受到了,你陪我們説説話就好啦!”於是,我們又攙扶着爺爺奶奶來到院子裏散步、聊天……

轉眼間,就到了中午,我們依依不捨得告別了爺爺奶奶,看着敬老院慢慢地消失在了視線中。回去的路上,大家一致決定:只要有空,就會一起來看爺爺奶奶們,帶給他們更多的歡樂!

這次的重陽節,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一次節日,祝願老人們每天都快樂,健康!

寫重陽節作文 篇2

聽媽媽説,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古人在這天有登高的習慣。

於是,在重陽節那天,我陪着爺爺、奶奶、二姨奶奶他們一起去爬紫金山,還參觀了天文台,回來後又到了中華門城堡。

這天過得真有意義,在重陽節陪老人登高,也是咱們民族孝敬老人的傳統吧?

不過老人節和孝敬日會不會是同一天呢,我不知道。

寫重陽節作文 篇3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九九重陽,“九”,代表着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延年益壽;又代表着中華人民的喜悦、興奮。

今天就是重陽節,我媽媽、爸爸沒在家,就由我來孝敬我姥姥和姥爺。

一大清早,都起來了。吃完早飯,我對姥姥説:“今天是重陽節。我們出去溜達溜達。”姥姥答應了,姥爺不愛出去,就在家裏。我跟姥姥走到了青龍山,我和姥姥一起上山。爬到了半山腰,姥姥走不動了,我們就回去了。

晚上,我們一起看電視,這時媽媽回來了,問我:“你沒調皮吧?”我搖了搖頭。“你吃飯了嗎?”“當然吃了。”“媽媽,你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不知道。幾天有節日嗎?”當然了,今天是重陽節。“媽媽這才明白。

今天真是太開心了!

寫重陽節作文 篇4

在此次調查中,5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重陽節已經過去了,但與此有關的一條新聞卻仍發人深省。重陽當日,解放日報進行了一次隨機性的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多數被訪的年輕人不知道當天是重陽節,有的知道重陽節,但不曉得重陽節與尊長敬老之間的關係。

重陽節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年輕人可以用學習壓力大、工作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來解釋自己的這種忘卻,但無法迴避的另一個事實是,在傳統節日被淡忘的同時,西方節日卻在不少年輕人中風光無限。如今許多年輕人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卻對中國傳統“七夕”節不屑一顧,就是一例。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積澱形式,是傳統倫理觀、價值觀的特定反映形態。然而我們不少年輕人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重陽節登高、賞菊,更無法體會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倫理內涵。在此次調查中,9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當然這種弱化需要辯證地看待。對於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這種弱化無疑有益。但是對於那些類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類優秀的東西,這種弱化就不應該了。因為,恰恰是孕育於後者之中的倫理規範與價值觀念,成為構築現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陽節被一些年輕人逐漸淡忘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這種淡漠已經引起社會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學把誦讀四書五經的部分內容列入課程表。在全國估計已有100萬孩子開始把誦讀古詩文作為日常學習的必修課。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們背了多少古詩,而是讓他們多瞭解一下自己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在這種優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為“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棟樑之才。

寫重陽節作文 篇5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秋高氣爽,菊花怒放季節迎來了今年10月19日一年一度九九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老人節。在這一天是讓老人們登高休閒更是為了讓人們發揚尊老愛幼優良傳統。

我奶奶是一位退休老師,學校在這一天給她祝壽,不僅安排了精彩節目和慶祝禮儀,還送給她一個精美大蛋糕呢!晚上,奶奶請全體家人一起到“老家”吃頓團圓飯,也順帶着過重陽節。18:00左右,二伯、二伯母,哥哥和我一家都到齊了,晚餐開始了,奶奶燒了一桌子她拿手好菜,有紅燒雞肉,糖醋昌魚,陽澄湖大閘蟹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忍不住不客氣先吃起來了。大家邊品嚐美味菜餚,邊談着一些天南地北三海經,説説笑笑,有多麼親熱又是那麼和諧啊!接着我們舉起酒杯,為奶奶慶祝生日。

大家酒足飯飽後,一起在大廳看起有關重陽節電視節目,我和哥哥可閒不住了,為了能使爺爺奶奶過一個快樂節日,我們負責給他們捶捶背。過了一會兒,奶奶把大家又召集在餐着前,猜猜我們要幹什麼呢?吃蛋糕呀!我把蠟燭先插在蛋糕上,哥哥把燈點關了,然後由二伯把一個蓮花式樣蠟燭點着了中心,“啪!”,那朵蓮花奇妙開放了,大家都被嚇了一跳,但緊接着美妙生日歌音樂響起來了,家人個個笑逐顏開隨着音樂唱了起來,奶奶露出了激動神情,等蠟燭吹滅,二伯母親手把大蛋糕切成一小份分給大家吃,甜蜜奶油香濃蛋糕,真誘人啊!哥哥一口氣吃了三快,還變成了一隻名副其實:“大花貓”當然我也好看不到哪裏去。最後媽媽給奶奶和爺爺各做了一碗長壽麪,我搶先祝福一聲:“祝爺爺奶奶福如東山,壽比南山”。他們笑了,笑那麼滿足,那麼慈祥,那麼快樂。

這是一個我過得最愉快,最有意義重陽節。

寫重陽節作文 篇6

重陽節的由來已久,你知道重陽節的習俗有哪些嗎?

