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關於天文知識的閲讀理解及答案解析

關於天文知識的閲讀理解及答案解析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7分)

關於天文知識的閲讀理解及答案解析

一天24小時的常識,可能在未來被改變。日前,天文學家分析研究發現,由於地球自轉的速度發生了變化,未來一天可能變成25小時。

(一)地球自轉變慢了

在大約5.3億年前,地球自轉的速度超過今天,但其繞太陽旋轉的速度卻一直很穩定。在那一時期,地球上的小時數同現在一樣,但是天數比現在多出幾十天。達到420天。對此,英國達勒姆大學天文學家理查德?斯蒂芬森稱,根據可靠的歷史資料,地球自轉速度一直在減慢。他作出這一論斷的依據,是他對過去2700年數百次日食及月食資料的`分析。

5.3億年前,地球每天有2l小時,而到了1億年前的恐龍時代,每天則變成了23小時。通過研究珊瑚泥灰質沉積物,珊瑚似乎起到日曆表的作用。科學家藉此計算出兩個春天之間的時間跨度。

5億年前至3億年前,地球自轉速度迅速減慢。2億年前至今,每隔5年,地球自轉減1秒鐘,直到變成了現在的1天24小時。假如再過120年,每天便會長1分鐘。這樣算下去,在遙遠的將來,地球1天的時間變為25小時就有可能了。

(二)科學家説法不一

科學家們對地球自轉速度變緩的原因,各有不同説法。有人認為是由於漲潮產生的摩擦力,因為產生的摩擦力的大小與大陸分佈有關。5億年前至3億年前,那時的大陸是沿赤道的方向排列,使漲潮產生的摩擦力較大,因而地球自轉減慢得較迅速;2億年前以後,大陸按照南北方向排列,漲潮產生的摩擦力相對減小,地球自轉速度減慢就自然變緩了。

也有人認為造成這一現象最重要原因可能是月球。據德國報紙《南德意志報》報道,月球引力造成海洋和地球深處產生永久波,使得地球似乎成了搖動器。地球好比一個不斷轉動的花樣滑冰運動員,若要將旋轉的速度降下來,這名運動員則必須將雙臂伸展開來。這同樣是地球一天在遙遠的將來變成25小時的原因。

(三)人類壽命受到影響

如果幾億年後的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一天25小時的日子將會變成什麼樣?首先,對於愛睡懶覺的人來説的確是個好消息。還有那些現在整天忙碌的人,也可以從多出的一小時裏,安排更多的工作或休閒、娛樂。

但同時,多出1小時也有弊病。因為一天25小時,將意味着身體每天要比原來多耗掉1小時的生命。這對人類的壽命會不會有影響還有待科學的研究。

小題1:請從語言上對下面句子中加着重號詞語的作用進行分析。(2分)

也有人認為造成這一現象最重要原因可能是月球。

小題2:選文劃線句子採用怎樣的説明方法,其作用是什麼?(2分)

小題3:選文第三部分的內容能否與第二部分的內容調換?為什麼?(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可能表估計、推測,説明月球是造成地球自轉速度變慢原因的概率大,這體現説文語言的準確性與科學性。

小題1:選文劃線句子打比方的説明方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將地球自轉速度變慢的原因表現出來。

小題1:不能調換(1分),因為文章按照人們由現象到原因再到影響認識事物的邏輯順序安排,調換後就不符合認知規律了。(2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grlw3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