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唐多令閲讀答案

唐多令閲讀答案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南宋詞人劉過的創作的一首重遊故地的憶舊之作。詞人二十年前曾在安遠樓與朋友名士聚會,二十年後重遊此地,感慨今昔,因此寫了這首詞。下面給大家分享唐多令閲讀練習題,希望同學們可以多加練習!

唐多令閲讀答案

 唐多令

劉過①

安遠樓小集,侑②觴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於龍洲道人,為賦此。同柳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③。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注】

①劉過:南宋愛國詞人,號龍洲道人,曾多次上書朝廷,屢陳收復中原大計,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侑(yòu):在筵席旁助興。

③南樓:樓名,在武昌,二十年前詞人與故人到此登樓攬勝,武昌當時是抗金前線。

閲讀題目

8.上闋開頭兩句“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描繪了什麼景象?有何作用?(5分)

9.結合全詞內容,請簡要分析“舊江山渾是新愁”所藴含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及解析】

8.①描繪了江邊悽清的秋色:衰敗的蘆葉落滿沙洲,沙灘淺流寂寞淒寒(2分)。②渲染蕭瑟、寥落的悲秋氣氛,營造悽愴、傷感的悲涼意境,為詞人重遊南樓奠定富有悲劇色彩的感情基調(3分)。

【審題突破】從寫景的一般規律上突破。詞中有兩處寫到時間,一是小序中的“時八月五日也”,二是上闋中的“能幾日,又中秋”,説明寫的是仲秋之景。按照古人寫景的一般規律,此類題材大多是“悲秋”的。由此切入,即可踩上主要得分點。

【解析】本題考查鑑賞詩歌的景物描寫,並分析其作用的能力。這是高考中常見的題型,有較強的訓練針對性。解題時,要充分利用詞前面的小序和試題提供的註釋,把時代背景與景物結合起來分析,在準確把握情感基調的基礎上作答。蘆葉、寒沙等秋天的景物,結合背景,即可看出悲涼的意境。

【規律總結】一般説來,古人寫秋景,“悲”者居多,本題亦然。試題所提供的註釋,悲愴的.意味已見端倪,加之詞中“蘆葉滿地”“寒沙”等語言信息,其景物必為悲涼之意境。這是解答此類試題的一般規律,但不可生搬硬套,要根據內容作出判斷。

9.①江山依舊,但二十年過去,戰爭的陰影不但沒有消散,反而更加濃重,詞人“舊愁”未減,如今又添“新愁”(2分);

②國運更衰,收復無望,故人不知所終,詞人無心買桂花和美酒過中秋,愁到了“全都是新愁”的程度,可見“新愁”之深重(2分);

③“舊江山”和“新愁”對照鮮明,感情強烈,表達了詞人憂患國事的沉痛之情(2分)。

【審題突破】從“新愁”上突破。“新愁”,是本題的破題要點。既是“新愁”,必有“舊愁”“舊恨”等,即江山依舊,“舊愁”卻未減。既有“新愁”,怎有心情過中秋,極言國運之衰;目睹“舊江山”,全是“新愁”,在新舊的鮮明對比中,憂患國事之情何等沉痛。故從“新愁”切入,本題即被解答。

【解析】

本題考查鑑賞詩歌核心句子的能力。要求鑑賞的句子分量極重,是全詩的關鍵之點,詩人的思想感情凝聚於此。所以試題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涉及面較廣。答題時,把句子拆分成兩部分,先分析“舊江山”——江山依舊,“舊愁”未減;然後分析“渾是新愁”——國運更加衰敗,“全都是新愁”;最後進行總括——“舊”和“新”對比,心情極為沉痛。

【賞析】

這首詞是感時傷今之作。序言説明了寫這首詞的緣由:詞人與柳阜之、劉去非等友人在安遠樓小聚,一位姓黃的歌姬在筵席旁演唱助興,請求詞人為其作詞,於是詞人創作了這首《唐多令》。上闋寫故地重遊。開篇二句描繪江邊悽清的秋色,衰敗的蘆葉落滿沙洲,沙灘淺流寂寞淒寒,目的在於渲染蕭瑟、寥落的悲秋氣氛,營造悽愴、傷感的悲涼意境,為詞人重遊南樓奠定富有悲劇色彩的感情基調;繼而點明“二十年重過南樓”的題旨,為下闋的“舊江山渾是新愁”做鋪墊。末三句用誇張手法寫詞人行色匆匆,來不及在柳樹下把船系穩就要離開,因為過幾天就是中秋了,正是親友團聚的好時節,自己不能在此久留。下闋寫憂患國事。頭兩句憶舊,當年與自己同遊黃鶴樓、斷磯頭的故人,如今風流雲散,不知所終,暗含物是人非、世事滄桑之慨歎,把個人的身世與國家的命運連接起來,順理成章地進入主旨“舊江山渾是新愁”。這是全詞的精華,深化了題旨。江山依舊,但二十年過去,戰爭的陰影不但沒有消散,反而更加濃重,詞人“舊愁”未減,如今又添“新愁”;目睹“舊江山”,想到國運更加衰敗,收復中原希望渺茫,詞人愁到了“全都是新愁”的程度;“舊江山”和“新愁”對照鮮明,感情強烈,表達了詞人憂患國事的沉痛之情。結尾三句是“渾是新愁”的具體化,詞人想買桂花和美酒過中秋,卻無心操辦,因為少年時代的激情豪興已一去不返,國運如此衰敗,“新愁”如此深重,桂花美酒易得,憂患國事的愁緒卻無法消解。

劉過的愛國之詞,詞風追慕辛棄疾,屬豪放之作,但這首《唐多令》卻別具一格,語言曲折含蓄,格調温婉悽惻。當年,此詞一出,即被廣為傳誦,可見影響之深遠。

標籤: 閲讀 唐多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xpv9n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