重陽節是許多長輩的節日,對於家庭而言是對老人長壽安康的祝福,對於社會而言更是倡導敬老尊老的道德樹立。主要有以下幾個習俗:

賞菊: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菊展躲在重陽舉行。所以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

登高: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放紙鷂: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

吃重陽糕:重陽的飲食之風,除了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每個地方過重陽的方式都不一樣,但是重要的是熱鬧。要是這個日子能回家陪陪爸媽,或是去旅遊,享受一下農家樂,也是很温馨的一件事。

寫重陽節作文 篇7

還過幾天就到了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到了重陽節我該為我的爺爺奶奶做些什麼呢?

我想我既然從媽媽那兒知道了農曆9月初九是重陽節的來歷,以及媽媽講的要在那天陪爺爺奶奶登高爬山,吃重陽糕來年長命百壽,我有功夫一定做到陪他們玩。

我還要去敬老院去慰問敬老院的爺爺奶奶祝福他們晚年安慷!福如東海!

寫重陽節作文 篇8

重陽節的傳説農曆9月初9的重陽節快到了,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重陽的傳説吧:農曆9月初9,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

老人們在這一日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重陽這一日,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9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在九九重陽寫的《9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被後人廣泛流傳,現在在中國幾乎是全部人家都會慶祝重陽節,登高、探親、賞菊,是一種民俗的享受。

希望這種傳統的節日能夠永遠的流傳下去!

寫重陽節作文 篇9

重陽節馬上到了,重陽節又是老人節,為了感謝外公外婆多年來的照顧和關愛,我決定親手為他們準備一件禮物,那就是好吃又健康的芒果千層。我歷盡千辛萬苦,在網上各大“美食工坊”遊弋,終於找到了芒果千層的做法。

在做千層之前要準備食材和工具。首先央求媽媽帶我到農貿菜市場買來了麪粉、雞蛋、黃油、豬油、糖,還有我最愛吃的必不可少的大芒果。然後在爸爸帶領下,在家電商場四處搜尋,終於找到了所需的烘培紙、平底鍋和電動攪拌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後面只要找到燃氣灶就行了,外婆家的廚房又幹淨又寬敞,正合我意,我提着所有食材和工具迫不及待地奔向外婆家。

我先從廚房裏找來一個大盆,按照食譜把麪粉和雞蛋按照3:1的比例和在一起,加上一些冷開水,拿起自動攪拌機,把攪拌頭伸入盆內,按下開關,只見攪拌頭高速旋轉,濺起一串串蛋花。為了防止蛋花濺出,不浪費糧食,我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點子,拿起一個乾淨的大塑料袋,底部掏了個洞,罩住食盆,再把攪拌頭伸入洞裏,這樣問題得到完美解決,爸媽誇我腦袋瓜還蠻靈光的。過了一會,盆裏所有食材像變魔術般,成了顏色均勻,香氣四溢的麪糊。

接着,就要煎麪皮了,先將平底鍋放到燃氣灶上,打着火加熱,用筷子挑一點點豬油,均勻的抹在鍋底,等豬油完全融化成一片透明的液體時,立即用大勺舀一勺之前做好的麪糊,倒入鍋中,再快速平穩的搖動一下平底鍋,使鍋底每個角落均勻攤滿面糊。小火慢煎1—3分鐘後翻面再煎2分鐘,待到麪糊兩邊都微微焦黃就做好了。按照這種方法我一鼓作氣做出了10張麪皮,表現十全十美。

下面,就是要製作芒果餡了。我用一把鋒利的水果刀,讓爸爸幫忙從底端中間開始將芒果對切成兩半,然後我使出吃奶的力氣撕出果核,再將芒果肉劃成橫豎小方格,沿着外皮平切一刀,一個個小方塊芒果就出來了。再把奶油和芒果攪拌在一起,芒果餡就完成了。

最後就是組裝啦,這個我最拿手了。鋪一層面皮,再撒一層芒果餡,按照這樣的順序一層層疊上去,大約10來層左右,只要不倒,芒果千層就大功告成。

我找來一個托盤,將做好的芒果千層放上去,晃晃抖抖地送到外公外婆面前,外公外婆高興壞了,嚐了幾口誇讚味道不錯,清涼不膩,不過大部分都被我和妹妹瓜分了,哈哈。

尊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後,我一定要多多孝敬長輩,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美德少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chongyangzuowen/zrvry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