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移家別湖上亭閲讀答案

移家別湖上亭閲讀答案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閲讀答案,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的領會題意和知識點,有助於個人提升。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移家別湖上亭閲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移家別湖上亭閲讀答案

移家別湖上亭閲讀答案1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⑴.補充點評。

詩人搬家作別久住的湖上亭,亭邊柳條、藤蔓輕展,枝頭黃鶯鳴聲悠悠,一“系”一“啼”別有意味,彷彿是它們 之情的自然流露。

⑵.完成隨感。

花草本是無情物,但詩人筆下的一草一木卻多情多義,那是因為 。

【答案】

(1)依戀(不捨、挽留)

(2)示例1:詩人久住湖上亭,與這裏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示例2:詩人移情於花鳥,借花鳥抒發自己的不捨之情。

示例3:詩人視花鳥為摯友,達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移家別湖上亭》,唐代詩人戎昱於搬家時所作。詩人採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創造全詩如童話般的意境。抒寫了詩人對故居一草一木依戀難捨的深厚感情。

春風駘蕩,景色宜人,我來辭別往日最喜愛的湖上亭。微風中,亭邊柳條、藤蔓輕盈招展,彷彿是伸出無數多情的手臂牽扯我的衣襟,不讓我離去。這情景真叫人愁牽恨惹,不勝留戀;住了這麼久了,亭邊柳樹枝頭的黃鶯,也跟我是老相識了。在這即將分離的時刻,別情依依,鳴聲悠悠,動人心絃,使人久久難於平靜。

移家別湖上亭閲讀答案2

移家別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這首詩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 之情。(1分)

2這首詩的巧妙之處在於眼前之景無不具有生命,帶有情感。請舉例分析。(2分)

3.詩人別湖上亭時觸動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1分)

4.請賞析詩歌的三四句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2分)

5.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作具體分析。

6.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字用得準確傳神,請簡要分析。(3分)

7、作者在詩歌的三、四兩句採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捨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1分)依戀(留戀)

2(2分)詩人寫自己與湖上亭道別,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景物以人的.感情。(1分)亭邊的楊柳和藤蔓彷彿是伸出無數多情的手臂來牽扯自己的衣服,黃鶯儼然已成了故友,頻頻啼叫着和他告別。(語句闡釋1分)

3.春風、柳條、藤蔓、黃鶯(至少三個,1分)。

4.這兩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移情於物(1分),表達了詩人依依惜別之情。(1分)

5.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依戀難捨的深厚感情。作者採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並使主客易位,借柳條、藤蔓、黃鶯對詩人的留戀表達自己的感情。

6:用系字既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1分)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 (1分) 表現它們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1分)

7:採用擬人的手法,(1分)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1分)並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1分)

閲讀練習二:

(1)作者是採用什麼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捨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答:作者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並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或:借景抒情。通過柳條、藤蔓、黃鶯的描寫,表現惜別之情。)

(2)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

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表現它們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黃鶯鳴叫的特點,又似殷殷挽留、悽悽惜別,讓人聯想到離別的眼淚。

(3)詩中描寫詩人搬家時依依不捨(或留戀) 的心情。(2分)

(4)請從寫法上説説最後一句詩的妙處。(2分)

答:這句詩用擬人(或襯托)的寫法,形象有趣地寫出黃鶯連連向我挽留啼叫,使離情的表達更加深刻。

譯文

春風駘蕩,景色宜人,我來辭別往日最喜愛的湖上亭。微風中,亭邊柳條、藤蔓輕盈招展,彷彿是伸出無數多情的手臂牽扯我的衣襟,不讓我離去。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牽,不勝留戀;住了這麼久了,亭邊柳樹枝頭的黃鶯,也跟我是老相識了。在這即將分離的時刻,別情依依,鳴聲悠悠,動人心絃,使人久久難於平靜。

賞析

《移家別湖上亭》,唐代詩人戎昱於搬家時所作。詩人採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創造全詩如童話般的意境。首句先寫湖上舊居的春日風光好,後三句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並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這首詩的用字,非常講究情味。所用的擬人化寫法也被後人廣泛採用。

詩人採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創造了這一童話般的意境。詩中的一切,無不具有生命,帶有情感。這是因為戎昱對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裏不只是自己不忍與柳條、藤蔓、黃鶯作別,柳條、藤蔓、黃鶯也象他一樣無限痴情,難捨難分。他視花鳥為摯友,達到了物我交融、彼此兩忘的地步,故能憂樂與共,靈犀相通,發而為詩,才能出語如此天真,詩趣這般盎然。

這首詩的用字,非常講究情味。用系字抒寫不忍離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條、藤蔓修長的特點,又寫出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又符合春日和風拂拂的情景,表現它們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2]用啼字既符合黃鶯鳴叫的特點,又似殷殷挽留、悽悽惜別,讓人聯想到離別的眼淚。[3]這種擬人化的寫法也被後人廣泛採用。啼字既指黃鶯的啼叫,又似殷殷挽留、悽悽惜別,也容易使人聯想到辭別時離人傷心的啼哭。[2]一個啼字,兼言情景兩面,而且體物傳神,似有無窮筆力,正是斫輪老手的高妙之處。

移家別湖上亭閲讀答案3

閲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8~9題。(7分)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8.作者是運用什麼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捨之情的?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3分)

答:

9.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請問這首詩中的哪兩個字用得準確傳神?請你指出來並做簡要分析。(4分)

答:

答案:

8.作者運用擬人,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並使主客移位——亭邊的柳條和藤蔓彷彿是伸出無數多情的手臂來牽扯自己的衣服,黃鶯儼然已成故友,頻頻啼叫着和他告別——巧妙而且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依戀難捨之情。(或:借景抒情通過柳條、藤蔓、黃鶯的描寫,表現詩人對湖上亭依戀難捨之情。)

9.“系”、“啼”兩字用得準確傳神。“系”字既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和藤蔓牽扯農服的動作,表現了它們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啼”字既符合黃鶯鳴叫的特點,又似殷殷的挽留、悽悽的惜別,表現了它對老朋友離去的傷感。

移家別湖上亭閲讀答案4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注:渾(皆,全)

(1) 作者採用什麼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捨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4分)

(2) 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4分)k*s*5u

參考答案:

12.12.①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4分)

②系字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表現了它們依戀主人不忍離去的深情;啼字寫出了黃鶯鳴叫的特點,似殷殷挽留,悽悽惜別之情。(4分)

21、詩人別湖上亭時,觸動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分)

22、請賞析詩歌的三四句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2分)

參考答案:

21.春風、柳條、藤蔓、黃鶯(寫出兩個得1分,寫出三和四個得2分)。

22.這兩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移情於物(1分),表達了詩人依依惜別之情。(1分)

標籤: 移家別 閲讀 湖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gq74n.html